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药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是色原烷的衍生物,其特点是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并可根据中间吡喃环的不同氧化水平和两侧A、B环上连接的各种取代基而分为不同的黄酮类型,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  相似文献   

2.
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j碳原子(C环)相互连接构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用C6-C3-C6表示。在植物体内多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从生源合成途径分析,这类物质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二级代谢产物,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口。它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槲皮素、黄碱素、山奈素、黄酮醇、异黄酮、儿茶素等,存在于水果、蔬菜和植物中,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作用。现有研究证实从植物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药理作用,尤其对于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及其在肺部炎症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文英  张欢欢  吴月国  赵铮蓉  余陈欢 《中草药》2018,49(20):4912-4918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多酚类物质,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黄酮、二氢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黄烷-3-醇、花色素和查耳酮等类,且不同化学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多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众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其中抗炎和抗氧化特性使其成为预防和治疗肺部炎症疾病的潜在药物。重点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在肺部炎症疾病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抗炎和抗氧化特性的构效关系,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皂角刺Gleditsiae Spina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法和HPLC制备色谱等多种技术对皂角刺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MS、NMR、圆二色谱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12个二氢黄酮醇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3R)-5,3′,4′-三甲氧基-7-羟基二氢黄酮醇(1)、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2)、5-甲氧基-3′,4′,7-三羟基二氢黄酮醇(3)、二氢山柰酚(4)、表儿茶素(5)、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醇(6)、黄颜木素(7)、(2R,3R)-7,3′,5′-三羟基-二氢黄酮醇(8)、(2R,3R)-5,7,3′-三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醇(9)、槲皮素(10)、5,7,4′-三羟基黄酮-8-C-葡萄糖苷(11)、2,7-二甲基-氧杂蒽酮(1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皂角刺二氢黄酮醇A;化合物3、8、9和12均为首次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对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显示,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1、2、3、7及黄酮类化合物10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1和3主要作用于肝癌Hep G2和食管癌EC109细胞株,化合物2主要作用于食管癌EC109细胞株,而化合物7则对肝癌、肺癌和胃癌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槐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10年来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新分得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和多环系黄酮等,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雄性激素样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10年来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度其药理活性,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新分得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和多环系黄酮等,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雄性激素样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属于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分为10多个类别,黄酮、黄烷醇、异黄酮、双氢黄酮、双氢黄酮醇、噢弄、黄烷酮、花色素、查耳酮、色原酮等,现已发现约400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果实、根、皮中,研究人员对其提取方法、成分测定、功能作用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泽兰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学成分是泽兰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以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类型为主,主要具有抗肿瘤、杀虫、抗SARS病毒、抗菌等作用。综述了泽兰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苜蓿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豆科苜蓿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查阅国内外资料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苜蓿属含有8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有黄酮及其苷类、黄酮醇及其苷类、异黄酮类、异黄烷、查耳酮、二氢黄酮、二氢异黄酮和紫檀烷类等。结论苜蓿属植物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成分,其结构多样,药理活性较明确,临床应用方面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李岗  王召平  仙云霞  周洪雷  王晓  刘伟  于金倩 《中草药》2016,47(16):2812-2816
目的研究皂角刺Gleditsiae Spina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SRB法测定化合物7~16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皂角刺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icin(1)、甘草素(2)、7,4′-二羟基-5,3′-二甲氧基黄酮醇(3)、鹰嘴豆醇(4)、7,3′,5′-三羟基二氢黄酮(5)、7,4′-二羟基黄酮醇(6)、双氢山柰素(7)、紫铆查耳酮(8)、(2S)-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9)、7,3′,5′-三羟基-5-甲氧基黄酮醇(10)、槲皮素(11)、黄颜木素(12)、fisetin(13)、leucorobinetinidin(14)、thevetiaflavon(15)、异牡荆素(16);其中化合物8对MCF-7细胞的IC50值为28.53μmol/L。结论化合物1~6、8~10、14、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1.
