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静脉滴注和加替沙星静脉滴注与左氧氟沙星口服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5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qd;序贯组用加替沙星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qd,3d后改为口服左氧氟沙星片400mg,qd,疗程均为7~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2组在临床疗效、细菌学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费用却显著高于序贯治疗组(P〈0.05)。结论: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与单用加替沙星静脉滴注相似的临床疗效,但比单用更具经济学意义,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左旋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两种方案的经济效果。方法:将5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组和左旋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疗法组,观察临床效果并作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左旋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组和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疗法组总成本分别为645.20元、472.04元,疗效分别为88.46%、84.62%(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疗法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易红  石庆平  龙恩武 《中国药业》2009,18(17):41-43
目的对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尿路感染进行成本-效果比较分析。方法将85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2例给予加替沙星序贯疗法,B组43例给予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最小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88.3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48%和93.0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和4.6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42和1.87。结论对于尿路感染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比加替沙星序贯疗法具成本-效果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栾杰  王晓辉  唐颖  王守春  司凯英 《中国药房》2005,16(21):1635-1637
目的:评价2种给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6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序 贯疗法,B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连续静脉注射疗法,观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 93.7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10%、89.2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3.13%(P>0.05);成本分别为640.50元、 1 151.21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01、12.28;B组相对于A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20.1。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给药方案治 疗下呼吸道感染较佳。  相似文献   

5.
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两种方案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华  孟德荣 《中国药房》2003,14(9):541-542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两种方案的经济效果。方法:将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组和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疗法组,观察临床疗效并作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组与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疗法组总成本分别为688.8元、417.3元(P<0.05),疗效分别为86.4%、85.1%(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疗法是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和输液疗法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照组(33例)采用左氧氟沙星输液疗法,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24%,细菌清除率为82.76%;对照组有效率为87.88%,细菌清除率为86.21%。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确切,与输液疗法相似。  相似文献   

7.
李莉  方军英 《中国药业》2007,16(1):47-47
目的 探讨不同用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9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加替沙星静脉滴注组(A组)和加替沙星静脉滴注/加替沙星口服序贯治疗组(B组),并时两种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成本分别为388.5元和234、84元(P〈0.05),有效率分别为89.13%和86.96%(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36和2.70。结论 治疗下呼吸道感染B组方案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将146例老年社区获得肺炎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疗法。结果序贯治疗有效率为89.49%,对照组有效率为87.14%,两组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序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进行相关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的8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组43例应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维 《药学实践杂志》2003,21(2):116-116,121
目的: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与单用乳酸左氧氟沙星静脉用药治疗重度呼吸道感染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方法:通过序贯治疗组与单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组,以各组治疗的有效率和1个疗程的治疗费用为依据,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序贯组的总费用为792.60元,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单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组)的总费用为1275.00元,总有效率为96.8%。结论:2组相比,乳酸左氧氟沙星的序贯疗法为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7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组35例和加替沙星组3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左氧氟沙星组和加替沙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和9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本分别1789.92元和2052.16元;左氧氟沙星组成本效果比(C/E)为18.43,加替沙星组成本效果比(C/E)为21.13。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王金明  章文红  张晓芬 《海峡药学》2010,22(11):247-248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利用已有文献资料,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与结论两组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率、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加替沙星组的细菌清除率优于左氧氟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的经济学成本优于加替沙星。  相似文献   

13.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加替沙星0.4 g静滴qd;对照组28例,左氧氟沙星0.4 g静滴qd;疗程均为7~14 d.结果: 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93%和90%,细菌清除率为88%和88%;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加替沙星片与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轻、中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临床确诊的轻、中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9例 ,其中加替沙星组 2 0例 ,口服加替沙星片0 .2g ,2次 d ;左氧氟沙星组 19例 ,口服左氧氟沙星片 0 .2g ,2次 d ,疗程均为 5~ 10d。结果 :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痊愈率分别为 75 % (14 2 0 )和73.7% (14 19) ,有效率分别为 95 %和 94 .7% (P >0 .0 5 ) ,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 10 0 %和 90 % (P >0 .0 5 )。两组间临床和细菌学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0 .0 %和 10 .5 % ,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加替沙星组有 4例 (2 0 .0 % )、左氧氟沙星组有 5例 (2 6 .3% )出现谷丙转氨酶的轻度升高 ,但不影响治疗。结论 :加替沙星片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轻、中度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5.
苗佩宏  胡忠杰  黄荣富 《中国药房》2006,17(17):1308-1311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不同用药剂量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制订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31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左氧氟沙星900mg(A组)、600mg(B组)、300mg(C组)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62%、84·76%、79·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38%、90·80%、81·3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4·76%、3·81%;治疗成本分别为1116·75、997·82、826·46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74、11·77、10·45;AB组相对于C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3·87、30·01。结论:应用600mg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是比较合理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6.
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6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病人分成 2组。加替沙星组 34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5例 ,年龄 (35±s11)a];左氧氟沙星组 32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4例 ,年龄 (38± 12 )a]。分别给予加替沙星 0 .4g静脉滴注qd ;左氧氟沙星 0 .2 g静脉滴注bid治疗。疗程均为 7~ 14d。结果 :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1%和 91% ,细菌清除率为90 %和 90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6%和6%。 2组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加替沙星亦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选择156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组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93.60%和91.00%,而左氧氟沙星组的成本效果比优于加替沙星组。结论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为左氧氟沙星组的成本效果比优于加替沙星组。  相似文献   

18.
王玉和  夏红亮 《中国药房》2006,17(3):193-195
目的评价口服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查阅文献,选择分别口服加替沙星(A组)与左氧氟沙星(B组)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病例224例,运用药物经济学最小成本分析法、成果-效果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A、B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6%、91.8%;治愈每例患者所需药品的最小成本分别为(287.1±95.7)元、(109.5±36.5)元;以临床总有效率计,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67±2.13)、(13.58±1.65);A组相对于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41。结论与加替沙星比较,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更具成本-效果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以探讨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加替沙星组43例采用加替沙星治疗,左氧氟沙星组43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2组疗程均为7~10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加替沙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76.74%,加替沙星组细菌清除率为90.70%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8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效果显著,可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