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背景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冠心病标化死亡率仍呈上升态势。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对降低冠心病死亡率、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albumin ratio,FA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2019年1-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共849例,其中诊断冠心病724例,造影完全正常125例。将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评分三分位法分为轻度狭窄组242例、中度狭窄组233例和重度狭窄组249例,探讨FA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的关联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判断FAR对冠脉中重度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在校正其他相关因素后,发现FAR是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04,95%CI:1.266~1.786,P<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中度狭窄组与轻度狭窄组比较,在校正其...  相似文献   

2.
许晓红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0):1186-1188
目的:比较分析绝经前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及其与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女性80例,其中绝经前40例,绝经后40例,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3组,分别测定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观察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与绝经前比较,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组冠脉病变程度较严重,单支病变26/8、双支病变9/14、多支病变5/18。②随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纤维蛋白原水平逐渐升高。③绝经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较绝经前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结论:①绝经后女性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较绝经前严重,血浆纤维蛋白原较绝经前明显升高。②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纤维蛋白原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冠心病CH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8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并设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测以上各组DD及Fbg含量,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36例、两支病变组29例、三支病变组27例,根据血分数(LVEF)分为左心功能正常和左心功能不全组,分别进行DD及Fbg的比较。结果 AMI、UA组DD、Fbg含量明显高对照组(P〈0.01);AMI组DD明显高于UA组(P〈0.05);AMI组和UA组的FG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脉两、三支变组FG和DD含量高于对照组和一支病变组,差异显著(P〈0.01),三支病变组高于两支病变组(P〈0.05),对照组和一支病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左心功能不全组Fbg浓度高于左心功能正常组,但左心功能不全组DD浓度与左心功能正常组显著差别。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升高是冠心病事件的表现和依据,并可能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g)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D-D与F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NC)进行了比较,D-D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Fg测定采用Clauss法。结果冠心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比较,D-D与Fg均显著增高(P<0.01);AMI组和UAP、SAP组相比,D-D与Fg亦显著升高(P<0.01),UAP和SAP组相比,D-D与Fg也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检测冠心病病人血浆D-D和Fg是各类型冠心病及其重要并发症的重要治疗及观察指标之一,监测D-D和Fg的变化对防治冠心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114例按冠状动造影结果分为正常组、病病组及不同程度病变组,对其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组与病变组间、正常组与不同程度病变组间纤维蛋白原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病变组内部两两比较显示有递增趋势。结论 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于冠心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CRP、尿酸、纤维蛋白原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赤峰市医院2008年3月~2010年6月疑似冠心病住院的患者403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83例)和非冠心病组(120例),冠心病组包括男性186例,女性97例,又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87例;双支病变105例;3支病变91例,分别测定血CRP、尿酸、纤维蛋白原水平,观察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CRP、尿酸、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各亚组之间比较显示,CRP、尿酸、纤维蛋白原均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与之呈正相关。结论:血CRP、尿酸、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CRP、尿酸、纤维蛋白原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心病类型及冠脉病变关系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与冠心病类型及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Clauss凝固法测定 32 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稳定型心绞痛 (SAP)、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血浆FIB水平。并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UAP诊断和治疗建议中UAP临床危险度分层标准对UAP分类。比较各冠心病类型及冠脉病变程度组间血浆FIB水平差异。结果 AMI组FIB水平高于UAP组 ,亦高于SAP组。除UAP低危组外 ,各组与SAP组比较P均 <0 .0 5。三支病变者FIB水平高于双支及单支病变患者。各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P均 <0 .0 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FIB水平与冠心病类型及冠脉病变程度有明显关系。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水平(Fg)测定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间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D-Dimer和Fg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浆D-Dimer、F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和UAP组患者的D-Dimer、Fg均明显高于SAP组患者(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D-Dimer和Fg水平明显升高,反映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有血栓的形成,D-Dimer和Fg的检测对ACS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及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血中FIB含量,与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所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CS患者FIB随着冠脉狭窄程度变化而变化,冠脉越狭窄,FIB含量越高,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组FIB含量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ACS患者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FIB含量的检测对ACS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评价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6例冠心病患者与28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将CHD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20分)和冠脉重度病变组(≥20分)。结果对照组、冠脉轻度病变组及冠脉重度病变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为2.75±0.57、2.82±0.85及3.75±1.0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1,P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PTCBA)治疗冠脉分叉处分支血管中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46例冠心病患者52个分叉病变主支病变,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切割球囊成形术(PTCA)预扩张后置入支架,分支病变单行PTCBA而不置入支架,观察其手术过程、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近期随访结果。结果46例患者52个分叉病变中位于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占65%,回旋支/钝圆支占27%,右冠脉/后降支或后侧支占8%。对分支血管行PTC-BA后有5例因内膜严重撕裂而置入支架,1例术中出现心包填塞,行心包穿刺引流症状缓解后行心外科急诊手术15 d出院,其余病变残余狭窄为20%-50%。PTCBA成功率达88.5%,无院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AMI)等严重并发症。对手术成功的40例患者术后临床随访6个月,无死亡及AMI等心脏事件发生。