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沉等多项指标的异常率>50%;骨髓涂片检查示瘤细胞>10%18例;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138阳性率100%;16例骨骼疼痛者行(-)骨显像检查,诊断骨折7例,骨代谢活跃8例,溶骨性损害1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和漏诊.血液、尿液等常规筛查,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过去的15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有了明显的进展,以硼替佐米为代表的蛋白酶体抑制剂和以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雷利度胺为代表的免疫调节药物等多种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尽管如此,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仍然不可治愈,因此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和预后.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90在骨髓瘤细胞中高表达,已成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可诱导骨髓瘤细胞凋亡,并能增加其他靶向治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高淀粉酶血症的主要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探讨高淀粉酶血症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总结国内外8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高淀粉酶血症患者的诊治特点,并查阅相关文献,探讨高淀粉酶血症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高淀粉酶血症是一种预后不良的临床表现,患者治疗效果欠佳.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高淀粉酶血症较少见,常合并骨髓瘤相关事件,与疾病活动有相关性,多提示预后不佳,其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征,以提高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4—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5例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例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IgG-IgA型2例,IgG-IgG型3例。经治疗,2例患者转为单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需对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全面的实验室检测,以提高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22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loma,MM)患者的误诊资料分析,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在骨科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情况.结果 22例多发性骨髓瘤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1岁),误诊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例,腰椎间盘突出3例;肋软骨炎3例,肋间神经痛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骨质疏松3例.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必须加强对其认识,认真体格检查及全面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是防止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MDR-1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MDR-1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组及非耐药组的MDR-1和Bcl-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耐药组也高于非耐药组,且二者水平变化呈相关性.结论 MDR-1和Bcl-2基因表达升高是判断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指标,对判断预后及临床耐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99Tcm-MDP全身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经实验室检查、临床骨髓穿刺和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做了SPECT全身骨显像和X线检查,其中7例做了CT扫描.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病变部位以肋骨、腰椎、胸椎、头颅骨为最多,其次为肩胛骨、骨盆、四肢骨、胸骨和锁骨等,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呈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和多发性浓聚合并放射性稀疏减淡或缺损区,CT或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溶骨性破坏.结论 SPECT全身骨显像结合X线、CT检查不失为诊断骨髓瘤的一种辅助方法.SPECT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化疗疗效的监测和预后评价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自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将我院2010年1-7月入院的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相关问卷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227±2.25 vs 12.864±3.32,t=7.211,P<0.01).研究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0.7%vs83.3%).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度、认知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李惠勉  习予祥 《临床荟萃》1998,13(15):716-718
POEMS综合征是一组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症候群,临床表现以周围神经病为主,常与浆细胞瘤或多发性骨髓瘤并存.1937年Davison和Balsor首先记述了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多发性神经炎,但尸检未发现末梢神经受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自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将我院2010年1-7月入院的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相关问卷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227±2.25 vs 12.864±3.32,t=7.211,P<0.01).研究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0.7%vs83.3%).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度、认知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单克隆浆细胞的恶性增生肿瘤性疾病。临床上治疗骨髓瘤方案虽多,但并无高效者。作者2004年12月~2006年2月使用沙利度胺(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19例,均为住本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其中女性14例,男性5例。临床分期[2-3]:初治多发性骨髓瘤10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9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10例,确诊后未经任何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9例,为正规使用过MP、M2、VDA、VBMCP等方案化疗2~4疗程…  相似文献   

12.
79例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损害特点.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损害总发生率为89.9%;骨损害发生率在骨髓浆细胞百分数<15%组为68.9%,显著低于骨髓浆细胞百分数>15%组;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组Ⅲ度骨损害发生率为64.5%,显著高于其他免疫学类型组.结论 骨髓浆细胞百分数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损害发生有一定影响,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组Ⅲ度骨损害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基础构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法,确定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0,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1~0.32。最终形成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25项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结论:构建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可靠、实用,可用于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措施。方法对2007-09-2010-1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4例不典型多发性骨髓瘤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整体分析并进一步检查对减低误诊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等实验室检查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探讨M蛋白免疫球蛋白类型改变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l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及免疫球蛋白等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免疫球蛋白类型改变。结论综合各实验室指标,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漏诊、误诊,分析Ig类型的改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月华西医院收治的147例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组(MN)和非肾功能不全组(NMN),进行两组间临床资料的比较,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47例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54例合并肾功能不全(MN),平均年龄61岁;男:女=40:14;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13例,Ⅲ期32例;单纯轻链型14例.与NMN组相比,MN组Ⅲ期病例占59.2%,高于NMN组(51.6%),但其构成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N组分型以单纯轻链型者更多(25.9% vs 9.7%,=6.8339,P<0.05);合并感染者明显高于NMN组(46.2% vs 24.7%,=7.2247,P<0.05);贫血重于NMN组.而两组在性别组成、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合并感染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初治时,MN组死亡6例,多死于肾衰、呼吸衰竭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明显高于NMN组(x2=28.7203,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以及合并感染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肾功能不全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并发症,在诊断肾功能不全时特别是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注意排除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感染和肾功能不全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率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交替半身照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2003年4月,我院对两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交替半身照射(DHBI)治疗,使患者免疫造血功能获得重建,临床病理症状消失,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60例,发生率为58.8%;病原菌主要为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革兰阴性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卧床时间≥10 d、粒细胞缺乏症、低蛋白血症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护理工作中应实施针对性强化护理措施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球蛋白、血沉等多项指标的异常率>50%;骨髓涂片检查示瘤细胞>10%18例;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138阳性率100%;16例骨骼疼痛者行г-骨显像检查,诊断骨折7例,骨代谢活跃8例,溶骨性损害1例。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和漏诊。血液、尿液等常规筛查,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骨髓瘤的肾损害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功能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防治肾功能的损害,对于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在临床防治工作中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