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耻骨结节旁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自1997-2001年2-15a年龄组123例小儿常诊或手法复位后择期行耻骨结节旁腹股沟管外口精索前1-1.5cm横切口,提起精索游离疝囊与疝囊颈部高位结扎后,缝合皮肤。结果 术后5d拆线,避免增高腹压活动15d,无1例复发。结论 该手术方法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 在耻骨上方扪及精索,与耻骨交界处平行做0.5~0.8 cm的小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剥离,于腹股沟外环下显露并分开提睾肌,于精索内前方找到疝囊,切开并横断疝囊,显露疝囊颈部,高位结扎疝囊颈部.结果 全部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 min,术后无阴囊血肿及其他并发症,无伤口感染,随访3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 改良经外环下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瘢痕小、恢复快,适合于无腹腔镜设备的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3.
小儿斜疝的手术治疗方法多采用疝囊高位结扎。作者自1986年以来对传统手术方法加以改进,采用依耻骨上皮纹作横行皮纹小切口、无齿镊剥离疝囊表面的呈分散坚密的精索,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基于小儿腹股沟管短,组织富有弹性,只需作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治愈,而疝囊高位结扎术,只需从外环口下方提出疝囊,即能达到高位结扎的目的。为了更容易在外环口下方解剖疝囊,笔者在临床上自 1989年开始,通过临床实践,对切口作了如下改进,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改进方法  自外环口 (耻骨棘 )到阴囊根部连线是精索走行的径路,此段精索下面是耻骨,从皮肤表面可扪到此段精索组织,并且患侧较健侧粗厚。在腹横纹下 (图 1),外环口处,作一 2~ 3 cm横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层,以食指探查,切口的上…  相似文献   

5.
1988年以来,我科采用疝囊高位结扎同时缩窄外环口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198例,初步体会有切口小、操作简单、复发率低等优点。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性182例,女性16例。年龄1岁以内者68例,1~3岁者130例。共行疝手术218侧。其中嵌顿疝26例。本组不包括合并绞窄疝、复发疝及同时合并隐睾者。2手术方法 均在分离麻醉下行手术,选择外环体表投影上缘腹部耻骨上皮褶内切口,横行切开皮肤约15cm,钝性分离皮下,用手指经阴囊向上探及外环口,确定外环口之方位,在不切开外环的情况下提起精索,在精索的前内侧寻找疝囊,因小儿输精管与精索是…  相似文献   

