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超声内镜(EUS)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阻塞性黄疸的价值。方法:39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分别行MRCP、EUS和ERCP。MRCP采用重T2加权及超快速自旋回波水成像技术进行,EUS和ERCP按常规进行。结果:MRCP、EUS与ERCP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2%(34/39例)、94.9%(37/39例)和97.4%(38/39例);对恶性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1.5%(8/13例)、84.6%(11/13例)和92.3%(12/13例);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21/21例)。结论:MRCP为无创性检查,在明确阻塞性黄疸病因时可作为首选方法,目前尚不能取代ERCP。EUS作为诊断胆、胰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与MRCP和ERCP结合,能提高阻塞性黄疸诊断 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32例梗阻性黄疸做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B超和CT进行对比,探讨对其定位与病因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胆道梗阻18例(56.3%),良性梗阻14例(43.7%)。ERCP、B超及CT定位诊断率分别为93.7%、87.5%与81.3%,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因诊断率分别为90.6%、62.5%与56.3%,ERCP与B超和CT比较差异显著(P<0.05);误诊率分别为9.4%、9.4%与3.1%,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率明显优于B超和CT,对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且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消化内镜性能的不断改进和插管技术的提高,ERCP已成为诊断胆胰疾病的重要方法。本对梗阻性黄疸行ERCP检查,并与B超、CT对比,探讨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32例梗阻性黄疸做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B超和CT进行对比,探讨对其定位与病因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胆道梗阻18例(56.3%),良性梗阻14例(43.7%)。ERCP、B超及CT定位诊断率分别为93.7%、87.5%与81.3%,三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因诊断率分别为90.6%、62.5%与56.3%,ERCP与B超和CT比较差异显著(P<0.05);误诊率分别为9.4%、9.4%与3.1%,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率明显优于B超和CT,对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安全且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所致梗阻性黄疸的ERCP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所致的胆管梗阻的影像特点,评估通过ERCP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 从2000年5月至2003年3月,292例因HCC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共行ERCP诊疗358例次。患者年龄(51.9±10.6)岁,术前血清总胆红素为(232±158)μmol/L。ERCP时记录下其胆管影像特点,260例接受了内镜下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括约肌切开及胆管内坏死组织清除、鼻胆管引流术、塑料或金属支架置入和多方法联合应用。观察术后2周内患者体温、胆汁引流量和肝功能的变化,依据这些指标确定疗效。结果 根据放射影像的特点,将患者分成5种类型:Ⅰ型为肝内胆管狭窄或梗阻型(5.9%)、Ⅱ型为肝门部狭窄或梗阻型(19.0%)、Ⅲ型为肝外胆管狭窄或梗阻型(18.4%)Ⅳ型肝门部胆管内癌栓型(49.4%)和Ⅴ型胆管内游离瘤栓型(7.3%)。267例次治疗后患者接受随访,黄疸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者占82.0%,其中血清胆红素显著降低者为 65.5%。结论 ER-CP对于诊断和姑息性治疗HCC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胰腺、壶腹癌10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1669例,其中确诊为胰腺或壶腹癌106例。 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对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 对30例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十二指肠镜下特点及ERCP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与B超、CT检查棹比较。结果 Mirizzi综合征病史较长,ERCP的典型表现为肝总管可风级完整的充盈缺损,缺损以上的肝总管及肝内胆管轻至重度扩张。并胆囊萎缩及胆囊结石。ERCP确诊率为86.67  相似文献   

8.
本收集我科近15年来作ERCP检查370例次,其中31例作了手术治疗,从手术发现作对照讨论ERCP对胆系有关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据医学空间网6月23日报道(原载Eur J Radiol 2005 May;54(2):246-52),日本学Murakami T等做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双相CT在肝癌采用肝动脉造影时的诊断作用。在73名肝硬化症患中发现有118个肝细胞肿瘤,这些患被纳入该项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时乳头严重创伤或一过性胆管生理压力升高均可造成一过性肝功能异常。本文旨在了解这些有轻微症状或无症状患者的临床自然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比较金属与塑料胆管支架治疗胰头癌伴阻塞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40例胰头癌伴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2组,内镜下分别置入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观察术前和术后患者发热、腹痛、腹胀、黄疸、WBC、血淀粉酶、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ALT、AST、γ-GT、AKP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支架置入成功,术后1个月及6个月X线复查,提示支架仍保持原位及良好的扩张状态.术后发热、腹痛、腹胀、黄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WBC、TB、DB、ALT和AST也明显降低(P<0.05).金属支架组发热、黄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塑料支架组(P<0.05),血胆红素、AKP、ALT水平也较塑料支架组显著降低(P<0.05).但金属支架组术后3 h血淀粉酶升高较塑料支架组明显(P<0.05).随访6月患者未出现死亡.结论 胆管支架能有效治疗胰腺癌伴阻塞性黄疸,金属支架的疗效显著优于塑料支架,但其术后发生胰腺炎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2.
