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负性心理暗示对于医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可以通过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甘肃省某医学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初步分析负性心理暗示对不同年级和专业医学生影响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干预措施,降低或消除负性心理暗示对医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西北医学教育》2019,(5):778-782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检验医学教学质量的金标准。医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试题库进行针对性训练,至关重要。笔者就题目类型、解析设置、难度系数、心理暗示等方面对传统中文医学题库与USMLE题库资源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传统中文医学题库符合我国国情、适合知识点的识记与巩固,而USMLE题库在训练临床思维、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二者各有千秋。医学生如能结合自身情况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对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某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某大学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提高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大学医学生 314人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生活事件调查表 (LES)以及一般情况调查表 ,调查分析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除躯体化因子外 ,大学医学生SCL 90其余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 (P <0 .0 5或 0 .0 1)。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家庭气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负性生活事件分值及EPQ之N分高、家庭气氛不融洽 ,则SCL 90总分高。结论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不良生活事件、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家庭气氛是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负性生活事件的心理分析并进行心理干预.方法 运用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分析其心理特点,并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情绪平稳,躯体疾病恢复快.结论 心理干预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针对消除某种心理症状,其影响超过药物.  相似文献   

5.
《西北医学教育》2015,(4):585-589
医学生是支撑未来医学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未来全民健康的守护者,只有拥有健康的体格和心理,才可以更好地为他们的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然而"医学生病"即医学生自身疑病现象,可能危害医学生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业与职业,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深入探讨"医学生病"的发病机制、寻找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在具有普通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由于医学专业的自身特点,导致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复杂和难以处理.因此,结合医学生心理变化的个体特点和环境特点,深刻剖析医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进而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实践对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仅要考虑生物因素,而且要考虑心理的、社会的因素,这要求医学工作者掌握充分的心理学知识,才能面对现代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挑战。同时医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也要求医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本文从以上两方面论述学习心理学对医学生自身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种类、时间、数量、来源等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了解医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倾向的现状以及医学生阅读与图书馆的关系,通过对医学生阅读心理与实际阅读行为进行比较,找出影响医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图书馆建设及医学人文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心胸外科手术是医学领域中高尖端的外科手术,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患者的心理反应非常复杂.但紧张、恐惧、抑郁、疑虑等症状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非常不利,影响术后恢复[1],何树平等[2]研究证实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择期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健康状况.因此,非常有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其应对方式和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应付方式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对405例大学本科生进行评定,并依据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定标准,将其分为症状组和对照组。结果在对正性情绪的忽视、抑制和对负性情绪的重视调节上,症状组要高于对照组(P<0.001或P<0.05),而对正性情绪的宣泄方面,症状组要低于对照组(P<0.05)。在应对方式上,症状组比对照组更倾向于选择幻想、自责、退避和合理化。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对正性情绪的忽视,对负性情绪的重视和自责等呈正相关(P<0.01),而与对负性情绪的抑制、解决问题、求助等呈负相关(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负性情绪的重视调节,负性情绪的感受频率,幻想等是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总分的独立预测变量。结论心理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发生与大学生不适当的应对方式和情绪调节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对医科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分析,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心理咨询,强化自身素质。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医科院校大学生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个性和高尚的人格。结论重视对医科院校大学生消极心理状态的改良和不良行为的矫正,有效维持医科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某医学院校在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新疆某医学院校2010年入校的2 005名在校本科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结果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新生(即一类和二类学生)检出率为44.63%。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对新环境的难以适应(25.83%)和情绪情感障碍(19.17%)方面。结论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宣教和必要的心理干预,以促进新生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心理咨询对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00名三年级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作为测试工具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同龄人的标准。依次采用面对面交谈的形式以及小团体咨询模式对他们进行分阶段心理咨询与辅导,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自信心与沟通交流能力,结果发现,除躯体化项目外,医学生其他项目因子得分较辅导之前有所降低,与同龄人相当,表明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可见,心理咨询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医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医科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了某医科大学2006年入学的新生,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受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总检出率为39.15%,心理健康状况的一般分析表明有8.47%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76.72%的学生有轻度的心理问题;医科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r=0.401)。对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是交谈困扰,其次是交际交友困扰。结论改善医科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石大玲  井玲 《医学与社会》2012,25(10):85-86
目的:分析体育运动与医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层随机对武汉某医学院536名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与体育运动参与程度调查。结果: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同龄组大学生水平,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不常运动的医学生;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与每周参加运动的次数、时间及运动量有着显著性差异,参加体育运动年限越长,心理疾病越少。结论:在医学生教学中强化体育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医学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现象在逐年增多,这些问题正引起有关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结合我院的研究生心理状况,对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讨论,分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来源及成因,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学生身心健康的现状,为制定针对医学生的身心健康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康奈尔健康问卷对某高校709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用总分法与精神症状评分法两种方法计分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①18.34%的医学生存在身心健康障碍。②男女医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年级、不同地区的医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父母文化程度对子女身心健康无显著影响(P〉0.05)。⑤躯体症状与精神症状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1)。结论医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女生、大学新生、毕业生及来自农村的学生其身心障碍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高校1 645名大学生进行入学健康体检和心理健康测量,其中大一贫困生234名,大一非贫困生684名,大三贫困生232名,大三非贫困生495名。心理健康测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①在大一年级健康体检中,贫困生心电图异常一项检出率高于非贫困生(P<0.05)。②大三贫困生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4项得分高于大一贫困生(P<0.05)。结论:学校有关部门应加强针对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干预措施,以维护贫困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医学生身心健康差异,为构建医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实证支持。方法采用人格调查问卷(UPI和EPQ)、压力调查问卷以及身体素质调查问卷,随机对本校一年级-三年级(2010级-2008级)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测试调查。结果①2009级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2008级和2010级的学生差,且不同年级医学生对同一影响因素的表现不同;②医学生锻炼次数随年级升高而减少,身体素质有下滑趋势(P<0.05)。结论不同年级的医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亟待针对性地构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重视医学生的体魄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