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消失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69岁,因摔伤致昏迷1h入院。查体:浅昏迷状,GCS评分7分。双侧瞳孔等大形圆,直径约0.2cm,对光反射灵敏,右眼球向左凝视,左眼球居中。额纹对称,口角无偏斜,悬雍垂居中。刺痛可见左侧肢体活动好,右侧肢体活动少。腹壁反射存在,右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左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中线轻度右偏。入院诊断为:中型颅脑损伤:(1)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左侧);(2)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后给予甘露醇、速尿、氨甲环酸、吸氧等。19h后复查CT提示左侧硬膜下血肿消失。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资料例1:女,61岁,因突发右侧肢体偏瘫伴呕吐5 h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神志模糊,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右侧巴氏征阳性。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后头部CT检查示左侧基底节区及左额叶脑出血,破入脑室,血肿量约36 ml。入院2.5 h行左颞及左额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右侧上、下肢肌力2~3级。术后3 d左侧基底节区残余血肿数毫升,左额叶亦仅残留少量血肿。术后7~10 d,行4次腰椎穿刺术引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26岁.孕足月第2胎,自高处坠落伴意识不清1h入院.患者入院前1h在3 m高处行走时不慎摔下,当即昏迷,伴有恶心、喷射性呕吐.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11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50/95 mm Hg,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刺痛肢体过伸,双侧巴氏征阳性,GCS评分4分;腹部膨隆如孕足月,宫高30 cm,腹围100 cm,胎位左枕前(LOA),胎心率135次/min,规律.颅脑CT平扫提示:右枕骨骨折,左额颞脑挫裂伤,中线结构右偏1.5 cm(图1).产科彩超示:宫内孕单活胎LOA,胎盘Ⅱ级,羊水未见异常,脐带绕颈1周.入院后,予以气管插管,并快速静点20%甘露醇250 ml;先全麻下行剖宫产术(同时准备颅脑手术),胎儿于伤后2h顺利剖出,Apgar评分10分.再行开颅术,术中见左额颞顶硬膜下血肿75ml,左额叶后部及左颞大面积脑挫裂伤,清除血肿及坏死液化脑组织,并去骨瓣减压,同时行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4.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性,41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后昏迷半小时入院。入院头颅螺旋CT示右颞叶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中线明显左移,病人右侧瞳孔散大,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右侧巴氏征阳性。入院诊断:重度颅脑外伤,右侧小脑幕切迹疝。右颞顶叶硬膜下血肿,右颞顶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右颞顶叶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手术顺利,术后第四  相似文献   

5.
例1 男,59岁.因突发头痛,呕吐及右侧肢体偏瘫来我院.查体:神清,右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侧Babinski征(一),既往无明确的高血压病史.该患3个月前曾因头痛,右肢体偏瘫于当地医院就诊,头颅CT示左颞顶叶颅内血肿(图1a),血肿量约30mt,瘤周伴有较明显的水肿带,中线明显偏移.于当地医院行左颞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致异地口音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9岁,学生,头部外伤后昏迷4h入院。查体:浅昏迷,躁动,GCS9分,右利手。双侧瞳孔直径3.5mm,对光反射迟钝,颈抵抗明显,右侧肢体活动少,右侧巴宾斯基征(+)。头CT示:左额颞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左颞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面积约7.0cm×5.0cm,深约8.0mm。入院行血肿清除、颅骨凹陷骨折整复术。术后10h患者清醒,但说话只能发单音,理解力、定向力、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男,7岁,因从3 m高树上坠地后昏迷3 h入院。体格检查:浅昏迷,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颈抵抗。X-线检查示左跟骨骨折;头颅CT示左额颞少量硬膜下血肿,左外侧裂区少量积血,脑挫裂伤不明显。1 d后清醒。第10天复查头颅CT,示原硬膜下血肿及外侧裂区积血消失。第14天晚2∶00护士发现患儿呈深昏迷,叹息样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头颅CT示左额颞部巨大硬膜下血肿,脑疝形成。