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30 d喂养试验中血液学及血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选用某实验室毒理学实验中对照组Wistar大鼠400只,雌雄各半,喂养30 d。第31天巴比妥那麻醉大鼠,腹腔静脉取血,测定血液学及血生化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雌、雄大鼠血液学及血生化检测指标变异度比较大,雌鼠红细胞(RBC)计数为(6.76±0.43),雄鼠为(6.98±0.37),雌鼠与雄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生化分析中雄鼠的丙氨酸转氨酶(ALT)为(27.56±4.39)、尿素氮(UREA)为(5.31±0.72)、白蛋白(ALB)为(32.34±2.07)、甘油三酯(TG)为(0.53±0.09),雌鼠的ALT为(25.66±4.26)、UREA为(5.08±0.72)、ALB为(31.88±1.83)、TG为(0.52±0.09),雌鼠与雄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检测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各项检测指标正常值范围与其他文献报道大致相近。与国内文献相比,具有显著性的检测指标偏少;与国外文献相比,各项检测指标数值偏小。  相似文献   

2.
不同性别、年龄Wistar大鼠常规血液生化值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性别和年龄因素对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血液生化值的影响。方法用ECHO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血液生化值。结果各周龄大鼠雌雄间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比较结果:幼龄期3周龄动物的总胆固醇(TC)雌雄间差异显著(P<0.05);生长期6周龄动物白蛋白(ALB)、总蛋白TP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P<0.01);生长期6周龄大鼠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脂(TG)、TC等指标雌雄间有显著差异(P<0.05)。成年期13周龄动物丙氨酸转氨酶(ALT)、ALB、甘油三脂(TG)指标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P<0.01);老年期52周龄大鼠的尿素氮(BUN)、TP、TG、ALT等指标雌雄间差异极其显著(P<0.01);老年期(52周龄)大鼠的AST雌雄间有显著差异(P<0.05)。同性别各周龄大鼠的一些血液生化指标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年龄、性别因素对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的血液生化值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液样本处理方式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取体重180~220 g的SPF级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禁食不禁水12 h后,用3%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全血和肝素抗凝血各3 m L。将每种血样分别置于3个1.5 m L的离心管和肝素抗凝管中各1 m L,并分别在室温放置1 h、2 h、4 h后进行离心,测定血糖、血脂、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结果血液样本类型和采集后离心前的放置时间对Wistar大鼠的血清或血浆TC、TG、TP、ALB、ALT、ALP、BUN和CREA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血浆的GLU值显著高于血清(P0.05,P0.01),并随着采集后离心前放置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血清AST和CK、LDH值则均显著高于血浆(P0.05,P0.01),且随采集后离心前放置的延长呈现持续显著的上升(P0.05,P0.01)。而采集后离心前放置时间对Wistar大鼠血浆AST和CK、LDH值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血液样本类型对血脂、蛋白和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但对GLU、AST、CK、LDH等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采集后离心前的放置时间延长可导致血清血浆GLU下降,血清AST、CK、LDH升高,但对血浆AST、CK、LDH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清洁级Wistar大鼠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及ICR小鼠免疫学指标正常参考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8周龄雌、雄的大鼠的常用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值进行检测;对ICR小鼠进行免疫学试验,以确定平均值及正常参考范围。结果雄性大鼠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总数、谷草转氨酶均明显高于雌性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肌酐指标则是雌性大鼠高于雄性者;小鼠免疫学指标经分析,脾脏/体重比值、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均偏低。结论本文为Wistar大鼠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和ICR小鼠免疫学指标的测定数据,将为从事生物医药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基础对照参考值,同时为标准化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性别、年龄、微生物因素对Wistar大鼠血常规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性别、年龄、微生物因素对Wistar大鼠血常规值的影响。方法 Coulter JT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自动检测。结果 SPF级雌、雄老龄Wistar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色素量、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SPF级、普通级老龄Wistar大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SPF青年、老龄Wistar大鼠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色素量、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性别、年龄、微生物对Wistar大鼠血常规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饲料对动物生长的影响,选择质优价廉的饲料.方法将不同来源的A、B、C三群Wistar大鼠分别分成4组,用a、b、c、d四种鼠料分别喂养,每周称量动物体重和饲料消耗量,比较各组平均增重和采食量.结果经方差分析A、B、C各群动物的增重情况,同群各组体重增长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采食量却不同.结论4个饲料厂的鼠料对同群的4组Wistar大鼠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但饲料d的消耗量最高,而饲料c的消耗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廖建兰 《当代医学》2021,27(20):156-157
