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锦萍 《医学文选》2002,21(6):846-847
在加强对集体儿童健康保健教育的同时 ,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散居儿童 (包括流动人口中的散居儿童 )的保健。社区散居儿童保健是以健康为中心 ,以家庭为单位 ,以社区为范围 ,以需求为导向 ,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1 995~ 2 0 0 0年我们对永新区我院管辖的 1 3个居委会 2 2 3名 0~ 6岁的散居儿童 (未上幼儿园 )实施社区服务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方 法1 .1 医务人员配置 由长期从事社区保健工作的 3名主管护师进行小儿的生长发育保健工作 ,其中 1名起主要负责管理工作。在保健科科长直接领导下、在主管医生指导下开展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健康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婴幼儿保健工作是健康保健的重要方面。我科从 1988年起设立儿保门诊 ,现将近 5年资料比较完整的 2 118名婴幼儿的体检和保健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和结果1.1 资料与方法 在我院产科出生的婴幼儿。在其出生 4 2d、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2 4个月、36个月时分别来院作儿保检查。由专科医生对其进行全面、详细体格检查 ,并记录结果 ,建立保健档案。1.2 结果  2 118人中 ,男 1112人 ,女 10 0 6人。检查 1次 72 3人 ,2~ 4次 12 35人 ,5~ 8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婴幼儿保健门诊中实施早期教育的效果。方法:选用2013年1月-2014年1月社区防保门诊收治的12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婴幼儿给予常规保健指导,而实验组婴幼儿在常规保健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教育、疾病预防指导,定期对两组婴幼儿的体质量发育、身长发育、智力以及心理发育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实验组婴幼儿9个月、12个月、15个月后的智力和心理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婴幼儿的体质量发育、身长发育均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保健门诊中实施早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能够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根据全国散居儿童保健工作会议精神.为提高成都市儿童体质.降低新生儿、婴幼儿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从1987年6月1日起在成都市城区开展散居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为了探讨工作质量.现将我院儿保门诊11年术对5423名婴幼儿生长的监测状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了解城市社区婴儿保健的现状及需求,使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更好地开展。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1日-2007年5月1日出生的300名0~1岁的婴幼儿母亲进行了婴儿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结果希望通过医生咨询得到保健知识的(占59.9%),其次是宣传手册(占49.9%)和书刊杂志(占46.2%)。而目前最常见的是从互联网上获取和了解有关信息(占70.7%)。结论医院对婴幼儿保健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加强社区孕产妇健康教育,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儿保建卡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陈锦萍 《微创医学》2002,21(6):846-847
在加强对集体儿童健康保健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散居儿童(包括流动人口中的散居儿童)的保健.社区散居儿童保健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1995~2000年我们对永新区我院管辖的13个居委会223名0~6岁的散居儿童(未上幼儿园)实施社区服务,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总结"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在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应用情况,以提高社区儿童的健康管理水平.方法 总结我街道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的开展情况,对比试点前后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指标变化.结果 通过使用"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我街道的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有了质的改变,儿保人员的儿童保健技能、健康管理意识明显提高;社区儿童受益明显,儿童保健覆盖率、系统管理率明显提高.结论 "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社区儿童健康管理局面,促进了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社区儿童健康管理有很大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社会效应,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保健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要内容之一,自2009年项目工作实施以来,我市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要求开展了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实行了由2009年以前的有偿服务向免费提供儿童基本保健服务的转变,2011年我们按照新的规范要求将服务人群扩大至0~6岁儿童,并且逐步在服务模式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转变,从等服务对象上门以临床医疗为主向上门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转变,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究科学的工作方法,使基层的儿童保健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医疗卫生机构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现状的调查,发现武昌区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社区覆盖率为87.6%,儿童覆盖率82.0%,保健内容为传统、简单项目,未开展听力、视力、心理和行为保健,保健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提示要以提高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儿童保健管理的认识为主要手段来提高儿童保健管理率;提高保健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实现促进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胡晓 《中国乡村医生》2022,(20):159-161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医生为婴幼儿家长提供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00例婴幼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婴幼儿为常规保健指导,观察组则增加儿童保健医生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对比两组婴幼儿干预后的身高与体重,随访期间不良营养状况发生率以及婴幼儿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不良营养状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时两组婴幼儿的身高与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12个月观察组婴幼儿的身高与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幼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儿童保健医生提供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能够提升婴幼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水平,并促进婴幼儿的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0-3岁婴幼儿身体健康及儿童保健服务状况。方法:在我县10个象征中随机抽取50-100名0-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对以上600名婴幼儿进行骨骼、体重、口腔、心肺、视力检查,并进行营养情况评估,对534名家长与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检查与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在母乳喂养与计划免疫方面,其比例分别达到82.2%与89.1%,仅仅少数留守或者非常驻儿童未接受计划免疫。此外,儿童系统保健工作在各个乡镇之中已经逐渐得到了开展,但是整体系统相对滞后。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保健服务网络虽然初见成效,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阶段下,必须要加强儿童保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扩展服务体系的内涵,注重儿童体格智能发育的评估,进行科学合理的卫生指导、喂养指导以及营养性疾病的防治,并加强教育与宣传工作,提升家长与监护人对于儿童保健工作的认知程度,促进儿童保健服务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按照卫生部"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规范要求,探索符合深圳市社区实情的新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方法 改变运行机制,采取创立新型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8项举措,并比较新旧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下儿童保健服务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结果 在新型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下,预防接种工作量、规划免疫疫苗接种率大幅提高,儿童体检情况、体弱儿专案管理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在新型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下,儿童保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本社区0-3岁婴幼儿体格发育状况,比较外来和本地婴幼儿的体格发育状况,为制定今后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0年在本中心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的600例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在本中心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的3岁以下婴幼儿与WHO推荐的标准比较,身长、体重均高于或接近于WHO标准,营养不良发生率低.结论 婴幼儿系统管理初现成效,今后要加强婴幼儿营养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求降低患病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散居儿童保健管理系统中体弱儿管理档案进行统计,病因分析。结果:3940名体检儿童中NIDA儿童694例,患病率为17.61%,6个月组占48.13%,6~12个月组占34.58%,12~24个月组占11.24%,24~36个月组占6.05%;病因分析:辅食添加不当占75.94%,先天储铁不足占1.59%,需求量大占21.47%,丢失过多占1.01%。结论:营养性缺铁铁性贫血在0~6个月发病率偏高,辅食添加不当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应加强对婴幼儿的喂养指导和定期的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5.
