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归六黄汤是治疗盗汗的常用药,其创作者李东垣称之为“治盗汗之圣药也。”最近重温全国高校教材《中医方剂学》对本方的论述,颇多疑惑。将提出商榷。一惑:“火”与“阴虚”谁为因?教材指出本方证的病机是“阴虚火扰”,但对这“火”是虚火,还是实火;是阴虚生虚火,还是火盛致阴住这个关键问题却未能明示。所列请证,除盗汗外,其余为发热面赤,口唇干燥,心烦易忽,大便于结,小便黄赤,舌红脉数等症,实火虚火均可出现。再说中医强调辨证论治,而“阴虚生虚火”的治疗,应当重用滋阴之品,酌配知母、龟板等清退虚火,而不会用大剂的…  相似文献   

2.
当归六黄汤主治阴虚有火,发热盗汗之证,但临床应用时只要辩证准确可灵活运用。笔者常以该方加减治疗如过敏性紫癜、慢性咽炎、Ⅱ型糖尿病、肾结石等等属阴虚火旺之证型,往往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我经常晚上睡觉都会出汗,一出汗就醒过来,醒后不久汗就会干,一直持续了很多年。虽然不是每晚都出汗,但是出现的次数比较频繁,所以经常睡不好。后来,邻居介绍了一条专治盗汗症的偏方给我,服用一段时间后,夜间出汗的问题大为改善。偏方如下:当归、黄芪、黄芩、黄柏、生地黄、熟地黄各10克,黄连4克。水煎  相似文献   

4.
5.
中药引起过敏反应的报告很少,而服用中药复方煎剂引起过敏的更属罕见。为提起临床同志们的注意,现将服用当归六黄汤引起过敏反应一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5):55-58
咳嗽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为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极大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故素为医家所重视. 咳与嗽古人认为具有不同的含义.如元·朱丹溪<活法机要>:"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有痰也.  相似文献   