目的 探讨换血疗法对新生儿黄疸血常规及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进行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在换血前后的血常规及血液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00例黄疸患儿换血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B/A)、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网织红细胞比值(RET)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换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儿换血后,90.0%(90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低血钙(60例)、高血糖症(62例)、代谢性酸中毒(20例)、血小板减少症(26例)等.结论 换血疗法可很好改善黄疸患儿的血常规及血液生物化学等指标,能换出患儿血液中大量的胆红素,防止患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另外,换血疗法会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换血疗法的实施必须严谨执行,需全面把控患儿的换血指征,严谨检测患儿的血常规及血液生物化学等指标,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30 d喂养实验中体重及食物利用率的正常值范围。方法:选用本实验室正常喂养的wistar大鼠200只,雌雄各半,喂养30 d。每周称一次体重,记录摄食量、食物利用率,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雌、雄鼠在各周龄的体重变异度不大,变异系数5.2%~10.0%;雄鼠体重增加量、摄食量及食物利用率均高于雌鼠(P0.01),雄鼠发育速度要快于雌鼠。结论:本实验的结果资料与其他实验室报道的结果相近,但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性别和年龄因素对封闭群草原兔尾鼠正常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利用雅培(AEROSET)全自动血液生化测定仪对雄性组、雌性组、1月龄 2月龄组和 2 4月龄组封闭群草原兔尾鼠的 2 3项血液正常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 两年龄组各指标间以及两性别组各指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实验中封闭群草原兔尾鼠的性别因素和年龄 (1月龄 - 2月龄年龄段和 2 4月龄年龄段 )因素对测定的 2 3项正常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性别、年龄对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血常规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性别和年龄因素对其血常规值的影响。方法用MEK-7222K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血常规值。结果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周龄对其体重、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周龄对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平均体积有显著影响(P〈0.05),周龄对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红细胞、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色素量无显著影响(P〉0.05)。SPF级Wistar大鼠性别对体重、白细胞、血小板分布宽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对嗜碱性细胞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色素量、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的年龄、性别因素对其血常规值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舌下静脉采血法和拔眼球采血法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配对分为两组,一组予以拔眼球采血,另一组予以舌下静脉采血。采集两份血,抗凝血测定血液学指标,非抗凝血分离血清测定生化指标,比较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种采血方法对SD大鼠生化和血相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从实验动物福利角度考虑,舌下静脉采血相对拔眼球采血较符合善待实验动物的要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The influence of exercise at high temperature on adult males' routine blood indexes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HSP72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PBLs) was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round for health supervision of adults receiving exercise at high temperature. 180 adult male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erci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which the exercise group was subdivided into subgroup 1 and subgroup 2 receiving exercise at high temperature in the afternoon and in the morning, respectively. Peripheral venous blood was phle- botomiz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xercise to examine routine blood indexes and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HSP72 in PBL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outine blood indexes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in each group were within the range of normal values of male ad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exerci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indexes before exercise. After exercis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HSP72 in PBLs in exercise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exercise, and HSP72 expression levels in subgroup 1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ubgroup 2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ents of ALT, urea, Na+, Cl-, Ca2+ and K+ in subgroups 1 and 2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but CK level was higher than i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ntents of Na+ and Clin subgroup 1 were relatively lower than those in subgroup 2 (P〈0.05). It was concluded that while receiving exercise at high temperature, adult males' HSP72 levels in PBLs could be increased and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change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health supervision to avoid obvious body injuries at high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3.
