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CO)在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DCO救治的34例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抗休克,按DCO的要求临时固定骨折、控制出血、恢复肢体血供、控制污染及对其他系统的损伤行损伤控制性手术;随后ICU复苏;待患者生理状况允许后尽早实施骨折确定性手术。结果DCO控制了绝大部分患者的出血和污染,纠正了休克,确定性手术后恢复良好。本组死亡率11.8%(4/34);致残率20.6%(7/34)。结论DCO符合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在这类患者的救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案。DCO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康复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骨科(DCO)理论在救治严重骨盆骨折多发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DCO原则治疗的严重骨盆骨折多发伤31例,作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骨盆骨折多发伤31例,平均30.7岁,ISS平均32.7分。所有病例均成功复苏,无死亡病例,随访6~28个月,优12例,良1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达74.2%。结论:合理应用DCO原则治疗严重骨盆骨折多发伤患者,可以减少早期处理治疗规模和手术风险,增加临床疗效,是有效安全理念先进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杨映雄 《中外医疗》2014,33(2):83-84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同时并骨折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抢救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严重多发伤并骨折患者60例,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损伤控制抢救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科传统方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和不良情况。结果研究组抢救后显效率50.O%,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显效率26.6%,总有效率63.3%。研究组死亡率3.3%,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死亡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3.3%。研究组效果明显更理想(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同时并骨折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抢救技术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效果,降低临床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玉玲 《中外医疗》2014,(28):66-67
目的探讨和分析损伤控制骨科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该院自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共21例做为试验组,给予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同时选择一般的多发伤患者20例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多发伤手段来实施治疗。然后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严重多发伤患者共有2例死亡(多种患器官障碍综合征和失血性休克各1例),占9.5%;患者在实施手术前,实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但在患者实施手术以后,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患者给予损伤控制骨科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可以临床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损伤控制骨科在临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在2009—2011年收治的6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并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观察的60例患者中,死亡4人,死亡率为6%,1例为患者死于胸部损伤后体内多种脏器严重受损,抢救无效死亡.2例患者死于严重的脑部损伤,入院后呼吸急促,体温严重升高,利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效果不明显,第二天发生严重的感染,5日后抢救无效死亡.所有患者中除了4例死亡患者外,其余患者完全治愈,治愈患者中留有残疾的患者38例,其中腿部残疾占到22例.除身体残疾外所有患者没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效果是显著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上大量推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患者是否是及其严重的多发伤患者.  相似文献   

6.
刘建崇 《中外医疗》2011,30(9):48-49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7例病死,占18.42%,死亡原因为3例失血性休克,2例因胸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2例术后合并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具有安全、疗效明显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曾湘林 《当代医学》2010,16(1):15-16
目的分析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DCO)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骨科(DCO)方法救治并根据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病死3例,死亡率15.7%,休克及合并伤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并发症4例均痊愈。结论DCO是治疗严重多发伤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治疗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100例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在骨折和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满意度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结果显示,在对治疗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后,患者的骨折和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和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更加满足患者的需要,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骨折和伤口愈合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术后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在基层医院的损伤控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应用损伤控制(早期迅速、有效的骨折固定及清创,术后ICU进一步复苏,病情平稳后行确定性手术)救治的25例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抢救成功22例(88.0%),死亡3例(12.0%)。骨盆骨折及四肢不稳定骨折早期予以外固定架固定,其中10例作为确定性固定手段。结论损伤控制同样适用于基层医院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患者的治疗,但应准确把握其适应证。外固定架在骨折的早期固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忠 《大家健康》2013,(24):99-100
