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和白介素6(IL-6)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3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MG组)和30例健康人(NC组)血清中BAFF及IL-6的水平,对32例MG患者病情按许贤豪绝对评分法进行评分,分析BAFF和IL-6的临床意义.结果 MG患者外周血清BAFF、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Ⅱ型、Ⅲ型MG患者IL-6水平显著高于Ⅰ型患者,IL-6水平与患者临床绝对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BAFF、IL-6参与MG的免疫病理机制,MG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病情轻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新发病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白介素6(IL-6)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26例MG患者GC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血清BAFF、IL-6水平,并观察GC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MG患者外周血清IL-6、BAF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激素治疗2个月后,MG患者外周血BAFF、IL-6水平显著下降(t=9.79 or t=3.45,P<0.01),治疗前后IL-6变化与肌无力相对评分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559,P<0.01).结论 MG患者血清IL-6水平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GC可通过抑制IL-6、BAFF分泌,有效调节MG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的心脏损害,方法:对64例MG行心电检查。结果:心电异常率26.6%(17/64)。伴胸腺瘤与不伴胸腺瘤MG之间的心电异常率有显性差异(P<0.05),眼肌型与全身型MG之间的心电异常率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MG伴有心脏损害,尤其是伴胸腺瘤,心电检查可提示其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不典型增生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及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轴的影响。方法收集25例UC不典型增生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新鲜粪便以及UC不典型增生患者病变、正常肠黏膜组织。提取新鲜粪便中的细菌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普拉梭菌基因拷贝数,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IL-17和IL-23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Treg细胞水平,比较不同组受试者普拉梭菌含量以及Treg、IL-23、IL-17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普拉梭菌含量与Treg细胞水平及IL-23/IL-17的关系。结果UC不典型增生组患者新鲜粪便普拉梭菌含量以及全血Treg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变肠黏膜组织IL-17和IL-23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1)。Pearson分析显示,粪便中普拉梭菌含量与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呈正相关性(r=0.526,P<0.01),而与组织中的IL-23、IL-17水平呈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474和-0.487,均P<0.01)。结论普拉梭菌可改善UC不典型增生患者结肠组织病理学状态,其机制可能为促进Treg细胞的表达以及抑制IL-23/IL-17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症肌无力(MG)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9例MG患者(MG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NC组)血清IL-1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AchRab>0.5 nmol/L为阳性;并对35例MG初治者采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3个月,同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2、AchRab。结果 MG组血清IL-I2、AchRab分别为(120.95±14.77)pg/mL、(0.69±0.10)nmol/L,NC组分别为(43.19±8.78)pg/mL、(0.37±0.09)nmol/L;两组比较,P均<0.01。AchRab阳性者血清IL-12为(123.07±16.72)pg/mL,高于AchRab阴性者的(110.90±14.72)pg/mL(P<0.01);MG患者血清IL-12水平与AchRab呈正相关(r=0.697,P<0.01)。伴胸腺影像学异常改变者血清IL-12、AchRab水平较均高于胸腺正常者(P均<0.01),但伴胸腺增生与胸腺瘤MG患者比较,P>0.05。GC治疗3个月后,35例MG初治者临床疗效绝对评分为(5.8±2.4)分,低于治疗前的(18.9±2.9)分(P<0.01);血清IL-12、AchRab水平亦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但仍均高于NC组(P均<0.01)。结论 MG患者血清IL-12水平升高,其有助于MG的病情及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6.
