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验在20只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成年家兔上进行,观察电刺激面核背内侧区(DMNF)和腹内侧区(VMNF)对肾交感神经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刺激DMNF时膈肌肌电活动持续增强,出现长吸效应,肾交感神经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明显抑制。2.电刺激VMNF时隔肌肌电活动完全消失,出现长呼效应,肾交感神经呼吸节律性放电呈连续增频增幅反应。结果提示:DMNF和VMNF可能与延髓交感中枢之间存在某种神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度失血时兔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和肾上腺交感神经活动(AdSNA)的变化,探讨内源性阿片肽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股动脉放血造成麻醉兔急性失血模型,记录RSNA、AdSNA、心率(heartrate,HR)的变化,观察静脉注射纳络酮或延髓腹外侧头端(RVLM)微量注射纳络酮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重度失血时RSNA和HR呈先短暂兴奋后显著抑制的双相反应,AdSNA则一直呈兴奋反应。静脉注射纳络酮,可逆转失血后期RSNA的抑制,双侧RVLM微量注射纳络酮,可逆转失血后期RSNA和HR的抑制,但均不影响RSNA和HR失血后的短暂兴奋。而无论静脉注射或双侧RVLM微量注射纳络酮,对AdSNA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内源性阿片肽参与了失血后期RSNA的抑制过程,而与AdSNA兴奋反应无关  相似文献   

3.
向56只雄性家兔下丘脑室旁核(PVN)内注射微量胆囊收缩素(CCK-8),观察对Oddi括约肌肌电频率的影响。结果:1.向PVN注入微量CCK-8肌电频率明显增加(P<0.01);2.向PVN先注入CCK拮抗剂丙谷胺(PGM)后注入CCK-8,肌电增加效应被阻断(P>0.05);3.向PVN注入谷氨酸钠(MSG)引起肌电频率增加与注入CCK-8效应相似(P<0.01);4.肌电频率增加效应不受心得安影响。用酚妥拉明、阿托品及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均可部分抑制其效应。提示下丘脑PVN可能是参与控制Oddi括约肌运动的中枢之一,传出神经可能是交感神经α受体和副交感神经。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14例超声或X线造影诊断为右冠状窦瘤(RCAN)或合并室间隔缺损(VSD)的病人的资料,然后根据手术结果来评价超声和X线造影诊断RCAN及VSD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RCAN符合率为78.5%;对合并的VSD诊断符合率为71.4%;X线心血管造影诊断RCAN符合率为78.5%,对合并的VSD诊断符合率为71.4%;同时运用两种技术,可明显提高RCAN及合并VSD的诊断率,分别为92.9%和85.7%;并针对其漏、误诊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MV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34例患者采用 MVP( MMC+ VDS+ DDP)方案治疗。结果 CR3例,PR18例,NC10例,PD 3例,总有效率 61.8%(21/34)。分析诸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MV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轻微,可作为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6.
实验在31只兔身上进行。利用自制的刺激电极和微量灌注管对核团进行刺激和微量灌注。观察到一侧孤束核(NTS)和脑干网状结构尾端腹外侧区(cVLM)内微量注入r-氨基丁酸(GABA)后,电刺激NTS引起肾交感神经放电反应(NTS-SND)的抑制效应明显减弱,可持续10~15分钟。说明在兔NTS和cVLM中含有对肾交感神经放电和血压调控的GABA能系统。而NTS对交感神经放电抑制和使血压下降至少部分是通过cVLM中的GABA受体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在乌拉坦麻醉,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的大鼠,观察到:电刺激颈迷走神经中枢端,在“迷走加压反应”之前常出现初始短暂的加压反应;间脑和中脑之间横断脑干不能衰减该反应,但双侧蓝斑(LC)内注射普鲁卡因或双侧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内注射阿托品以及酚妥拉明(i.v.)均能使该反应减小,而心得安(i.v.)则否。以上结果提示:该反应机理不同于“迷走加压反应”,主要系通过LC-RVL交感缩血管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入氯化镧( La Cl3)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 A R C N)、腹内侧核( V M N)、背内侧核( D M N)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侧脑室注入不同浓度的 La Cl3,用细胞外放电记录技术,观察注药后上述核团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小剂量 La Cl3 (001 μm ol)注入上述核团后,神经元放电频率明显增加,而增大 La Cl3注射浓度后,神经元放电频率多表现为明显减少,且有剂量依赖趋势,10 μm ol的 La Cl3比01 μm ol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大鼠下丘脑 D M N, V M N 和 A R C N 中神经元对脑室注射 La Cl3的反应是小剂量呈兴奋作用,而大剂量则为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10min内股劝脉放血使麻醉兔MAP下降至40mmHg,然后待其自然恢复。重度失血时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和心率(HR)呈现初期短暂兴奋,后期显著抑制的双相反应。延髓腹外侧头端(RVLM)注射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和阿片肽受体拮抗剂的络酮均可逆转失血时RSNA和HR抑制,但不影响失血初期RSNA和HR增加。  相似文献   

