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11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药物加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肌电反馈治疗。对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比较,Ⅱ~Ⅲ级面神经麻痹,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V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比较,Ⅱ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级以上则观察组优于对照组;Ⅱ级面神经麻痹,两组开始恢复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完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Ⅲ级以上,观察组开始恢复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肌电反馈治疗能显著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近茎乳孔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9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药物并辅助面肌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48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近茎乳孔周围封闭治疗。分别于治疗15d及30d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15d时观察治疗组有效率(54.17%)明显高于对照组(27.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茎乳孔注射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虹 《当代医学》2009,15(34):161-16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医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2011年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0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B族维生素、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面神经电图(ENoG)改变。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0%;面神经电图(ENoG):治疗组在治疗前、后面神经损失比分别为82%和20%,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面神经损失比分别为80%和5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郄凤岐  郄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725-1726
目的观察针灸足三里合牵正散加味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用针灸足三里,加口服牵正散、和(或)再加六味地黄丸、和(或)再加玉屏风散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加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5.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3.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灸足三里合牵正散加味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收集首次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β-七叶皂苷钠组(β-七叶皂苷钠加基础治疗)40例、强的松组(强的松加基础治疗)32例。基础治疗包括多种维生素、针灸、理疗等。结果β-七叶皂苷钠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强的松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临床症状改善,面瘫恢复时间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β-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活动性痛风关节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牵正散穴位贴敷;对照组40例,每日针灸1次,每次留置针40分钟,15天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用House - Brackmann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局部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较针灸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针刺加中药结合与单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56例,采取针刺加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中药治疗,15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1.07%,对照组治愈率为77.05%,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加中药内服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结合针炙综合治疗方法与单纯针灸治疗方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采用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结合针灸综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78例采用单纯针灸的治疗方法.结果 实验组临床治愈81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治愈33例,显效16例,好转19例,无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频电加温中药透入结合计灸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膦甲酸钠联合强的松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3d内的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膦甲酸钠联合强的松加基础治疗)及对照组31例(基础治疗),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采用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法,以治疗第14天分值的改变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膦甲酸钠联合强的松能有效改善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41例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针灸治疗;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早期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评分法)、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的Portmann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能促进患者受损的面神经功能迅速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养肺消疹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药物相关不良皮肤反应的疗效。方法将50例服用EGFR-TKIs后出现皮疹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养肺消疹汤口服联合外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吡美莫司软膏外用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各组皮疹分级、中医证候、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各个检测时点皮疹分级均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治疗30 d后治疗组、对照组皮疹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与44%;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率分别为92%与36%;治疗14,30 d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有显著优势。结论养肺消疹汤口服联合外洗对EGFRTKIs药物相关不良皮肤反应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和探讨老年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老年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53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77.36%。2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的总体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复方血栓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血瘀兼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筛选导入期2周给予硝酸甘油治疗。筛选导入期后,治疗组予复方血栓通软胶囊,对照组予安慰剂软胶囊。均为每次1粒,每日3次口服,观察8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使用量,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及持续时间减少,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总积分,心电图总有效率,硝酸甘油停减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安全性指标基本同前,未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能有效减少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血瘀兼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改善中医证候,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血瘀兼气阴两虚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川芎嗪静脉滴注,口服血栓通胶囊、强的松、三维B片、地巴唑及辅助中医穴位按摩.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施治,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佐以中医穴位按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14%,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面神经麻痹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运脾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共61例,设立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益气活血运脾方和玉屏风颗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检测指标也均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益气活血运脾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增强患儿免疫力,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小组形式开展作业疗法治疗学龄前脑瘫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10)和观察组( n=10)。对照组的作业治疗采用一对一的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2名脑瘫儿童为一小组形式开展作业治疗,1次/d,30 min/次,每周5 d,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小组形式与传统一对一形式开展作业治疗均能明显提高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针刺与中药分阶段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IF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在榆林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就诊的IFP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针药组,中药组口服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减,针药组急性期口服中药四物汤合牵正散加减,静止期和恢复期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8周的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 H-B)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面瘫中医症候积分、安全性评价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 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水平。结果 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H-B分级、FDI指数、中医症候积分、血清中TNF-α、IL-6、NGF、BDNF水平等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针药组效果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和药物分阶段治疗IFP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面瘫症状和面神经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水平及提高神经相关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神经生长因子对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即常规治疗,治疗组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探讨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面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治疗,在治疗后10天(T1),20天(T2)及30天后(T3)疗效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有效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项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接近健侧,经比较治疗组上升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经复(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辅以治疗面神经炎,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延长疗效更为确切,明确了其在临床面神经炎治疗上的重要意义,为治疗面神经炎及其他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电针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琴 《吉林医学》2010,31(22):3681-3682
目的:观察电针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5例患者分为电针加中药组(治疗组)50例,针刺加中药组(对照组)45例,对照组针刺患者太阳、阳白等穴,并服用加味牵正散,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对照组有效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加中药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