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肠镜检查常用于诊疗大肠疾患,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接受较强的牵拉肠管并接受注气操作,常易出现腹痛不适症状,部分患者由于腹痛难忍甚至要求放弃检查。因此,需要设法减轻和解除患者的痛苦,目前多数采用静脉麻醉技术施行结肠镜检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拟在N2O吸入麻醉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七氟醚辅助静脉麻醉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止痛及镇静效果。方法将结肠镜检查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七氟醚组)与对照组(异丙酚组),观察患儿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并进行术后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起效时间无差异,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七氟醚辅以静脉麻醉进行结肠镜检查,具有良好的止痛及镇静作用,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自2004年1月2010年7月.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技术,与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比较。结果:全凭静脉麻醉组术后苏醒速度、苏醒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显著性(P〈0.05)。术后恶心,呕吐,躁勃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未中效果确切,提高了麻醉质量,有利于患儿术后早期恢复,减少了术后护理风险,减少了手术室麻醉气体污染,该技术易于掌握.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麻醉在内镜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消化道内镜检查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因此,麻醉对于内镜诊疗很有必要.我院开展了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的胃、结肠镜检查共230例.  相似文献   

5.
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是我国最常用的全身麻醉维持方法之一,但小儿应用远不如成人广泛,尤其是婴幼儿。我院自1987年初至今在115例婴幼儿中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试对掌握普鲁卡因用量、复合用药以及提高婴幼儿静脉麻醉安全性予以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良、恶性息肉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结肠镜、腹腔镜及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全结肠镜愉奄发现直径〉1cm的结直肠息肉共378例。结肠镜圈套器摘除319例,结肠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11例,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治疗7例,结肠镜辅助腹腔镜楔形切除术6例,结肠镜辅助腹腔镜肠段切除术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32例。结果腹腔镜辅助结肠镜治疗组与结肠镜辅助腹腔镜局部切除术组均未出现一例并发症,结肠镜圈套器摘除组中1.6%(5/319)出现并发症。结肠镜组肿瘤残留11例,追加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8例。随访中,EMR术1例肿瘤残留,追加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结肠镜辅助腹腔镜楔形切除术中2例为浸润性结直肠癌,追加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结论大部分结直肠良性息肉可以通过单纯结肠镜的方法得到治疗;双镜联合的治疗方式对于结肠镜治疗困难的结直肠息肉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肠癌的诊治:结肠镜诊断结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癌的诊治结肠镜诊断结肠癌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广州,510515)周殿元通过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可直接观察肠腔病变;对可疑病变行粘膜染色,借助导入的激光,观察诱发的荧光;对靶组织进行活检及细胞学检查;甚至用超声结肠镜检查,不仅能检出结肠癌,而且...  相似文献   

8.
SporeaI等人对罗马尼亚大学与非大学医疗中心结肠镜检查的普及性及检查质量进行了研究。对2009年7月1月至12月31日期间39个医疗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肠镜检查和全结肠镜检查的数量,分析不能完全检查的原因。结果:共实施了16083例结肠镜检查,其中12294例患者完成了全结肠镜检查,l191例患者不完全结肠镜检查的原因是南于肠道狭窄。2003-2007年期间,大学与非大学医疗中心之间全结肠镜检查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4%(10400/12475)比78.4%(1894/2417),P〈0.0001]。2003年与2007年比较,全结肠镜检查比例从70.5%上升至76.9%(P〈0.0001),2007年与2009年比较,全结肠镜检查比例从70.5%上升82.4%(P〈0.0001)。此外,两者的检查质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在过去5年期间,罗马尼亚的结肠镜检查的质量有所提高,且大学和非大学医疗中心之间的检查质量也存在差异[Chirurgia(Bucur),2013,108(1):86.90]。  相似文献   