10.
反义寡核苷酸体外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勇  陈智 《中华医学杂志》1997,77(8):567-570
研究反义寡核苷酸体外抑制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方法。方法以重组丙型肝炎病毒(pCD-HCV)转染的H9细胞为对象,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dotELISA检测HCVmRNA和抗原表达的变化,观察与HCV结构区(包括AUG)互补和同源以及随机的硫代磷酸化寡核苷酸(PS-ASON、PS-ODN、rPS-ODN)对HCV的抑制作用。结果PS-ASON和PS-ODN可有效地进入靶细胞并在体外与靶基因杂交结合,终浓度为10μmol/L的PS-ODN、rPS-ODN对HCV均无抑制作用,但PS-ASON可明显降低HCVmRNA和抗原表达水平,具有药物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脂质体修饰可增强PS-ASON的反义抑制作用,磷酸钙修饰却无此作用。结论与HCV互补的PS-ASON是HCV的反义寡核苷酸,在翻译水平上具有反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股神经与闭孔神经肌支的定位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大腿部创伤修复及肌瓣移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解剖剥离测量方法,对36具(共72侧)成人下肢标本的股神经和闭孔神经进行自身比例定位研究。结果:①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以1支型出现率最多;②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发出的各肌支主要集中于大腿的1段和2段;③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发出的各肌支进入各肌的区位,均有倾向于以神经干为轴心近距离分布的规律。结论:确定了股神经和闭孔神经肌支的危险区段和危  相似文献   

12.
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中药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切除所有动物双侧坐骨神经中段的一部分,用硅胶管桥接神经两断端,神经断端间距为6mm。术后实验组动物连续灌服补阳还五汤四周,对照组动物常规饲养。结果术后4周、16周,实验组再生神经冲动传导潜速率明显比对照组快(P<0.01),同期再生神经内血管面积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相差有高度显著性(P<0.01);实验组再生轴突内有较多的线粒体。结论补阳还五汤通过改善再生神经血液循环、调节能量代谢,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31例(62侧)男性成人的标本上,以颧弓下缘与下颌关节突前缘的交点到下颌角向前下突出处的连线为Y抽,并以通过Y抽中点,而且与之相垂直的线为X抽。测出了(单位为mm):1.面神经干分叉点的投影坐标平均值是(-20.48±3.57,11.92±3.51)。2.面神经的5组分支出腮腺缘的定位投影:①颞支组的平均值为(0.66±坐标7.82,33.05±4.67),②颧支组的平均坐标值为(12.40±6.83,25.25±5.13);③颊支组中的B_1组是(12.33±5.71,18.77±6.54),B_2组是(2.59±6.91,-1.38±8.71);④下颌缘支组的平均坐标值为(-8.94±4.01,-18.18±5.70);⑤颈支组的平均坐标值是(-15.95±3.92,-24.81±6.54)。  相似文献   

14.
利用60只成人足标本,对(?)趾皮神经的来源、走行、横径及分布进行了应用解剖学研究。发现(?)趾的皮神经以(?)底固有神经分布为主。在移植时重点吻合此神经,可获得较好的皮肤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5.
对40只兔在注射阿托品、酚妥胺,及切断迷走神经、内脏大神经前后,电刺激下丘脑视前内侧区(MPO),观察括约肌肌电频率变化。结果:注射阿托品或切断迷走神经前刺激MPO区,肌电频率增加,注药或切断神经后再刺激,肌电少量增加或基本不变,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注射酚妥胺和切断内脏大神经结果相似。提示兔下丘脑MPO区支配Oddi括约肌是通过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周围神经损伤后期远侧端特异性表达的65KD蛋白对鼠胚脊髓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2周的动物模型,自然凝胶系统电泳分析损务后神经远侧端中的蛋白组分,将65KD蛋白区带胶条与14天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元联合培养,结果:损伤后2周的坐骨神经元侧端中特异性地出现表达增强的65KD蛋白;与含65KD蛋白区带胶条联合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存活数量多,突起生长旺盛,结论: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17.
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30具尸体(60例)面神经下颌缘支的解剖观察,就其支数及分型、与面动脉的位置关系、神经走向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讨论了头颈部手术时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跟部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或隐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在跟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足跟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瘢痕、溃疡共28例,其中伴跟腱断裂或缺损9例。皮瓣切取面积8~26cm×4~9cm,旋转点可达踝上2.0cm,跟腱损伤则同时修复。结果:经3~12月随访,28例皮瓣全部成活且外形美观。跟腱修复成功且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或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损伤主要血管,可同时修复跟腱,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相对切取范围更大,成活更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40例一侧头部标本研究了翼腭管的解剖结构。提出了在经翼腭管阻滞麻醉上颌神经时,以眼内眦至鼻翼基底距离的90%来确定进针深度的新方法。应用该法,针尖接近上颌神经主干,并可避免刺入眼眶。  相似文献   

20.
应用选择性剌激隐神经不同类型传入纤维的方法,研究A、C类纤维传入活动对猫喉返神经传出放电的影响。结果,隐神经A类纤维单独兴奋时,喉返神经传出放电中出现由早成分和晚成分组成的短潜伏期的A反射性放电反应;当C类纤维单独传入时,喉返神经传出放电中出现长潜伏期的C反射性放电反应;当A及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则只出现A反应;度冷丁或芬太尼可抑制C反应。提示,A类纤维的传入活动在中枢对C类纤维的传入活动具有抑制性影响;C反应与疼痛关系密切,可作为慢痛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