二氢黄酮是一类分布广泛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心血管系统保护、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近年来报道的天然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黄酮类化学成分是泽兰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以黄酮醇、黄酮、二氢黄酮类型为主,主要具有抗肿瘤、杀虫、抗SARS病毒、抗茵等作用。综述了泽兰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物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酮类化合物是食物和传统中药中所含的一类重要的天然植物成分。大多数黄酮具有很强的还原活性故在体内易被氧化代谢,该过程通常由CYP1A酶家族参与。此外,某些甲氧基黄酮在体内还可进行脱甲基代谢;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往往含有1个或多个酚羟基,易和葡萄糖醛酸、硫酸或谷胱甘肽等结合,生成水溶性较大的化合物排出体外;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口服后易被肠道菌群产生的水解酶代谢为苷元再吸收入血。不少黄酮类化合物对CYP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作用是某些黄酮类化合物预防和抑制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该文总结了黄酮类化合物药物代谢的特点,并对黄酮类化合物和CYP酶的代谢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以C6-C3-C6为基本结构骨架,结构亚型多种多样;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从水果、蔬菜到中药中都有发现,生物活性具有多样性,一直是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以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或直接开发成的药物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对于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也很活跃,也为药物研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总结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为分离或合成具有更强药理活性的黄酮类先导化合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思茅豆腐柴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民族药物思茅豆腐柴(Premna szemaoensis Pei)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 LH-20及硅胶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4'-二羟基- 3,7,3'-三甲氧基黄酮(1),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2),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醇(3),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醇(4),3',4',5-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5),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6),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醇(7)。结论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思茅豆腐柴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及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酮类化合物是来源于植物的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降低血管脆性等多种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合成途径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晰,即首先合成二氢黄酮类的柚皮素或松属素,然后进一步通过分支途径合成黄酮、异黄酮、黄酮醇、黄烷醇和花色素等。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为其合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已成功在大肠杆菌或酵母中合成了黄酮类化合物,如柚皮素、松属素和非瑟酮等。合成生物学研究为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来源,将进一步推动黄酮类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发,使其在人类饮食和健康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2D-TLC与HPLC-IT-TOF-MS对雪菊黄酮部位的主要成分进行研究,阐明雪菊黄酮部位的化学组成。采用2D-TLC对雪菊黄酮有效部位进行分离;并采用菲罗门Kinetex Evo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6μm),以甲醇-0.05%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对质谱数据分析,与相关文献对照,共指认了18个化合物,包括3个黄酮,1个黄酮醇,9个二氢黄酮,1个二氢黄酮醇,4个查耳酮。2D-TLC能够充分分离雪菊黄酮类成分,HPLC-IT-TOF-MS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雪菊黄酮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为阐明雪菊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穿心莲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地上部分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ODS柱色谱、反相HPLC等从穿心莲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并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手段,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5-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2),5-羟基-7,8,2′,5′-四甲氧基黄酮(3),2′-甲氧基黄芩新素(4),5-羟基-7,8,2′,3′-四甲氧基黄酮(5),5,4′-二羟基-7,8,2′,3′-四甲氧基黄酮(6),二氢黄芩新素(7),5,7,8-三甲氧基二氢黄酮(8),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9),andrographidine C(10),5,7,4′-三羟基黄酮(11),5,7,3′,4′-四羟基黄酮(12)。结论:化合物6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8,1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9.
在寻找对癌症有治疗作用的天然产物的过程中,作者从番荔枝科紫玉盘属植物 U.hamiltonii Hook.f et th.茎和叶中分离得到4个具有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另外还得到一个△~5-四氢呫吨的高度取代的同系物。这些化合物分别鉴定为:hamiltone A(6-羟基-5,7,4′-三甲氧基黄酮)(1);hamiltoneB(3′,4′-二羟基-5,6,7-三甲氧基黄酮)(2);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叶下花总黄酮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叶下花总黄酮的种类与提取方法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检测、光谱分析、单因素测定、正交实验等,研究黄酮种类,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固液比、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叶下花含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所考察的影响因素中,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固液比.结论 最佳提取条件为A_1B_2C_3D_3 (乙醇体积分数30%、温度65℃,提取时间180 min,固液比1:80),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量高达5.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