张鸿 《西部医学》2011,23(8):1592-1593
目的探讨三种桡动脉穿刺方法在儿科采血中的成功率。方法将403例0~3岁患儿按病情轻重分为3组,十字法组136例,目测法组138例,传统法组128例,分别用3种不同桡动脉穿刺采血并回顾资料分析。结果三种方法比较,目测法穿刺成功率较高。结论目测法定位迅速、准确,缩短采血时间,减轻疼痛,成功率高,提高了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5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别用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两种方法采得血样,称为末梢血组(末梢组)和静脉血组(静脉组),对比两种采血方法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血小板(PLT)等的检验结果。结果:静脉组研究对象在RBC、PLT、HCT、Hb指标上明显高于末梢组(P<0.05),在WBC、MCV指标上明显低于末梢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采血方式对于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静脉采血的检验结果稳定性要好于末梢血检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格列齐特对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格列齐特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液变学的影响。方法 用四氧嘧啶造成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于造模后4周开始用格列齐特灌胃8周,比较给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造模后的大鼠给予格列齐特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格咧 齐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后血液生化系列指标的变化。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早产儿分别用电极法、速率法、酶法测定K^+、Na^+、Cl^-、心肌酶类和BUN、CO2CP、Cr、Ca^2+,比较两组早产儿各项指标有无差异。结果早产儿窒息后心肌酶和BUN、Cr水平升高,而CO2CP、Na^+、Cl^-、Ca^2+水平下降(血清K^+仅在重度窒息组有明显变化);胎儿宫内窘迫窒息组其心肌酶、BUN、Cr升高水平和CO2CP、Na^+、Ca^2+降低水平与出生后窒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窒息缺氧后,血液中多项生化指标均可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可作为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大鼠生理、血气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为其他接受外科手术的试验动物提供影响较小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大鼠22只,随机分为两组,各11只.A组给予乌拉坦肌肉注射,B组给予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对两组大鼠的生理指标(平均动脉压、体温、心率、血压)、动脉血气指标(酸碱度、CO2分压、O2分压、血红蛋白、碱剩余)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红细胞聚集)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随时间延长,两组大鼠MAP和体温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术后40 min和50 min时A组大鼠MAP明显低于B组(P<0.05),但两组大鼠体温始终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大鼠术后心率没有明显改变,且两组之间始终没有明显差异(P>0.05).A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术后逐渐降低,且在术后40 min和50 min A组大鼠收缩压明显低于B组,术后20、30、40、50 min A组舒张压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大鼠pH和血浆黏度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鼠其他血气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戊巴比妥钠麻醉的11只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生理、动脉血气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都改变不大,而乌拉坦则可以对大鼠的平均动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动脉血pH以及血液粘度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在动物实验中应尽量避免选择,如必须选择则应对可能产生的影响给予充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相关血液与血生化指标对缺血性结肠炎(IC)的诊断及结局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IC患者115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同期于医院因腹痛或便血就诊94例患者,均完成肠镜检查,并诊断为非I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入院48 h内血生化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对IC的诊断效能及预后价值。结果 IC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房颤、腹部手术史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P=16.756/0.000、7.133/0.011、5.711/0.024、4.905/0.041、9.263/0.003);2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血钾(K)、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P=5.753/0.000、1.986/0.045、2.253/0.025、7.189/0.000、5.271/0.000、1.988/0.049、6.969/0.000、9.045/0.000、3.582/0.000); Fib+DD+血K联合诊断IC的准确性最高(AUC=0.903,95%CI=0.861~0.946,P=0.000)。另Hb对IC结局的预测效能最大(AUC=0.695,95%CI=0.551~0.840,P=0.019)。结论若患者首诊以腹痛或便血就诊,血生化联合检测可提高IC的诊断效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钾联合检测能达到较好的准确性,血红蛋白可能具有早期预测IC结局的效能,患者既往病史也有助于I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