8.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5):61-62
3.2实证 3.2.1肝阳上亢(高血压多属此型,多为本虚标实) [临床症状]眩晕如坐舟车,耳鸣,头胀痛,性情急躁,常因恼怒而眩晕加重,烦热面赤,睡眠多梦,口干苦,苔黄舌质红,脉弦数.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7):58-59
2衄血(鼻衄) [临床症状]鼻衄是鼻孔一边或两边鼻腔出血,或点滴而出,或血流如注,兼头昏目眩,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色赤量少,舌质红,苔黄燥,脉象滑大或弦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乡村医药》2005,12(1):67-68
痢疾 痢疾以发热、腹痛、便下赤白脓血、里急后重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6):62-64
2 内伤咳嗽内伤咳嗽 ,指非外感咳嗽而言。凡七情、饮食所伤 ;或痰饮 ;或虚劳 ;或虽由外感引发 ,也是以内伤为主 ,外因是标 ,内因是本。内伤咳嗽 ,包括范围极为广泛 ,兹分别叙述如下 :2 .1 阳虚咳嗽 阳虚咳嗽 ,或称虚寒咳嗽。其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 ,痰多而稀 ,旋滑易出 ,多伴呕恶冷沫 ,大便溏泄 ,小便清长 ,面色萎黄 ,肢冷嗜卧 ,少气少食 ,胸膈痞满 ,舌苔白滑 ,舌质淡嫩 ,脉象沉缓微弱。治疗以温补阳气为主。脾阳虚宜用二术二陈汤 ,或加味理中汤 ;肾阳虚宜用右归饮 ;阳虚血弱者宜金水六君煎。二术二陈汤 (《医通》)主治痰饮咳嗽 ,咳吐稀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9):60-61
2.9 咳逆上气 上气即气上逆之意。咳嗽上气有两种含义:一种指证状而言,咳嗽而气上升,复因气升而咳嗽,形成咳嗽上气。一种指肺胀而言,肺胀之主证是咳嗽上气。《金匮》云:“咳而上气,此为肺胀”。与今之哮喘相同。导致本病的原因很多,范围相当广泛,从《金匮》咳嗽上气篇有关条文归纳有两方面:一为内有水饮,外感风寒。一为里热与水饮相搏。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12):62-62
胃气以降为顺,水饮停留则胃气上逆作呕;水气凌心则悸;阻遏阳气则目眩。“膈间”殆指心下之胃脘部位,这是一时性胃中停水的证治。先渴乃水停于胃,津不上承,渴则必须饮水,水入于胃,与饮冲激,上逆则呕。若其人中阳素虚,饮邪上逆,或因呕多导致气虚上逆者,附《外台》茯苓饮方,有补中益气、蠲饮降逆之功。(附方: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生姜10克。)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11):59-60
2.1 痰饮咳嗽 痰饮是以病因命名。痰饮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巴豆条“留饮痰谤”,《素问·脉要精微论》有溢饮之名。本篇虽痰饮与咳嗽并列,但咳嗽仅是痰饮所引起的一个证候,而痰饮病不是都有咳嗽。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者为饮病的总称,狭义者为痰饮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乡村医药》2005,12(7):72-72
肝硬化属于中医的“症瘕”、“臌胀”范畴。少数慢性肝炎可转变为肝硬化,个别肝硬化进一步可发展为肝癌。为难治之病,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乡村医药》2006,13(1):70-71
乳痈乳痈,常见于产后哺乳期,尤以初产妇为多见。中医认为由于肝气郁结,阳明经瘀热壅滞,或乳儿口热,致使乳汁凝滞而发病。也有因寒凝气滞而发病者。古人对乳痈的病因、发病经过、症状、以及预后有详尽之描述。如隋·巢氏《诸病源候论》中云:“足阳明之经脉,有从缺盆下于乳者,劳伤血气,其脉虚,腠理虚寒,客于经络,寒搏于血,则血涩不通,其血又归之,气积不散,故结聚成痈。痈气不宣,与血相搏,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医药》2005,12(8):73-74
归脾汤加减法黄芪 30克 党参25克 当归10克 白术10克 龙眼肉12克 广木香10克 茯苓15克 枣仁12克 炒远志6克 炙甘草6克 (1)胁肋痛者加郁金、玄胡。(2)脘胀纳差者去龙眼肉,加砂仁、麦芽。(3)下肢浮肿者加冬瓜仁、苡仁、防己。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4):59-60
感 冒感冒系由风邪侵犯人体引起的以恶寒 (或恶风 )、发热、头痛、鼻塞、声重、喷嚏、清涕 (或稠涕 )、喉痛等为主证的外感疾病。感冒病 ,历代医家广有论述 :如汉·张仲景《伤寒论· 3条》:“太阳病 ,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必恶寒 ,体痛 ,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 ,名为伤寒。”2条 :“太阳病 ,发热汗出 ,恶风 ,脉缓者名为中风。”此论当包括今之感冒。至北宋·杨士瀛始明确地提出“感冒”一词。至清代温病学说兴起 ,始有风热合邪感冒之论出。今世尚有感冒伤食之类型多见于临床者。就渝州地区而言 ,且多有风湿型感冒之疾 ,此型若治之不当 ,常可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村医药》2005,12(5):65-66
肝热气滞型 [临床症状]:右胁胀痛,有时左胁亦胀痛,胸闷,脘腹胀满,噫气或矢气,食欲不振,口干且苦,小便浅黄,大便或秘或溏,脉象弦涩,舌苔薄白。查体:肝能触及,有触痛及叩痛。化验:肝功异常。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乡村医药》2005,12(11):78-78
妊娠恶阻妊娠二、三月,恶心呕吐,头重眩晕,心中烦闷,恶闻食臭,或食入即吐,称为“恶阻”。古人有“子病”、“病儿”、“食病”、“阻病”之称。并对恶阻有了详细的描述。《诸病源候论》曰:“恶阻病者,心中愦闷,头眩,四肢烦疼,懒惰不欲执行,恶闻食气,欲咸酸果实,多睡少起,恶食。……乃至三四月日以……”。清·《医学心悟》:“眩晕呕吐,胸膈满闷,名曰恶阻。”清·《傅青主女科》说:“妇人怀娠之后,恶心呕吐,思酸解渴,见食憎恶,困倦欲卧”。这是妊娠期最常见的疾患。严重的可使孕妇迅速消瘦,或诱发其他疾病,甚则引起小产。妊娠恶阻之因,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