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77-78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86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24例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行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中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为27.9%,全部行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其中2例囊袋内固定,8例睫状沟固定植入,14例行人工晶体双攀缝线固定法植入。随访时间1~24个月,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或缝线固定是小切口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一期植入人工晶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 05 6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术中51例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中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为4.8%,全部行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5例囊袋内固定植入,42例睫状沟固定植入和4例DGR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法植入.术后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3者46例(90.2%);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05,低于0.3者4例(7.8%);矫正视力低于0.05者1例(2.0%).结论前段玻璃体切割术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李永典 《云南医药》2003,24(1):35-36
随着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废除了沉重的眼镜 ,获得较佳的视力。然而尽管术者的技巧不断完善和熟练 ,但术中后囊膜破裂仍不能完全避免 ,仅超声乳化引起后囊膜破裂发生率就达 5 5 %~ 17 6%。术中一旦出现后囊膜破裂 ,常规植入人工晶体就十分困难 ;特别是破口大于 6mm或位于一侧时 ,原则上不主张囊袋内植入。此时可考虑行单襻固定或双襻固定植入术。近两年来作者对 9例后囊膜破裂者采用单襻固定植入人工晶体 ,经临床随访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自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6月共收治 9例 ( 9只眼 )。年龄…  相似文献   

4.
许红霞  王雪梅 《云南医药》2000,21(5):425-426
行新型前房型人工晶体 (AC -IOL)植入较之缝线固定的后房型人工晶体 (Pc -IOL)具有并发症少 ,操作简便等优点。随着白内障囊外摘除 (EC CE)及Pc -IOL植入技术的日趋完善 ,Ⅰ期植入Ac -IOL的机会相对减少。我院自 1997年 9月以来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时的巩膜隧道切口 ,行前房型人工晶体Ⅱ期植入术 38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8例 38眼 ,男性 2 0例 ,女性 18例 ,右眼 2 1例 ,左眼 17例 ,年龄 17~ 82岁 ,平均 61 6岁。Ⅰ期手术行囊外摘除时后囊膜破裂范围大者 32例 ,囊内摘除而无后囊膜者 6例 ,其中老年性白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时及对白内障术后后囊不完整的患者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及白内障术后后囊不完整的患者,前房植入美国产S型襟前房型人工晶体,并常规行周边虹膜切除。结果所有眼术后视力均在0.1以上。术后早期8例眼压升高,但小于28mmHg;随访3个月~2年,末见眼压明显升高者,未出现人工晶体脱位、大泡性角膜炎、葡萄膜-青光眼-前房出血综合征、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后房型人工晶体只适应于晶体后囊完整者,而对于外伤性白内障后囊已破裂,或已行白内障囊内摘除二期植入人工晶体,以及准备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出现后囊破裂、悬韧带离断者,以往的做法或是放弃植入人工晶体,或是植  相似文献   

7.
单襻或双襻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常常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而导致手术困难,如外伤性白内障、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者,EccE、超声乳化致后囊破裂时,及已行囊内手术者。对无后囊或后囊破裂病例,以前多采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由于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多,现已较少应用。1994年以来,作者对无后囊或后囊破裂病例采用单襻或双襻固定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共39例39眼,经2月至5年随访,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本文39例39眼,男27例,女12例;年龄18~52岁,平均38. 5岁。其中眼外伤23眼,EccE眼6…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后囊膜破损的情况下采用固定方法实施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根据残余的后囊膜形成设计出不同的植入方法;结果:术后的人工晶体位置,视力恢复情况与后囊膜完整的病例相同或优于后者;结论:只要巧妙的利用残余的后囊膜的支撑,在后囊膜缺损的状态下,不用巩膜固定仍能进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相似文献   

