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提高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诊断治愈率,选取本院1999-01/2004-12收治的8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2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单纯细菌感染32例,真菌感染3例,巨细胞病毒感染13例,卡氏肺孢子虫感染12例,混合感染14例,病原不清8例。其中26例(31.7%)发展成重症肺部感染。治愈63例(76.8%),19例死亡(23.2%)。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原虫治疗,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加强对症及支持治疗,有利于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29例患者找到病原体47例次,7例未找到确切的病原体;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共20例,其中1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10例(83.3%)治愈;19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诊疗,其中16例(84.2%)明确了病原体,12例患者经纤支镜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本组36例患者中,32例(88.9%)治愈,2例死亡,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应积极进行病原学的检测,重视影像学检查的意义;早期经验性治疗能否覆盖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纤支镜介入诊疗对于提高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尤其是莺症肺部感染)的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方法:我院自1998年12月-2001年4月共收治89例肾移植。对其中伴有严重肺部感染的1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5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人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一旦出现高热,干咳等症状即很快进入呼吸衰竭,对上述病人进行多次痰培养并作血巨细胞病毒(CMV)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者4例,单纯CMV感染者4例,CMV合并细菌感染者2例,单纯细菌感染3例,霉菌感染2例,经治疗后治愈12例,结论: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在抗炎,抗病毒,抗霉菌治疗同时,果断减少或暂停免疫抑制剂,有利提高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有X线胸片,28例患者行CT检查。由三名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双盲法阅片,然后共同分析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3.8%,其中主要的病原菌依次为细菌、真菌和病毒。影像学诊断为正常者30例(19.0%),诊断为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者44例(27.8%),肺部感染者84例(53.2%)。结论:胸片与CT扫描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及诊治方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因及诊治。方法:对我院近年肾移植术后41例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34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6例,霉菌感染6例,结核感染2例,未查到病原菌的4例;痊愈29例,好转4例,死亡8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细菌,早期诊断、治疗是关键;连续性血液净化辅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17例(58.6%)救治成功,12例(41.4%)因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是肾移植受者术后近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果断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早期联合用药抗感染治疗、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师的诊断与治疗等对患者的成功救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6年4月收治的18例重症肺部感染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治愈8例(44.5%),死亡10例(55.6%)。结论: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病情发展迅速,发展为ARDS后治疗难度加大,预后差,早期诊治、注重自身抵抗力的提高、合理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及使用激素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特点、诊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1例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于肾移植术后〈4个月54例(76.06%),4-6个月12例(16.9%),〉6个月5例(7.04%)。临床表现均有发热,23例为固定时间发热,52例感胸闷,19例迅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紧迫综合征(ARDS),3例死亡。混合感染者36例,细菌感染16例,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13例,结核感染2例,肺孢子虫感染1例,不明原因3例。结论肾移植后肺部感染多为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病情进展迅速而危重,早期就诊,针对病原体合理抗菌治疗,及时调整免疫治疗方案和加强综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使用低剂量环孢素A(CsA)与肾移植患者术后存活的关系。方法60例行肾移植术的术后患者根据移植术后首次应用CsA剂量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32例和低剂量组28例。比较两组免疫抑制剂用量下血药浓度、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人/移植。肾生存率。结果低剂量组术后2、4周CsA平均血药浓度明显低于常规量组(P〈0.001),而在术后2、3、6、12个月CsA平均血药浓度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在移植术后12个月内总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10.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术后12个月内急性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4.4%,而低剂量组为1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剂量组2年肾移植人/肾生存率为93.8%/90.6%,而低剂量组为92.9%/8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环孢素A并不增加急性排斥率、亚临床排斥发生率、排斥治疗逆转率和排斥反应的严重程度,但明显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提高。肾移植患者的术后存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03-01/2006-06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27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总结其感染发生时期、病原菌检出情况、临床表现、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等,分析各因素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抗感染治疗2-4周(平均3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27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肺部感染发生在肾移植后6个月内者25例,其中3个月内者18例,4-6个月者7例。②病原菌阳性率7.8%。③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者病死率35.7%(5,14)。④治疗有效21例,死亡6例,总病死率22.2%,死亡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加用糖皮质激素。2005年元月之后收治的患者对新一代抗真菌药物更敏感。结论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发生肺部感染风险大,病原菌检出率低,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者预后差。适当选择糖皮质激素可改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预后,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应用可降低肺部感染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病例的病原体分布与救治措施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10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原体分布:单纯细菌2例,巨细胞病毒3例,混合感染4例,未能明确病原体1例.6例救治成功,4例死亡.结论 肾移植患者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可靠的病原学诊断、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评价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及开发急性呼吸窘迫征护理效果,结合文献及临床经验,对12例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者应用抗生素、无创呼吸机、床旁血液净化,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诱因,并观察术后血液净化干预所发挥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1996—12/2006—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明确诊断为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193例,其中接受尸肾移植192例,活体肾移植1例,均知情同意。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除5例因术前安置腹膜透析管继续采用腹膜透析外,其余均选择血液透析治疗,其中35例穿插接受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血液透析滤过,8例血浆置换2-5次。终止透析的标准为每日尿量〉1500mL,血肌酐〈300μmol/L。分析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观察接受透析治疗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9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因:急性肾小管坏死89例(46.1%),术后早期低血压42例(21.8%),排斥反应37例(19.2%),动静脉吻合口狭窄9例(4-7%),尿路梗阻8例(4.1%),动脉过长扭曲5例(2.6%),环孢素A肾毒性2例(1.0%),髂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1例(0.5%)。(④术后肾功能转归: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者145例(75.1%);术后3个月血肌酐135-300μmol/L29例(15.3%);〉300μmol/L15例(7.8%);因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2例(1%),肺部重症感染死亡2例(1%)。③术后接受血液透析次数:术后接受血液透析189例,透析1—5次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20例(13.8%);6-10次41例(28.3%);11-20次82例(56.6%);21-25次2例(1.4%);〉25次44例,仅1例恢复正常(0.7%),其余43例患者带肾存活。结论:急性肾小管坏死、术后早期低血压和排斥反应是引起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在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确定以血液净化为主的方案后,绝大多数移植肾功能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4.