于荣  秦治明  吴滔  周伟 《山东医药》2012,52(44):93-94
目的评估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MG)与单纯胸腺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差异,探讨MG对于胸腺瘤患者预后可能的影响。方法对1998~2007年收集的胸腺瘤伴MG(A组,47例)和单纯胸腺瘤(B组,3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法手术的患者7例(A组2例,B组5例,P=0.002);胸腺瘤患者中有11例合并胸腺增生(A组9例,B组2例,P=0.001),1例合并微小胸腺瘤(A组1例,B组0例,P=0.000)。WHO分型中A型和C型胸腺瘤未发现胸腺瘤伴MG病例。术后A组有5例死于术后MG危象,B组有2例Ⅳ期和(或)C型患者死亡。A组与B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88.3%,P=0.076。结论伴或不伴MG对胸腺瘤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没有显著影响;MG危象是造成胸腺瘤伴MG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肿瘤进展至Ⅳ期或处于C型则是单纯胸腺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胸腺增生及微小胸腺瘤是引起患者术后MG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纵隔CT对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行胸腺切除治疗的老年MG患者的胸部CT和胸腺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1例MG患者CT诊断胸腺异常23例(74%),其中胸腺增生7例(23%),胸腺瘤16例(51%),正常胸腺8例(26%);病理诊断胸腺异常29例(94%);其中胸腺增生17例(55%),胸腺瘤12例(39%),正常胸腺2例(6%)。CT诊断胸腺增生7例,异常率为41%,CT诊断胸腺瘤12例,异常率为100%,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对呈斑点状、索条状胸腺增生易出现漏诊。结论老年MG患者94%有胸腺异常,胸腺瘤占39%,但CT检查对鉴别胸腺增生与正常胸腺及胸腺瘤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腺增生与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表现及其胸腺病理类型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对51例MG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胸腺瘤组和胸腺增生组,对临床症状、MG危象发生率、胸腺瘤WHO组织学分型、胸腺超微结构特点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胸腺瘤组临床症状重、MG危象发生率高、术后MG症状改善程度差。结论胸腺瘤组MG患者病情重,WHO组织学分型对于区别良恶性肿瘤及预后有指导意义,胸腺超微结构特点的研究有助于澄清MG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as介导的细胞凋亡与重症肌无力(MG)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机制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17例MG患者及1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4、CD8及Fas的表达。结果合并甲亢的MG患者(5例)中眼肌型MG比例高于无合并甲亢MG组(40.0%对16.7%),胸腺增生及胸腺瘤的发生率均比无合并甲亢MG组低(前者20%对50%;后者0对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甲亢MG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4+CD8-细胞比例比对照组高(P=0.034)。合并甲亢MG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D4+Fas+、CD4+CD8+Fas+细胞比例比对照组高,CD4+CD8+Fas+细胞比例比无合并甲亢MG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亢在MG中发生率较高;合并甲亢的MG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Fas的表达升高,可能与MG合并甲亢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
回顾分析70例行胸腺切除的患者,运用WHO分型标准对胸腺瘤进行组织学分类,探讨胸腺瘤类型与伴发重症肌无力(MG)、肿瘤浸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显示,B1组MG发生率明显高于A AB合并组和B3 C组(P均<0.05);组织学分型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1);B型胸腺瘤较A AB型胸腺瘤浸润性明显增强(P<0.01),C型浸润或转移率最高.认为WHO组织学分类与胸腺瘤伴发MG密切相关,同时能反映临床分期及评价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Ryanodine受体抗体(RyR-Ab)对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胸腺病变并MG的患者35例,其中胸腺瘤并MG患者(MGT组)17例、胸腺增生并MG患者(MGH组)12例、胸腺萎缩并MG患者(MGA组)6例,同时选择胸腺正常的MG患者(NTMG组)27例,健康对照者(NC组)50例;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RyR-Ab。结果 MGT组血清RyR-Ab阳性率为76.5%,MGH组为8.3%,MGA组为16.6%,NTMG组为0,NC组为0。结论MGT患者血清RyR-Ab阳性率较高,检测血清RyR-Ab有助于MGT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瘤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治疗的25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为病例组,2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时切取的正常胸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Bcl-2和Fa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胸腺瘤中Bcl-2及Fas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Ridit分析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645、3.200,P均〈0.05),但Bcl-2和Fas的表达水平与胸腺瘤患者的重症肌无力Ossermen分型、术前病程、年龄及性别等临床因素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Bcl-2和Fas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岩  王铁栓  赵松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484-248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3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以及单纯胸腺瘤患者(不合并有重症肌无力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前和胸腺瘤切除治疗2个月后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各50份,ELISA法检测血清中CXCL13的水平,RT-PCR半定量法检测各组胸腺瘤组织中的mRNA水平,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50份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的CXCL13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接受胸腺切除手术2个月后,患者血清中CXCL13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瘤组织中CXCL13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单纯胸腺瘤患者的胸腺瘤组织(P<0.05)。