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心绞痛(UAP)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各50例,选择同期冠脉造影正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PAPP-A的浓度;同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1)AMI组、UAP组PAPP-A浓度及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5);而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PAPP-A浓度与冠心病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AMI组:r=0.80,P<0.01;UAP组:r=0.60,P<0.05;SAP组:r=0.54,P<0.05),而在对照组两者无相关性(r=0.20,P>0.05)。结论 PAPP-A浓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PAPP-A可作为判断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脑钠肽及和肽素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病变程度与脑钠肽(BNP)、和肽素(Copeptin)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4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和2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BNP和Copeptin水平,比较4组受检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程度冠脉Gensini评分与BNP和Copepti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4组受检者BNP和Copeptin水平及Gensini积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MI组、UAP组BNP和Copeptin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BNP和Copeptin水平与U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Copeptin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左主干病变程度、冠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BNP和Copeptin的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②方法 冠心病(CHD)患者172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8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健康对照组80例.应用速率散射光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冠脉狭窄积分的相关性.③结果 血清hs-CRP水平在SAP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UAP组和AMI组血清hs-CRP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血清hs-CRP与CHD各亚组冠脉彼窄积分无相关性.④结论 hs-CRP水平与CHD临床特点密切相关,hs-CRP可作为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与冠心病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UAP)22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SAP)19例;另设经CAC排除冠心痛患者1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VE-cadherin浓度,对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损害程度行Gensini评分,并与VE-cadherin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与SAP组中血清VE-cadherin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与SAP组之间血清VE-cadher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可溶性VE-cadherin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血清VE-cadhefin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相关,而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血清瘦素(Leptin)水平,探讨血清Leptin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分层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于我院做冠脉造影的患者15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及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35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39例及心肌梗死(AMI)组39例,检测并分析各组患者血清Leptin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危险分层相关危险因子的相关性.结果:AMI组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和SAP组、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Leptin水平随着冠脉损伤程度及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增高,并与常用冠心病危险分层指标吸烟指数、超敏肌钙蛋白T (Hs-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leptin水平和冠心病患者危险分层相关因素密切相关,冠脉病变程度越重血清Leptin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YKL-40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合临床病史分为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测定并比较各组血清脂联素、YKL-40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与脂联素、YKL-40的相关性。结果:AMI组、UAP组、SAP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AMI组、UAP组低于SAP组(P<0.01),UAP组与AM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SAP组血清YKL-4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AMI组、UAP组高于SAP组(P<0.01),UAP组与AM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血清YKL-40水平依次升高,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脂联素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YKL-40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和YKL-40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病变越重、斑块不稳定者脂联素越低,而YKL-40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06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正常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和零支病变组.测定血浆NT-proBNP、CK-MB和cTnI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严重程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组(P<0.05).冠脉病变组(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CK-MB和cTnI水平呈正相关.结论:NT-proBNP浓度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清hs-CR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protein ,hs CR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稳定情况的相关性 ,探讨hs CR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 5 7例患者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SAP) 2 6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31例 ,对冠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定量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严重程度 ,以冠脉造影正常者 (19例 )为对照组 ,分析血清hs 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稳定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冠脉病变支数与血清hs CRP水平均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r =0 .379,P =0 .0 1;r =0 .2 94 ,P <0 .0 5 )。冠心病临床分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hs CRP水平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及对照组血清hs CR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清hs 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支数及稳定性密切相关 ,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3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1例;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检测内RBP-4水平,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评分,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RBP-4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患者的RBP-4水平和Gensini评分为(38.46±6.53)mg/L、(37.76±9.28)分,低于UAP组的(48.14±8.29)mg/L、(63.49±11.20)分和AMI组的(62.48±10.67)mg/L、(93.15±18.08)分,而UAP组患者的RBP-4水平和Gensini评分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4水平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82,P=0.000).