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心磷脂抗体与反复自然流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105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同时对ANA、扩ds-DNA、抗-Sm,抗-RNP、RF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RSA组ACA阳性率为28.6%,明显高于其他自身抗体及对照组(P<0.01),ACA与RSA患者的孕龄及流产次数无相关性(P>0.05),三种类别Ig中,以IgG、IgG、IgM型ACA检出率较高,中等或高水平的阳性结果占33.3%(10/30),其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自然不孕妇女和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孕前 TORCH 感染状况。 方法 采用 ELISA 法对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医学干预受孕的自然不孕育龄妇女 11 597 名和健康体检育龄妇女 1 547名进行 TORCH 特异性 IgM 和 IgG 抗体检测。 结果 自然不孕育龄妇女 TORCH IgM 抗体总阳性率为 2.42%,健康体检育 龄妇女为 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5,P= 0.70)。 自然不孕和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中 IgM 抗体阳性率从高到低分别 是弓形虫(Tox)?IgM(0.99%和 0.90%)、风疹病毒(RV)?IgM(0.67%和 0.90%)、单纯疱疹病毒(HSV) Ⅰ?IgM(0.34%和0.26%)、 HSV Ⅱ?IgM(0.22%和0.13%)和巨细胞病毒(CMV)?IgM(0.20%和 0.06%),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gG 抗体阳性率从高到低 分别是 CMV?IgG(96.20%和 93.47%)、HSV Ⅰ?IgG(93.39%和 91.40%)、RV?IgG (90.87%和 88.49%)、HSV Ⅱ?IgG (14.26%和 9.18%)和 Tox?IgG (4.44%和 4.40%),除 Tox?IgG 抗体外,自然不孕妇女其他病原体 IgG 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孕前咨询健康体检 育龄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不同年龄组间,自然不孕和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中 IgM 抗体阳性率间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而在 IgG 抗体方面,其>35 岁组的 Tox?、CMV?、HSV Ⅰ?和 HSV Ⅱ?IgG 抗体阳性率普遍高于 20 ~ 35 岁组,其中在 健康体检育龄妇女>35岁组中 HSV I?IgG 抗体阳性率显著性高于 20 ~ 35 岁组( χ2 = 4.15,P = 0.042),在自然不孕育龄妇女>35 岁组中 HSV Ⅰ?和 HSV Ⅱ?IgG 抗体阳性率均显著性高于 20~ 35 岁组(χ2 = 9.82,P = 0.001 7;χ2 = 50.59,P<0.000 1);但 RV?IgG 抗体阳性率均为20~ 35 岁组显著性高于>35 岁组(自然不孕组:χ2 = 19.52,P<0.000 1;健康体检组:χ2 = 9.95,P = 0.001 6)。 在 不同季节间,仅自然不孕育龄妇女群体中 Tox?和 CMV?IgM 抗体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 Tox?IgM 抗体阳性率夏季和 秋季中较高,CMV?IgM抗体阳性率仅在秋季中较高。 结论 本区域内自然不孕育龄妇女和健康体检育龄妇女中 TORCH IgM 抗体间无显著差异,但自然不孕育龄妇女中 RV?、CMV?和 HSV Ⅰ/ Ⅱ?IgG 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体检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3.
用亲和层析柱纯化人卵巢抗原,建立ELISA间接法检测不孕、流产患者血清中三种Ig类抗卵巢抗体。结果表明:以健康孕妇(n=70)A值的X+2s为正常上限,不孕组患者血清中IgG、IgA、IgM类抗卵巢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2.7%(48/211)、14.2%(30/211)和12.3%(26/211);流产组患者血清中IgG、IGA、IgM类抗卵巢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0.6%(22/107)、15%(16/107)和12.1%(13/107),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P<0.01)。不孕组以单独IgG类或IgA类抗体多见,流产组以IgG、IgA两类抗体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由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聚合酶链反应对4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CBV)特异性IgM和RNA进行检测。结果:心肌炎组CBV-IgM检出率为60.90%,CBV-RNA为43.5%,非心肌炎组分别为20%和12%,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明CBV是病毒性肌炎的主要病原。心肌炎组2周内检测CBV-IgM和CBV-RNA的阳性率分别为78.6%和85.7%,2~6周分别为45.2%和22.6%,其阳性检出率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早期检测对于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及病因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检测IgM型HAV-Ag特异性免疫复合物(SCIC)的PEG-ELISA法。并对84例甲肝患者急性期、恢复前期、恢复期及16例甲肝恢复血清IgM型SCIC进行了动态观察,发现SCIC阳性率在急性期最高(43.37%),恢复前期(26.51%)及恢复期(19.28%)迅速下降,至恢复后期则大部分转阴(4.35%),提示甲肝患者SCIC为一过性出现,与甲肝病理过程一致。对以上患者血清ALT进  相似文献   

6.
张晓  陈国庆 《新医学》1996,27(12):636-637
免疫荧光法皮肤狼疮带试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已认可。本文38例结果示SLE组狼疮带阳性率是92%,非SLE组8%,两组有极显著差异。狼疮带中C1q,免疫球蛋白(Ig)M及IgG阳性率较IgA和补体3(C3)成分敏感,与补体下降、免疫球蛋白升高密切相关,无单独IgG阳性,故行皮肤狼疮带试验(LBT)检测时应检测多种抗体,以便减少假阴性。  相似文献   

7.
散发性戊型肝炎和散发性甲型肝炎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建国  姚集鲁 《新医学》1996,27(3):130-131
本文对80例散发性戊肝和131例散发性甲肝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在急性期,戊肝患者血汪有的抗-HEVIgM阳性率为73.8%,抗-HEVIgG阳性率为63.8%,甲肝患者的抗-HAVIgM阳性率为100%,抗-HAVIgG阳性率为95.4%,与甲肝相比,戊肝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P〈0.05)。黄疸持续时间变长(P〈0.05),ALT/AST比值降低(P〈0.005),住院期长(P〈0.05)。病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AIgG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BC-ELISA(直接法)对8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4便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STP)及30例健康献血员进行了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定量测定,并动态观察11例ITP患者治疗过程BPC和PAIgG的变化,结果:ITP患者PAIgG为22.5±16.4ng/10^6PL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及STP组(P<0.001),阳性率为89.8%;ITP患者治疗过程中BPC值和PA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与复发性脑梗塞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37例RCI患者和68例首发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ACLA,并与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RCI,FCI及对照组的ACLA阳性率分别为64.86%,。32.35%及16%,RCI及FCI组的ACLA阳性率与对照组ACL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RCI组ACLA阳性率也明显高于FCI组ACLA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丙型肝炎IgM抗体的临床意义,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检测22例急性丙型肝炎和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结果单独使用核心区抗原检测IgM抗体的阳性率大于用核心区和非结构区3抗原共同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IgM在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率为86%,慢性丙型肝炎中检出率为66%,但急性组中50%患者IgM出现(约于输血后7.0±3.7周即可在血清中测出)早于IgG,而慢性组中无一例如此,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急性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显著升高患者中80%可测出IgM;慢性组中67%可测出IgM。HCVIgM对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同时与疾病的活动性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