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原修复方式及修复液pH值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庆  侯文  胡莉 《贵州医药》2008,32(2):167-168
在做石蜡组织免疫组化时,多数切片需做抗原修复,修复方式常用的是热修复,抗原修复液多为pH6.0枸橼酸盐缓冲液和pH9.0Tris-EDTA缓冲液,我们选用不同的热修复方式和常用的两种修复液进行比较,以观察它们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希望能找到有效的、稳定的、相对统一的抗原修复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抗原修复方法 对食管癌中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的影响.方法 选取Ki67、IL17、CD4和CDs四种分别定位于细胞核、细胞浆与细胞膜的不同抗原做为免疫组化染色的标记,在食管癌连续切片上应用高压抗原修复和微波抗原修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抗原高压修复的染色效果要优于微波修复.一方面,CD4抗原高压修复染色的阳性率要高于微波修复染色的阳性率;另一方面,CD8、Ki-67和IL-17高压修复染色的阳性率与微波修复染色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组织不易脱片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使用抗原高压修复;在微波修复与高压修复染色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选择微波修复这种较柔和的方法 以避免组织脱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将新型的石蜡切片脱蜡抗原修复液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新型的石蜡切片脱蜡抗原修复液替代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操作,将适量20倍稀释的脱蜡抗原修复液用于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标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面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表达的检测.结果 ER、PR、CerbB-2阳性定位准确.结论 将组织切片脱蜡和抗原修复一次性完成具有操作简便,避免二甲苯对人体造成伤害,且染色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免疫组织化学也称免疫细胞化学,是用标记抗体寻找组织细胞抗原的方法,来检测细胞中化学成分的科学技术.由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单,设备要求简单,且该技术在组织中定位性能好,因此,常常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及科学研究.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抗原修复技术是关键步骤.本研究比较抗原修复过程中修复液柠檬酸盐缓冲液与EDTA缓冲液的使用,旨在优化抗原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原修复方法对脱钙组织石蜡切片抗原性的恢复作用。方法 将“低温微波-硝酸快速脱钙方法”处理的骨及其软组织分为5组:Ⅰ对照组、Ⅱ盐酸组、Ⅲ胰蛋白酶组、Ⅳ微波-枸橼酸组和V微波-Triton X-100组。应用LSAB技术检测ANP,5-HT,S-100,NF,GFAP等7种抗体在Ⅰ~V组的表达,图像分析各组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OD)。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Ⅱ一Ⅴ的OD值(分别为.097±0.35、1.03±0.38、1.96±0.49和1.89±0.43)明显高于Ⅰ组(0.26±0.34),Ⅳ、Ⅴ组明显高于Ⅱ、Ⅲ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Ⅱ与Ⅲ、Ⅳ与Ⅴ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波缓冲液和表面活性剂恢复脱钙组织石蜡切片抗原明显好于胰蛋白酶和盐酸,能显著提高免疫组化染色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通过比较3种抗原修复的方法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效果,以探求提高不同抗体表达方法的最佳修复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高压修复法、微波修复法、酶消化,用Envision试剂盒进行化学反应,检测比较ER、PR、Ce小B-2、Actin、CD68、C120、CD45R0、P53、CK染色的结果.结果 3种抗原修复方法有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乳腺癌ER、PR、ki-67、E-Cad的最佳抗原修复方法.方法:微波抗原修复和高温高压加热抗原修复在相同pH值的缓冲液中对60例乳腺癌组织切片进行抗原修复,检测ER、PR、ki-67、E-Cad,显微镜观察结果.结果: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法在乳腺癌组织ER、PR、ki-67、E-Cad检测中阳性定位准确,着色强度增强,极大降低免疫组化背景着色.与微波抗原修复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高温高压对乳腺癌ER、PR、ki-67、E-Cad进行抗原热修复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用尿素提取寄生虫抗原的研究日渐增多,结果均证明尿素溶性抗原比水溶性抗原敏感和特异。因此我们用Sepharose4B分别提纯猪囊尾蚴Ag—W和Ag—W,用ELISA对这些抗原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既敏感又特异的抗原组份。  相似文献   

9.
10.
3种抗原修复法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微波加热、高温加热和酶消化进行组织抗原修复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比较三种抗原修复方法暴露抗原之间的区别,寻求最佳的免疫组化方法。方法微波修复组、高压加热组和酶消化组,各组用Envision试剂盒,检测Ki-67、CDla、CD83、CD3、CD4、CD8、CD45RO染色结果。结果三种抗原修复方法有明显差异,高压加热最佳,微波加热其次,酶消化效果最差。结论高压加热组织抗原修复方法经济、操作简单,适合大量标本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在大肠癌微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荆豆凝集素(UEA-1)和鼠抗人IV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内层皮细胞对大肠癌组织进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毛细淋巴管仅内皮细胞着兰色而呈细的管腔样结构,而毛细血管则呈现内层蓝褐色外层红色的双层着色的管腔样结构。结论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在大肠癌微淋巴管分布和数量变化等研究方面是一种较为准切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医学的历史也就有多长,这是因为疾病与生命相伴而至的,医学的任何一个进步都是建立在当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相应水平上,因此,了解医学的历史也就是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史,医学的目的是解除人体的病痛,其核心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两个五一节,而这两个五一节的关系可以明确为:任何疾病的有效治疗均来源于正确的诊断,在当今医学发展的现状下,虽然疾病的诊断手段有几十种之多,但就其准确性来说首推病理诊断准确性高,即病理组织学诊断要比化验、放射、CT、核磁共振、核素等任何一种诊断方法更准确、更可信、更有权威性。而在病理组织学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以下简称免疫组化)已成为其中的一种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13.
