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NIH系无胸腺裸鼠,发现裸鼠不仅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易感,而呈现显性发病,并出现规律潜伏期、发病期到死亡的全部病程。这一发现为流行性出血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找到了理想的易感、显性发病和致死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2.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经气溶胶感染NIH系裸鼠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伟  高娟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0,23(1):39-39,65
目的 本研究用敏感的裸鼠为实验动物,裸鼠吸入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气溶胶后,进行动物感染实验研究。方法 以感染后裸鼠发病症状,体征和脑,肺组织中病毒抗原检查及组织培养及免疫组化进行肾综合征在热病毒抗原定位为客观指标。结果 经含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气溶胶吸入后,裸鼠7 ̄10d发病,感染率为75%。这些研究表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可以气溶胶形式呼吸道感染。结论 这对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传播途径及肾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NIH裸鼠抗原在各脏器的分布情况,观察其分布规律。方法经裸鼠腹腔注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液,裸鼠发病后,濒死状态处死,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裸鼠,其肺、脑、肾、肝、心脏和脾组织内均检测到特异性抗原,抗原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以高尔基器及其周围囊泡较多。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NIH裸鼠,病变可广泛侵犯裸鼠各组织器官,导致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
中药合剂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NIH系裸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合剂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NIH系裸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腹腔接种法感染裸鼠 ,中药合剂组 (实验组 )灌注中药合剂 ,对照组除接种病毒外不做其它处理 ,在同等条件下对比观察。结果 中药合剂取得了抗病毒作用的显著效果 ,裸鼠的发病时间明显推迟 (P <0 .0 5 )、病程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5 )、症状明显减轻、死亡率降低。结论 中药合剂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裸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酶消化法自人脐带静脉分离内皮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培养。观察EHI病毒在该细胞中的增殖和复制。结果表明,从第一代培养第7日起,在感染内皮细胞胞浆内可检出EHF病毒抗原;阳性细胞数及胞浆内病毒抗原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和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多,而感染细胞未见明显病变。提示EHF病毒可侵入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复制,参与EHF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讨细胞免疫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中的作用,作者以汉坦病毒76/118株感染NIH品系无胸腺裸鼠,对其致病情况,进行初步研究。 NIH系裸鼠(nu/nu)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系1983年9月引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属SPF级动物。裸鼠及其同窝表型正常鼠(PNLM)共31只(其中裸鼠21只),21d龄,雌雄  相似文献   

7.
8.
在无胸腺裸鼠感染HFRS病毒后不同时间取材,以ELISA和IFAT检测各组织中的病毒特异性抗原。结果表明裸鼠对HERS病毒较敏感,感染后在其体内多种脏器可规律地检出特异性抗原,并可导致裸鼠死亡。病毒抗原在裸鼠体内的分布与在免疫健全的小白鼠乳鼠和人工抑制免疫功能的金黄地鼠体内的分布有所不同,并且随感染的进程而有较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病毒唑和干扰素早期联合用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NIH系裸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NIH系裸鼠为动物模型,将裸鼠分成4组,应用HFRSV腹腔接种法感染裸鼠。第一组腹腔注射病毒唑和干扰素,第二组腹腔注射病毒唑,第三组腹腔注射干扰素,第四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在同等条件下饲养、观察。结果 联合用药组对HFRSV感染裸鼠的保护作用取得了优于其它组的显著效果,其裸鼠的发病时间明显推迟(P<0.05),病程时间明显延长(P<0.05),症状明显减轻,死亡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联合用药对HFRSV感染裸鼠的保护作用比单一用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1982~1990年湘南部队驻地共发生EHF97例,死亡5例。发病前大都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有明显的接触史。当地主要鼠种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的密度分别为48.5%和42.4%。EHF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3.48%,人群血清的阳性率为2.59%,鼠类血清的阳性率为18.47%,其中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的阳性率分别为23.64%和20.83%。证明当地患者有EHF存在,人群也有EHF的隐性感染,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EHF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抗体的不同检测法初探谭天祚,杭长寿,张全福,霍子威邯邢冶金矿山局总医院病理科(05600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抗体,免疫金银染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法为了探讨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  相似文献   

12.
应用Vero—E_6细胞从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血清中分离出两株病毒,经初步鉴定表明:病毒不耐酸,对脂溶剂敏感,不被5—碘脱氧脲嘧啶核苷所抑制,属RNA病毒;所分离病毒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抗血清和EHF患者血清做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试验(IFA)均为阳性,其感染性可被EHF恢复期病人血清中和;将该病毒感染细胞做超薄切片在电镜下查到EHF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方法。运用免疫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原理,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作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抗体同步检测。用胶体金标记的L—133流行性出血热单克隆抗体,在患者淋巴细胞膜上直接显示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决定簇与膜受体的反应位置。又以患者血清为一抗,按滴度滴加于流行性出血热细胞抗原片上;用间接法显示患者受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出血热病毒抗体滴度。前者用以确定患者是否已受感染或机体内是否尚存有病毒;后者为测定患者对病毒的反应能力,即所产生的抗病毒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14.
HA_(1018)株病毒经几种理化因子处理后的结果表明,本病毒对热、紫外线、酸、乙醚、氯仿、戊二醛、去氧胆酸钠均敏感,不被5-IUDR所抑制。病毒可通过孔径250nm和450nm的滤膜,未见通过50nm和100nm的滤膜。小白鼠脑内和背肌接种,观察到HA_(1018)株病毒抗原在脑内的分布呈一定区域性定位。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直径为120nm左右。本病毒可使大白鼠感染,亦能适应于VeroE-6和2BS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5.
用A-549细胞首次从湖南疫区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中分离出两株病毒(湖南株79和湖南株103),其中湖南株79经鉴定为EHF病毒,类似野鼠型,但其抗原性不同于我国已分出的病毒株,有其抗原特异性,可能是一株新的EHF 病毒株。  相似文献   

16.
17.
作应用小鼠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单克隆抗体(MAbs)对经检测清抗体阳性率为28%的50只大鼠组织中病毒抗原及抗体(内源性免疫球蛋白,EIg)进行了研究。结果:50只大鼠,15只仅检测到病毒抗原阳性,10只仅检测到EIg阳性,18只抗原、EIg均阳性,7只抗原、EIg均阴性,其中的血清抗体阳性鼠分别有2,6,3,3只。总抗原阳性率为66%,EIg阳性率为56%。病毒抗原分布于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8.
应用恢复期血清和血浆治疗早期EHF46例临床观察结果,恢复期血浆组较血清组疗效显著,血浆组除缩短EHF病程外,还有中和病毒抗原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将非标记抗体技术应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研究,对感染细胞内病毒抗原及经免疫转印到硝酸纤维膜上的病毒多肽抗原进行了检测,并分别与间接免疫荧光和间接酶标抗体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标记抗体技术敏感性高,背景浅,可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检测与分析。用非标记抗体技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流行性出血热单克隆抗体培养上清液进行筛选,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相同(7.29%,7/96),但前者滴度(1:16~256)高于后者(1:4~32)。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电镜和超薄切片技术研究了EHF死者和患该病孕妇的胎儿尸检心脏标本,发现人体心脏组织内存在典型的EHF病毒颗粒、包涵体、病毒抗原层和病毒相随颗粒。心肌纤维横向及纵向断裂、粗面内质网扩张和增生,线粒体变性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病变。表明EHF病毒对心脏有直接损伤作用,并可由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