即行左额颞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中见左外侧裂膝部大脑中动脉血管壁上有一0.1 cm ×0.2 cm瘘口,呈搏动性喷血。诊断为左大脑中动脉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依…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5岁。因头部外伤后意识障碍3h,于2005年3月3日入院。3h前患者在山路上骑摩托车时自觉头晕、头痛难忍,随即摔倒,当即昏迷,约30min后呈嗜睡,自觉头痛、头晕,伴右侧肢体乏力。入院时患者嗜睡,左额颞部头皮肿胀,颈抵抗阳性;右侧上下肢肌力Ⅲ级,双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示:左颞顶骨骨折,左额颞顶硬膜下血肿,左颞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1岁。因施工中坠落致头部外伤伴昏迷10h入院。入院时头颅CT示:左额顶部硬膜外血肿伴中线向右移位,枕骨粉碎性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查体:神志呈浅昏迷,GCS评分8分,双眼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后枕部有一约4cm大小头皮血肿。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彬斯基征(+)。入院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左额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枕骨粉碎性骨折、头皮下血肿。在全麻插管下行左额顶部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经过顺利。术后第2天神志清楚,复查CT示:左额顶部硬膜外血肿已手术清除。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脑内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快速消散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消散的颅内血肿是指72h内明显缩小或消散的血肿,近年随着临床上注重头颅CT对颅内血肿的追踪观察,国内外文献有了相关报道,但该类血肿多见于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尚未见脑内血肿快速消散的报道。1病例资料患儿,女,2岁,因摔跌致颅脑损伤2h入院。头颅CT(图1)示:右额颞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右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顶骨骨折,右颞、左额头皮下软组织肿胀。查体:神清,精神差,GCS评分14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48岁,以“突发昏迷伴呕吐3h”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性,否认高血压病史。查体: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约2.0mm,对光反射减弱。颈软,无抵抗感,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压眶刺激可见肢体活动,但右侧肢体活动差,四肢肌力未能检查,肌张力无增高。双侧Babinski征阴性。头颅CT:左颞顶脑出血.出血量约40mL。给予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左颞皮层下2cm处一管腔样结构,疑为脑动静脉畸形,因没脑血管造影,故未能切除。术中见血肿周围有米汤样的脑脊液。术后第1天,神志转清;术后第2天,再发昏迷,复查头颅CT,再次出血,再次急诊手术,术中切除管腔样结构。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53岁男性,因脑出血术后1年突发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发作1 d于2019年12月入院。2018年12月因左侧基底节区出血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术后能自行下地行走。1 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出现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发作,每次持续2~3 min,共发作3次。当地医院头颅CT示左侧颞叶多发血肿(图1A),较大者约1.3 cm×0.6 cm;CTA未见明显血管畸形(图1B)。入院体格检查:神志嗜睡,运动性失语,左侧额颞顶部可见弧形手术疤痕切口,颅骨缺如,骨窗凹陷,右侧肢体肌力3级,  相似文献   

13.
颞部损伤致枕叶脑梗塞1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10~53岁,平均32岁。15例病人均因颅脑损伤入院。颞部硬膜外血肿2例,有脑疝形成,伤后1h内入院,血肿均靠近颅底;颞叶挫裂伤、血肿13例,入院时有脑疝形成8例、CT示中线结构移位大于1cm,5例无脑疝形成、CT示中线结构移位大于0.5cm左右。10例入院时有脑疝形成者给予急诊手术,其中8例行去骨瓣减压;另5例经加强脱水治疗,意识逐渐加深,复查CT示脑挫伤灶扩大,脑水肿加重,中线结构移位大于1cm,有脑疝形成,给予手术清除挫伤灶,去骨瓣减压。1.2诊断术后病人均入ICU病房,术后意识逐渐好转后突发加深或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14.
