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8     
中华跌打丸具有疏筋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一般以内服常用。笔者临证多年来,根据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之意.以酒化跌打丸治疗腰扭伤37例,落枕17例.脚后跟疼29例,收到良好效果。兹不揣浅陋,择典型病例,公诸于同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清吴师机的《理沦骈文》在精心研究前贤外治经验,结合自己有效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对外治法特色、机理、适应症、组方制剂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论述,可谓是外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牌。尤对《内经》的“摩之浴之”疗法情有独钟,认为“歧伯摩之浴之推出,炒熨即摩也,煎抹即浴也”,“疾徐轻重,运手法于炒熨煎抹之中,以药力到为候,无不效者。”将众多内服名方剂运用于炒熨煎抹外治法中,成为中医治疗史上一大奇观。内服方外用,手法极为丰富。如桂枝场治“伤寒项强、中风口喝”,“煎药搞项背”。牛黄清心丸治“中风热证,热阻关窍”,用药…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临证30年,遵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之旨,既重内服,又崇外治,或两者取一,或两者并行;内服外用虽各有所主、各有所归、各有特点,但理本同一,惟以治疗所需为务。"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内治之药,即外治之药",病在内,治在外,医理法则药理无二,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更有单独内服所不及的诸多优点。现举临证浅验,请同道指正。1中药电离子导入法该法是融中药、穴位及电流等综合物理作用为一体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邓志刚 《光明中医》2009,24(8):1499-1500
探讨中药内服外洗、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下肢丹毒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2月对50例下肢丹毒患者采用内治法:以清热化湿、解毒活血为主,口服三妙活血汤加味为主方,随症加减;外治法外用三黄消斑洗剂,治疗期间,减少活动,适当抬高患肢,同时应忌食牛羊肉、海鲜等发性食物.结果:本组50例,治愈40例,占80.0%;好转8例,占16.0%;未愈2例,占4.0%,总有效率96.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治疗丹毒疗效确切,尤其是中药内服与中药熏洗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辨证精神,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敷脐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脐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脐疗就是选用适当的药物,制成一定剂型(粉、糊、丸、膏、饼等)敷贴脐部,通过对其施以物理刺激,如艾灸、热熨、拔罐、推拿、针刺等,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这一理论,常应用中药敷脐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中医外治大师的清代医家吴尚先,字师机,对中医外治十分精通。他历经20载,易稿10余次,荟萃外治理论及临床应用经验而编集成的《理瀹骈文》(以下简称《理》),对中医外治、即透皮治疗系统,有着重大贡献。《理》的篇首就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  相似文献   

7.
熏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中药加水煎煮,煎好后,使热气蒸腾上熏人体,具有简、便、效、廉、捷等优点。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一书中提出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的著名论点。周天寒主任医师为重庆市名中医、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善用“先熏后服疗法”治疗面部疾病。周天寒主任医师将内治外治两法结合,先用中药熏蒸头面部,然后内服该药液,独创“先熏后服疗法”,临床上多有效验。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的一种疾病,为妇科常见病,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可达15%~20%。本病可伴随育龄妇女整个生育期,严重危害其健康并影响生活质量。本病临床治疗周期长,患者依从性差,且长期服药肝肾功损害较大,故内服用药存在较大不足。据清代外治大师吴尚先“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内外治殊途同归之旨,乃道之大原也”之理论,敷脐疗法通过穴位的经络、药物双重治疗作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中医药外治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下称膝痹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多"以痛为腧"进行痛点外敷,并未建立系统的膝骨关节炎外治辨证体系。这不利于提高中医药外治的疗效。膝痹病内治法的辨证(即内治之理)是以气血脏腑、三焦卫气营血等整体辨证为主。然而膝痹病多以局部病变为主,或仅表现为局部病变。故我们认为在指导外治上,应正确理解"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重视发挥局部辨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医外治法萌始于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汉唐以来,至清代达到鼎盛。医者一直以外治大师吴师机的外治基本理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为宗,充分的将外治法运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熏蒸疗法是中医治疗眼病的外治特色之一,其原理在于眼部黏膜中具有丰富的血管,能够充分吸收中药煎剂在雾化状态下转化的药气离子,达到内病外治的效果。追溯至《黄帝内经》有"摩之浴之"之说,《理瀹骈文》中"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有研究表明治疗眼部疾病运用熏蒸疗法,局部组织内所吸收的药物浓度要高于内服吸收的药物浓度,药物直达病所,效专力宏,效如桴鼓。用中药熏蒸眼部可以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  相似文献   

12.
理渝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得,法耳!医理  相似文献   

13.
乳腺炎多是由哺乳期妇女乳房部细菌感染,乳房挤压,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厥阴之气失畅致疏泄障碍,胃热壅滞与阳明之热蕴结,经络不通,气血郁滞,郁而化热成痈。属于中医“乳痈”范畴。《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临床治疗以清热解毒通络为原则。中医外治法在乳痈的治疗中有独特疗效,现归纳近几年的外治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用现代的科学观点对吴师机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指出这一观点的片面所在,提出“外治之理不同于内治之理”的观点,并且还探讨吴师机产生这一观点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介绍了石氏三色敷药渊源与组方,及其临床运用,体现石氏伤科临床用药特色。方法主要运用膏药与石氏内服汤药、夹板支具等相结合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结果结合外治膏药的运用,在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上效果显著。结论历代医家均崇尚"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膏药是外治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而且效果直接又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吴师机《理渝骈文》云:“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医理药理无二,则神奇变换上可以发泄造化五行之奥蕴,下亦扶危救急层见叠出不穷。”敷脐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可应用临床各科,方法简便,收效迅捷。现就笔者临床应用本法于急诊方面的治疗概况举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清代医学家吴尚先《理瀹骈文》一书开宗明义地提出"内治之理,即外治之理",认为外治与内治在医理与药性上并没有区别,均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明阴阳、察四时、分五行、求病机、度病情、辨病形,所异者只是饮之于内与施之于外的用药方式不同。甲状腺肿是临床常见疾病,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疾病都具有甲状腺组织增生的共同病理基础,与中医学"瘿病"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血瘀"等有形实邪结于颈前、久而成实的认识相吻合。结合《理瀹骈文》中"中医辨证之理、外治透皮吸收之理、膏可统治百病之理"的思想,以化痰散结之消瘰丸为基本方,加减用药、制膏外敷,协同内治法治疗甲状腺肿,以达到增加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膏药外贴内病外治探讨李煜中邯郸市丛台区刘二庄光华堂膏药门诊(056004)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历史。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前提的。正如清代外治法专家吴尚无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相似文献   

19.
下肢丹毒是临床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因血分有热,外受火毒,郁阻肌肤而成,大多兼挟湿热,常伴有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临床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原则,中医外治法在丹毒的治疗中有独特的疗效.<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归纳近几年的外治疗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苗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医学诊治方法,特别重视外治。苗医的外治法,在认识上遵循“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的道理,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的治疗效果。苗医的外治疗法种类很多,熏洗类为外治法中的一大类,能代表苗族医药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