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近年来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50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2%,胎盘因素占24%,软产道损伤占12%,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妊娠合并症及分娩中损伤。结论:产后出血是各种原因及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具体原因具体分析,综合用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产后出血1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68%,软产道损伤占16.94%。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工流产引产史。结论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153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52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3例,边缘性前置胎盘88例;19例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其中合并胎盘植入11例;19例合并胎盘植入;分析前置胎盘的诊断、妊娠结局以及导致产后出血、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超声确诊前置胎盘92例,诊断率为60.1%,胎盘植入诊断准确率为42.1%(8/19);6例患者经会阴侧切分娩,147例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51例为未足月分娩),发生产后出血55例,其中1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者,10例发生产后出血,6例行子宫切除术;有胎盘植入者流产次数和剖宫产次数与无胎盘植入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与流产史(r=0.261,P=0.004)、剖宫产史(r=0.468,P=0.000)呈正相关,完全性前置胎盘(r=0.485,P=0.000)、合并胎盘植入(r=0.354,P=0.000)、有剖宫产史(r=0.247,P=0.002)与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呈正相关。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有助于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诊断,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及有剖宫产史的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秦自年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205-1206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发病的高危因素及母儿预后。[方法]对经剖宫产术中及阴道分娩后胎盘检查结果证实的79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2006~2010年住院分娩产妇11929例,前置胎盘79例,发生率6.6%。孕妇年龄18~45岁,孕次2~5次;初产妇28例(35.4%),经孕妇51例(64.6%);既往有人工流产史45例(57.0%),清官史和引产史者19例(24.05%),剖宫产史者21例(26.6%);早产39例(49.4%),足月产40例(50.6%),以剖宫产结束分娩76例(96.2%);孕期合并贫血47例(59.5%);发生胎盘粘连12例,其中胎盘植入7例;合并子宫肌瘤者3例;产后出血26例(32.91%)。孕产妇死亡1例,围产儿死亡3例(其中新生儿死亡2例、死胎死产1例),新生儿窒息8例。终止妊娠前最后次B超检查诊断前置胎盘79例(100%)。【结论】多次妊娠、流产、剖宫产等既往官腔操作是前置胎盘形成的主要原因,B超是诊断前置胎盘最可靠的手段。对前置胎盘孕妇可行期待疗法,适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31-3732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集的36例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及因素进行研究,以针对病因采取处理措施。36例患者中高龄患者占产后出血的69.44%,有剖宫产史患者占66.67%,妊娠次数在2次及以上患者占63.89%,中央型前置胎盘占69.44%,胎盘粘连及植入占72.22%,经统计学分析后,高龄、剖宫产史、妊娠次数、中央型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或植入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P<0.05)。针对产后发生出血的前置胎盘患者应积极寻找其高危因素,并采用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可有效止血,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在本院产科分娩并发产后出血的11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研究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各种高危因素。结果产后出血与胎次、胎儿体重、分娩方式及妊娠合并症有密切关系,随着胎次的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分娩胎儿体重3500g以上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升高,阴道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顺产,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最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有:≥2次人流及刮宫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妊娠合并肝炎、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第二产程延长、急产、阴道助产。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胚盘因素。识别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避免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及时正确的处理可减少出血量和改善产妇预后,而合理的组织分工是抢救此类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发生率和防治,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江西省德兴市妇幼保健院136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资料。结果:宫缩乏力99例,占72.8%;胎盘因素18例(包括胎盘粘连15例,附胎盘2例,嵌顿1例),占13.2%;软产道损伤9例,占6.6%;前置胎盘6例,占4.4%。阴道分娩123例,占90.4%;剖宫产13例,占9.6%。妊娠合并症26例,占19.1%;其中妊高症17例,占12.5%。产后2小时内出血114例,占83.83%;产后2~6小时出血14例,占10.3%。结论: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娩后2小时内出血发生率高,阴道分娩高于剖宫产发生率,妊高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加强孕产期保健和妊娠合并症和减少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本院14年间收治的58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85年1月~1998年12月分娩总数25506例,其中阴道分娩13527例,剖宫产11979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58例,占分娩总数的0.227%,年龄24~32岁。有人工流产史25例,发生失血性休克15例,失血性贫血50例。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为产后5~44d女中<7d者10例,出血>7d48例。出血的原因:胎盘残留16例,占27.6%,其中阴道分娩12例,剖它产4例;蜕膜残留14例,占24%,其中阴道分娩10例,剖宫产4例。子宫复旧不良22例,占37.8%,其中阴道分娩16例,剖宫产6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保证产妇安全。方法:对2000年元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1991年产科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其中自然分娩786人,产钳助产37人,臂位助产10人,剖宫产1158人)。结果:全年分娩总人数为1991例,发生产后出血105例,其发生率为5.27%,其它剖8产与自然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27%及5.28%,理的产后出血病例多发生在剖宫产,出血原因占首位的仍为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病例中的65.71%,各种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亦占很大比例;子宫切口出血不容忽视,产道损伤占产后出血病例的36.19%,结论: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适当限制剖宫产率已成为产科关注的问题,应重视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并发症的疾病,及时发现,积极处理,正确使用缩宫素。提醒产科工作者重视胎盘种植的位置,选择适当的子宫切口,提高手术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2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对产妇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3年来26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住院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试产22例,阴道分娩14例,成功率为63.64%,发生先兆子宫破裂2例,占9.09%。再次剖宫产252例,占95.45%,发生不完全性子宫破裂5例,占1.98%。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率(6.35%)及量(≥1500ml,1.19%)均高于首次剖宫产组(5.21%,0.87%)、阴道组(3.82%,0.03%)(P〈0.05,P〈0.01)。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前置胎盘发生率(2.65%)显著高于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组(0.52%)(P〈0.01)。