颅脑外伤造成直窦血栓者少见,近期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并文献复习. 1 病例 患者男性,20岁,从5m高的楼梯上摔下,致伤头颈部,昏迷数分钟,醒后对受伤情况不能回忆.诉头痛及颈痛,右侧前臂麻木.查体:GCS评分15分,神志清醒,言语流利,头颅左颞顶枕头皮大面积血肿,约(10×8×4) cm3,中央可见4 cm伤口,深及颅骨,可探查颅骨凹陷约2 cm,C1-T1皮肤痛觉过敏,右前臂麻木,肢体自主活动,无病理征.头颅CT示:左顶骨凹陷骨折,深度约2 cm.入院后急诊行颅骨凹陷骨折整复术,术中发现左顶骨凹陷面积约(5 ×6) cm2,最深约2 cm,骨折距离上矢状窦约2.0 cm,未造成上矢状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T形切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4至7月应用改良T形切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例,术中保护颞浅动脉及引流静脉,骨膜下逆行分离颞肌,保持适当颞肌张力。术后3 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定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中残,mRS评分3分;重残,mRS评分4~5分;死亡,mRS评分6分。结果 术后24 h复查头颅CT示颅内血肿清除彻底,中线偏移<2 mm。术后48~72 h复查头颅CT未出现颞肌血肿或极度肿胀。术后切口甲级愈合,无皮下积液,均1周拆线。本组预后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1例。结论 改良T形切口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保护头皮血供及颞肌的血管和神经,能有效避免颞肌血肿或极度肿胀并有效预防切口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例1:34岁男性,因头部外伤后意识不清约1 h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右顶部皮肤肿胀,四肢活动正常。颅脑CT见左颞枕部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2 h后,病人烦躁,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复查颅脑CT发现左颞枕部硬膜外血肿,中线右偏。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左颞顶骨线形骨折,清除硬膜外血肿后,发现颞叶脑挫裂伤不重,脑压不高,脑波动好,脑组织质软,可见脑表面血管波动良好。术后左侧瞳孔恢复正常大小,复查颅脑CT见中线结构回位,鞍上池仍然模糊,但较术前明显,左侧额叶有一小血肿,额角受  相似文献   

17.
颅脑术后并发精神障碍并不少见 ,但常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我院于 1991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间 ,共治疗颅脑术后并发精神障碍 50例 ,占同期手术的 0 9% ,本文对颅脑术并发精神障碍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50例中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10~ 61岁 ,平均 4 0岁。其中双侧额叶脑挫伤伴脑内血肿 2 6例 ;左侧额颞脑内血肿 9例 (外伤性 6例 ,自发性 3例 ) ;右额颞顶硬膜下血肿 9例 ;右额大脑镰旁脑膜瘤 3例 ;左额硬膜外血肿伴颅底骨折 1例 ;右额颞胶质瘤 1例 ;左额颞转移瘤 1例。临床表现 兴奋、躁动、狂呼乱叫 2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方面的优势;并初步探讨DTI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入院后6 h内行小骨窗微创治疗,与同时期行内科保守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微创治疗组患者于术后第1 d、第7 d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术后1个月行DTI锥体束成像,通过锥体束损伤情况评估患者肢体功能预后。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小骨窗微创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后再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在70%以上。术后1个月行DTI锥体束成像显示锥体束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6例患者以锥体束受压为主,术后肢体功能明显改善;24例患者锥体束受压、破坏同时存在,术后肢体功能有所改善;5例患者以锥体束破坏为主,术后肢体功能无改善。结论小骨窗微创治疗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可以显著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手术效果满意。DTI技术能够形象直观地显示锥体束损伤情况,对肢体功能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与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于入院即开始给予250mL甘露醇注射液静滴,q12h;B组入院12h后开始给予250mL甘露醇注射液静滴,q12h;C组入院12h后开始给予125mL甘露醇注射液静滴,q12h。对比治疗前和治疗48h后CT检查结果,比较血肿扩大情况。结果 3组血肿扩大发生率分别为37.5%(15例)、22.5%(9例)和7.5%(3例)。相比入院立即给予甘露醇注射液(A组),入院12h后开始给予(B组)能够明显减少血肿扩大的发生(P<0.05),但降低甘露醇的给药剂量(C组)并不能明显减少血肿扩大的发生(P>0.05)。结论甘露醇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有影响,入院12h后可减少血肿扩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 患者女,58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1h"于2012年6月18日23:05急诊入院.受伤时左颞枕部着力,伤后无昏迷史.既往体健.入院查体:嗜睡,GCS 14分.左侧颞顶可触及一4 cm×4 cm头皮血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直接、间接光反射灵敏.双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头颅CT显示右颞叶脑挫裂伤,右额颞薄层硬膜下血肿,右外侧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环池、第三脑室显示欠清,中线居中,血肿量约7 ml(图1).入院化验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等基本正常.入院诊断:轻型闭合性颅脑伤(1)右颞叶局灶性脑挫裂伤.(2)右额颞薄层硬膜下血肿.(3)蛛网膜下腔出血.(4)左颞顶头皮血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