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越高,冠脉狭窄程度越重,提示RBP-4可作为临床冠脉病变诊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中的的表达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与体检中心体检的3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DXC800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冠心病组根据冠心病类型又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2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3例;根据Gensini评分法可分为冠状动脉狭窄轻度组(24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28例),比较不同类型、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血清Hcy水平差异、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结果显示,SAP组、UAP组、AMI组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与UAP组(P<0.05),UAP组血清Hcy水平高于SAP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血清Hcy水平显著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572,P<0.05),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68,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深而升高,其水平检测对冠心病预防与诊治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并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对照,认识其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正常对照者20人,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NPY水平。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期血浆NPY水平为202.12±35.34pg/m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164.45±24.27pg/ml和156.35±21.84pg/ml(均P<0.05)。且经2周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PY含量显著下降至159.66±18.75pg/ml,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血浆NPY水平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期显著升高,NPY参与了心绞痛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复习了变异型心绞痛的历史、临床特征、发病机理、鉴别诊断及治疗。强调指出变异型心绞痛为一特殊类型心绞痛,其特征为反复发作,通常在休息时,伴有ST抬高及室性心律失常,疼痛发作时作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主支痉挛。硝苯吡啶为治疗本病之首选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中半乳凝素-3(galectin-3)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UA患者和38例稳定型心绞痛( SA)患者的临床资料,另外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galectin-3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表达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galectin-3对UA的诊断价值。结果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患者的galectin-3、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UA组和SA组患者的galectin-3、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ROC曲线分析galectin-3对UA患者的诊断价值发现曲线下面积是0.902。结论 galectin-3和hs-CRP均可以间接体现斑块的稳定性,且galectin-3对UA的诊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10例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进行了讨论,要做到早期诊断,或避免误诊,临床工作者应熟悉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6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二组。一组31例单用异乐定治疗。另一组31例采取异乐定加用生物反馈治疗,结果发现加用生物反馈治疗组对心绞痛、高血压以及心电图的改善均显著高于单用异乐定组。并初步讨论了增加疗效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速避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速避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筛选的80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皮下注射速避凝注射剂)和对照组(40例,静点前列腺素E1注射剂)。治疗期间两组均不用其他除脂、降压及血管扩张剂。心绞痛发作程度较重且频繁时,可临时给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并做记录。结果 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改变两组对照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至非常显著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稳定型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8月6月十堰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心绞痛患者7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判断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 78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58例(稳定组),变异型心绞痛20例(变异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狭窄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变异组的ST-T压低、T波倒置、ST-T压低合并T波倒置等心电图特征与稳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变异组的QRS波持续时间高于稳定组(P <0.05)。心电图诊断变异型心绞痛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5.0%和9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RS波持续时间、T波倒置、ST-T压低合并T波倒置是冠心病患者易发变异型心绞痛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鉴别诊断稳定型心绞痛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具有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心电图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探讨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差异性。方法于2009年2月-2010年6月对山东省7家省、市级中医医院的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填写临床信息采集表,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气虚、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最重要的证候要素,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舌质暗红或瘀斑、舌底脉络迂曲的构成比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中体力劳动、气短、心慌、腰膝酸软、休息的构成比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含有气虚证素覆盖病例分别为84.0%、53.2%,含有血瘀证素为84.3%、100%,含有痰浊证素为22.8%、11.8%,含有肝气郁滞或肝气不舒证素为16.0%、27.6%,含有阳虚证素为14.8%、29.9%,寒凝致病只有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体现。结论稳定型心绞痛多气虚等本虚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多血瘀、气滞、寒凝、阳虚等实邪为患。  相似文献   

19.
化痰祛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化痰祛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通脉解毒汤(瓜蒌、半夏、丹参、三七、黄连、莲子心等 )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45例 ;对照组 30例服用消心痛。疗程均为 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 .1 1 % ,显效率为 44.4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0 0 % ,显效率为 2 6.67%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 :化痰祛瘀解毒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有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s 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3—12月住院治疗的胸痛待查患者12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UAP组(n=92)和对照组(n=35); 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UAP患者分成单支病变组(n=29)、双支病变组(n=48)和多支病变组(n=15); 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UAP患者分成轻度闭塞组(n=26)、中度闭塞组(n=27)、重度闭塞组(n=26)和完全闭塞组(n=13)。采用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Angptls 2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AP组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总蛋白-C(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同型半胱氨酸(Hcy)和Angptls 2水平均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Angptls 2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且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Angptls 2水平比较:完全闭塞组>重度闭塞组>中度闭塞组>轻度闭塞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LDL-C及冠状动脉狭窄度≥76%、Gensini评分与UAP患者血清Angptls 2水平相关(偏回归系数=0.033,0.004,6.219和4.830,P<0.05)。 结论 UAP患者血清Angptls 2水平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有关,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