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1999年以皮肤黄染、尿黄1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伴皮肤黄染,尿黄如浓茶色,无明显乏力,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腹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均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的炎症性肝病。临床有一部分患者可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即AIH/PBC重叠综合征。本文对资料完整的AIH/PBC重叠综合征10例进行临床特点分析,现  相似文献   

3.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均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的炎症性肝病.临床有一部分患者可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疾病的临床特征,即AIH/PBC重叠综合征.本文对资料完整的AIH/PBC 重叠综合征10例进行临床特点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病例介绍:患者,女,53岁,1999年以皮肤黄染、尿黄1个月为主诉人院.患者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伴皮肤黄染,尿黄如浓茶色,无明显乏力,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腹痛,饮食睡眠正常,患者未治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临床医生在肝病诊治中,注重病毒引起的肝病,对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 OS)重视不够,对病毒学检测阴性的肝病难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加重病情。本文旨在提高对AIH-PBC OS的诊断水平,防止滥用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加强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认识,本文报告1病例并讨论。方法 经血清生化、自身抗体和肝组织学证实不明原因的肝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应作为鉴别诊断之一。结果 抗线粒体抗体和肝组织学检查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结论 及时检测自身抗体、肝组织学病理有助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方法:护理从该病诊断做出后即开始介入,护士配合医生进行卫生宣教,以治疗过程中注意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其他原因肝硬化出现黄疸进行鉴别,同时进行生活、饮食、皮肤、运动等护理指导.结果:本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基本达到治疗护理效果,未出现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的认识,协助医生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例1女,70岁。2型糖尿病病史14年,服用“优降糖”、“降糖灵”等治疗,症状改善,血糖控制较好,尿糖阴性。3年前出现四肢麻木,视力下降,2年前出现乏力、纳差,伴有间歇性上腹部胀痛不适,查体发现肝脾肿大,肝功异常。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8岁。因乏力、潮热、消瘦半年,反复咳嗽4个月,胸闷气促心悸半月,于2015年3月23日入院治疗。患者半年来自觉乏力,怕热多汗,体质量减轻15kg,4个月前着凉后出现咳嗽,咯白脓痰,呈阵发性连声咳,伴饮水呛咳,多次于外院予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后,咳嗽咯痰较前好转。半月前患者感胸闷气促心悸,活动后为主,休息后好转,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偶有咳嗽,饮水呛咳,无痰,伴双下肢中度水肿。既往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 OL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军区总医院近10年收治12例AIH-PBC临床表现、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以及病理及治疗。结果 AIH-PBC OLS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有乏力、低热、黄疸、皮肤瘙痒等;肝脏酶学指标ALT、AST、ALP、GGT、IgM、IgG均明显升高,肝穿刺病理也显示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同时可见小胆管损伤。治疗上倾向以UDCA与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结论 AIH-PBC OLS不完全等同于典型的AIH或者PBC,而更像是两种疾病的同时叠加,临床应严密监控,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PBC和50例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8例,乙型肝炎22例,丙型肝炎10例,酒精性肝炎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61例患者中女性55例(90.1%),男性6例(9.9%),性别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61例患者中无症状者35例(57.4%),有症状者26例(42.6%),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乏力、消瘦;③61例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100%阳性,和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ALP、TBA和r-GT明显升高,而ALT和AST呈轻中度升高,TBil呈轻度升高。结论:PBC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工作者应该加强对患者PBC的认识,重视对血清抗线粒体抗体的检测,尤其是长期原因不明、肝功能异常的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认识,总结PBC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25例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免疫学异常及病理学改变.结果:PBC是肝内胆管进行性破坏并以慢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不明原因的疾病,中年女性多见,易并干燥综合征(SS).胆管酶升高及抗线粒体抗体M2型阳性、肝脏病理活检有助于本病诊断.治疗首选熊去氧胆酸,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对部分病例有效.结论:早期诊断、治疗是防止PBC发展为终末期肝硬化的关键.?档  相似文献   

13.
雷启东  陈静 《云南医药》2011,(4):465-466
病例资料女,57岁,汉族。因反复右上腹疼痛5年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时有向右肩背部放射,无寒战、高热、巩膜黄染等。当时曾到我院就诊,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给予“抗炎利胆”治疗,未经系统治疗。2009年5月因再次出现右上腹疼痛到我院就诊,要求手术,以慢性胆囊炎并胆结石收住院。无肝炎等病史。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群  王晓霞 《河北医药》2003,25(9):697-69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是一种以女性患者为主 (男∶女=1∶9)的慢性进行性疾病。该病的特点为肝内胆管进行性破坏 ,伴随门脉周围炎症 ,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PBC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抗体 ,即抗线粒体抗体 (AMA)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不详 ,并且尚无确定的药物治疗 ,对那些症状难以控制者和终末期患者 ,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1 流行病学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与普通人群 ( 7.5 10 0 0 0 0 )流行率相比 ,一等亲PBC的流行率为 42 82 10 0 0 0 0 [1 ] 。这提示PBC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因素的疾病 ,但它的HLA(HLADR8)…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对自AIH、PBC及其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自身抗体检查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 AIH、PBC及其重叠综合征的患者以女性为主.3组在性别、年龄、黄疸和瘙痒等症状及抗核抗体的检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5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由免疫损伤介导的慢性进展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脉炎症性改变,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过去认为国内很少发病,是一种罕见病,但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对我院确诊PBC的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知能力。方法对临床诊断为PBC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女性占72.0%(18/25),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3.7±17.8)岁,确诊的平均时间为45.3±50.2月,主要临床症状为疲乏(56.0%,14/25),皮肤瘙痒(52.0%,13/25)和消瘦(52.0%,13/25)。主要的体征为肝掌(72.0%,18/25),肝脏肿大(52.0%,13/25),脾脏肿大(36.0%,9/25),黄疸(36.0,9/25)和皮肤色素沉着(32.0,8/25)。大多数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汁酸(TBA)明显升高,转氨酶轻度升高。患者血清IgM92.0%(23/25)升高,100%(25/25)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阳性。结论诊断PBC需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并需和其他疾病相鉴别,以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的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最终可引起肝功能衰竭。为了探讨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我们将52例PB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其中男8例,女44例,年龄31-69岁;所有患者的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检查结果都呈阳性,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等反映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均异常升高,B超检查显示胆管正常,完全符合2000年美国肝脏病学会(AASLD)关于PBC的诊断标准”0。入组病例均排除以下情况:①有治疗禁忌证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小叶内和间隔胆管的进行性炎症性破坏 ,伴门静脉周围炎症 ,继而纤维化 ,最后演变为肝硬化 ,最终引起门静脉高压及终末期肝病的其它并发症而导致死亡。1 对象与方法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 1998~ 2 0 0 2年本院住院病人 ,共计 30例。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2 3~ 76岁 ,平均(5 0± 12 )岁 ,病程 1个月~ 10年。临床表现以乏力、瘙痒、黄疸、肝脾肿大为主 ,其次为腹痛、腹胀、腹水。 30例患者中 ,6例 B超发现门脉高压 ,4例内镜发现食管静脉曲张 ,肝性脑病 2例 ,…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6:1,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乏力、尿黄等,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CT)升高为主,伴有胆红素升高.66例(91.7%)患者的抗线粒体抗体(AMA)、63例(87.5%)AMA亚型M2阳性.结论 PBC主要发病于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右上腹不适、乏力及程度不同的黄疸,血清ALP、GT水平升高,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血清IgM、IgG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