9.
杜斌  李天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13-231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以减少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方法:对185例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9例(占4.86%),全部患者均同期植入人工晶体。结论:后囊破裂可以出现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中的各个步骤,术中及早的发现后囊破裂并给予正确的处理,准确判断后囊破裂孔的大小及位置,正确处理脱出的玻璃体,利用残留的前后囊膜,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仍然可望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2009年的60例(60眼)糖尿病性白内障与同时期60例(60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分析与比较。结果后囊膜破裂5眼,其中糖尿病组3眼,对照组2眼,经处理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2眼,植入睫状沟1眼,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眼。结论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的丰富经验,术中娴熟的手术技巧,术后便可极大地改善患者视力,而术后并发症经过及时正确处理均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认为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王伟  李娜 《中国实用医药》2012,7(7):187-188
目的探讨在人工晶体悬吊植入术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缝线固定可折叠人工晶体可以减小手术切口和提高手术速度提高安全性。方法 12例白内障后囊膜破裂,一期8例,二期4例,采取3.2mm透明角膜切口折叠人工晶体悬吊固定术。结论折叠人工晶状体悬吊植入术,解决了后囊破裂在透明角膜小切口基础上一期植入晶体的问题,补救了白内障手术中的失误。而且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三袢人工晶体植入的护理89医院眼科(山东省潍坊市261200)张磊华,张天测,史凤英我院对无晶体后囊膜或晶体后囊严重缺损的病例,应用了三袢后房型人工晶体悬吊植入术,全部取得了0.6以上视力。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本组患者14例,共14只眼。其中男性9...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前囊夹持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后囊大面积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6例(46眼)在术中发生后囊膜大面积破裂时,利用前囊夹持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进行随访时间7个月~3年,平均9个月。结果人工晶状体前囊夹持固定保持良好,位置居中,后囊破裂的大小稳定,术后随访视力0.5以上20眼(87%),远期均未出现人工晶状体相关的葡萄膜反应。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晶状体后囊大面积破裂,无法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时,可以利用的前囊连续环行撕囊孔进行夹持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良好的前囊连续环行撕囊不仅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而且是前囊夹持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前膜形成,是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我院对39例人工晶体前膜患者进行了Nd:YAG激光切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9例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2~71岁,外伤性白内障23例,老年性白内障16例,治疗时间为术后10天至3年。治疗方法:采用欧波同产Argon/Nd:YAG组合激光机,配合Abraham接触镜。除1例2岁儿童采用氯胺酮分离麻醉外,其余均采用丁卡因表麻。放置接触镜,固定眼球,准确聚焦于晶体前膜上,从小能量开始在光学中心区以…  相似文献   

15.
文磊  温跃春  顾永昊  顾起宏 《安徽医药》2013,17(10):1750-1752
目的评价人工晶体后囊膜嵌顿术治疗儿童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白内障手术的儿童患者(年龄3~14岁)的病例30例(42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囊膜环形撕囊+前部玻切+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B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囊膜环形撕囊+前部玻切+人工晶体光学部后囊膜嵌顿。记录术前术后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人工晶体位置、中央视轴区混浊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随访6-12个月,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儿童白内障患者中的疗效。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均按预定手术方式完成,两组进行比较:B组(5/21)出现人工晶体倾斜率明显低于A组(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中央视轴区混浊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囊膜环形撕囊、前部玻切、人工晶体光学部后囊膜嵌顿在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上,能够使人工晶体位置更加稳定,降低术后后发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朱光 《淮海医药》2001,19(1):16-17
目的 探讨半园形撕囊术的优点、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120只眼行白内障囊外除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用半圆形撕囊法进行前囊膜切开为治疗组,对40只行改良信封式(弧形)前囊膜切开术作为对照组。术后1个月,通过房角镜观察前囊膜及人工晶体袢的固定位置。结果 术中可见,半园形撕囊组中获亘直径约6mm园形撕裂孔,人工晶体双袢均在囊袋内(100%);对照组中,36只眼人工晶体双袢在囊袋内(90%),结论 在标准的白内障囊外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采用半园形撕囊方法切开前囊可保持囊袋的完整性,保证人工晶体在囊袋内的固定。  相似文献   

17.
王岩  郭黎娅 《天津医药》2003,31(10):668-669
白内障摘除术中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过大 ,白内障摘除术后或外伤导致晶状体后囊膜不完整或无后囊膜的病例 ,不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可用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它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6月—2002年6月用此型前房人工晶状体治疗53例54只眼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34例 ,女19例 ,右眼30只 ,左眼24只 ,年龄2~84岁。前房型人工晶状体I期植入19只眼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6只眼 ,先天性白内障2只眼 ,外伤性白内障11只眼 ;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1只眼 ,马凡综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眼)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眼球穿孔伤外伤性白内障32眼,其中伴眼内异物13眼,伴玻璃体混浊19眼。老年性白内障伴视网膜脱离4眼,伴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6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8眼(90.5%),不变4眼(9.5%)。保留晶体前囊的19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4眼(21.1%),保留晶体后囊的23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3眼(13.0%)。结论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对经选择的玻璃体视网膜条件较好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术中后囊破裂的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55例(278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31例(31只眼)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8例囊袋内植入,23例睫状沟植入.术后3个月随访,裸眼视力0.1以下者2例(6.45%),0.2~0.5者12例(38.71%),0.6以上者17例(54.83%);矫正视力0.1以下者2例(6.45%),0.2~0.5者6例(19.35%),0.6以下者23例(74.19%).本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瞳孔缘损伤,玻璃体内皮质残存及前段玻璃体炎等.结论:对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的患者,利用其残存的前、后囊作为支撑,清除前段玻璃体后,仍可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20.
薛春燕  陈银  黄振平 《江苏医药》2006,32(4):326-327
目的评价用不同方法进行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治疗各种原因的无晶体眼的疗效。方法各种原因导致的无晶体眼患者61例共67只眼,其中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8例1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后35例35只眼,并发性白内障9例10眼,老年性白内障9例9眼。根据患眼情况分别行囊袋内植入、睫状沟植入及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67只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1~24个月,术后裸眼视力0.41±0.28,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40±0.2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能有效地治疗各种原因的无晶体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