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大鼠应激性溃疡自愈过程中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 应用束缚浸水应激方法制作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应用电子显微镜方法和原位末段标记法研究大鼠应激性溃疡自愈过程中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形态和凋亡指数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中可见少量凋亡细胞,应激性溃疡自愈各组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其中6h组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最高.结论 束缚浸水应激使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凋亡细胞形态具有多样性,应激性溃疡自愈过程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增加有利于应激性溃疡的自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丹参饮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丹参饮低剂量、丹参饮中剂量和丹参饮高剂量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并发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丹参饮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的丹参饮均可以明显降低EGF水平,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剂量丹参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饮对脑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有防治作用,可能通过对胃黏膜组织EGF含量的调控而促进损伤后黏膜的愈合,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3.
电针对应激大鼠血浆EGF和CGRP及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电针对应激大鼠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血浆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 72只大鼠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组和电针组 ,每组再按实验时间 1,3和 5 d平均分为 3小组 (n= 8) ,利用放免分析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 EGF,CGRP含量并计算各组溃疡计数 (UI)水平的变化 ,以分析其相互关系 .结果 应激组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 EGF明显下降 (0 .44±0 .16 ) μg· L- 1 → (0 .2 3± 0 .0 1) μg· L- 1 ,P<0 .0 5 ;UI明显上升 (1.1± 0 .4)→ (2 8.0± 4.1) ,P<0 .0 1.电针组较应激组比较血浆 EGF水平明显上升 (0 .2 3± 0 .0 1)μg· L- 1 → (0 .42± 0 .0 9) μg· L- 1 ,P<0 .0 5 ;血浆 CGRP水平明显上升 (145± 6 ) ng· L- 1 → (184± 2 2 ) ng· L- 1 ,P<0 .0 5 ;UI明显下降(2 8.0± 4.1)→ (19.0± 2 .3) ,P<0 .0 1.电针组中血浆 CGRP实验 5 d组较实验 1d组明显上升 (184± 2 2 ) ng· L- 1→ (2 32± 35 ) ng· L- 1 ,P<0 .0 1.结论 电针对胃粘膜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血浆 EGF,CGRP参与了电针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机制 .电针调节 CGRP与针刺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4.
应激性溃疡大鼠血浆、胃粘膜内皮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在应激性溃疡形成与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胃上皮细胞凋亡与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阳笥的胃溃疡病人有在溃疡愈合前后胃上皮细胞凋亡及HP检测的情况。方法 采用检测DNA裂解的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TdT)介导的dUTP缺口号档端标记法(TUNEL),在原位标记凋亡的胃上皮细胞。结果 溃疡愈合胃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下降,与愈合前相比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愈合HP全部阴转,HP的检出密度与胃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之间呈正相关性(r=0.80,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蛋白尿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KD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氧调节蛋白150(cells-oxygen-regulated protein150, ORP150)和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 GRP78)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对各指标与CKD患者24 h尿蛋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KD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中ORP150、GRP78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且轻、中、重度蛋白尿3组各组间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695,r=0.76,P<0.01);各组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系数(apoptosis index,AI)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r=0.835,P<0.01).结论 CKD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内质网应激与凋亡的发生,并且其强度与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内质网应激可能是大量蛋白尿引起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慢性应激对大鼠行为及海马各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应激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 ,对机体既有有利的一面 ,如 :动员机体非特异性适应系统 ,提高机体对内外环境干扰因素的抵抗 ,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也有不利的一面 ,如反应不适当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生理障碍 ,甚至引起严重的躯体疾病。海马是介导应激反应的最重要的脑区之一 ,是应激激素作用的主要脑区[1] 。海马既能调节应激反应 ,又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急性应激时海马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影响 ,但慢性应激可引起海马结构及功能的损害 ,最终诱发抑郁症。试验参照Katz[2 ] 等使大鼠连续三周处于应激状态 ,研究慢性应激对大鼠行为…  相似文献   

8.
