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早期手术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9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患者,早期手术行动脉瘤夹闭及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7例患者术前经常规血管造影或(和)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检查证实,2例患者行CT检查直接手术.术中使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辅助显露动脉瘤及检查动脉瘤夹闭前后载瘤动脉血流.结果 9例患者共10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3个月后随访时GOS 评分恢复良好者4例,中度病残2例,重度病残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患者病情危重,早期手术能有效改善预后,3D-CTA和术中多普勒超声等无创检查措施能为手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总结经验。结果:28例患者共30个动脉瘤,其中5例伴有脑内血肿;根据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估动脉瘤的大小、形态、朝向和与分叉血管的关系,精心设计显微手术;术后随访6~12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优良22例,中残4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结论:对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应及早手术,术前影像学上的准确分析与评估、合适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手术技巧是有效夹闭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提高术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伴颅内血肿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处理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19例伴颅内血肿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行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并夹闭动脉瘤17例,夹闭加包裹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按GOS预后评分:GOS 5分10例,GOS 4分6例,GOS 3分2例,GOS 2分1例,无死亡患者.结论 伴颅内血肿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容易形成脑疝,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完善CTA、DSA等影像检查,给予准确的术前评估、制定手术预案和熟练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显微外科治疗47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47例显微外科治疗的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临床特征。37例以蛛网膜下隙出血起病,其中20例伴颅内血肿;Hunt-Hess分级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17例,Ⅳ级8例,Ⅴ级3例;动脉瘤平均直径9.3mm;指向前上型17例,后向型22例,下向型8例。结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患者进行0.5~4年随访。良好16例,中残18例,重残6例,植物状态2例。术后死亡5例,2例死于大面积脑梗死。结论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常见巨大复杂形态以及合并颅内血肿。早期手术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合理的手术入路,对M1、M2穿支的辨认,适时的临时阻断以及良好的夹闭习惯是手术操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显微手术技术、手术效果和预后.方法 对55例MCAA病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包括部位、大小、术前主要临床表现、Hunt & Hess分级等.术前Hunt & Hess分级:0级9例,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主要表现包括头痛42例,呕吐22例,偏瘫11例.本组全部采用翼点开颅.经侧裂近端-远端入路23例,经侧裂远端-近端入路27例,经血肿入路5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45例(夹闭切除术6例),血管重建7例,肌肉包裹加固3例.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并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37例(67.2%),近端部13例(23.6%),远端部5例(9.1%).动脉瘤体最大径3~70 min,平均15.5 mm.远期主要术后并发症包括偏瘫12例,失语3例,癫痫2例.随访11~39个月(平均23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5级)45例,中度残疾(4级)5例,重度残疾(3级)5例,无植物生存和死亡.影像学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结合现代影像技术,通过充分手术计划,适宜的手术入路,细致的显微手术技术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破裂合并侧裂内血肿与脑内血肿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接受治疗的MCA主干分叉部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且伴有侧裂内血肿(ISH)或脑实质内血肿(ICH)患者30例,其中ICH组17例,ISH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血肿体积、动脉瘤侧别、动脉瘤大小、MCA主干与动脉瘤起点和破裂口连线形成的α角,并采用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分级量表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预后。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肿侧别、动脉瘤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H组患者的血肿体积为(33.3±17.6) mL,明显大于ISH组的(11.5±1.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H组动脉瘤中线偏移>5 mm者占64.71%,明显高于ISH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H组患者的动脉瘤角度分布范围大于I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H组9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总结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术前准备和手术技巧,避免分离、夹闭动脉瘤时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113年5月至2008年10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30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处理30个动脉瘤.30例中19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存在脑内血肿,2例因其他疾病体检时发现未破裂动脉瘤.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沿大脑中动脉主干寻找动脉瘤并夹闭.结果 32.1%的破裂动脉瘤中存在脑内血肿.全部动脉瘤均行夹闭术.按COS分级,预后良好(Ⅳ和Ⅴ级)25例,预后不良(Ⅲ-Ⅰ级)5例.结论 了解大脑中动脉的解剖,术前仔细研究CTA和DSA明确动脉瘤的指向,术中准确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可减少动脉瘤术中破裂并避免损伤大脑中动脉的分支,急诊血肿清除,防止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显微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伴颅内血肿行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Hunt-Hess分级:Ⅲ级8例,Ⅳ级7例,Ⅴ级3例,均经螺旋CT血管造影(CTA)确诊.结果 动脉瘤夹闭17例,动脉瘤夹闭+包裹l例.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优良9例,轻残5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结论 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血肿的患者,病情多危重,应急诊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尽早解除颅高压,减轻继发性脑损伤,同时夹闭动脉瘤,可有效预防致命的再出血,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最佳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开颅手术夹闭一直是治疗MCA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但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进步和器具的改进,血管内治疗MCA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也有进一步改善,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本文对MCA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新技术及其安全性与疗效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MCA动脉瘤治疗方式选择提供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12.