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临床观察。方法对48例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的孤独症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观察6个月。于训练前后采用感觉统合测评问卷评定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为患儿运动发展时间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6个月末,22例(45.8%)患者疗效显著,复查结果为中度感觉统合失调,其余26例(54.2%)患儿在大肌肉协调及本体感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家长对训练效果很满意。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状况,进而改善他们的行为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认知训练在高功能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8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85例高功能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 其中对照组给予感觉统合及认知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2组 患儿治疗前后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分及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 (ATEC)评分,并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CAR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研究组CA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感觉统合评定量表中前庭失衡、触觉防御、本体感觉、 学习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感觉统合评定量表中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儿ATEC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ATE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 期间,研究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2.33%)与对照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仅 用感觉统分、认知训练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感觉统合、认知训练可进一步促进高功能孤独症患儿临 床症状改善,改善感觉统合失调情况,疗效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自闭症患儿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58例自闭症患儿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心理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乙组治疗后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自闭症患儿能有效改善患儿的感觉统合失调状态与自闭症症状。  相似文献   

4.
陈霞  陈立文  吴殷 《护理研究》2015,(12):1485-1487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疗效。[方法]选取感觉统合失调学龄前儿童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根据疾病程度给予个体化的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行为干预训练,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感觉统合能力和气质状况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具有很好的干预效果,能促进患儿的康复与气质状况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感觉统合训练、运动干预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6 0例孤独症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 0例。对照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和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均治疗6个月。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AutismR atingScale,CAR S)、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Behav iorChecklist,ABC)评估孤独症核心症状,采用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评估感觉统合能力康复情况,并观察其平衡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ARS评分及ABC中的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前庭功能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感觉统合失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睁眼、闭眼时间长于对照组,平衡木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感觉统合训练、运动干预治疗孤独症儿童可减轻孤独症核心症状,进一步改善感觉统合失调。  相似文献   

6.
感觉统合治疗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P300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感觉统合治疗前后P3波(P300)的改变。寻找感觉统合治疗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测试25例感觉统合重度失调儿童与18例正常儿童的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对其中经过40次以上感觉统合训练的患儿(n=12)在训练后再做P300复查。结果:①感觉统合失调组P3波的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有显著差异性(t=5.35,P&;lt;0.001),P3波的波幅两者无明显差异(t=0.49,P&;gt;0.05)。②12例患儿治疗后做自身配对比较,其P3波的潜伏期较治疗前明显缩短(t=6.92,P&;lt;0.001),波幅也有明显增高(t=-3.28,P&;lt;0.01)。结论:感觉统合失调组儿童P3波潜伏期长,提示存在认知损害,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波,能够反映感觉统合治疗对儿童认知功能的改善,可以作为临床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引导训练,研究组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智力水平[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IV)]、社会行为能力[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变化,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WISC-IV评分和CBCL量表社会能力评分均有显著提升,且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CBCL量表行为问题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 46%,46/52)明显高于对照组(67. 93%,3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有利于促进患儿智力及社会行为能力改善。  相似文献   

