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弹性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Ⅰ类和Ⅱ类末端游离端牙列缺损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Bredent VKS可变球和窝形附着体对KennedyⅠ、Ⅱ类39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修复,临床随访10-15年,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39例患者进行弹性附着体义齿修复设计后自觉义齿美观效果好,异物感小,固位稳定性好,咀嚼效能高。90%的患者远期临床修复效果好。其中1例患者在使用7年后基牙牙根折断,义齿松动,修复失败;少部分分别出现牙龈炎、牙髓炎等症状,经治疗后义齿恢复正常功能。结论:应用弹性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但应按时随诊,及时发现和解决随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确保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修复材料套筒冠义齿修复轻中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轻中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后设计制作21副圆锥型套筒冠义齿,其中11副使用钴铬合金内外冠固位,6副使用金沉积内外冠固位,4副使用氧化锆内冠及金沉积外冠固位.基牙共105颗,其中Ⅰ度及Ⅱ度松动牙85颗.随访3年比较修复前后基牙牙周探诊深度(PD),基牙松动度,患者满意度.结果:15例患者共21副圆锥型套冠义齿使用良好,牙齿松动度及牙周探诊深度变小(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义齿使用2年后3例钴铬合金套筒冠义齿和1例金沉积套筒冠义齿固位力下降,而4例氧化锆内冠及金沉积外冠套筒冠义齿固位良好,无下降趋势.结论:不同材料的套筒冠义齿对轻中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病例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利用氧化锆内冠和金沉积外冠固位的套筒冠义齿持久固位力优于金沉积套筒冠义齿,更明显优于钻铬合金套筒冠义齿.  相似文献   

3.
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 П类牙列缺损临床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临床研究KennedyП类牙列缺损采用MK1精密附着体义齿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28例对于原先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不满意的KennedyП类牙列缺损患者,均采用MK1精密附着体义齿进行修复。结果:经过3个月至3年随访,100%的患者表示对该义齿的固位性能、咀嚼效能、舒适程度以及装卸的方便程度感到满意。义齿损坏2例经过简单修理后患者满意。4例保存X线片资料完整者经过3至18个月观察,基牙牙槽骨未见明显吸收。结论: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П类牙列缺损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临床观察还提示,MK1义齿尚不致造成短期基牙牙槽骨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属烤瓷冠联合精密附着体对伴有前牙过度磨损的Kennedy一类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伴有前牙过度磨损的Kennedy—类牙列缺损病例,制作金属烤瓷冠修复前牙磨损,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牙游离缺失,对此联合修复体进行2年观察。结果:15例患者均感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强,咀嚼功能好,基牙健康。结论:金属烤瓷冠和精密附着体用于伴有前牙磨损的Kennedy一类牙列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SG球状快套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1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SG球状快套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游离端牙列缺损病例,应用SG球状快套附着体固位的义齿进行修复。结果 经6月至5年的临床随访:SG球状快套附着体固位的义齿稳定性能好,固位力强,咀嚼效率高,美观,舒适,耐用,摘戴方便,并发症少。结论 SG球状快套附着体义齿是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三种精密附着体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3种精密附着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DUOLOCK精密附着体16副,ANKER-SYSTEM精密附着体15副,MK-1精密附着体8副,分别修复22例牙列缺损患者,其中肯氏I类缺损17例,肯氏II类缺损3例,肯氏Ⅲ类缺损2例,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6-19个月临床观察,86%以上患者认为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稳固,易适应,进食方便,咀嚼有力,对91颗基牙复查结果显示,基牙无叩痛,松动,根尖周病变及牙槽骨吸收,其中21颗基牙龈缘有充血水肿现象,经治疗炎症均消退,18例戴用附着体义齿患者咀嚼效能测定:3个月后的咀嚼效能可达同龄正常牙体者的86.73%,1a后达正常牙列者的90.57%,结论:3种精密附着体义齿都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铸造支架与隐形义齿联合修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旭 《北京口腔医学》2004,12(3):159-159,184
铸造支架修复牙列缺损技术已经多年临床检验,是被广为认可的较成熟的修复技术。隐形义齿又称弹性义齿,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修复新技术。为择取铸造支架和隐形义齿稳定及美观的优点,将两者联合应用于临床修复牙列缺损15例,观察1~4年,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可摘局部义齿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7例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患者采用(耠)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行一次性咬合重建,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复诊,调查患者主观感觉、咀嚼效果、义齿稳定性;以及是否有颞颌关节不适.结果:患者咬合升高1.5mm-2.5mm.随访6个月,患者无不适,咀嚼功能改善明显,对义齿的美观和功能都满意.结论:对于牙列重度磨耗伴缺损的病例可以尝试应用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一次性咬合重建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对10例完成牙周治疗的患者采用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分别记录义齿戴入时,半年,1年和2年后的菌斑指数(P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牙周袋深度(PD)。结果:2年后PI和SBI指数增加,但1年后和2年后PD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结论: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对修复牙周炎伴牙列缺损具有一定稳定基牙,利于牙周恢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牙周病伴牙列缺损固定义齿修复后病例的远期疗效进行随访,探讨与远期疗效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1997~2004年间325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病例,采用金属烤瓷冠桥或金属铸造冠桥修复,修复后进行1年、2年和5年随访,以固定义齿咀嚼效能和基牙健康状况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修复1年后义齿功能良好率为97%,基牙健康率为94%;2年后分别为95%和92%;5年后为92%和90%。结论: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远期效果满意,但需要注意适应征的选择和定期观察。  相似文献   

11.