目的:探讨分析时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技术的应用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质治疗中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治疗提供临床借鉴与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骨科接收的120例ISS评分≥16的严重合并骨折患者,分析患者具体临床资料和伤病程度不同,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男128例,女72例,年龄18~67岁。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接受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情况、后遗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治疗综合情况。结果:120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中,死亡9例,死亡率7.5%,死亡主要原因系休克及胸部损伤,合并伤过重。创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颅脑坏死1例,其他经过常规或损伤控制治疗后,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恢复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能够显著性缩短骨折治恢复时间、促进骨折恢复、并发症少且患者满意较高,损伤控制骨科技术(DCO)可以为临床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骨的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创后二次打击,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伤害控制骨科技术在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8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采取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救治的情况。结果本组86例中,9例死亡,3例截肢,3例发生骨不愈合经再次手术或更换固定方法后愈合。61例患者的功能最终恢复到正常或基本正常,16例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救治模式和理念,明显提高了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DCS在严重胰腺外伤(Ⅲ—Ⅳ级,AAST-OIS分级)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995年7月-2006年7月应用DCS救治的9例严重胰腺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均立即给予液体复苏、急诊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清创、保存胰腺功能、充分引流、恰当处理合并伤,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确定手术治疗。7例经用DCS后,情况良好,痊愈出院,1例死于并发坏死性胰腺炎,1例死于合并脑疝。结论 对严重胰腺外伤病人,在复苏同时应尽快采用简单省时的手术挽救生命、控制出血和污染、充分引流、保存胰腺功能,病情稳定后再做相应的手术和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49-52
目的 研究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行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患者80例,依据患者意愿及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组(DCS组,n=40)和早期全面治疗组(ETC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凝血酶原恢复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CS组患者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凝血酶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ETC组(P0.05),输血量显著少于ETC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17.5%(7/40)、7.5%(3/40)均显著低于ETC组27.5%(11/40)、30.0%(12/40)(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合并腹部创伤行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治疗较早期全面治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周玉波  曾俊 《西部医学》2008,20(5):947-948
目的 总结5.12汶川大地震致严重多发伤早期抢救的经验。方法1例因地震被埋164小时致全身严重多发伤患者,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90)为39分,立即予现场、救护车上初级救治,入院后予快速有效抗休克、手术清创、损害控制、ICU监护、容量复苏、多次清创等救治措施。结果患者救治3天后各项检验指标逐渐恢复,病情稳定,送北京进一步治疗。结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网络中各环节有机连接,发挥多学科合作,运用损伤控制理论,综合运用各项救治措施是本例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周宏星  李俊  肖俊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147-14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应用于救治高龄多发性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高龄多芨性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救治,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彰治。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评分优良率。结果平均住院时间研究组为14.2d,明显短于对熙组17.2d;骨折愈合评分优良率研究组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应用于救治高龄多发性四肢骨折患者有良好的临床价值,一方面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显著提高骨折危合的质量,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因此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使用及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在救治严重肝脏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2年7月应用损伤控制手术救治46例严重肝脏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应用情况。结果46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其中痊愈40例,死亡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7例。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采用简单、有效的操作,使患者获得复苏的时间,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并有机会再进行完整、合理的再次或分期手术。正确熟练掌握损伤控制性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可有效降低严重肝外伤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一体化救治模式(ITM)并行早期创伤控制性手术(DCS)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对达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0月~2013年8月救治的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采用ITM及行DCS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存活46例(86.8%),病死7例,病死率13.2%,其中就诊救治时间≤1h的病死2例(6.3%),〉1h的病死5例(23.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死患者比较,存活患者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M并行DCS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胡建成 《安徽医学》2013,34(1):36-3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近4年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中按颅脑损伤GCS计分≤5分者26例,5~8分者52例,所有伤者入院时经简单包扎固定后行头胸腹及骨盆CT检查,52例行急诊开颅手术,胸腔闭式引流24例,8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伤口清创术17例。出院时按GOS分级评分:良好36例(46.2%),轻残14例(17.9%),重残7例(9%),植物状态3例(3.8%),死亡18例(23.1%)。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时应及早诊断,避免漏诊,密切监护,多科协作,重视并处理好颅内高压和休克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严重多发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6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综合急救及护理。结果:本组多发伤163例,抢救成功135例,死亡28例,抢救成功率为82.8%。结论: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可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3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TNF水平,同时对3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多发伤患者中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者血浆TNF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未合并MODSD者( 均P<0.01);死亡组血浆TNF水平及AR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均P<0.01);ARACHEⅡ评分与血浆TN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TNF水平与ARACHEⅡ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测定TNF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对早期诊断MODS可起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