6.
超高位结扎疝囊网状补片疝修补术4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股沟疝用超高位疝囊结扎网状补片疝修补的疗效.方法解剖疝囊颈部至腹膜外脂肪,在脂肪上方1.5 cm结扎疝囊,精索后置入成型聚丙烯补片固定.结果 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1 min,术后疼痛时间短,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月~3年无1例复发.结论超高位结扎疝囊网状补片疝修补较传统术式损伤小,复发率低,手术简单、时间短.较疝环填充术费用低、复发率相当,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探索微创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新方法。方法:采用耻骨结节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上2厘米、髂前上棘内侧3厘米与腹股沟韧带平行斜切口,长约1.5厘米,应用甲状腺拉钩及血管钳或小直角钳游离精索内静脉并高位结扎。结果:用小切口可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好.且能达到预期的手术疗效。结论:小切口腹膜后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较传统切口创伤小,术后的疼痛较轻,恢复快,手术疤痕小且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陈锭光 《右江医学》2001,29(4):348-349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腹外疝最常见的一种 ,其治疗是行疝囊高位结扎。作者于 1996~ 1998年对 3 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用了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3 0例 ,全为男性患者 ,年龄最小 10月 ,最大 7岁 ,平均年龄 2 .5岁。单侧 2 7例 ,双侧 3例。择期手术 2 6例 ,斜疝嵌顿急诊手术 4例。2 .手术方法 本组 3 0例均于静脉全麻下手术 ,取内环口向耻骨结节斜切口约 1~ 1.5cm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用皮肤拉勾牵开外环口 ,用止血钳稍加分离提睾肌 ,则可在精索内前方找到疝囊 ,用止血钳沿疝囊后壁分离精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加用疝囊颈结扎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用开放式经前路疝囊颈结扎并将补片伴状网尖端固定于结扎线处,成型补片平铺于精索后,并缝合固定于耻骨结节、联合腱、内环及腹股沟韧带。共修补腹股沟疝62例64侧,其中斜疝54例(双侧疝2例,复发疝3例)。直疝7例,滑疝3例。结果:全组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10天。术后无发生切口感染及阴囊积液并发症。3例发生尿潴留。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除应用常规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法外,加用疝囊颈结扎,并将补片缝合固定,对固定补片,避免移位,减少术后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吴志鹏 《吉林医学》2012,33(11):2374
目的:评价微创小切口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采用腹股沟外环上方皱折处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将精索提到切口外,游离并高位结扎疝囊。结果:所有患儿采用高位结扎,手术均满意,单侧手术时间约20~30 min,随访无复发。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儿童斜疝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自2001年10月 ̄2005年10月开展小切口经皮下环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本组50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大8岁,最小8个月;病程最长8年,最短4月。均为可复性斜疝,其中不完全性疝128例,完全疝48例,阴囊疝24例。1.2方法①麻醉:氯胺胴麻醉。切口选择:术者左手食指经阴囊触摸外环口或左手牵拉精索,右手触摸外环口,在外环体表位置做2cm长横切口;②手术方法;以两把弯血管钳垂直钝性分离,直至精索前内方灰白色疝囊,钳提切口外切开,在此平面横断疝囊,以小无齿镊夹撕法剥离疝囊,直至腹膜外脂肪。以4号丝线贯穿缝扎疝囊,并切除多余…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共 2 3例次 ,均为男性 ,年龄为 2 0~ 75岁 ,平均 63岁。其中 1 9例次斜疝 (右侧 1 2例次 ,左侧 7例次 ) ,2例次直疝 ,2例次双侧腹股沟斜疝。2 手术方法  1 8例在连续硬外麻醉下手术 ,3例在局麻下进行 ,按传统的疝修补术选择切口 ,长约 4~ 5 cm,逐层切开 ,分离精索 ,显露疝囊 ,对较小的疝囊仅高位分离 ;对较大的疝囊横断后 ,结扎近端 ,高位分离疝囊。充分回纳高位分离的疝囊 ,将伞状疝充填物从疝环口顶入腹腔 ,充填物叶瓣四周与内环周围腹横筋膜固定 4~ 8针 ,在游离精索的后方放置修补网片 (Bard m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小儿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腹横纹下实施小横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回顾838例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静脉复合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于患侧腹横纹下行约1 cm横切口,单纯行精索内疝囊高位结扎,学龄期儿童和少数巨型疝按改良Ferguson法加强前壁,鞘膜积液行鞘突高位结扎、部分结合鞘膜囊部分切除或开窗术.结果 838例患儿术后切口无感染,中位随访3个月,疝复发4例,鞘膜积液复发1例,切口处均无明显瘢痕.结论 腹横纹下行小横切口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和鞘膜积液,创伤微小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耻骨旁切口疝(Incisional parapubic bemia)是一种少见的腹壁切口疝,由于人们对其认识不充分,误诊断为腹股沟直疝或混合于普通的腹壁切口疝,导致术后复发,先前我们曾报道过用聚丙烯网片成功修补的耻骨旁切口疝5例,本文报道用聚丙烯网塞修补耻骨旁切口疝3例。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3例病人全为男性,年龄58~82岁,平均72.6岁。既往手术史:2例前列腺肥大取下腹部正中切口行前列腺摘除术,1例膀胱结石取下腹部正中切口行膀胱切开  相似文献   

15.
<正> 外科常见的腹股沟疝手术,虽然术式繁多,但对切断剥离疝囊和高位结扎这一步骤,各种不同术式都是一致的,对缺乏手术经验的医师来说,往往剥离疝囊费时,甚致将疝囊剥破导致高位结扎困难。对儿童和成人轻型腹股沟疝,我们的经验是切开疝囊后不切断剥离疝囊,仅在内环处作内荷包缝合,缝时注意用镊子提起腹膜(颈部疝囊),严防进针过深损伤精索内血管神经,一层荷包缝合不牢时可加缝一层,  相似文献   