结论PTCBA治疗冠脉分叉处分支血管病变安全、有效,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陈慧敏  吕淑敏  徐耕 《浙江医学》2011,33(12):1729-173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75名患者,每位患者均于术前空腹抽血进行生化及Fbg等指标检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一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采用Genisi's评分系统对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4组血浆Fbg 水平分别为:对照组(2.19±0.34)g / L、一支病变组(2.64±0.73)g / L、两支病变组(2.85±0.66)g / L、三支病变组(3.19±0.80)g / 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494,P<0.05);Gensini's评分分组与Fbg水平的关系显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Fbg水平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76,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bg水平与病变程度明显相关(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Fbg水平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多支病变患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血浆Fbg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3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1例;患者均于入院后24 h检测内RBP-4水平,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评分,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RBP-4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患者的RBP-4水平和Gensini评分为(38.46±6.53)mg/L、(37.76±9.28)分,低于UAP组的(48.14±8.29)mg/L、(63.49±11.20)分和AMI组的(62.48±10.67)mg/L、(93.15±18.08)分,而UAP组患者的RBP-4水平和Gensini评分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BP-4水平和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82,P=0.000).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越高,冠脉狭窄程度越重,提示RBP-4可作为临床冠脉病变诊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高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及其监测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120名CHD患者和8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HCY和Lp(a),然后比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血清HCY和Lp(a)水平,同时分析HCY和Lp(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CHD组血清HCY和Lp(a)水平(27.2±12.8,436.5±168.2)比对照组(10.8±3.6,98.6±9.8)有显著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Y和Lp(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别是0.683和O.583。结论HCY和Lp(a)均与患CHD的危险性呈正相关,临床监测并控制血HCY和Lp(a)的水平对CHD的诊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D-二聚体(D-Dimer,DD)与纤维蛋白原(Fg)的含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差异.方法 将入选的1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分为确诊的冠心病组94例与正常对照组36例,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6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再将冠心病组按CAG结果分为轻度病变组24例、中度病变组27例和重度病变组43例.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DD、Fg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AMI、UAP两组DD、Fg含量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AP和对照组(P<0.05),AMI组的DD、Fg含量明显高于UAP组(P<0.05),重度病变组DD、Fg含量高于轻、中度病变组(P<0.05).结论 联合检测DD与Fg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diversity of D -dimer(DD) and fibrinogen (Fg)in th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Methods The 130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CHD group(94 cases) which were confirmed by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 and control group (36 cases). CHD group was divided into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group (25 cases),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group (36 cases) and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 group ( 33 cases). In addition, CHD group was divided into slight (24 cases), moderate (27 cases)and severe (43 cases)lesion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utcome of CAG. The levels of DD and Fg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and compared among all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DD, Fg in AMI and UAP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SAP and control groups ( P<0.05), and DD, Fg in AMI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UAP group. The levels of DD and Fg in severe les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moderate and slight groups ( P<0.05 ). Conclusions To measure the levels of DD and Fg simultaneously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CHD.  相似文献   

17.
血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相关性。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52例,冠心病组86例(其中单支病变组41例,多支病变组45例),男44例,女42例;对照组66例,男34例,女32例。测定血纤维蛋白原、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血糖(Glu)水平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冠心病组TG、TC、LDL、HDL及Glu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IB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7,P〈0.05)。结论FI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进行分析,探讨非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0例诊断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非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对入选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CV)、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PB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并分析两组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冠状动脉S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r=0.075)、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r=0.090)、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r=0.628)、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r=0.708)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且血压变异性随冠状动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而增加。患者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DBPCV)均与SSS值之间呈正相关(回归系数B分别为0.028,0.033,P0.05)。结论血压变异性与非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冠心病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g)和尿酸(UA)水平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71例CHD患者组(其中Gensini积分轻度组24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29例)与29名正常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Fg、UA等水平,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CHD组血浆Fg (4.11±0.84) g/L、UA (362.89±155.50)μmol/L均较正常对照组Fg (3.03±0.34) g/L、UA (290.07±93.80)μmol/L显著升高(P<0.001和P<0.01);并且按Gensini积分分组后各不同冠脉病变组Fg和重度病变组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重度病变组血Fg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 血Fg和UA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作为反映冠心病病变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变化对冠心病 (CHD)患病的意义以及HCY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 10 5例CHD患者和 32例正常对照组血浆HCY及血脂各参数水平 ,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CHD组的HCY、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对HCY均无明显影响 ,而CHD组HCY水平与TG呈正相关(r=0 .0 2 1,P <0 .0 5 )。结论 HCY与CHD具有密切联系 ,HHCY是CHD患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检测血浆HCY对预防和诊治CHD具有一定临床价值。HCY与TG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