9.
Diprifusor输注异丙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靶控输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静脉麻醉药输注模式,目前主要用于异丙酚输注。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药物输入以迅速达到并维持靶浓度,从而增加了静脉麻醉的可控性,TCI代表了静脉麻醉给药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的Khomutova EIu,Ignat’ev IuT,Poluektov VL等对548例年龄在32~78岁间的患者进行了虚拟结肠镜检查而后继续做普通光学结肠镜检查。结果诊断出21例肿瘤,其中有2例肿瘤位于光学结肠镜不能探查的节段。因此,虚拟结肠镜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达到了100%,而特异性为92%[Khirurgiia(Mosk),2010;(4):34—40]。  相似文献   

11.
结肠镜检查已成为大肠疾病常规的检查手段。为观察和分析近年来电子结肠镜对各类肠道疾病的检出情况与临床表现关系,本文对本院电子结肠镜检查的4434例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关于普鲁卡因在静脉复合麻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讨论(Ⅱ)普鲁卡因复合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容俊芳,杨宾侠,张志刚,赵砚丽近年来,对普鲁卡因在复合静脉麻醉中的确切作用尚有争议[1]。为此我们对30例食管癌行开胸手术采用复合静脉麻醉,对是否复合以普鲁卡因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人结肠镜操作中俯卧位防袢的效果。方法结肠镜单人操作,判断镜身成袢后首先解袢,之后将患者体位改变为俯卧位,再继续进镜。结果共200例次单人结肠镜检查采用解袢后改为俯卧位的方法,镜身未再次成袢,均顺利到达回肠末段,耗时3-10min,进镜长度70~90cm,术中、术后患者无明显痛苦及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时,遇到成袢后首先解袢,之后将患者体位改变为俯卧位可有效防止再次成袢,从而顺利无痛苦地完成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岁以下行腹腔镜斜疝修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A组(n=30),吸入异氟醚进行气管内麻醉,B组(n=30),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术后止痛药需求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结果:①A组患者在人工气腹及气管拔管时血压及心率显著升高,B组患者麻醉后备时段均表现为显著的心率及血压下降.②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离床时间均较A组提前22%~47%不等,有显著差异.③B组术后对止痛药物需求早于A组.④A组术后呕吐、低血氧高于B组.结论:与常规吸入全麻行婴幼儿腹腔镜斜疝修补术比较,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效果更确切,苏醒快而且苏醒质量好.由于半衰期短,需及时开始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5.
结肠镜检查致纵隔气肿1例何延贵吕文臣患者女,58岁。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脾曲部位有一个直径05cm息肉,术中即用结肠镜电切除,切除后患者立即感到腰腹部和胸骨后剧痛,10分钟后发现颈前及左、右锁骨上窝皮下气肿,急诊入院。体查: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急...  相似文献   

16.
美国Brooks等学者的研究显示,筛查6mm以内的结肠腺瘤,CT结肠成像检查与结肠镜检查具有相似的准确性,因此CT结肠成像检查可能替代结肠镜检查,成为筛查原发性结肠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结肠镜检查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肠镜检查中患者感觉腹痛和腹胀,较为痛苦。我院对部分结肠镜检查患者采用了异丙酚辅合芬太尼麻醉,观察其镇静镇痛作用,效果较为满意。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雷米芬太尼是新型芬太尼衍生物,我们在人工流产手术时,将它与丙泊酚复合以施行静脉麻醉,并与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进行比较,藉以探讨雷米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配方的合理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并非小的成人,在使用药物时,这种观念尤为切实。本文作者将年龄分为如下几种情况:新生儿指0至6周;婴幼儿指6周至2岁;小儿指2至10岁;青春期指10至17岁;成人指大于17岁。现将吸入麻醉药物、静脉麻醉药及肌肉松弛药在小儿麻醉中应用的一些问题,分别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对200例痔患者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163例(81.5%)伴有肠道病变,其中以肠炎最多见,其次为肠息肉和肠癌,并讨论了纤维结肠镜检查对痔患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