结论单纯剖宫产史不能作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可阴道试产,以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前置胎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减少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风险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24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产后出血量分组,将产后出血量超过1000 ml的4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小于1000 ml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流产次数≥2次、有剖宫产史、有妊娠晚期出血、完全性前置胎盘、有胎盘粘连、有胎盘植入、胎盘附着部位为前壁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流产次数、剖宫产史、妊娠晚期出血、前置胎盘类型、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胎盘附着部位为影响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在患者妊娠期应注意排查各种危险因素,早发现、早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胎盘附着部位对凶险性前置母婴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胎盘附着于子宫疤痕处46例(研究组),胎盘附着位置未跨越子宫疤痕处5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妊娠特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分析讨论两组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胎盘粘连或植入、产后出血、输血、子宫切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妊娠距末次流产时间小于半年者,前次剖宫产术在二级及以下医院开展者,研究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疤痕处者导致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产后出血、输血、子宫切除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显著增高,是实际意义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前次剖宫产术于二级及以下医院开展,流产后半年内再次妊娠为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应提高剖宫产缝合技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流产,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Postpartum hemorrhage after cesarean delivery: a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 associated with cesarean delivery. METHODS: Blood loss at cesarean delivery was measured and defined as 1,000 to 1,499 mL or greater than 1,500 mL and/or the need for a blood transfusion. Variables were identified and evaluated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PH. RESULTS: There were 1,844 elective and 2,993 nonelective cesarean deliveries over 4 years. The PPH rate in nonelective cesarean (6.75%) was greater than after elective cesarean (4.84%, P = 0.007). Risk factors for PPH after an elective operation included leiomyomata, blood disorders, placenta previa, antepartum bleeding, preterm birth, and general anesthesia. Nonelective cesarean PPH risk factors included blood disorders, retained placenta, antepartum transfusion, antepartum/intrapartum hemorrhage, placenta previa, general anesthesia, and macrosomia (odds ratio > 1.5, confidence interval > 1.5). CONCLUSIONS: Nonelective cesarean deliveries have a higher risk of PPH than women delivered electively. Risk factor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should be a priority.  相似文献   

14.
欣母沛用于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13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32例因前置胎盘行腹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同时肌内注射欣母沛250μg。单次注射效果不佳时,可于15min后重复注射1次。总剂量不超过2mg。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对2组患者术中,术后2、24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8例,占11.11%,对照组产后出血22例,占3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2、24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欣母沛是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胎政策后产后出血的变化趋势,分析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变化,探索性提出干预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发生。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2018年在某三甲医院常规产检并住院分娩的8784名产妇,收集产妇的一般情况、产检记录、分娩记录等资料,分析其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变化趋势及相关高危因素变化趋势。结果2014—2018年产妇各年间产后出血率、严重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化趋势整体呈不增加趋势,其中2017年的产后出血率(16.9%)、严重产后出血率(6.1%)、出血量(540.1±758.2)ml为各年间最高。2014—2018年,高龄产妇、多胎妊娠、产次≥2次、剖宫产史≥2次所占百分比呈上升趋势,产前血红蛋白含量≤110 g/L的产妇呈下降趋势,顺产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急诊剖宫产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胎盘娩出时间延长在15~30 min的占比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及以上未发现明显趋势。结论2014—2018年某三甲医院产妇产后出血率、严重产后出血率、出血量变化趋势整体呈不增加趋势,但高危孕产妇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因此,应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并结合我国生育人群结构的变化,制订合适的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评估工具,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B-lynch缝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妇180例,随机分成B-lynch缝合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和缩宫素组,每组60例。B-lynch缝合组剖宫产术中行子宫B-lynch缝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胎盘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缩宫素组胎盘娩出后10 U缩宫素宫体注射,10 U缩宫素加入平衡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比较3组子宫收缩、产后出血情况及止血相关费用。结果B-lynch缝合组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产后2 h触诊子宫质软所占比例,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前至产后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值均低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lynch缝合组相关费用显著低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和缩宫素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剖宫产术中Blynch缝合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且相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研究其对应的防治方法。方法对4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出血原因、分娩方式、分娩史、妊娠并发症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原因对比中,子宫收缩乏力占74.5%(χ2=249.4,P<0.05);分娩方式对比中,剖宫产占64.5%(χ2=11.1,P<0.05);分娩史对比中,初产占77.0%(χ2=37.7,P<0.05);妊娠并发症对比中,有妊娠并发症占80.0%(χ2=46.8,P<0.05),其余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剖宫产、初产、有妊娠并发症为影响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可据情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加地塞米松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所收治的存在高危产后出血因素的剖宫产孕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剖宫产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小剂量肝素加地塞米松。两组产妇术后均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加地塞米松在预防产后出血中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对孕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ICP合并HBV感染孕妇为观察组,55例单纯ICP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围生儿情况及产妇产前、产后1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甘胆酸(C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直接胆红素(DBIL)等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1观察组产妇并发妊娠高血压(24.4%)、剖宫产(92.7%)、早产(68.3%)以及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2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产妇产前ALT、TBIL、TBA、AST以及DBIL等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1周,两组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降低,与产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各项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P合并HBV感染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高,肝功能损伤重,除实施有效措施阻滞HBV母婴传播外,同时还应密切监测孕妇病情,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