16.
王信富  孟利伟 《浙江医学》2001,23(10):609-610
腹横筋膜缺损是腹股沟疝发生的重要原因。修补缺损是疝修补术的关键。我院1998年6月~2000年6月应用聚丙烯网片 (PPM)修补腹股沟疝56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 ,女17例 ;年龄30~78岁 ,>60岁的患者43例 (其中复发性疝8例 ) ;斜疝49例 ,直疝7例。2.手术方法作腹股沟韧带上方自耻骨结节越过内环切口 ,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至外环显露联合腱、腹股沟韧带和耻骨结节 ,游离精索后高位结扎疝囊。测量缺损范围 ,选择补片 ,面积为4cm×6cm~6cm×8cm ,超过缺损范围1~1.…  相似文献   

17.
Lichtenstein式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应用人工网片实行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得到广大外科医师的认同。2003年6月~2007年12月,我们应用Lichtenstein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18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18例,其中腹股沟斜疝86例,直疝30例,斜疝嵌顿2例。年龄26~80岁,单侧发病110例,双侧发病8例;男113例,女5例。1.2手术方法①手术在局部麻醉下或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进行,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5~6 cm,将精索及其上的提睾肌纤维从腹股沟管后壁和耻骨上分离,通过分离提睾肌纤维(斜疝)或提拉精索(直疝)游离疝囊,将疝囊分离至颈部,疝囊内所有的疝内容物回纳至腹腔内,疝囊本身回纳到腹膜前腔隙。较小的和中等大小的疝囊翻转回纳至腹膜前腔隙内,不需缝合结扎。巨大直疝时,翻转疝囊后,用荷包缝合将其固定。巨大的滑入阴囊的疝囊可沿腹股沟管在其中点处横断,疝囊的远端部分开放,近端部分则进行缝合结扎。将网片内侧端剪成圆弧形,与腹股沟管内侧端形状一致。将网片放置于腹股沟管的后壁,用不可吸收的单股缝线将其圆角缝合在耻骨上的腹直肌鞘,采用连续缝合,将网片下缘缝合在腹股沟韧带上,...  相似文献   

18.
杨明 《四川医学》2000,21(6):557
我院外科于1987~1997年对24例绞窄性股疝病人采取了经腹直肌外缘切口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22例。年龄53~82岁,平均71.5岁。嵌顿病程均在2~4天。疝内容物22例为回肠,2例为大网膜,均已发生坏死。1.2 手术方法:取下腹部腹直肌外缘切口、探查股环及嵌顿的股疝疝囊颈。以手指将疝囊颈部推开,显露陷窝韧带,切开陷窝韧带时须注意检查有无异位的闭孔动脉,防止损伤。若仍有困难,可在靠近耻骨结节处将腹股沟韧带作斜形切断,使疝囊颈部完全松解,在疝囊颈的上方切开腹膜,将疝内容物提出至切口外,若为大…  相似文献   

19.
黎春明  何勇  吕良 《海南医学》2013,24(17):2580-2582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上沿皮纹小切口在双侧精索静脉及合并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3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合并腹股沟疝68例)均采用耻骨联合上沿皮纹小切口行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其中对68例合并腹股沟疝患者经同一切口同时行疝修补术。结果 183例患者除2例术后出现阴囊水肿外,余无其他并发症,术后效果良好,随访3个月~1年,患者精液质量改善率明显提高。结论采用耻骨联合上沿皮纹小切口行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切口美观隐蔽、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尤其对于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可一并手术治疗,避免了二次手术创伤和额外医疗费用,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下,患儿平卧位,相当于内环下方沿患侧下腹部皮肤横纹切开至耻骨结节上方,逐层打开,寻找并切开疝囊,若疝囊较大,可将其断开后分离至颈部,用4号丝线作高位贯穿缝扎.保留精索原位,用7号或4号丝线将腹内斜肌及联合肌腱缝于腹股沟韧带上,每针相距约0.5cm,2~3针即可.缝合后的外环以能容纳一小指尖为度.检查无活动性出血,逐层缝合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