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女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首发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PCI的女性患者,根据是否在术中发生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A组)和血流正常组(B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资料及随访不良事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平均年龄较高,既往常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发作较少,TIMI评分和GRACE评分明显升高,自胸痛症状发作至血管开通的时间较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肾小球滤过率、BNP和D-dimer水平较高,随访期间MACEs发生率较高.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胸痛至血管开通时间、既往糖尿病史、冠心病病史、肾小球率过滤是女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N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胸痛至血管开通时间、既往糖尿病史、冠心病病史、肾小球率过滤是女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护理工作流程图优化急救流程对急诊PCI术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医院急诊科2017-08~2018-05收治的72例STEMI行PCI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急救流程;以2018-06 ~2019-09收治的72例STEMI行PCI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在急救和护理工作中应用STEMI护理工作流程图,比较两组到达医院就诊到球囊扩张时间(D2B)、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症状发作至急诊时间、D2B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D2B时间<90min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及急诊停留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h内相关导联ST段降低率高于对照组,行二次PCI术率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内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PCI患者急救和护理中应用STEMI护理工作流程图能够显著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护理质量,为患者的进一步救治赢得更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时机不同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β受体阻滞剂治疗时机不同,将接受PCI的351例STEMI患者分为早期组(229例,行直接PCI术前即使用)和晚期组(122例,行直接PCI术后至出院前使用)。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既往史、发病到再灌注时间、Killip分级、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肌酸激酶(CK)峰值、手术暴露时间、入院时的心率、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PCI情况等。平均随访时间1.5年,记录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结果早期组患者的手术暴露时间明显短于晚期组[(58.6±20.3)min vs.(64.8±22.8)min,t=2.609,P<0.05]。早期组患者再住院率(19.7%vs.29.5%,χ2=4.357,P<0.05)、病死率(1.7%vs.5.7%,χ2=4.176,P<0.05)显著低于晚期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严重、发病到再灌注时间>12 h、入院时心率>90次/min是STEMI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OR s>1);Killip分级<Ⅱ级有利于STEM I患者的存活(OR<1)。结论早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行直接PCI术STEM I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刘金强 《北方药学》2018,(1):146-14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PCI使用替格瑞洛的临床效果,分析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STEMI行急诊PCI的患者共4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造影诊断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EMI患者行急诊PCI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预后质量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院内急性胸痛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某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4月采用传统流程救治的78例STEMI患者,同2016年5月~2016年10月采用院内急性胸痛绿色通道救治的98例STEMI患者实施救治后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组98例患者中,急诊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为8例,行PCI者90例,平均D2B为(69.63±6.94)min,其中有88.73%达到胸痛中心要求的90min;在对照组78例患者中,造影诊断正常的患者为6例,行PCI者72例,平均D2B为(112.51±7.85)min,观察组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与平均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院内病死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两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创建胸痛中心以来,我院采取院内急性胸痛绿色通道大大减少了对STEMI患者救治时间的延误,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值得在本领域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与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TRI)和经股动脉(TFI)急诊PCI治疗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预后.观察两组PCI成功率和近期临床疗效以及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和统计患者术后绝对卧床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TRI组的穿刺成功率、血管开通率(血流TIMI3级)分别为99.0%、98.0%,TFI组则分别为100.0%、9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管开通时间、总手术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RI组的住院时间和平均费用明显低于TFI组(P<0.01或0.05).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并发症的发生率以TRI组为低(P<0.01).术中造影剂用量和X线曝光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心功能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PCI安全可行,效果肯定,可作为AMI急诊介入治疗的常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的女性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所选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AMI组和女性AMI组,比较两组间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女性组平均发病年龄、农村患者比例、住院病死率均高于男性组(P<0.05或P<0.01),发病后及时入院者较男性组少(P<0.01);女性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发病前2周有呼吸道和肠道感染史、无明显诱因、非Q波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心衰者均显著多于男性组(P<0.05)。结论女性AMI的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AMI,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即刻和随访结果,以评价在具备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急诊PCI的可行性.方法 1998年6月至2005年12月对122例STEMI患者经股动脉行急诊PCI治疗,其中119例直接PCI,3例补救PCI.结果 血管造影成功率95.1%,操作成功率93.4%.5例应用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2例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住院死亡5/122例(4.1%),术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55±0.16).平均住院天数(9.5±5.8(1~36)d.6个月死亡7/122例(死亡率5.7%).结论 直接PCI可迅速使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并恢复正常血流,扩大了治疗STEMI的适应证,高危患者术后存活率高,住院时间缩短.补救性PCI是静脉溶栓治疗失败后的一种有效补救措施.在具备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急诊PCI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经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IRA开通时间分为达标组(39例)和未达标组(61例),分析影响IRA开通时间的因素。结果达标组夜间发病率、转运PCI率低于未达标组,初中以上学历、归结于心脏病、首诊10min内获得心电图的概率高于对照组,症状发作至门诊就诊时间、沟通至签字时间、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短于未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夜间发病、归结于心脏病、低收入家庭、首诊10 min内获得心电图、沟通至签字时间、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是影响急性STEMI患者IRA开通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夜间发病、归结于心脏病、低收入家庭、首诊10min内获得心电图、沟通至签字时间、门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是影响急性STEMI患者IRA开通时间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女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心肌微循环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 就诊于医院诊断为首发心肌梗死的女性患者76例,随机分为缺血后适应(IPC)组和对照(CON)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其中IPC组行缺血后适应术式.记录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术中资料、酶峰水平、心功能及随访不良事件.结果 IPC组三支冠脉的CTFC均高于CON组,IPC组术后TMPG 3级比例高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无复流/缓血流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心肌坏死标记物酶峰水平低于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外1个月时IPC组LVEF水平高于CON组,2组患者各项不良事件IPC组发生率均低于CON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可以预防接受急诊PCI的女性STEMI患者心肌微循环障碍、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血脂谱特点。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138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中青年组(32~59岁,38例)和老年组(60~89岁,10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血脂谱特点。结果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且中青年组患者的男性比例较老年组显著升高(P<0.01),中青年组的吸烟史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较中青年组高(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异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青年组患者以高三酰甘油(TG)、高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为特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能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non-LDL-C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评估不亚于LDL-C。  相似文献   

12.