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ho presented in poor clinical grade due to ruptured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s (MCAAs) associated with large sylvian hematomas (SylH) were ana- lyzed and an ingenious designed prophylactic hinged craniectomy was introduced. Twenty-eight pa- tients were graded into Hunt-Hess grades IV-V and emergency standard micro-neurosurgeries (aneu- rysm clipping, hematoma evacuation and prophylactic hinged craniectomy) were performed,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46.43% of the patients reached encouraged favorable out- comes on discharge. The favorable outcome group and the poor outcome group significantly differed in terms of patients' anisocoria, Hunt-Hess grade before surgery, extent of the midline shift and time to the surgery after bleeding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sex, volume and location of the hematoma, size of aneurysm between the favorable and poor groups (P〉0.05). However, ingen- ious designed prophylactic hinged craniectomy efficiently reduced the patients'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after surgery. It was suggested that preoperative conditions such as Hunt-Hess grading, extent of the midline shift and the occurrence of cerebral hernia affect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but time to the surgery after bleeding and prophylactic hinged craniectomy are of significant importance for optimizing the prognosis ofMCAA oatients 19resenting with large SylH.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早期电针治疗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脑血肿的影响.方法 从60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其余50只用于大鼠ICH模型的复制,然后根据模型成功的评判标准随机选取模型复制成功大鼠30只,再分为模型组、非经非穴组和电针组,每组各10只.电针组选取“人中”、“(风)府”,非经非穴组选取大鼠臀部非经非穴点.电针每次20min,每隔24h1次,连续3d.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均不予电针.结果 模型组、非经非穴组、电针组大鼠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及血肿;镜下观察可见模型组、非经非穴组、电针组大鼠大脑注射区域均可见组织内有不同程度的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肿胀、细胞核碎裂溶解或消失、组织内可见红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等;与非经非穴组、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血肿直径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早期介入,可减小脑血肿的直径,能有效控制ICH后脑血肿的发生、发展,对保护脑组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文胜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4,(3):230-232
目的探讨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颅内大脑中脑动脉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Hunt-Hess分级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出血破入脑室的比例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的手术效果优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相似文献
15.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22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6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322例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病例资料,统计分析年龄、性别、血压、血糖、手术时机、Fisher's分级、Hunt-Hess分级、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白细胞升高程度、感染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结果 Hunt-Hess分级、Fisher's分级、CVS、年龄、高血压(基础病)、手术时机、白细胞升高程度、感染是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1),Hunt- Hess分级、Fisher's分级与预后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结论 CVS、Hunt-Hess分级、Fisher's分级、年龄、感染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CVS影响预后的危险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2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1.95%,无效率为8.05%,并发症发生率为14.94%;对照组有效率为62.07%,无效率为37.93%,并发症发生率为3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安全有效,治疗效果优越,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动脉瘤形态学及影像组学特征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大脑中动脉镜像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20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8例大脑中动脉镜像动脉瘤患者(一侧破裂,一侧未破裂)。在破裂和未破裂的镜像动脉瘤的配对中,使用头颅CT血管造影(CTA)测量了7个形态学参数,并使用Pyradiomics提取了12个影像组学衍生形态学参数。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根据筛选出的特征构建形态学、影像组学及混合模型以预测大脑中动脉瘤是否破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后,筛选出7个形态学参数(动脉瘤大小、垂直高度、动脉瘤高度、瘤颈、AR、SR及形状)及6个影像组学参数(Maximum3DDiameter、Maxium2DDiameterSlice、Maximum2DDiameterColumn、Maximun2DDiameterRow、SurfaceArea及SurfaceVolumeRatio)。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模型的AUC为0.85,高于形态学模型(AUC=0.83)及影像组学模型(AUC=0.71)。结论:基于动脉瘤形态学及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能有助于独立于患者个体特征而评估大脑中动脉镜像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微创穿刺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2月84例符合手术适应征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被随机分为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穿刺组)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小骨窗组)手术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转归。【结果】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组疗效与小骨窗开颅术清除血肿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加尿激酶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