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全身慢性疾病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全身慢性疾病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287例比较。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消化性溃疡105例,占62.50%,是其出血的主要因素。老年组合并全身慢性疾病134例,占79.76%,非老年组44例,占15.33%,P<0.01。老年组死亡33例,死亡率为19.64%,其中25例因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并发症死亡;非老年组死亡25例,死亡率为6.62%,P<0.05。结论:全并全身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较非老年人更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全身慢性疾病的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 分析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中分别占65.05%、71.96%;另外,老年组伴有的慢性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骨关节病)明显多于非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导致的死亡率也较高.结论 老年人的慢性疾病一定要积极治疗,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与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在出血病因、并存疾病、临床特征及病死原因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和312例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对比老年人与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在出血病因、并存疾病、临床特征及病死原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为消化道溃疡、胃癌以及急性胃黏膜病变,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主要为消化道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以及食管静脉曲张。老年组并存疾病率为25.4%,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3.20%(P〈0.05),且老年组主要的并发症为肺部感染。老年组出现呕血和排暗红色血便、单纯排黑便以及出现低血压或休克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且老年组多死于慢性疾病或并发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非老年组主要死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在出血病因、并存疾病、临床特征及病死原因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出血530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非老年组和老年组,分别对住院天数、病因、合并慢性疾病、入院时化验指标和死亡情况等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非老年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少于老年组患者的住院天数(P〈0.001)。非老年组患者出血原因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而老年组患者出血原因主要包括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溃疡等。非老年组消化性溃疡发生率(42.41%)显著高于老年组(16.25%),而非老年组胃癌的发病率明显小于老年组(P〈0.001,P〈0.05)。两组死亡病例中均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合并慢性疾病的病例居多。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渍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胃癌,消化性溃疡多见于非老年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82例老年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83例非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住院病历,其中老年组82例,非老年组97例。详细记录临床,内镜检查结果。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但老年组胃溃疡患病率(21.95%)明显高于非老年组(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明显增多,达30.48%,非老年组仅为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5.2d和3.5d。老年组治愈率为87.80%,非老年组为9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病情较非老年人重,病程延长,治疗更为复杂。急诊的内镜检查与内镜下止血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 16 4例 ,并与同期非老年组 130例比较。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主要为酸相关性疾病 93例 (73 2 % ) ;胃癌 15例(11 8% ) ;低血压或休克老年组 2 7例 ,非老年组 12例 (P <0 0 5 )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老年组 36例 ,非老年组 9例 (P <0 0 1) ;老年组死亡 2 1例 (其中 18例因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死亡 ) ,非老年组死亡 5例 (P <0 0 1)。结论 酸相关疾病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其次为胃癌。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以便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2年收治的29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非老年组472例进行比较。结果病因方面:前4位为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老年组胃溃疡、胃癌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胃溃疡占25.68%,胃癌占9.59%,非老年组胃溃疡占8.05%,胃癌占0.8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临床特点方面:老年组溃疡病出血无痛者多,伴随疾病及并发症多,病情重,所需输血量多,病例死亡率高。结论老年人消化道出血中与胃相关的疾病所致出血比例较非老年组高,无痛溃疡出血较多,伴发病多,出血量大,并发症多,诊治更为复杂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治特征,籍以提高对本症的重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本院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54例(其中老年患者134例,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120例比较),分类归纳这些病例的原发疾病、出血诱发因素、伴随疾病、临床及生化特征和治疗转归。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主要为酸相关疾病(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食管炎)71例,占73.9%;胃癌14例,占14.5%。发生低血压或休克,老年组18例,非老年组8例(P<0.05)。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老年组28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7例,P<0.01)。老年组死亡18例,病死率为13.4%,其中15例因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死亡;非老年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5.0%(P<0.01)。结论:酸相关疾病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胃癌。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从诱发因素、病因、伴发疾病谱、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诊治过程均有别于非老年组,值得临床重视,因病施治。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黄山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245例经胃镜、X线钡餐确诊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295例比较。