应激对大鼠血浆皮质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再生胃黏膜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乙酸溃疡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EGF和VEGF在溃疡3天、8天、25天时的表达,同时测定了再生黏膜厚度、腺体扩张数、胃黏液量,并分析了EGF和VEGF对再生黏膜厚度、腺体扩张数、胃黏液量的影响。结果25天组的EGF积分光密度高于8天组(P〈0.01),8天组的积分光密度高于3天组(P〈0.05);25天组的VEGF积分光密度高于8天组(P〈0.01),8天组的积分光密度高于3天组(P〈0.01);25天组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8天组(P〈0.01),8天组的再生黏膜厚度高于3天组(P〈0.01);25天组的腺体扩张数低于8天组(P〈0.01),8天组的腺体扩张数低于3天组(P〈0.01);25天组的胃黏液含量高于8天组(P〈0.01),8天组的胃黏液含量高于3天组(P〈0.01)。结论随着溃疡的愈合,EGF和VEGF促进了再生的异常胃黏膜向正常胃黏膜转化,并促进了再生胃黏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严志龙  保向蕾 《浙江医学》1993,15(4):201-202
采用束缚-水浸法建立大鼠应激性疡模型,以胃粘膜缺损程度和胃内出血量改变为指标,分别观察了硫糖铝及3种营养液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硫糖铝、25%葡萄糖液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具有显着预防作用,而25%葡萄糖加能量合剂和脂肪乳剂均没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酸型胃溃疡大鼠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探讨消痈溃得康煎剂及其中“清热解毒”“健脾和胃”“托腐生肌”3种治法对黏膜EGF的影响,为胃溃疡中医“毒热”病因病机的演变规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140只SPF级别大鼠适应性喂养2d后,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分成13组,除正常...  相似文献   

12.
aFGF对大鼠胃粘膜溃疡的促愈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酸性成纤维生细胞长因子(aFGF)对大鼠胃粘膜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用醋酸酐诱发大鼠胃粘膜溃疡建立动物溃疡模型,以aFGF多克隆抗体作为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FGF在溃疡区的表达情况。结果:aFGF在溃疡区肉芽组织细胞浆中有高度表达,aFGF使溃疡区中微血管数目明显增加。结论:aFGF通过促进血管生长,及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等增殖作用加速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加深对胃癌发生分子基础的了解。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分析探讨两者在52例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变化。结果:EGF、EGFR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21/52)和481%(25/52),两者同时阳性表达率为365%(19/52);EGF在中、晚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胃癌,低分化胃癌中的免疫阳性反应率为476%(20/42);531%(17/32);523%(18/34),分别高于其在早期(10%,1/10)、淋巴结阴性(20%,4/20)、高分化胃癌(167%,3/8)中的表达,P<005;EGFR表达与临床进展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其在淋巴结转移(594%,19/32)、低分化胃癌(618%,21/34)中的表达率分别高于其在淋巴结阴性(30%,6/20)、高分化胃癌(222%,3/18)中的表达,P<005。结论:EGF、EGFR在胃癌转移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并可能是胃癌恶性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白及胶对宫颈炎大鼠EGF及EGF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及胶治疗宫颈炎的疗效与机制。方法:用苯酚胶浆阴道注射建立大鼠宫颈炎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双唑泰栓组、白及胶浆低中高剂量组。治疗12天以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宫颈炎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2天以后,白及胶浆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宫颈炎组织中EGF及EGFR高于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也表明,白及胶浆中剂量组对宫颈炎治疗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高剂量效果最明显。结论:白及胶可以提高宫颈炎大鼠组织中EGF及EGFR表达,有利于组织愈合,从而对大鼠宫颈炎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胃窦部浆膜下形成慢性胃溃疡模型 ,用游标卡尺测定溃疡指数 ,用 SABC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图像分析 ,用镀铜镉还原比色法测定血清 NO3- / NO2 - 含量代表血清一氧化氮水平 ,以研究一氧化氮与慢性胃溃疡之间的关系 ,了解在胃溃疡愈合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溃疡周围粘膜的表达 ,探索它们在大鼠慢性胃溃疡的病理生理意义。