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多病因、多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影像学上以大脑后部白质改变为主,预后一般较好,绝大多数患者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能够完全恢复,但治疗不及时,也可造成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本文就RPLS研究现状予以综述。1命名RPLS的概念最早在1996年由Hinchey等[1]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征,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的9例RPLS患者临床表现、颅脑CT及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起病7例,亚急性起病2例。临床表现为头痛7例,视觉障碍6例,癫痫发作5例,意识障碍6例。CT检查病灶表现为低密度影,MRI呈稍长或等T1、长T2信号,Flair像为高信号、DWI为低或等信号、ADC为高信号;其中累及枕叶6例,顶叶6例,额叶3例,颞叶1例,小脑1例,脑干1例,侧脑室3例,基底节3例,丘脑1例,海马1例;9例均累及白质,其中4例累及灰质。结论 RPLS的临床特征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头痛、癫痫、意识障碍、视力障碍为主要表现。RPLS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可累及额叶、脑干及脑深部结构,MRI检查是发现RPLS病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病例:女,33岁,孕3产2孕足月。起病当天早晨突发短暂意识不清伴四肢抽搐1次,外院监测血压高于正常,下午行剖宫产术。术后3 d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术后5 d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并逐渐出现精神异常;术后7 d出现言语不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生期妇女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 )的低场磁共振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3例围生期妇女R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状态改变等。磁共振检查显示双侧对称的脑白质水肿,以顶枕叶为主,额叶、颞叶、基底节区和大脑皮质亦有累及。T1WI为略低或等信号,T2WI和FLAIR为高信号。经治疗后1至2周内临床症状及磁共振表现基本或完全消失。结论围生期妇女RPLS好发于顶枕叶,头颅低场MRI对本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以FLAIR较敏感。  相似文献   

5.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病因较为复杂,发病机制存在许多争论,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癎)性发作、意识障碍和视觉异常,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以双侧大脑后部为主的大片对称性白质水肿,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均可完全恢复.如果延误治疗,也可并发脑梗死或脑出血,导致不可逆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组以头痛、 视觉障碍、痫性发作、意识障碍和精神异常四联症为主要症状,病灶以对称性累及后部脑白质为主,积极治疗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可逆的临床神经影像综合征,近来越来越被关注,但误诊误治现象仍较多。本文报道一例头痛伴左眼疼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患者,经头部MRI确诊PRES,治疗痊愈出院,进一步增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组以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视力障碍,意识和精神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影像学检查病灶主要位于顶枕叶白质,病程经过以可逆性为特征.现就我院诊治、资料完整的2例不典型RPLS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4月19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预后良好,3周后症状和体征恢复至病前水平,头部MRI示15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RPLS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神经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特定的头CT及MRI表现,易误诊为脑梗死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及早认识并正确治疗本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头颅影像学表现基本可恢复至病前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33例患者中男12例,女21例.起病原因为严重肾功能不全及血液透析后9例,子痈3例,高血压脑病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环孢素治疗后3例,癌症化疗后2例,多发性动脉炎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静脉输血后1例.临床表现以头痛、意识障碍、抽搐、视觉异常及幻觉为主.头颅MRI检查有大脑半球后部白质为主的T1加权低信号及T2加权呈高信号的病灶,且大多双侧对称.经及时适当的脱水治疗,患者症状基本缓解.结论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有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如能及时得到诊治,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种临床影像学疾病实体,主要以迅速进展的血压增高、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痢性发作为特征,神经影像学显示为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白质可逆性水肿(尤其是在大脑后部),通过及时和正确的治疗,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学改变可完全恢复.有关RPLS发病机制的两大假说--脑血管痉挛学说和脑血管过度灌注学说一直存在争论,目前多数学者仍然认同后者是造成脑水肿的主要原因.文章从RPLS的病因学、病理学和影像学特征阐述了其发病机制以及近年来对上述两大假说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确诊的21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觉障碍、恶心呕吐、精神行为异常等。头颅MRI主要表现为大脑半球后部白质病变,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ADC呈高信号。