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隐孢子虫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孢子虫病的治疗进展史长松综述姚福宝审校(儿科研究室)关键词隐孢子虫隐孢子虫病治疗中图法分类号R531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虫(Cryptosporidium,CPS)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广州地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合并感染隐孢子虫的血清抗体,了解隐孢子虫感染率和流行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下半年HIV抗体阳性者450例和正常对照组180例,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隐孢子虫血清Ig G抗体。结果 HIV组隐孢子虫阳性率为17.3%(78/450),正常对照组隐孢子虫阳性率为11.1%(20/180),HIV/AIDS合并隐孢子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AIDS较正常人更易于合并感染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3.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一种全球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病原体是一种寄生原虫一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隐孢子虫后,虽可引起急性腹泻,但常为自限性;免疫功能低下、缺陷或免疫抑制的患者感染后,则可引起严重胃肠炎并伴有水样腹泻,导致大量体液丢失而危及生命,是艾滋病病人的重要致死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十堰地区恶性肿瘤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为恶性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十堰市太和医院217例恶性肿瘤患者粪便,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 217例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为48.8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49.58%和47.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放疗、化疗+放疗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38.46%、37.88%和6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别的肿瘤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是:呼吸系统为37.50%、消化系统为60.78%、乳腺为38.89%、其他(包括脑瘤、肾上腺瘤、甲状腺瘤等)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隐孢子虫感染,可能与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诊断隐孢子虫病的实验室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寄生于人体和动物体的消化道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而引起。隐孢子虫于1911年发现,属于原生动物亚界、孢子虫纲、真球虫目、隐孢子虫属。自1976年美国首次报告人体病例以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改进,发现病例日益增多,它不仅易发生于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而且在胃肠炎病例和健康人中也屡有发生。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腹泻、腹  相似文献   

6.
昆明地区艾滋病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霖  普冬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4):360-361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Cs)是由寄生于人或其他动物胃肠道和呼吸道隐孢子虫所引起的。在免疫低下和免疫缺陷患者中感染率高且危害严重,其引起的腹泻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1],病死率高达50%以上。为了解隐孢子虫在艾滋病患者中的感染率,本实验室对我院30例住院  相似文献   

7.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一种肠道寄生性原虫,以往认为仅能引起动物腹泻,近年来发现隐孢子虫是能感染人的动物病(Zoonosis)或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 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传染科罗明仪、王其南等为了解隐孢子虫在本地区的感染情况,用粪便三步检查法(第一步用2%碘液染色,寻找可疑隐孢子虫卵囊,一份粪标本检查三次;第二步用改良的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进一步认定卵囊,仍为一粪三检;第三步用Sheather氏糖液飘浮法观察隐孢子虫卵囊结构,凡第二、三步同时阳性者结合临床资料,有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者,定为隐孢子虫肠炎;无大便次数增多者定为隐孢子虫感染)检测了免疫功能正常者和受抑制者的粪标本共250份,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感染隐孢子虫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微小隐孢子虫卵囊(CSO)感染免疫抑制BALB/c小鼠,建立隐孢子虫感染的动物模型,再给该模型小鼠灌服当归补血汤多糖8天后,ELISA法检测小鼠肠道局部IL-2、IL-4及SIgA的水平,HE染色检查肠道病理学改变。同时设模型组和正常组作对照。结果:当归补血汤多糖能促进隐孢子虫感染小鼠肠道IL-2、IL-4、SIgA的分泌;肠道粘膜病理改变明显好转。结论:当归补血汤多糖对小鼠隐孢子虫感染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蒜素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是一种新发现的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 ,在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更易致严重腹泻。近年来发现的病例日趋增多[1] ,国内试用大蒜素治疗该病效果较好[2 ] 。为了解大蒜素对隐孢子虫的作用机制 ,我们观察大蒜素对小白鼠巨噬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安徽省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 方法: 采用金胺-酚染色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安徽省11个地市5421份不同人群的新鲜粪膜标本进行镜检. 用ELISA和生物素-链霉亲和素 (BSA) 法对卵囊阳性患者分别进行血清特异性IgG, IgM和T细胞亚群检测. 结果: 安徽省地区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33%,感染率较高的地区为淮北1.82%和阜阳1.80%;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成人腹泻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3.15%, 0.82%, 0.82%, 0.83%, 0.85%, 2.88%和8.33%,幼儿、成人腹泻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隐孢子虫感染率较高(P<0.01). 男、女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相近. 城市和乡村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1.13%和1.72%,差异显著(P<0.05). 卵囊阳性者隐孢子虫特异性抗体IgG,IgM,IgG IgM阳性率分别为63.4%,17.1% 和19.51%. 隐孢子虫感染后的体液免疫以IgG为最多见. 卵囊阳性者CD3 ,CD4 ,CD8 和CD4 /CD8 阳性百分率分别为 (0.66±0.07)%,(0.44±0.06)%,(0.28±0.04)%和 (1.58±0.32)%,与卵囊阴性者相比,CD3 ,CD4 ,CD8 和CD4 /CD8 差异有显著性(P<0.05). 隐孢子虫感染以亚临床感染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断性轻度腹痛、轻度腹泻、稀便. 结论: 隐孢子虫感染呈"双峰型",以幼儿、成人腹泻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多见,农村多见于城市. 亚临床感染是主要表现形式,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隐孢子虫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离小鼠的树突状细胞,将树突状细胞与活体隐孢子虫一起培养,用流式细胞仪观察树突状细胞表面标记的变化,并进一步观察树突状细胞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的情况。结果活体隐孢子虫能直接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并使其细胞表面高表达CD40、CD80、CD86,同时产生大量的IL-6、IL-12及TNF-α等细胞因子。结论树突状细胞参与了隐孢子虫宿主免疫过程,并在宿主对虫体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制针对人隐孢子虫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人隐孢子虫(C.hominis,)超声粉碎物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3~5次有限稀释克隆化,获得7株持续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反应性。结果获得7株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JF1~JF7,对隐孢子虫胞内和胞外的检测无差异。结论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为临床对人隐孢子虫的诊断提供用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综合性医院腹泻患者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防控隐孢子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上海市3所综合性医院肠道门诊,2013—2015年期间采集门诊腹泻患者新鲜粪便,采用病原学的改良抗酸染色法和检测粪抗原的免疫层析试剂条法进行检测,以了解腹泻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状况,并对感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检测腹泻患者粪便样本2 817份,检出隐孢子虫病原学阳性37份,总阳性率为1.31%。3所医院腹泻患者病原学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孢子虫阳性者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职业以外来务工人员阳性率较高。6—9月为发病高峰,夏季明显高于冬季(P0.05)。各类性状粪便隐孢子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不洁食物史者分别为67.57%、21.62%、18.92%、16.22%、51.35%。试剂条法检测隐孢子虫粪抗原阳性率为2.59%。结论春末和夏秋季是隐孢子虫感染高发季节,应加强监测。联合应用多种检测方法能提高隐孢子虫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隐孢子虫为肠道寄生性原虫,可引起人兽共患病,隐孢子虫病暴发的主要途径是介水传播.水体中隐孢子虫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病原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由于水环境中隐孢子虫的含量相对较低,并且经处理后含量更低,同时为了排除环境水样中的干扰,因此在检测之前一般都需要把卵囊从浓集后的浓缩物中分离与纯化出来.浓集方法主要包括微滤膜及滤筒过滤法、超滤法、连续流式离心法、膜溶解法及絮凝沉淀法;分离纯化技术主要有浮聚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免疫磁珠分离法.本文即对水体中隐孢子虫卵囊的浓集以及分离纯化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属于原生动物界的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原虫.迄今报道过的隐孢子虫虫种有: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小鼠隐孢子虫(C.muris), 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蛇隐孢子虫(C.serpentis),鱼隐孢子虫(C.nasorum)等,对人和大多数脊椎动物造成感染的主要是Tyzzer于1912[1]年发现的微小隐孢子虫(C.p.).  相似文献   

