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较大的学习压力会引起学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影响心理健康水平[1].如果学习压力长期得不到控制和缓解,会导致高三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生学习领域内的表现,指学生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生对自己能否有效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2].研究显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拖延之间呈负相关,当个体对自己完成某个特定类型任务的能力没有信心,即个体在某些任务或某类任务上缺乏效能感时,实际上对该任务的投入也会较低,容易出现对任务的拖延[3].本研究对高三学生学习压力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为针对性地提出减轻学习压力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择业效能感是指个体对实现与择业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在择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其高低影响个体的职业选择[1].心理安全感是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是个体来自对自身生理和心理、他人、社会等方面因素可能引发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测和感知,以及个体应对处置时的确定控制感,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原因[2].近年来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给其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并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3].  相似文献   

3.
田学英  卢家楣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82-1883
近年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情绪调节及情绪的影响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1-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4].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本质上指的是个体基于对自身情绪调节能力的主观评价而形成的自信感.有研究发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缓和情绪的紧张性和维护自我调节机制[4].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身情绪内在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景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个体最常用且最有效的调节策略是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5].研究表明,认知重评能更好地降低消极情绪体验[6-8].  相似文献   

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1-7],还能通过具体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3,8].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9],具有较高RES的个体往往可以更好调节自我情绪和理解他人情绪,人际困扰比较少,从而拥有更多亲密关系[10-11].人格因素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部因素[9].心理韧性是一种以克服和战胜逆境并恢复常态的能力为特征的人格特质[12].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预测积极情绪和总体幸福感[13].  相似文献   

5.
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和评价的总和,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初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心理上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中,对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认识与实际情况都存在偏差,个人的需要、态度、价值观等都不够稳定[1].如何在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学校的主要目标,教育界和学术界已经开始关注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作用和功能[2].本文通过对新疆牧区哈萨克族初中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干预研究,试图用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哈萨克族初中生身体自我概念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震是重大应激性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会导致个体产生无法抵御感,直接或间接对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而引发焦虑、紧张、恐惧等一系列应激反应[1].有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心理损害的危险程度为普通人群的2倍[2-3].1976年唐山大地震造成现有心理问题者占14.67%,严重者甚至一直有自杀倾向[4].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心理问题的发生呈上升趋势[5].汶川地震发生以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受到重视,本文对地震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为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适应(Adaptation)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生理、情绪、生活、学习和社会(社会环境与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的适应.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适应状况关系密切[1-2].在内地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远离家乡与亲人,来到与成长环境差异很大的内地学习.如何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内地环境等问题,是民族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者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已有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学生[3].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另外,文化适应是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4].本文梳理了以往有关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性研究,归纳总结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适应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心理健康是个体成长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1].而高中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情绪不稳、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2-4].该研究试图通过对广西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心理症状及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探讨其相关性,为高中生心理咨询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聋哑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聋哑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艾森克个性测验(EPQ),社会支持评定表(SSAS)和自尊量表(SES)对202名聋哑中学生和273名普通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在普通中学生中,女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P<0.05),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差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p<0.05);普通中学生和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都与积极应对、总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P<0.05),自尊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P<0.05).结论 普通中学生和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与性别、经济状况有关;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情绪智力反映了人们在体验、识别、理解、调节和使用自我相关与他人相关情绪方面所存在的个体差异[1-2].高水平的情绪智力作为一种保护性资源,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低水平的情绪智力则意味着易损性,与心理痛苦密切相关[3-6].已有研究证实,情绪智力可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7-9].鉴于情绪智力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5,10-11],可以推测应对方式可能在个体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三者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冯文静  苗春霞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81-1382
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人们的健康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疾病的防治,而是积极地要求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氛围[1].21世纪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面临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2].大学生中因此而引发的出走、休学、退学以及自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3].为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学校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状况教育提供参考,笔者开展了本次研究.  相似文献   