8.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数码听觉统合训练方法治疗儿童行为问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TL 2 0 0 1A)及Sony eil(MDR IFI40k)耳机 ,每天听训两次 ,每次 3 0min(一个CD碟 ) ,两次听训间隔时间不能短于 3h ,2 0次 ( 2 0个不同的CD碟 )为一个疗程 ,6个月后进行第二个疗程。结果 :听训后 3个月随诊 ,行为问题改善 ,显效2 2例 ( 2 2 /65 ) ,占 3 3 84% ;有效 40例 ( 4 0 /65 ) ,占 61 5 3 % ;无效 3例 ( 3 /65 ) ,占 4 61% ;总有效率达 95 3 8%。感觉统合功能改善显著为 42例 ,有效 2 1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6 92 %。智商平均分为 10 6分 (P <0 0 5 )。结论 :数码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行为问题是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治疗儿童孤独症并探讨其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对2000-O1/2002-12在儿保门诊确诊的11例儿童孤独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通过8个疗程以上的训练,所有儿童社交、语言、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感觉统合训练是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毛芳慧 《中国康复》2022,37(9):542-545
目的:探讨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干预上配合听觉统合训练对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孤独症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听觉统合训练,2组均干预3个月,对比2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2组患儿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中的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儿DQ或IQ、图片词汇测验(PPVT)评分及儿童生存质量量表(QOL)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P<0.01),且研究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0%、72.50%P<0.05)。结论:孤独症患儿的干预上,常规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听觉统合训练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殊教育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ASD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特感组和单特组,每组各50例,单特组给予特殊教育干预,按照特殊教育课程对患儿进行干预,主要包括正负强化、系统脱敏、消退法、暂时隔离、惩罚法等,其中对负强化者应选择适当厌恶、警告等刺激并尽量减少不良行为诱因,对正强化者应选择有效强化物并逐渐脱离强化程序,教育后指导患儿家属按给予的居家干预作业进行同步配合治疗。每次约40 min,每周6次,3个月为1个疗程。特感组在给予特殊教育干预基础上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依据ASD患儿病情、社会能力、发育等情况制定个性化感觉统合训练方案,内容包括触觉、前庭、本体等感觉训练,每次约2 h,每周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采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患儿的自闭程度,儿童自闭症行为量表(ABC)评估患儿的行为状态,自闭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评估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CARS、ABC、ATE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2组CARS、ABC、ATE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特感组治疗3、6个月后,CARS、ABC、ATEC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单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特感组有效率(84.00%)明显高于单特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殊教育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改善ASD患儿自闭程度、行为状态,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自闭症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自闭症患儿12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听觉统合训练。干预3个月后,统计两组患儿遵医行为、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评分。结果: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儿遵医率88.71%高于对照组的74.19%,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躯体运动、语言、交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1.94%高于对照组的75.81%(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听觉统合训练用于自闭症患儿治疗中,可帮助患儿建立遵医行为,改善患儿语言、行为障碍,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沙盘游戏联合综合干预在儿童孤独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孤独症患儿86例,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干预治疗,观察组加用沙盘游戏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及6个月时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分、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以及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及6个月后,2组ABC及ATEC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均P 0. 05),且各时间点观察组ABC及ATE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5); 2组治疗6个月后,CPEP各功能领域得分及其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年龄与治疗效果存在负相关(r=-0. 524,P 0. 001)。结论:沙盘游戏联合综合干预对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综合干预,且其治疗效果与年龄呈负相关,这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自闭症儿童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7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干预基础上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行为检查量表评分、感觉统合失调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行为检查量表评分、感觉统合失调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行为检查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感觉统合失调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干预自闭症患儿,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表现与感觉统合失调状况,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包括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言语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儿均接受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感觉统合训练和言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超低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进行评估,并比较2组核心症状的改善率,以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2组的ABC及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核心症状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言语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可能会更有效地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孤独症患儿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孤独症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共45例完成研究,对照组共43例完成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儿使用孤独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BC)、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中发展量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ABC量表、发展量表、ATE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1年后两组患儿ABC量表、ATEC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1年后两组患儿发展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听觉统合训练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有效方法,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提高发展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治疗感觉统合失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训练依据感觉统合能力评定表,注意力测试、智力测试来评估患儿的情况。根据上海中易感觉统合指导进行训练,采用集体训练、个别训练和家长配合三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编组,每组儿童制订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案,采用滑板、平衡木、羊角球、独角椅等器材,以游戏形式进行本体感觉、触觉、前庭平衡及注意力、记忆、视、听力等一系列训练。每组5~8例,每周训练2次,每次60分钟,20次为1疗程,一般2个疗程,并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情况,让家长重视儿童的问题所在,嘱家长多给予鼓励,培养儿童自信心,通过训练,逐渐达到治疗目的。疗程结束复做感觉统合能力评定,注意力测试、智力测试。结果:本组815例,年龄3岁3月~10岁,感觉统合失调明显改善者670例,改善者120例,无效25例,有效率为96.9%,注意力测试提高70%,训练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幼儿期是感觉统会失调预防的关键时期。我们从本体感不良、前庭失衡、触觉防御、学习困难及注意力测试等方面进行训练,来我科的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绝大多数智力正常,甚至个别超常,但存在着运动技能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困扰等情况。经感觉统合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通过测评。结果较训练前理想,这是用药物不能代替的,并且感觉统合治疗有其独特的特点:(1)对儿童神经生理、心理的调整功能,对增强运动协调、注意力集中及情绪稳定有较好效果。(2)训练通过游戏进行,儿童通过自己组合,借助玩的形式,实现自我统合好大脑。(3)无副作用,家长及儿童乐于参与。故感觉统合治疗是治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施冬柳  龙耀斌 《中国康复》2020,35(5):232-235
目的:探讨个体化前庭训练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儿童感觉统合功能评量表确诊为前庭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感觉刺激,观察组根据个体化的前庭评估结果,在常规感觉刺激基础上制定个体化前庭治疗方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量表(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动静态平衡能力测试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2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的得分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动静态平衡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强(均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除冲动和焦虑外)的异常检出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前庭训练应用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对于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进行早期干预的高危儿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接受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和常规康复,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俯卧位、仰卧位、坐位、立位AIMS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俯卧位、仰卧位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坐位、立位AI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AIMS百分位数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早期感觉统合治疗,观察组的粗大运动发育水平在俯卧位、仰卧位及总体水平上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上的进步;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对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特征及训练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SID)儿童治疗作用。方法 对264例儿童采用感觉统合检核表进行测定,并进行训练。结果 轻度失调121例,重度失调143例。感觉统合训练后,失调总改善率86.4%。注意力改善84.8%,运动协调改善95.4%,情绪稳定改善87.1%。结论 开展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