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万琛宜 《江西医药》2011,46(3):288-290
出血性脑梗死(hefn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脑梗死后缺血区内继发性出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意义重大。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利用组织间磁敏感度差异和血氧水平依赖效应成像(blood oxygen—ationlevel dependent,BOLD)的磁共振检查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3):220-222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有出血转化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均给予普通磁共振检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出血转化的检出率及出血检出面积。结果常规扫描组出血检出率为6.25%,磁敏感加权成像组出血检出率为26.5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x2=25.87,P=0.001);常规扫描组出血检出面积为(698.8±148.2)mm~2,磁敏感加权成像组出血检出率为(983.5±196.3)mm~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3.26,P=0.014)。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有出血转化的检出率优于普通磁共振检查,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再灌注出血情况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影像学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收治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1.5 T超导MR成像仪进行检查,依次进行常规MRI平扫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不同MRI技术诊断效能、出血体积,并分析两种技术影像学特征。结果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常规MRI平扫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出血脑梗死再灌注出血准确度、特异度高于常规MRI平扫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出血体积大于常规MRI平扫出血体积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再灌注出血的准确性、特异度较高,可以尽可能完整扫描脑内出血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结果,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215例脑梗死患者行MR的T1WI、T2WI、DWI与SWI扫描,分析T1WI、T2WI、DWI和SWI对出血性脑梗死检出率的差异和SWI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SWI检出出血性脑梗死45例,T1WI检出20例,T2WI检出28例,DWI检出31例。SWI检出率显著优于其他方法(χ2=31.21,P〈0.05)。结论 SWI较MR常规序列(T1WI和T2WI)和DWI序列可检出更多的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出血性脑梗死检查的一线方法或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选取92例患者,入院后对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进行收集记录;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分为2组;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颤(P=0.004,OR=2.162)、血糖(P=0.003,OR=2.281)、D-二聚体(P=0.018,OR=2.404)、LDL-C(P=0.020,OR=0.582)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房颤病史、高血糖、D-二聚体水平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资料来提高现在人们对出血性脑梗死的磁共振成像的了解与认知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表现为出血性脑梗死共22例,其中发生在颞叶12例,颞顶枕叶4例,颞枕叶3例,颞顶叶2例,额颞顶叶1例。结论通过分析资料得出MRI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认知与诊治都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分型及临床实施针对性治疗的效果。方法随即选取我院临床收治的50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临床根据急性卒中合作组的CT分型标准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型的结果采用血小板药物实施针对性治疗,并观察治疗结果。结果通过对本组患者临床分析可以得知,HI-1型患者有23例,,HI-2型患者13例,PH-1型有8例,PH-2型6例,HI-1型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和HI-2型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患者出现恶化,分别为右侧中枢性面舌瘫与右侧肢体偏瘫伴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其余分型患者治疗均为好转或无变化。结论 HT患者的临床治疗要根据患者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有效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8.
冯桂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2,(28):48+50-48,50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3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出血性转化组(63例)及非出血性转化组(17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占同期脑梗死患者的26.7%,高血糖(OR值为2.35,95%CI7.21~12.36)和低胆固醇(OR值为2.14,95%CI3.86~5.35)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糖血脂越高、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越容易发生出血性转化。  相似文献   

9.
林兴建  孙丰  曹辉  刘文  肖朝勇  陈道文 《江苏医药》2012,38(7):774-776,740
目的研究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降纤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出血性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309例接受降纤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DWI及T1WI、T2WI检查后分为出血性转化组(HT组)和非出血性转化组(NHT组);降纤治疗后2周内复查CT或MRI,比较两组DWI特点。结果 309例患者中,14例发生HT(4.5%),DWI可见病灶处信号降低,由高信号变为稍高混杂信号。与NHT组相比,HT组DWI上病灶面积大,最低ADC值及平均ADC值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WI上病灶体积,病灶最大直径及最低ADC值是脑梗死患者降纤治疗后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降纤治疗后,脑梗死患者HT发生率较低;DWI可以作为降纤患者HT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常琳  吕友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04-2606
目的 研究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有病灶内继发出血分为出血性转化组(HT组)和非出血性转化组(NHT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心房颤动史、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等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HT组21例,NHT组39例,出血性转化率为35%,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及入院后血压、血糖高的患者易于出血转化(P =0.009、0.013、0.005、0.008、0.017);有心房颤动、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出血位于皮层及总胆固醇低的患者易于出血转化(P=0.020、0.037、0.003、0.009),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冠心病史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35、0.309、0.196、0.717、0.058).结论 高血压、高血糖、心房颤动、低胆固醇血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我院收治的480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和影像的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继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39例患者发生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率为8.13%;其中梗死面积(OR 9.2,95%CI 3.4~28.1)是脑梗死出血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易继发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与脑微出血及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本院49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HT组(62例)和非HT组(430例),分析两组中脑微出血(CMB)、抗凝治疗、高血压、大面积的梗死、年龄、吸烟、酗酒等指标是否有差异,从而确定HT与CMB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显示梗死后出血转化与CMB、高血压、大面积梗死、溶栓抗凝治疗有一定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另外几项危险因素:年龄、吸烟、酗酒HT组与非HT组间没有较大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B、高血压、大面积梗死、溶栓抗凝治疗可能是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梗死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临床与影像改变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继发出血转化的脑梗死患者临床、影像资料.结果 ①卒中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者15例(46.9%),继发HT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起病时增加(P=0.017);HT发生距起病中位数为2天;②梗死部位:大脑半球29例(90.6%),病灶直径>3.0 cm 27例(84.4%);③出血部位:脑叶19例(59.4%),基底节区13例(40.6%);④CT/MRI发现片状出血23例(71.9%),脑组织肿胀17例(53.1%).结论 脑梗死出血转化最常见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其中约半数患者出现卒中症状加重或新症状,以片状出血最多见,CT/MRI是诊断HT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7):159-16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疏松病变程度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0岁以上符合静脉溶栓指征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依据ARWMC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脑白质疏松、中度脑白质疏松和重度脑白质疏松,比较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率。结果本研究中轻度脑白质疏松患者31例,中度脑白质疏松患者23例,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30例。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率(26.67%)显著高于轻度脑白质疏松患者(6.45%)和中度脑白质疏松患者(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46,P=0.033;χ~2=4.600,P=0.032)。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溶栓后出血转化率高,在临床上可将脑白质疏松程度作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一个危险因素,据此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CT及MRI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出血性转变患者40例,观察其CT及MRI表现,并将两者发现出血性转变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MRI检查发现HT者为40例, CT检查发现者为23例,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58, P〈0.05)。结论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亚急性期MRI比CT更显优势,合理选择MRI,尽早发现出血性脑梗死从而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因素及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66例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发生时间越早,症状越重,病死率高;66例患者中,基本痊愈9例,显著进步35例,进步19例,死亡3例。结论对大面积梗死、合并高血压、房颤、糖尿病的患者宜密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梗死后出血可能,及时复查头颅影像以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