静脉麻醉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一种微创技术,但相当一部分患者仍对其操作过程难以耐受。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ERCP中的镇静作用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57例接受ERCP诊治的患者分为两组:麻醉组25例,在咪达唑仑、异丙酚和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ERCP;非麻醉组32例,ERCP术前予安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后和操作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分别以操作过程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评价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患者的镇静程度。结果:麻醉组与非麻醉组的ERCP成功率无显著差异。麻醉组的操作过程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优于非麻醉组(P〈0.01)。两组术中心率和血压较术前有显著变化(P〈0.05).但手术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麻醉在ERCP操作中镇静效果显著.患者耐受性好,在治疗性ERCP中尤其有利于医师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金属与塑料胆管支架治疗胰头癌伴阻塞性黄疸的疗效。方法40例胰头癌伴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2组,内镜下分别置入金属支架和塑料支架。观察术前和术后患者发热、腹痛、腹胀、黄疸、WBC、血淀粉酶、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ALT、AST、γ-GT、AKP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支架置入成功,术后1个月及6个月X线复查,提示支架仍保持原位及良好的扩张状态。术后发热、腹痛、腹胀、黄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WBC、TB、DB、ALT和AST也明显降低(P<0.05)。金属支架组发热、黄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塑料支架组(P<0.05),血胆红素、AKP、ALT水平也较塑料支架组显著降低(P<0.05)。但金属支架组术后3h血淀粉酶升高较塑料支架组明显(P<0.05)。随访6月患者未出现死亡。结论胆管支架能有效治疗胰腺癌伴阻塞性黄疸,金属支架的疗效显著优于塑料支架,但其术后发生胰腺炎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4.
杨明  张文杰 《胃肠病学》2000,5(3):174-176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55列阻塞性黄疸患者分别行MRCP和ERCP,其中1例行ERCP失败改行经皮肝胆管造影术(PTC)。MRCP采用重T2加权及超快速自旋回波水成像技术进行,ERCP和PTC按常规方法进行。结果:MRCP与ERCP(或PTC)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50/55)和98.2%(54/55),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3年2月至99年6月共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108例,现将其中资料较完整的64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ERCP在肝细胞癌并胆管癌栓时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ERCP在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5例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患者的ERCP诊疗结果。其中ERCP检查后行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术8例;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7例;ENBD后再行内镜下胆管金属支架引流术4例;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取栓及细胞刷12例。ERCP加综合治疗9例。结果 胆管造影共同表现为胆管腔内充盈缺损,可呈“球拍征”、“凝絮征”;ERCP治疗后13例有效。有效率为86.7%.ERCP后同时行综合治疗,均获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ERCP在肝细胞癌并胆管内癌栓的诊治中有重要作用,“球拍征”、“凝絮征”是重要胆管癌栓征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经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先后进行MRCP与ERCP检查,所有诊断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MRCP与ERCP对梗阻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0.6%(29/32)及82.8%(24/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60),合并两者检查的准确率为96.9%(31/32),与单项MRCP(P=0.3010)、ERCP(P=0.0643)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RCP与ERCP对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性分别为75.0%(24/32)及72.4(21/29),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9503),合并两者检查的准确率为93.8%(30/32),高于MRCP(P=0.0387)或ERCP(P=0.0245)单项检查。结论:MRCP与ERCP都是有效、安全的诊断梗阻性黄疸的方法,MRCP与ERCP相结合诊断准确率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自1979年4月做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841例,成功率为96.0%,现分析如下。1 乳头及其开口变异时的播管造影1.1 乳头分别开口 本组有3例,其中2例分别开口位于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肿瘤标记的最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用于肝细胞癌血清学诊断的主要肿瘤标记物,包括岩藻糖化甲胎蛋白,葡糖胺化甲胎蛋白,脱-γ-羧基凝血酶原,γ-谷氨酰转移酶同功酶Ⅱ,α-L-岩藻糖苷酶,C-反应蛋白和碱性磷酸同功酶I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超声、多排螺旋CT(MS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及病因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128例患者行超声、MSCT及ERCP检查,其中35例患者行MRCP检查。结果在梗阻部位的诊断上,四种方法对肝内胆管和胰头部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的诊断准确率与MR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超声和MSCT;在病因诊断上,对于胆系结石、胆管炎和胰头癌的诊断准确率,四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CP、ERCP和MSCT对于胆管癌诊断准确率均优于超声;此外,ERCP在诊断乳头部肿瘤、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时优于超声和MSCT。结论 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部位(尤其是肝外胆管和十二指肠乳头部)及病因(胆管癌、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