三种冠外附着体在老年人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外附着体对老年人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8例肯氏Ⅰ类、Ⅱ类、Ⅲ类牙列缺损的患者,采用比利时CEKE公司产BaH Type附着体、Revax附着体、美国产Sternglod太极扣附着体制作附着体义齿,随访0.5-4年,从患者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基牙牙周情况、牙槽嵴粘膜情况、附着体义齿固位稳定等方面评价修复效果。结果:48例患者中41例患者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良好,基牙健康。1例患者人工牙折断,2例患者附着体连接臂下方牙槽嵴粘膜充血、水肿;1例患者烤瓷冠松动;1例附着体折断,2例基牙烤瓷冠崩瓷,经找出原因对症处理后,义齿重新正常使用。结论: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老年牙列缺损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炎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共11例,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根管治疗后,共制作15件圆锥型套筒冠义齿,随访1~2年,临床及X线检查,记录患者的主观感觉及义齿使用情况。结果内冠脱落2个(3.1%),基牙折断1颗(1.6%),牙龈炎2例(18.2%),及时行相应处理后,义齿均可正常使用。患者主观感觉满意,基牙松动度降低,X线片未见修复后基牙牙槽骨有进一步吸收。结论对牙周炎伴牙列缺损,圆锥型套筒冠义齿是一种可行、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铸钛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上下颌多牙缺失后采用铸钛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牙列缺损病例,采用铸钛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随访1、3、5年。结果:2例游离端缺失,对颌天然牙伸长的余留天然牙病例,3年后余留牙松动脱落,修复体无法固位而失败,其余病例修复效果满意。结论:铸钛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各类牙列缺损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研究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不同时期的咀嚼效率。方法:选择60例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进行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30例)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30例)修复,于修复前,修复后半年、1年、2年、4年测定其咀嚼效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修复的各个时期,两种义齿的咀嚼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肯氏I类牙列缺损修复的各个时期,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M球帽附着体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双颌多数牙缺失、仅余留2-6颗天然牙的患者20例,随访6-24个月,询问患者对义齿的主观感受、咀嚼效率、义齿固位和稳定性,摄X线全景片,了解义齿、基牙和牙周情况。结果:患者普遍认为义齿易适应、美观、固位稳定性好、咀嚼有力。15例曾使用过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的患者对比两种义齿,明显感觉CM球帽附着体义齿更加舒适、美观、稳定。复查X线片示CM球帽附着体义齿修复后各基牙牙周膜正常,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CM球帽附着体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的牙列缺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研究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不同时期基牙的存留状况。方法:选择60例肯氏Ⅰ类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行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30例)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30例)修复,于修复前及修复后半年、1年、2年、4年检查基牙的龋患及牙周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义齿的基牙龋患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2组病例的基牙牙龈炎、牙周炎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肯氏Ⅰ类牙列缺损的修复中,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基牙患龋率远远低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但在对牙周组织的损害方面,SD球帽式附着体义齿并不比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游离端牙缺失的患者,设计5种冠外附着体作为固位体进行修复治疗。随访1~3年,观察患者对义齿使用的满意情况,复查检查基牙和修复体的情况。结果:患者对冠外附着体义齿的美观非常满意,对义齿的固位稳定效果和咀嚼功能均满意。临床检查未见基牙松动,1年后,出现2例基牙牙龈炎,1例附着体阳性构件松动;2年后,出现2例义齿松动和1例义齿下沉;3年后,出现1例基牙牙龈炎,3例义齿松动和2例义齿下沉。所有出现异常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义齿均能继续使用。结论:对于游离端牙缺失的患者,采用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临床研究KennedyП类牙列缺损采用MK1精密附着体义齿进行修复的效果。方法:28例对于原先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不满意的KennedyП类牙列缺损患者,均采用MK1精密附着体义齿进行修复。结果:经过3个月至3年随访,100%的患者表示对该义齿的固位性能、咀嚼效能、舒适程度以及装卸的方便程度感到满意。义齿损坏2例经过简单修理后患者满意。4例保存X线片资料完整者经过3至18个月观察,基牙牙槽骨未见明显吸收。结论: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П类牙列缺损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临床观察还提示,MK1义齿尚不致造成短期基牙牙槽骨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联合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32例缺牙患者,共187件联合式义齿修复体。Kennedy一类修复36件,Kennedy二类修复27件,Kennedy三类修复91件,Kennedy四类修复33件。通过1~4年的观察,从形态和功能、固定和稳定、颜色和美观以及对义齿的满意程度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187件义齿中160件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颜色满意,感觉舒适,满意率达85.56%。结论:弹性树脂与铸造支架结合式义齿是一种美观、舒适、对基牙预备较少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形式,但Kennedy一类、二类、四类缺损应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20.
弹性树脂卡环铸造部件结合式义齿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牙列缺损是口腔修复临床的常见和多发性缺损畸形[1]。在牙列缺损的诸多修复方法中,活动义齿是牙列缺损最常见的方法,但常规可摘局部义齿,存在美观和发音上的不足,许多患者难以接受。弹性树脂卡环铸造部件结合式义齿,是应用弹性树脂材料制作前牙及双尖牙区卡环、基托,而连接杆、支托、磨牙区卡环及小连接体等非弹性部位,采用铸造方法制作的可摘局部义齿。作者从1998年到2000年,对60例患者62件义齿用此方法修复,临床应用证明,能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修复60例患者共62件义齿,男性24例,女性3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