16.
邢杰  闫玉文 《医学综述》2001,7(1):24-25
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继发性障碍而致的免疫应答异常 ,显示免疫功能低下 ,临床表现以感染为主的一组疾病。有些种类的寄生虫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后 ,一般呈隐性感染状态 ,当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时 ,这些寄生虫可出现增殖与致病力增强 ,这些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如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和弓形虫等 ,现就这些机会致病寄生虫在免疫缺陷病中的致病机制情况介绍如下。1 孢子虫纲1 1 卡氏肺孢子虫病 卡氏肺孢子虫是卡氏肺孢子虫病的病原体 ,该病在 1942年首次发现 ,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 ,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中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感染因素及流行特点,为防治隐孢子虫病在肿瘤患者中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从山东省肿瘤医院采集恶性肿瘤病患者粪便标本共108份,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隐孢子虫感染阳性率为66.67%,明显高于正常人。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9.70%和61.90%,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放疗、放疗+化疗患者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80.00%,50.00%和69.57%,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组高于其他治疗组;不同类别的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是:呼吸系统为52.38%,消化系统为77.14%,乳腺为62.50%,其他(包括脑瘤、肾上腺瘤、甲状腺瘤等)为8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可能与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隐孢子虫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虽然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spp.)发现于本世纪初期,但直到1976年才有人隐孢子虫感染的报道。由于免疫缺陷患者特别易感,常可导致死亡,因而80年代艾滋病的发现,对隐孢子虫感染的研究起了推动作用。现已证明,隐孢子虫感染广泛存在,是人类和幼畜腹泻的重要病原〔1~4〕。1987年笔者等报道我国的人隐孢子虫病以后,各地都有感染的报道〔5〕。根据形态学,隐孢子虫至少有6种:寄生于哺乳动物的小鼠隐孢子虫(C.muris)和小隐孢子虫(C.parvum),鸟类的贝利隐孢子虫(C.baileyi)和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15重组质粒pCR3 1- 15DNA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 用重组的DNA疫苗于BALB/c小鼠后腿胫骨前肌注射免疫 ,于 0、3、6w共免疫 3次 ,10 0 μg/次。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指标。并用 1× 10 6卵囊进行攻击感染试验。结果 pCR3.1- 15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对C .parvum卵囊攻击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15重组质粒pCR3.1- 15有可能作为侯选的隐孢子虫DNA疫苗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隐孢子虫检验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隐孢子虫是一种肠原虫,广泛存在于动物中,也是人体的重要寄生孢子虫,可引起隐孢子虫病。隐孢子虫是兽医Tyzzy 于1907年在实验小鼠小肠内发现的,而人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