12.
孟凡锐 《职业与健康》2013,29(2):129-131
目的 探讨监狱警察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为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对101名监狱警察进行调查.结果 ①监狱警察心理弹性状况整体良好,在社会资源、家庭凝聚力、自我效能等维度上处于较好的状态;②监狱警察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r=0.487,r=0.582);③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t =5.541,P<0.01;t=7.139,P<0.01).结论 监狱警察心理弹性受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应重视监狱警察自我效能感的建立,提升其社会支持水平,增强心理弹性水平,维护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体像或称躯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身体的主观感受[1],体像烦恼是一种由于个体自我审美观或审美能力偏差导致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是介于正常体像心理和体像障碍之间的不正常的体像心理[2].自尊是人格中自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对自我喜爱、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有意识体验[3].高亚兵等[4]的研究表明,体像烦恼与自尊呈负相关,即体像烦恼高的个体自尊水平较低.有研究表明,当面临被评价的威胁时,不管自尊水平高低,个体都会预先采取一些措施阻碍自己取得成功,以达到保护或提高自尊的目的,Berglas等将这种策略叫做“自我妨碍”,且低自尊水平的个体更倾向于运用自我妨碍策略[5].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体像烦恼、自尊、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考查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山东省内9所高校选取的847名在校本科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检出率为21.13%(179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均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t值分别为3.98,3.97,2.02,-4.56,P值均<0.05),领悟社会支持、自尊、自我效能感各量表得分与心理健康得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7,-0.59,-0.42,P值均<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8和-0.15),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4).结论 留守经历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心理健康,高校可通过提高个体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来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学阶段是各项生理、心理指标发育的重要时期,易发生情绪、学习、行为等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10%~30%的中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其比例逐年上升[1-2].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心理保健知识水平,使其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3].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危险因素[4],改善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了解广州市中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制定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广州市在2010年10月对高中和初中生开展了心理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个体心理健康与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基础[1].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面临学业压力、就业问题、独立与依赖、性的国惑、人际关系、择偶婚恋等方面的问题,容易导致其迷茫困惑.性文明可以促使社会稳定发展,长治久安;而性愚昧、性禁锢、性混乱、性疾病则可导致个人毁灭、家庭解体、社会动乱[2].针对青春期大学生,采取渐进的教育方式,适时、适量、适度进行性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3].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了解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邵义萍  陈红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348-349,352
目的 了解聋哑中学生身体自我特点,探讨聋哑中学生身体自我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价值感量表和中学生身体自我量表,对191名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深圳市、郑州市、昆明市聋哑学校的中学生和243名遵义市航天中学、第一中学的正常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聋哑中学生对身体自我的满意度低于正常中学生.聋哑中学生最满意的是相貌特征,其次是身材特征、运动特征、性特征,最不满意的是负面特征.聋哑中学生在运动特征、身材特征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身材特征、性特征、负面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聋哑中学生身体自我与自我价值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聋哑中学生对身体自我的满意度较低,应帮助聋哑中学生建立正确的身体自我观和自我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专科生的年龄一般在18~ 25岁的范围,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此时的个体处于心理、生理发育和社会适应的关键时期,也是情绪行为问题和心理冲突的高发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专科生的自我期望值以及社会对专科生的要求都很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增大,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容易在专科生中出现[2].  相似文献   

19.
王世嫘  赵洁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38-1440
目的 探讨留守中学生学习归因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学习归因问卷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济南市526名留守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中学生内部可控归因、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总体自我效能感居于中间水平之上,内部不可控、外部可控和外部不可控以及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均较低;留守中学生的学习归因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相关(P<0.01),内部可控、外部不可控、外部可控、内部不可控对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影响和预测力(P值均<0.05),内部可控和外部可控则对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影响和预测力(P值均<0.05),而内部不可控和外部不可控对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无显著的影响和预测力(P值均>0.05).结论 留守中学生的学习归因与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陶君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33-1335
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关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对南京市高一至高三100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心理健康总均分为(2.13±0.64).不同性别、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普通高中生在学习压力感和情绪波动性因子上得分高于职业高中生.高中生自我效能感总体情况为中等偏上,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高中生自我调节效能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种效能感都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其因子呈负相关,自我调节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其因子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高中生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加大自我调节效能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