结果 :1L- Arg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和 L- NNA组 (P<0 .0 5 ) ,L- NNA组溃疡指数显著高于模型组 (P<0 .0 5 )和 L- Arg组 (P<0 .0 1)。 2模型组和 L- Arg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较对照组增加 (积分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均为 P<0 .0 1) ,L - NNA组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积分光密度值和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均为 P>0 .0 5 )。3L - Arg组血清 NO3- / NO2 - 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 (P<0 .0 1)及对照组 (P<0 .0 1) ,L - NNA组血清 NO3- / NO2 - 含量显著低于其余 3组。认为正常一氧化氮水平有利于慢性胃溃疡的愈合 ,一氧化氮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这可能是一氧化氮促进慢性胃溃疡愈合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乐抗溃疡的机制及对胃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胃肠乐高剂量组、胃肠乐中剂量组、胃肠乐低剂量组、洛赛克组;用游标尺计算各组溃疡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图像分析.[结果1胃肠乐高、中剂量组胃黏膜全层EGF、EGFR表达明显(其积分光密度值、平均灰度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肠乐抗溃疡,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增加EGF、EGFR表达而起到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胃肠乐对幽门结扎胃溃疡胃黏膜EGF和EGFR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乐抗溃疡的机制及对胃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胃肠乐高剂量组、胃肠乐中剂量组、胃肠乐低剂量组、洛赛克组;用游标尺计算各组溃疡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图像分析。[结果]胃肠乐高、中剂量组胃黏膜全层EGF、EGFR表达明显(其积分光密度值、平均灰度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肠乐抗溃疡,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增加EGF、EGFR表达而起到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胃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束缚-浸水制备大鼠胃应激性溃疡模型,观察侧脑室注射MT对大鼠胃应激性溃疡的影响。结果 ①侧脑室注射MT,大鼠胃应激性溃疡显著减轻(P〈0.01),且呈明显的量效依赖关系。②肌肉注射消炎痛(5mg/kg),30min后侧脑室注射MT,MT的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减弱(P〈0.01)。结论 侧脑室注射MT对大鼠胃应激性溃疡有细胞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前列腺素介导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赖俊浩  王俊义 《医学争鸣》1997,18(5):430-432
目的:研究给予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大鼠小肠隐窝EGF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与小肠粘膜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TPN模型,小肠组织切片HE染色,测定隐窝细胞数及有丝分裂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测定隐窝细胞EGF含量及EGF受体的表达.实验共使用200~250g体重SD大鼠24只,随机分组:对照组(n=8),仅行虚拟手术,即行右颈静脉结扎,每日饲以普通饲料及水;TPN组(n=8),禁食水,输注常规TPN;TPN-EGF组(n=8),输注常规TPN溶液,并每日按0.1μg/(次·g)皮下注射EGF2次.各组均观察14d.结果:TPN大鼠小肠隐窝EGF含量及EGF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1),隐窝细胞数和有丝分裂指数也明显降低(P<0.05);当给予外源性EGF后,隐窝EGF含量、EGF受体表达以及隐窝细胞数、有丝分裂指数均未降低.结论:EGF能预防TPN大鼠小肠隐窝EGF受体表达及EGF含量下降,维持细胞生成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各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 R)表达的变化 ,以进一步探讨EGF用于治疗重型肝炎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ABC法 )观察 6 5例各型肝炎患者、4例健康成人、1例胎肝组织内EGF/EGF R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 4例正常成人肝组织EGF R皆为阳性 ,且愈近中央静脉染色愈深 ;②肝炎患者肝组织EGF染色与正常成人肝组织相似 ,未发现显著改变。③患者肝组织中EGF R的表达与坏死程度有关 ,随着坏死程度的加重 ,坏死区内染色增强。结论 提示给予外源性EGF可能进一步促进肝组织的再生 ,有望用于重症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