结论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组与单纯胸腺瘤组血清CXCL13水平和瘤体mRNA水平显著差异,提示CXCL13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叶旸  高桂霞  黄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8):1081-1082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胸腺瘤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990年7月~2008年6月连续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无危象发生;12~17分者危象发生率50.0%;18~23分者危象发生率71.4%;≥24分者危象发生率75.0%。术前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术后24h拔除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分别为85.7%和61.4%,显著高于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的20.5%和6.8%。术后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23例、改善25例,有效率85.7%,改善不明显或加重8例。结论胸腺瘤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的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围手术期治疗的重点是防治MG危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炎患者外周血CD16+/56+自然杀伤(NK)细胞、白介素-12p70(IL-12p70)、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74例AECOP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炎分为单纯AECOPD组89例、AECOPD合并肺炎组185例(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85例、非重症组100例),检测患者入院时外周血CD16+/56+NK细胞及IL-12p70、IL-10、IL-4、IFN-γ表达水平。结果 AECOPD合并肺炎组血清IL-12p70、IL-10、IL-4、IFN-γ水平均高于单纯AECOPD组,且重症组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但不同组外周血CD16+/56+NK细胞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显示,AECOPD患者血清IL-12p70与IL-10、IL-4、IFN-γ表达呈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儿血清IL-17、IL-23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AA患儿105例,其中初诊55例(初诊组)、治疗后缓解50例(缓解组);另选正常健康儿童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IL-23,同时检测其血常规.结果 初诊组血清IL-17、IL-23明显高于缓解组及对照组(P均<0.01),且血清IL-17、IL-23水平与患儿外周血WBC、PLT、Hb呈负相关(P均<0.05),初诊组血清IL-23与IL-17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491,P<0.05).结论 CAA患儿血清IL-17、IL-23升高,其水平与外周血WBC、PLT、Hb呈负相关,提示IL-17、IL-23可能参与CAA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腺生发中心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关系。方法将3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标本作为观察组,25例先心病胸腺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行SP和HE染色,检测生发中心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无生发中心发现。而观察组Bcl-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多为高表达者,两者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生发中心的出现和数目增多是胸腺增生的一个重要的形态学标志,Bcl-2高表达提示增生胸腺中免疫细胞的凋亡受到抑制,可能是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乙酰胆碱受体(AChR)亚基在老年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24例老年胸腺切除患者的胸腺组织及肌肉组织AChR的5个亚基,并测量其灰度值,探讨AChR亚单位的表达.结果 胸腺瘤及胸腺中可以检测到AChR的5个各亚单位,且胸腺瘤与正常胸腺中AChR各亚单位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胸腺瘤中AChR各亚单位灰度值/内参灰度值均低于肌肉组织(P<0.05);MG肌肉AChR亚单位中除γ亚单位外,均高于正常肌肉亚单位(P<0.05);AChR-ε亚单位在A型与AB型胸腺瘤中完全表达,而在B型胸腺瘤中完全不表达;不同Osserman分型的胸腺瘤组织中AChR各亚单位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胸腺可能是MG自身免疫反应致敏的起始部位;胸腺瘤中成人型AChR样蛋白及胎儿型AChR样蛋白均较MG肋间肌及正常肋间肌低;MG患者肋间肌中成人型AChR为自身免疫的主要靶抗原;AChR-ε亚单位可能在A型与AB型胸腺瘤中特异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后是否导致淋巴样细胞数降低,作者将80例重症肌无力病人分为2大组,即胸腺切除组和非胸腺切除组。胸腺切除组50例全部为中度或重度的全身性重症肌无力(据Osserman的分类),病理学再分为三个小组:①胸腺增生23例;②胸腺瘤15例;③胸腺退化12例,其中4例有滤泡生发中心。30例非胸腺切除者为第一对照组,150例各种疾患而非重症肌无力的成人为第二对照组。胸腺切除组50例病者在术前的淋巴样细胞数比术后5.5±5年显著为高,而白细胞数在术前后无差别。50例病人胸腺切除前的白细胞和淋巴样细胞数与30例  相似文献   

20.
高杨  任淑华  周立君 《山东医药》2008,48(22):91-92
用标准经胸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抗突触前膜受体抗体(PsmRAb)滴度的变化。结果MG胸腺增生患者术后Ach-RAb滴度低于术前(P〈0.01),手术前后PsmRAb无统计学差异;MG胸腺瘤患者,手术前后AchRAb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PsmRAb高于术前(P〈0.01)。提示胸腺切除后,MG胸腺增生患者AchRAb下降,MG胸腺瘤患者PsmRAb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