术前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心梗拟行急诊PCI治疗患者105例,分为替罗非班组(术前给药)47例及对照组58例,比较2组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IRA)TIMI血流分级(TGF),术后IRA血流校正TIMI计帧数(cTFC),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消耗量和出血并发症的差别。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前造影IRA前向血流达TIMI2~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TIMI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替罗非班组校正TIMI计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替罗非班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P<0.01),造影剂消耗量更少(P<0.01)。2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STEMI)急诊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提高术前IRA开通率,改善术后冠脉血流,简化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某院行急诊PCI的1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了32例患者作为急诊PCI组;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某院行急诊PCI+替罗非班治疗的10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了30例患者作为急诊PCI加替罗非班治疗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急诊PCI加替罗非班治疗组术后血管再通率高于急诊PCI组(P0.05);急诊PCI加替罗非班治疗组院内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急诊PCI组(P0.05);急诊PCI加替罗非班治疗组的住院时间短于急诊PCI组(P0.05)。结论:皮冠脉介入治疗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使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穿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方法 比较经桡动脉介入(TRI组,54例)和经股动脉介入(TFI组,49例)两组行急诊PCI治疗相关资料.结果 两组基本特征、血管穿刺时间及成功率、PCI成功率、麻醉至球囊扩张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TRI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FI组(3.8%vs10.2%)(P<0.01),住院时问明显短于TFI组(P<0.05).结论 TRI行急诊PCI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TFI比较,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冠状动脉内联合应用法舒地尔及替罗非班与维拉帕米及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无复流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手术方法相同,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给予替罗非班,观察组给予法舒地尔对照组给维拉帕米。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无复流恢复时间、TMPG分级、术后1 h心电图ST段回落、左心功能及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无复流恢复时间、TIMI血流分级、TMPG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行急诊PCI出现无复流给予法舒地尔和替罗非班,可以增加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减少术后心绞痛及MACE的发生率,且未增加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患者306例,分老年女性组126例,老年男性组18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介入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老年女性组发病年龄晚,首发症状不典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及多支病变均高于男性(P均<0.05);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的即刻成功率两者相似,女性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率明显高于男性组;然而经多元回归分析校正年龄等因素后,性别不是预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治疗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与男性在临床特征及病变特点方面存在显著不同,但PCI治疗预后却基本相似,性别不能成为预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治疗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住院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法 509 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4组,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分析.结果 总体和各亚组冠心病患者SAS标准分和SDS标准分均显著高于国内标准常模分值(P<0.05);UA组SAS标准分及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SA和STEMI组(P<0.05);各亚组发生焦虑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哑组间SDS标准分、抑郁发生率及抑郁严重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女性患者SAS和SDS标准分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1),女性患者抑郁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1和P<0.05).结论 住院冠心病患者各有约四分之一的病例并发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或)抑郁;UA患者更易并发焦虑;女性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于男性,且抑郁程度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18.
蒋俊  陈亮  张娟  林松 《江苏医药》2021,47(2):181-184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STEMI患者入院时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Cys-C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住院期间服用替格瑞洛发生出血的预测模型,并交叉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某院治疗并服用替格瑞洛的135例急诊行PCI的STEMI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用于模型建立的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前Tp-e/QT比值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PCI的STEMI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第1次心电图结果测量计算出Tp-e/QT比值,观察PCI术后院内病死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出院后死亡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 Tp-e/QT比值≥0.25患者院内病死率、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出院随访6个月病死率均高于Tp-e/QT比值<0.25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Tp-e/QT比值对STEMI患者行PCI后的预后有一定影响,可作为STEMI行PCI术后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