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孙宇 《健康天地》2010,4(8):102-103
目的:探讨预防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中胆道损伤的方法。方法:对本组15131例MC中发生的18例胆道损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4年12月前施行MC2321例,发生胆道损伤9例(0.39%),2005年以来实施MC12810例,发生胆道损伤9例(0.07%)。结论:思想上高度重视、规范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MC中胆道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中预防和处理胆道损伤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5例典型术中胆道损伤的病例。结果 胆道损伤的发生与胆道解剖变异、胆道疾病的病理因素和手术医生有关。术野出现异常胆汁、胆囊切除标本中出现胆管结构是胆道损伤的重要依据。及时正确处理胆道损伤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手术医生应避免术中胆道损伤的发生 ,应具备术中正确诊断胆道损伤的能力 ,并能及时对损伤的胆道进行正确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预防胆道损伤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组12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经验。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胆道损伤可能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和处理。12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无一例胆道损伤。结论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预防是关键。损伤的处理应根据发生的时间、部位及程度等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医源性胆管损伤(IBDI)是指外科手术时意外的造成胆管损伤,通常是肝外胆管的损伤。常见于胆道手术,尤其是胆囊切除术,此外胃大部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肝切除术时也由于病理及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亦可发生。IBDI引起的早期胆管损伤和晚期胆管狭窄主要以反复发作的胆道感染、阻塞性黄疸及胆汁性肝硬化作为主要临床表现。IBDI由于长时间的胆汁淤积、胆汁排入小肠障碍及引流不畅易导致病人摄食及营养素吸收障碍,往往导致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笔者所在医院5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体会,结合文献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本组5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无一例发生胆道损伤。结论熟悉胆道损伤的原因是预防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1年内收治的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病人,重点讨论了如何预防与治疗医源性胆道损伤。本文认为,预防的重点是:要慎重掌握胆囊切除的适应症,严格正确选择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手术时机是  相似文献   

7.
胆道狭窄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手术创伤引起。胆囊切除术占手术导致胆道损伤的90%。胆道损伤一旦发生,将对患者产生不良后果。本文对1596例胆囊切除术发生的12例胆道损伤,就其损伤的原因和预防加以分析,认为预防的重点在于理想的切口和麻醉、正确辩认肝门结构,正确控制出血、警惕变异和灵活准确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处理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外二科(061001)刘汝海辛益波焦辰圣刘书凯由于胆道解剖变异多,胆囊炎症引起的局部病理改变复杂,医源性损伤时有发生。胆道损伤后能否得到妥善的处理,关系到病人余生的安危。本文报告9例单纯胆囊切除致肝外胆道...  相似文献   

