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别嘌呤醇(别嘌醇,allopurinol)的化学结构类似次黄嘌呤,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尿酸合成减少,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并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积.临床可用于治疗痛风,也用于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等在化疗或放疗时所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2.
1常用于治疗痛风的西药有哪些? 常用于治疗痛风的西约有:(1)别嘌呤醇.它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的生成而有抗痛风作用;可防止肾中形成尿酸结石.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  相似文献   

3.
痛风是一种容易被误诊的嘌呤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或慢性关节炎和尿酸性肾病。随着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食物中含嘌吟的肉类明显增多,痛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那么,痛风患者应如何选择降尿酸药? 从目前临床应用看,降尿酸药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药。其主要代表为别嘌呤醇。别嘌呤醇可用于各种  相似文献   

4.
马培奇 《上海医药》2012,33(3):18-20
作为常见炎症性关节炎类型之一,痛风是长期高尿酸血症造成的后果之一.所以,痛风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并长期维持血清尿酸浓度在其饱和度以下.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管理长期来几乎完全依赖别嘌呤醇.随着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相继获准上市,不能耐受或不适别嘌呤醇治疗以及别嘌呤醇治疗无效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有了替代和后续治疗选择,标志着降尿酸药物研究与开发已获得一次重大进步.本文概要介绍非布司他和培格洛替酶的临床研究数据,并就这两降尿酸新药在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管理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最终会导致关节、肾等重要组织、器官损害而致残、致命。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主要在于饮食治疗、抑制尿酸合成和加强尿酸排泄等。本研究发现ACEIs-Enalapril,可增加高尿酸血症扣痛风病人对尿酸的廓清,有效地降低血尿酸,与别嘌呤醇合用可控制所有病人的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6.
别嘌呤醇是治疗痛风的首选药物,也是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临床使用较为广泛。别嘌呤醇为次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能够减少尿酸合成并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别嘌呤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该药引起的严重药疹临床屡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药物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近年研究发现其流行病学特征存在种族及性别差异,且与生活方式及糖、脂等代谢性疾病相关。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给药,能明显降低急性痛风的发生率。黑皮质素3型受体激动剂也能缓解急性痛风的症状。别嘌呤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减少尿酸生成,对别嘌呤醇过敏者可以采用脱敏疗法。传统中药黄柏及二妙丸也有较强的降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萍  朱红明  张长宋 《海峡药学》2010,22(6):239-240
目的分析引起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类型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我院近3年来,即2006年~2008年38例重症药疹住院病人用药、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致敏药物中以抗生素和别嘌呤醇分别占据首位及第二位,导致重症药疹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感冒或各种明确或怀疑感染用药引起使用抗生素,因痛风及高尿酸使用别嘌呤醇。结论合理用药不仅对减少重症药疹的发生,同时也为患者再次用药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别嘌呤醇引起的重症药疹引起重视。治疗应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豪 《家庭医药》2016,(10):46-47
正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器质性疾病。临床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结石形成为特点。根据血液中尿酸增高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是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继发性痛风是由于其他疾病、药物等引起尿酸生成增多或排出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而致。  相似文献   

10.
《首都医药》2007,(19):48-48
别嘌呤醇为抗痛风药物,痛风患者和继发高尿酸血症者可使用该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避免尿酸结晶形成,使痛风结石消散,防止发展成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肾病。此外,别嘌呤醇还可以治疗难治性癫痫。  相似文献   

11.
《上海医药》2013,(21):58-60
别嘌醇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是黄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剂,可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是目前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①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②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③痛风石;④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⑤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剂型为片剂。  相似文献   

12.
谭冰  熊毅 《中国药业》2013,22(14):111-112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目前对于痛风的治疗主要以减少尿酸的产生和加强尿酸的排除,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上治疗痛风的药物以西药为主,包括秋水仙碱、别嘌呤醇、苯溴马隆、非甾体类抗炎药、丙磺舒等,但其均具有一定毒副作用。目前,中药及其他治疗痛风的药物逐渐发展起来,且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疗效。现将国内外对痛风治疗的药物进行综述,希望对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抗高尿酸血症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危害严重,近年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增多所致的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病因,而高尿酸又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降低血尿酸水平是治疗痛风,预防痛风复发的重要措施。目前,抗高尿酸血症药物主要有3类,分别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1(URAT1)抑制剂和尿酸氧化酶类似物。对现有抗高尿酸血症药物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希望对其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所致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不仅是引起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而且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针对其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已成为关注热点。本文阐述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并从抑制尿酸合成与促进尿酸排泄两个方面介绍了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造成尿酸在体内蓄积,使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6.
《家庭用药》2013,(12):36-37
别嘌醇(Allopurinol)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是黄嘌呤氧化酶(XO)的抑制剂,可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是目前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剂型为片剂。临床主要用于:(1)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2)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3)痛风石:(4)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5)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7.
<正>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体内尿酸合成过多或尿酸排泄过少而导致体内血尿酸水平过高,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肾脏中沉积,进而诱导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的代谢性疾病。该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疾病。通过药物降低血尿酸水平是预防和治疗痛风以及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方法,临床常用的药物包括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剂别嘌呤醇(allopurinol)、非布索坦(febuxostat)和托匹司他(topir-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因高嘌呤、高蛋白饮食的大量摄入,患痛风的人数日益增多,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预防痛风的发生呢?现在向大家介绍十个常见误区:误区一尿酸高就一定得痛风很多人在体检时查出血尿酸含量偏高,也就是高尿酸血症,就觉得自己一定得了痛风。其实并非如此,只有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偏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的滑膜上,引起关节滑膜炎时才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一般来讲,高尿酸血症的人中约有10%会发生痛风。此  相似文献   

19.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痛风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性尿路结石、慢性间质性肾炎,甚至痛风性肾病肾功能衰竭等。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无症状期,只有出现前面所述的临床表现时,才称之为痛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是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可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减少痛风急性发作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通过对76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痛风与爱西特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费忠勤 《医药导报》1996,15(4):174-175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和慢性、反复发作的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久病者有尿酸盐沉积,引起关节肿胀畸形,肾、心血管病变。1 痛风的分类1.1 原发性痛风 过去认为东方民族罕见或少见,近年来逐渐增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蛋白食品成倍增加,高尿酸血症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