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主要为胃溃疡,其次为胃癌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而非老年患者以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见,其次为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伴随疾病和发生低血压或休克较多(P〈0.05);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老年组25例,非老年组12例(P〈0.05);老年组死亡13例,病死率为5.33%,非老年组死亡3例,病死率为1.01%(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伴随疾病和并发症多,病因仍以消化性溃疡为多见,同时警惕胃癌的存在。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常规进行大便隐血试验,尽旱胃镜检查明确诊断。慎用NSAIDs,及早诊治合并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对近5年经X线、胃镜、组织学检查及手术证实的住院265例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进行分析,与265例非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进行对照,观察此类疾病在东莞地区流行病学中的某些特点。结果显示,在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中,慢性浅在性胃炎、急性胃粘膜病变和十二指肠炎发生率比非老年组低;而任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和食道癌、溃疡病等疾病较非老年组高(P<0.01)。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玲  王健儿 《海南医学》2012,23(6):46-47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81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74例在服药过程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者为出血组,其余无出血的207例为非出血组,行胃镜检查了解胃、十二指肠损伤情况并进行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分析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6%(74/281),出血组在年龄>65岁、既往出血病史、Hp感染中的比率显著高于非出血组(P<0.01)。结论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增加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Hp感染、过去出血史、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过程中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1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发生消化道出血和(或)泌尿系出血设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年龄、性别、肾功能、负荷剂量、既往合并基础疾病及联合用药情况,分析出血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消化道出血组及未出血组在年龄、是否有既往胃病史、肾功能情况、给予剂量及是否应用PPI因素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0.05.泌尿系出血组及未出血组在年龄、是否有既往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肾功不全、给予剂量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0.05.结论 老年患者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出血风险相对较高,年龄≥75岁,患有肾功能不全以及应用负荷剂量等会增加消化道出血及泌尿系出血风险,临床上应注意识别高危人群,减少抗血小板治疗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在出血后不同时间段内行纤维胃镜检查的各组镜检阳性率;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门诊及住院经纤维胃镜检查2007例患者中检出的95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95例中,青壮年组有66例,老年组有29例,32例二十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中,青壮年组有28例,老年组有4例,阳性率分别为42.42%和13.79%,两组差异比较有高度显著性11例胃癌出血患者中,青壮年组有4例,老年组有7例,阳性率分别为6.06%和24.14%,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越早行胃镜检查,镜检阳性率越高,消化性溃疡居上消化道出血各种病因之首位,青壮年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明显多于老年组,老年组胃癌出血患者明显多于青壮年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CE)在老年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腹胀不适、消瘦等症状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接受CE检查的患者137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75例)和对照组(<60岁,6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CE检查情况,包括CE在胃及小肠运行时间、胶囊排出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即胶囊在电池耗尽后通过回盲瓣进入大肠的患者比例)及胶囊滞留率(指胶囊2周或超过2周时间仍不能从消化道排出的患者比例),CE的图像质量、对小肠疾病检出率及所见病变的类型。结果 老年组CE在胃及小肠运行时间、胶囊排出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胶囊滞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小肠疾病检出率(61.3%)高于对照组(43.5%)(P<0.05);老年组检出的小肠疾病以血管性病变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黏膜损害为主,而对照组以小肠溃疡为主。老年组OGIB 的CE小肠疾病检出率高于慢性腹痛、慢性腹泻、其他症状(P<0.05)。结论 CE在老年患者消化道运行时间较长,但胶囊滞留率与中青年患者无差异,是一项安全的检查方法,并且对老年小肠疾病检出率较高,尤其对OGIB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老年人(≥75岁)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老老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老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消化性溃疡占52%(13/2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0%(5/25);胃癌占12%(3/25),糜烂性胃十二指肠炎和食管炎各占8%(2/25)。老老年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中,结直肠癌占76.2%(16/21),结直肠息肉占19%(4/21)。结论:老老年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其次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6.
孟祥俭  邬颖华 《四川医学》2011,32(10):1557-1559
目的探讨老年与青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在我科住院救治的148例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或CT检查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老年与青年组上消化道出血均有明显的诱因,两组患者都存在饮食不当的病史,40.54%的老人有非甾体类药物史,而60.81%青年人有酗酒史;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以胃溃疡占首位(50.00%),其次是胃癌(13.51%);青年组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52.70%),其次是胃粘膜病变(28.38%);老年组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分别为52.7%、28.38%、13.51%,86.49%有并发症。结论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诱因、出血原因以及伴发疾病等均有各自的特点;消化性溃疡是不同年龄组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北海地区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情况和比较了胃黏膜直接涂片法及快速尿素酶检测的实际应用意义。两种方法对 5 30例上消化道疾病的 Hp检出率分别为 5 3.0 2 %和 5 3.5 6 %,两种方法符合率达 95 .70 %。慢性浅表性胃炎 Hp感染率最高达 5 7.6 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次之 ,为 5 2 .11%。胆汁返流性胃炎及胃癌 Hp感染较低 ,分别为 31.2 5 %、33.33%。本组提示 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 ,对上消化道疾病进行 Hp检测 ,对治疗上消化道疾病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