袁燕平  黎美仁  胡佳莉  周燕 《江西医药》2021,56(11):1850-1852
目的 研究自制的免疫组化笔对高铁二胺-阿利辛蓝(HID-AB)染色速度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已经确诊的大肠肠化标本30例,每例标本切片后分为两组,一组使用常规HID-AB染色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即在常规染色基础上使用自制免疫组化笔,然后观察比较实验组与常规染色组结果的异同.结果 两组HID-AB染色结果均为阳性,而实验组的操作更加方便快捷,试剂消耗量更少.结论 自制免疫组化笔有助于提高HID-AB染色的操作效率,同时能够减少试剂消耗量,如果能够在免疫组化中使用这种笔,将极大地降低成本,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重症HBV急、慢性感染时,出现肾功能衰竭,一直被认为属功能性,而器质性病理形态改变不明显,需进一步探讨。方法20世纪90年代起随机收集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病死者肝、肾组织作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计85例。结果85例肾组织病理切片镜检均见有轻重不等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染色HBsAg和HBcAg阳性者高达75.3%。结论HBV慢性感染时,HBV可在肾组织内表达,同时肾组织亦存在轻重不等的病理形态改变,这可能是HBV感染者肾功能衰竭的基础,单纯功能性损害的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金传兵  王贵春  姚亮 《安徽医药》2017,21(9):1623-1625
目的 比较计算机辅助塑型钛网与传统手工塑型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颅骨缺损修补的86例患者,其中44例为手工塑型钛网(手工塑型组),42例为计算机辅助塑型钛网(计算机辅助塑型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计算机辅助塑型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手工塑型组[(82.3±7.1) min vs (126.9±9.3) min,(P<0.01)];计算机辅助塑型组钛钉使用数量明显少于手工塑型组[(8.1±1.2)个 vs (11.9±1.6)个,P<0.01];计算机辅助塑型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4.8%,手工塑型组共发生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20.5%,计算机辅助塑型组术后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手工塑型组(P<0.05);计算机辅助塑型组塑型满意度明显高于手工塑型组(97.6% vs 72.7%,P<0.01);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算机辅助塑型钛网由于术前已预塑型,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工作量,降低了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提高了塑型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泪小管断裂疗效的差别。方法采用直接插硬模外麻醉导管和Worst泪道探针置硅胶管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泪小管断裂吻合。结果术后随访1-3年,在直接插管法38例中,泪道通畅33例,通但不畅3例,不通1例,治愈率96.9%。Worst泪道探针置硅胶管法41例中,泪道通畅34例,通但不畅5例,不通2例,治愈率95.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泪小管断裂手术中互补,且都有效。  相似文献   

17.
急性氧乐果中毒脑AChE和ChAT免疫组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乐果是高毒类有机磷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有机磷农药的急性毒性作用主要归因于对胆碱能神经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造成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的堆积,后者持久地作用于ACh受体而引起一系列的胆碱能神经兴奋症状。ACh的水解酶和合成酶分别是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脑内AChE的抑制直接影响ACh的降解,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能损害中起着主要作用。而ChAT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后的改变国内未见报道。本实验应用40%氧乐果制作家猫急性中毒模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染毒前后猫脑组织中AChE和ChAT免疫阳性细胞面积比,为进一步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彭燕  陈柯  王志华  刘虎  钟文 《安徽医药》2009,13(10):1207-1208
目的探讨胸腹水沉渣包埋诊断为恶性肿瘤细胞的临床特征及寻找肿瘤细胞的组织来源。方法通过常规涂片初步筛检18例疑诊恶性肿瘤的标本,经离心沉渣包埋切片,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明确诊断并追朔其组织来源。结果依据18例胸腹水包埋后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和标记结果证实12例胸腹水样品为腺癌,它们分别是肺泡上皮来源的腺癌、卵巢来源的腺癌及胃肠道来源的腺癌,3例为鳞状细胞癌,2例小细胞神内分泌癌;1例为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结论胸腹水沉渣包埋切片及免疫组化可作为恶性胸腹水诊断的重要手段,为临床寻找和判断恶性肿瘤细胞的组织来源带来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thymidine phosphorylase (TP) and 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 (DPD) and the response to cape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recurrent gastric cancer. TP and DPD expression in paraffin-embedded specimens of primary lesions, obtained from 25 patients before capecitabine chemotherapy, were evalua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ith anti-TP and anti-DPD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e patients (19 male and six female) had a median age of 65 years (range 37-74). All had a good performance status [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 0 or 1]. Overall response rate to capecitabine therapy was 32%. TP was positive in 19 tumors (76%) and DPD was positive in 13 tumors (52%). The response rate (R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Fisher's exact test, P=0.028) in patients with TP-positive and DPD-negative tumors (RR=60%, 6/10) than in the remaining patients (RR=13%, 2/15). TP and DPD expression profiles are useful for predicting a response to capecitab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