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早期胃癌(EGC)病例逐渐增多,本文试对其合理的外科治疗及其它有关问题作一综述。EGC的定义应为浅表性或粘膜内癌局限于粘膜层(M)或粘膜稍深处(SM未侵及固有肌层),尚未形成块状肿物,不拘有无淋巴结转移。北美洲胃癌研究组统计EGC占全部胃  相似文献   

2.
 作者9年来共收治早期胃癌43例,男36例,女7例,术前均无特异性症状。本组病例均获手术切除,其中R0术式7例,R15例,R231例。43例随访结果: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3.9%和85.2%。我们认为: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凡40岁以上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或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应常规行纤维胃镜检查;合理清除区域淋巴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早期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病理生物学行为探讨早期胃癌合理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根据癌肿对胃壁的侵犯距离及淋巴结转移规律,选用不同术式,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病人32例的治疗效果。结果:除1例因贲站侧吻合口漏死亡外,5年生存率为96.1%。结论:早期胃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是指导外科治疗术式选择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病理生物学行为探讨早期胃癌合理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根据癌肿对胃壁的侵犯距离及淋巴结转移规律,选用不同术式,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病人32 例的治疗效果。结果:除1 例因贲门侧吻合口漏死亡外,5 年生存率为961 % 。结论:早期胃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是指导外科治疗术式选择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特殊类型早期胃癌胃内窥镜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60例早期胃癌病例中的浅表广泛型、微小型、多发性等特殊类型早期胃癌诊断、治疗的总结资料进行了综合论述。浅表广泛型者胃镜下特点是病变浅表而广泛,界限多不清楚,不易准确判断范围,临床上常估计过小,在行手术切除时易造成切断端的残留癌。故应在手术前应用胃镜定出范围,以便完整的切除。微小型者胃镜下特点是病变微小,形态不明显与正常粘膜或良性病变不易区别,常为多发性或与其他病灶并发,镜检常致漏误。本组9例微小癌中有4例“一点癌”经胃镜活检诊断为癌,手术切除后经连续切片原部位再未发现癌组织。多发性者胃镜下特点,主癌病灶容易发现,副癌病灶因较微小而易漏误,特别是对伴有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者要注意检查,有无多发的副癌病灶。治疗上多数做根治性大部胃切除术,少数发生在远、近不同部位者应行全胃切除术,淋巴结清除到Ⅱ站。  相似文献   

6.
由于胃癌诊断技术的进展,早期胃癌的发现渐多,我院1976年5月至1986年5月,手术治疗早期胃癌71例,现将资料完整有随访的64例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本组男51例,女13例。年龄24~73岁,平均53岁。 64例均经纤维胃镜诊断,其中53例作了胃细胞学检查及活检,阳性45例(84.9%)。阴性8例和未行病检的11例,系术后病理诊断早期胃癌。64例中Ⅰ型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和胃癌均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分别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四和第一位。其治愈性疗法迄今仍以外科手术切除为首选。尽管近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已取得一些进展,但手术后的长期生存率仍远不能令人满意。今就其现状和可能提高疗效的方法作一简述。1食管癌食管癌经严格选择的  相似文献   

8.
9.
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外科治疗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大肠癌肝转移切除病人的疗效,日本浜松医科大学第二外科的研究人员对其疗法进行了探讨。以95例大肠癌肝转移切除病人为对象。原发灶可以作根治性切除,复发病灶少于2个脏器和各脏器病灶数个以内者列入解剖学上可切除之病例,应行肝切除术;而表浅性病灶则行肝部分切除。结果:(1)首次肝切除后复发63例(68%),其中37例行再切除手术,在残余肝复发42例中26例(62%)再行肝切除。(2)分析残余肝复发危险因素,肝转移≤4个为首次肝切除后有意义的因素。(3)在10例(平均转移3.8个)辅加术后5-Fu肝…  相似文献   

10.
11.
早期胃癌的治疗史继学早期胃癌一旦确诊需尽早手术切除并清扫有关淋巴结,对部分年老体弱,伴心肝肾严重病变难以承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可采取内镜下治疗,对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可应用化疗、生物反应调节剂(BMR)治疗等。1手术治疗部分早期胃癌具有表浅扩散及多灶性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50例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发现多发性早期胃癌7例。重点讨论付癌灶漏诊原因及外科治疗问题。强调详查病变不甚明显或微小型的付癌病灶。多数病例行胃大部份切除,必要时详查残胃内有无付癌灶:少数位于近远端部位的多发病灶行全胃切除,淋巴结清除到第二站(R2)。  相似文献   

13.
随着胃镜设备及附件和操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愈来愈多临床医生在不断地探讨内镜下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可能性.目前不断有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报道,如微波治疗、激光治疗、药物注射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目前公认的是后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及具体操作.方法 取早期胃癌患者120例,其中75例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为观察组;4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近全胃切除术;并对术程中的具体操作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恢复时间差异明显,然而两组治疗效果差异不大.结论 采用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胃癌方面具有术程短、疗效明显、恢复快,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我院61—70,73—80及83—84年,共收治399例肺癌患者,188例因远处或纵隔明显转移等不宜开胸探查,211例作开胸探查,155例作切除治疗(73.5%),无手术死亡,1例全肺切除支气管断端有癌浸润,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漏,探查组1例因情况不佳,关胸后不久死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杭州肿瘤医院外科1963—1981年期间收治的876例胃癌(不包括贲门癌和内科治疗病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了分析。第一阶段(1963—1977)计525例,第二阶段(1978—1981)计235例,均系能手术病例,共760例。性别和年龄经手术的760例中,男529例,女231例,男女比例为2·3:1。年龄最小21岁,最大60岁,平均49岁,以51—60  相似文献   

17.
李生利  陈克河  李士坤  陈志强 《癌症进展》2021,19(7):703-705,70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98例早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肿瘤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术前、术后7天血浆中肠道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变化和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肿瘤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观察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D治疗早期胃癌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能够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早期胃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附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幼群  徐治康 《肿瘤》1994,14(3):138-140
本文回顾总结早期胃癌82例的临床资料。1年、3年、5年随访生存率分别是100%,99%和97%。认为对“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定期随访。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依据。早期胃癌手术方式应采取胃癌根治住R_2切除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T1 期和T2 期胃癌的疗效,评价外科治疗对早期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2 例接受根治性手术的T1 、T2 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1 和T2 期患者的肿瘤平均大小、术中淋巴结转移率、术后复发率以及术后生存率差异均有显著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术中已有淋巴结转移的T1 期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术中无淋巴结转移的同期患者;而术中无转移的T2 期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与T1 期患者的生存率相似。结论 T1 期( 早期)胃癌,如已有淋巴结转移,亦应施行D2 手术;而属进展期的T2 N0 期胃癌,由于手术治疗预后好,在考虑是否采用术后辅助治疗时可按早期胃癌对待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尤其是饮食习惯的变化,日本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下降,1950年癌症死亡者中,胃癌占48.4%,至1965年胃癌占癌死亡者的43.5%,1981年则降至30.1%,目前则仅占1/4。另一方面,肺癌或结直肠癌病死率逐年增长,我相信在中国也会按同样规律变化。但是在日本毫不轻视胃癌的重要性,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