9.
医源性胆管损伤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郑宇韬  张云 《中国医师杂志》2003,5(12):1718-1718
胆道的解剖变异较多,加以病理改变的影响,在施行上腹部手术时,可能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使病情复杂化,还给病人带来多次手术的痛苦。我科自1992年12月至2003年3月发生7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新建 《中国校医》2009,23(4):462-463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指传统上的开放性上腹部胆道手术时的肝外胆道损伤.近年来随着腹腔镜(LC)胆囊切除术的推广,胆道损伤亦屡见报道.医源性胆道损伤是胆道手术中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3%~0.6%[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损伤类型以胆管横断和部分切除等为多,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1例,胆管对端吻合2例,胆管修补2例,胆道引流或单纯腹腔引流5例,其中1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后并发胆瘘,予腹腔引流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损伤后治疗处理效果重在及时发现,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道损伤修复术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胆道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胆道损伤修复术治疗,并对其实施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12例胆道损伤患者均治愈,术后,2例患者发生腹腔渗血,1例患者发生胆瘘,2例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均经过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12例患者,经胆道镜检查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对腹腔镜下胆道损伤修复术患者给予精心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医源性胆道损伤及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狭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开腹或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或肝外胆管良性狭窄 2 5例 ,男 1 1例 ,女 1 4例 ,年龄 2 5~ 72 (51 .4± 1 3 .4)岁。用Bismuth诊断标准对胆管狭窄分型。结果 有明确胆管损伤病史 8例 ,胆囊切除术后数月出现胆管狭窄 1 7例。狭窄长 5~ 30mm ,宽 2~ 5mm。 5例Ⅰ型者均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除有明确胆管损伤和Ⅰ型狭窄病例外 ,9例 (75 % )有术后胆汁漏病史。手术直接修补加T管引流 2例 ,用肝圆韧带游离片修补胆道缺损 1例 ,胆肠Roux -en -Y重建2 0例。术后 2 1例 (2 1 / 2 3)效果良好。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汁漏是产生远期肝外胆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术中出血史者多为BismuthⅢ、Ⅳ、Ⅴ型狭窄。胆囊术后胆汁漏可能出现BismuthⅡ型或Ⅲ型胆管狭窄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者常表现为BismuthⅠ型狭窄。用Roux -en -Y作胆道重建治疗此类病人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自1996年7月至2002年6月,本院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92例,未发生1例胆道损伤,经回顾性分析。本认为对手术困难估计不足和适应证选择不当,操作视野欠清晰,技术与人为因素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胆道损伤诊断时间包括术中及时诊断,术后数日内诊断,术后再入院诊断,治疗的方法依据胆道损伤的部位及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病例。结果2例孔性胆管损伤经修补和腹腔引流术,治愈,4例经胆管修复+T管引流+腹腔引流术治愈,2例经胆道整形+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随访1—5年,无胆道狭窄、胆道感染、胆管结石及其它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医源性损伤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2001 ~2010年以来笔者参与处理的胆囊摘除术发生胆管损伤及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胆道损伤采用胆道端端吻合、损伤支撑修补、胆肠吻合.结果 胆道损伤6例全部恢复良好,术中出血2例,痊愈1例,死亡1例,术后非损伤性梗阻性黄疸5例,再次手术2例,姑息治疗3例.结论 医源性胆道手术并发症只要术者操作仔细、对患者高度负责、克服盲目性,一旦损伤应沉着冷静恰当处理,就不会给患者带来再次手术的麻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中可致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报告本院1998年至2011年OC1032例,发生医源性肝外胆道损伤3例,复习文献,认识OC的关键是胆囊三角的解剖,比较顺行法、逆行法和顺逆行结合法OC的安全性。结果本组3例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率0.29%(3/1032),其中2例发生于顺行法,1例发生逆行法,损伤的原因均与解剖胆囊三角有关,顺逆行结合法无医源性胆道损伤。结论 OC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高危因素包括解剖、病理和手术等,OC的关键是胆囊三角的解剖。顺逆行结合法OC更安全。了解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熟悉正常解剖及解剖变异,高度重视及规范手术操作,防止术中意外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对 4 7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术中及术后不同时期发现的胆管损伤 ,分别行胆道修复、引流及胆肠吻合等不同方法处理 ,经 1~ 10年随访 ,效果优良率达 85 .4 %。结论  (1)加强技术培训和规范的技术管理是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保证。 (2 )术前、术中全面细致检查 ,充分运用各种影像学及造影检查 ,详细了解胆道系统情况 ,选择合理的术式。 (3)根据胆管损伤类型 ,合理把握初次手术时机 ,胆管成形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是胆道重建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自1978年10月~1998年10月本院外科所行胆囊切除术中发生的胆道损伤13例,讨论了损伤原因、部位、治疗原则及预防方法。1 临床资料本组共13例,女8例,男5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3岁;均为开腹行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道损伤,其中急诊手术9例,择期手术4例。损伤发生的具体部位及治疗经过如下:胆囊管漏3例,均为术后发现,其中2例形成局限性胆汁  相似文献   

20.
随着胆石症的发病率及检出率的增高,胆囊切除术目前已成为普通外科实施最多的手术,加之基层医院广泛开展这种手术,近年来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病例亦有增加。本文将就12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原因、损伤部位,类型及其治疗经验教训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我院自1980年至1992年共收治医源性胆道损伤40例,本院手术所致13例,由外院转入27例。40例中男11例,女29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1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