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组依靠病史、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而诊断的疾病,若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1例(孕37周),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高血压病4例。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起病1例。头痛4例,伴恶心、呕吐3例,视物模糊2例,癫痫样发作(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1例,行为异常1例,视乳头水肿3例,皮质盲2例。影像学检查:病灶在CT表现多为低密度影,MR呈稍长或等T1,长T2及Flair像高信号,具有双侧性;其中累及额叶2例,顶、枕叶6例,颞叶2例,小脑3例,脑干2例,丘脑1例,基底节2例,侧脑室周围4例;白质6例,皮层2例;2例行增强检查无强化。6例均采取降压、脱水及对症等治疗治疗2~3周后MR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诊断及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可逆性后脑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OTS)最早是由hinchey等在1996年提出,亦称“可逆性后脑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顶枕部脑病、可逆性脑白质综合征、可逆性后脑水肿综合征等。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以及精神异常。神经影像学表现为后脑白质受累,  相似文献   

14.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在产科中最常见的病因为子痫前期或子痫。子痫前期相关性RPLS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威胁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子痫前期相关性RPLS孕妇的影像学特征为大脑后部白质区血管源性水肿,MRI是诊断子痫前期相关性RPLS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常规的MRI检查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当发现脑部病变时,还需加扫弥散成像(DWI)序列,通过结合DWI和表观弥散系数图明确病变类型。必要时还可采取MRI血管成像、MRI静脉成像及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排除其他颅脑血管疾病。此外,体素内非相干性运动、定量磁化率成像、MR波谱成像等MRI新兴技术也已用于子痫前期相关性RPLS脑功能及代谢情况的研究。这些MRI技术能够为子痫前期相关性RPLS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1996年由Hinchey等[1]首先报道的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迅速进展的颅高压症状、癫痫发作、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特征.现将我院2006年-2008收治的3例由子痫致RPLS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寻找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0.02~2013-02收治的16例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16例患者中男6例,女10例。病因:高血压脑病7例(其中合并肾功能不全4例),子痫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右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后1例。临床表现以头痛、谵妄、意识障碍、癫痫发作性抽搐、视幻觉为主。头颅MRI检查可见大脑半球后部白质为主的T1加权呈短信号及12加权呈长信号的病灶,常双侧对称。经及时适当的脱水、降颅压,改善循环和高压氧等治疗,全组16例中,症状与体征消失者14例(87.5%),明显好转者2例(12.5%)。结论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具有自身病因、临床表现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经及时有效治疗,大多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产后PRE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全部CT检查,其中2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PRES在产后3~28 d出现,发生于两侧额顶叶及两侧枕叶1例,左侧额顶叶1例,双侧顶叶后部2例,CT表现为脑白质区低密度改变为主,2例病灶邻近矢状窦旁出血及病灶内散在出血,随访病灶范围、数目减少、消失;2例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结论 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和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做出诊断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人多见,女性比例偏高。继发于先兆子痫/子痫21例(33.9%),高血压病19例(30.8%),肾功能不全11例(17.7%),其他原因为红斑狼疮、应用化疗药物、细胞毒性药物、血管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输血。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力障碍是RPLS常见四联症,59例伴急性血压增高。影像学表现为大脑后部对称性白质水肿,CT低密度灶,MRI长T1低信号,短T2高信号,Flair像高信号。57例累及双侧顶枕叶,5例累及单侧枕叶,其他部位受累频率从高依次为:额叶、颞叶、小脑、基底核区、脑干、丘脑、胼胝体。经过降压、抗癫痫、减轻脑水肿对因、对症治疗,60例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及临床症状异常迅速恢复。结论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力障碍是RPLS主要临床表现,血压急性升高是RPLS的重要体征,影像学特征是大脑后部对称性白质水肿。大多数患者经治疗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9.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概念最早于1996年由Judy Hinchey提出,是由恶性高血压、子痫、严重肾脏疾病、某些已被证实与RPLS相关的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等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现将我科收治的3例妊娠相关RPLS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报道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是一种以头痛、视物模糊、意识障碍和抽搐为常见临床症状,以双侧大脑半球后部白质区异常信号为影像学表现的综合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可逆性恢复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10例确诊的PRES患者,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