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治疗难度较大,如何有效的保护或者替代移植肾功能,又不能使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极度低下,免疫抑制剂的调整使用至关重要.文章旨在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案.方法:选择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02-01/2006-12收治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20例,其中重症肺部感染13例.症状较轻的患者,给予免疫抑制剂调整及减量、抗感染等综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立即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剂,给予抗感染治疗,并根据肺部感染治疗效果,逐渐加用常规免疫抑制剂.观察2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例的治疗转归.结果:7例症状较轻的患者全部治愈.13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治愈9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治愈的9例中仅有1例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1次,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逆转.治愈病例移植肾功能正常.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并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有利于提高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韩雪梅  邱晨  何正强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414-141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2年4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16例资料完整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时段在术后6个月内,混合感染多见,病情较重,呼吸衰竭发生率高(10例,占62.5%),机械通气是重要的抢救手段,治疗后临床治愈9例(占56.3%),死亡4例(其中1例自杀),自动出院3例。结论: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并发症,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救治。早期诊断,及时予以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治疗,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积极应用呼吸支持,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总结肾移植术后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1394例肾移植受者中,术后有32例诊断为肺结核,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肺结核发生率为2.29%,发病时间为术后6~62个月,中位时间19月,其中术后12月内发病12例(37.5%),12—24个月发病9例(28.1%),24~36个月发病6例(18.8%),36个月以后发病5例(15.6%)。本组所有病例均以发热为首发表现或唯一表现,其中高热多见;部分患者伴有呼吸道症状和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5例(15.6%)患者胸片即高度考虑肺结核,其余27例(84.4%)患者随后行胸部CT考虑肺结核可能性大。9例(28.1%)患者根据病史、影像学资料结合痰涂片抗酸杆菌染色阳性确诊。6例(18.8%)患者根据病史、影像学资料结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确诊。其余17例(53.1%)患者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资料或结合实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而做出临床诊断。所有患者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原则进行抗结核治疗。经过规律抗结核治疗后30例患者6~18个月后痊愈。此外,T—SPOT.TB与现有的一些结核诊断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结核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结论肾移植术后肺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患者也缺乏典型影像学和细菌学证据,诊断困难,而影响治疗和预后。因此对于肾移植术后临床症状不典型,结核菌素试验(PPD)诊断不明确,涂片及培养均为阴性的疑似肺结核患者中,T—SPOT.TB作为一种新的检测结核感染的酶免疫学方法,可以帮助确诊,利于肺结核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尤其是重症肺部感染,其起病急、症状严重,病情发展迅猛,早期即可出现低氧血症,易致患者呼吸衰竭或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可致患者死亡,成为肾移植术后近期带肾死亡的主要原因。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1月~2005作12月共收治病例64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临床治愈52例,死亡12例,治愈率达81%。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情观察,早期提供呼吸支持及护理。方法 对9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ARDS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护理体会。结果 抢救成功5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率达37.5%。结论 针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综合性治疗,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加强整体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早提供呼吸支持,正确使用呼吸机,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救治措施,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50例次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42例(50例)次肾移植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检出病原体38例次(76%),未检出12例次,其中细菌感染17例次(44.7%),真菌感染7例次(18.4%),巨细胞病毒感染19例次(38%),支原体感染6例次(12%),混合感染10例次(20%)。肺部感染发生在肾移植术后1个月以内者3例(7%),1~6个月者16例(38%),6个月以后者23例(55%)。50例次感染患者中48例次经积极治疗抢救后好转出院,有2例患者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体与肾移植术后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救治成功的关键是早期病原体及CT检查,及时给予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措施,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加强全身支持。  相似文献   

20.
霉酚酸酯等新三联在肾移植术后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在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及肺部感染的情况。方法:89例肾移植后应用皮质激素(Perd),环孢素(CsA),MMF(或)硫唑嘌呤(Aza)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分成MMF组52例,Aza组37例,MMF组中适当减少CsA用量。结果:临床观察3个月中,急性排斥(AR)发生率MMF组7.7%(4/52),Aza组16.2%(6/37),肺部感染率MMF组13.5%(7/52),Aza组21.6%(8/37),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MMF组方案对减少AR发生率与并发肺部感染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