王玉霞 《中外医疗》2013,32(11):136-137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服务对儿童早期保健的影响。方法选取该市登记的2762名0~3岁的婴幼儿资料,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儿童早期保健干预服务计划,比较干预前后婴幼儿父母的基础育儿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对社区提供的健康服务的满意度。并比较50名社区医师对儿童早期保健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在进行社区健康服务干预之后,幼儿父母的育儿知识得到显著提高,而且对社区提供的健康服务也有了比较高的满意度。社区医师的儿童早期保健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明显提高。结论社区健康服务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儿童早期保健服务的提供能力,提高儿童父母的保健意识,促进婴幼儿的早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儿童保健是《母婴保健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幼儿通过定期全面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由于脑损伤对健康带来的伤害,同时能及时发现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经过及时干预得到早期康复。我院儿保门诊2009年5月-2010年6月在儿童保健过程中查出128例发育异常儿,经积极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采用0-6岁小儿丹佛智能发育筛查量表(DDST)对婴幼儿进行智能发育筛查,共查出运动发育落后98例,肌张力异常10例,姿势异常20例。其中3个月不能抬头40例,7个月~8个月不会坐15例,9个月~10个月不会爬41例,15个月~20个月不会走2例,上下肢肌张力高8例,肌张力低2例,头后仰8例,尖足12例。  相似文献   

17.
作为婴儿营养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辅食添加保健服务贯穿于散居儿童保健门诊的每一天,在这普遍性之余,辅食添加又是以其时间变化性、制作操作性、营养补充性、婴儿心理奥秘性、家长医生对添加目的认知差别性形成如下保健问题。1保健过分关注辅食营养的补充性,忽略了当事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陈春娥  黄雁虹  贺佩兰  江萍  杨静 《中外医疗》2010,29(27):135-137
目的探讨改善社区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的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和有效性。方法将社区儿保门诊确诊为中、重度营养不良的93例0~36个月社区散居婴幼儿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31例),并对2组婴幼儿家长进行喂养现状调查,对照组接受儿保门诊体弱儿常规保健和其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群体性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针对家长喂养现状中的存在问题及误区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干预。结果干预1~3、4~6、7~9个月后,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改善总有效率为:实验组分别是66.13%、87.10%、90.32%,对照组分别是38.71%、58.06%和74.19%,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社区营养不良婴幼儿家长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家长的KAP现状和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从而进一步提高婴幼儿的身体和智力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李小艳 《吉林医学》2014,(23):5152-5153
目的:探讨婴幼儿保健工作中的有效模式和要点的分析。方法:对常规体检组婴幼采取每3个月1次的常规健康体检,早期健康教育组的婴幼儿除常规健康体检外婴幼儿还接受早期教育训练,家长进行相关综合知识的培训,之后在规定时间内对两组婴幼儿的身高、体重、智力、心理、疾病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健康教育组的婴幼儿身高和体重发育情况好于常规体检组,MDI和PDI的指数评估情况也优于常规体检组,婴幼儿的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低于常规体检组。结论:早期健康教育是婴幼儿保健工作中的有效模式,可有效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发育,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婴幼儿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发推展。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抚触     
婴幼儿抚触源于中医的推、拉、按摩 ,是把传统中医学理论应用到婴儿保健的有益尝试 ,它不但解决了婴幼儿易惊、不安宁等弊病 ,还是婴幼儿早期教育 ,提高智商的最好方法。1 一般资料运城市中心医院产科于 2 0 0 1年 1月至 12月对 5 99例新生儿进行抚触 ,并对孕妇、产妇进行“婴幼儿抚触”宣教培训 ,看抚触录像带 ,使新生儿出院后继续家庭抚触。2 临床效果经对 0~ 7个月的 5 99例婴幼儿临床应用 ,比同龄未实行抚触的婴幼儿 ,在食欲、消化、睡眠、体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质的提高。3 讨论抚触不只是按摩 ,更是源自心灵的安抚。婴幼儿抚触是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