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50例健康对照者,50例无DR 2型糖尿病患者(NDR组)、50例合并非增殖型DR 2型糖尿病患者(NPDR组)及50例合并增殖型DR 2型糖尿病患者(PDR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 所有糖尿病患者Hcy、MD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PDR组及PDR组均较NDR组明显升高,血清SOD、GSH含量所有糖尿病患者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NPDR组及PDR组均较NDR组低(P<0.01);同时PDR组又低于NPDR组(P<0.01);血清Hcy与MDA水平呈正相关(r=0.84,P<0.05),与SOD、GSH含量均呈负相关(r=-0.77,-0.68,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氧化应激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有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NDR组血清MD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BDR组血清MDA明显高于NDR组(P<0.01),PDK组血清MDA明显高于BDR组(P<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APN与MDA呈明显负相关(γ=-0.568,P<0.01),与SOD呈明显正相关(γ=0.479,P<0.01).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存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与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有关.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在2型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中的脂联素进行测定.结果:①DM组血清脂联素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②BDR组的脂联素含量低于NDR组(P<0.05).③PDR组的脂联素含量低于NDR组(P<0.01).④PDR组的脂联素含量低于BDR组(P<0.05).⑤DR的严重程度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428,P<0.01).结论:脂联素的降低在DM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时,血中脂联素水平更低,脂联素可能参与了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35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4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24例,以及正常对照纽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VEGF和Ang-2水平.结果 NDR组、BDR组和PDR组患者血清VEGF和Ang-2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BDR组患者血清VEGF和Ang-2水平明显高于NDR组患者,且PDR患者血清VEGF和Ang-2水平又明显高于BDR组患者(P<0.05).血清VEGF与Ang-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VEGF和Ang-2均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其水平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方法:测定66例1DR患者、30例无DR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并观察应用奎那普利治疗后DR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An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血清Visfatin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较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明显升高(P〈0.01)。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较BDR组明显升高(P〈0.01)。血浆AngⅡ水平BDR组较NDR组明显升高(P〈O.01),PDR组较BDR组明显升高(P〈0.0)。DR患者血清Visfatin与血浆Ang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98,P〈0.01)。应用奎那普利治疗后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AngI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血清Visfatin水平升高在DR痛查中发挥重耍作用。瞥素血管翳张素系统影响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  相似文献   

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4):570-573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胞外5'-核苷酸酶(CD73)、apelin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6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根据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组51例、背景期网膜病变(BDR)组40例、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组17例。入院后即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CD73、apelin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血管新生指标及炎症因子含量;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DR患者血清CD73、apelin水平与病情相关指标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BDR组、PDR组血清CD73、apelin水平显著高于NDR组,PDR组血清CD73、apelin水平显著高于BDR组;BDR组、PDR组血清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高于NDR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10(IL-10)含量低于NDR组,PDR组以上指标变化趋势更显著;Pearson检验显示,DR血清CD73、apelin水平与病情相关指标含量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结论:DR患者存在异常高表达的CD73、apelin,且其表达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直接内在联系,可作为DR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TNF-a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视网膜病变将其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60例,视网膜病变组DR组76例,按照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可以将DR组分为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20例)和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BDR组(56例),检测对比各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TNF-a的水平变化。结果 DR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TNF-a的水平显著高于NDR组,且PDR组显著高于NDR组和B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TNF-a水平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患者,且背景期视网膜病变患者水平增高较显著,联合检测能够更加全面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21例糖尿病视网膜无病变组(NDR组),又将DR组分为背景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组(BDR组)19例和增值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12例。分别检测各组VEGF值并与3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NDR组、BDR组及PDR组VEGF含量(pg/ml)分别为108.4±27.2、185.2±32.6、162.3±28.7、220.3±44.6和201.9±31.7。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BDR、PDR与ND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R与BDR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可作为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血中VEGF,IGF-1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双抗体夹心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2例正常对照组、29例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组(non-diabeticretinopa-thy,NDR)、30例单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ackgrounddiabeticretinopathy,BDR)和2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血浆中VEGF与血清中IGF-1的含量。用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VEGF与IGF-1在NDR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DR组和PDR组明显高于NDR组(P<0.05);NDR和BDR两组VEGF与IGF-1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0.371;r =0.364,P<0.05)。结论VEGF和IGF-1是促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5):2048-205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脂肪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41例、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44例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45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名作为对照组(NC),检测各组的血清IL-6、TNF-α、hs-CRP、瘦素、脂联素、MDA和SOD水平。结果:各组IL-6、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均显著高于NC组、NDR组、NPDR组,NPDR组均显著高于NC组、NDR组,NDR组均显著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瘦素、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瘦素高于NC组、NDR组、NPDR组,脂联素低于NC组、NDR组、NPDR组,NPDR组瘦素高于NC组、NDR组,脂联素低于NC组、NDR组,NDR组瘦素高于,脂联素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DA、SO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MDA高于NC组、NDR组、NPDR组,SOD低于NC组、NDR组、NPDR组,NPDR组MDA高于NC组、NDR组,SOD低于NC组、NDR组,NDR组MDA高于NC组,SOD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炎症因子、脂肪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具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1.
血清脂蛋白(a)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联系。方法根据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不同部位,将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四组:糖尿病肾病组(DN)3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32例、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32例、无微血管病变组(对照组)55例。分别测定四组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视网膜病变组和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的LP(a)、HbAlc均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结论高水平IJP(a)与T2DM微血管并发症有着紧密的联系,血清LP(a)的升高可能引起微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及铁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铁蛋白、铁调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与铁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85例,其中体质量正常者43例(正常体质量糖尿病组,B组),肥胖者42例(肥胖糖尿病组,D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86名,其中体质量正常者(对照组,A组)及肥胖者(单纯性肥胖组,C组)各43例,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内脂素和铁蛋白、铁调素、sTfR水平。结果4组研究对象血清内脂素与铁代谢指标铁蛋白、铁调素、sTfR均无明显相关性(r=0.111,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铁代谢指标铁蛋白、铁调素、sTfR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抗体芯片技术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谱及其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16例合并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16例未合并视网膜病变(DM组)。应用Raybiotech人类细胞因子抗体芯片同步检测血清中42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DM组相比,NPDR组中性粒细胞活化剂(ENA-78)、生长相关基因(GRO)、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ANTES)、血管生成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IL-1α表达水平下降(P<0.05)。在芯片所包含的42种细胞因子中ENA-78的水平变化明显,NPDR组是DM组的1.88倍和正常对照组的3.6倍。结论 早期DR患者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提示炎症反应在DR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有可能成为DR临床早期预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外周血中的VEGF和IGF-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试验组;试验组再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30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33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ME)组22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5例。用ELISA法检测血浆VEGF和IGF-1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VEGF及IGF-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型DR组血清VEGF及IGF-1水平明显高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并黄斑水肿组及增生型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型并黄斑水肿组和增生型组血清VEGF及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VEGF及IGF-1水平随着DR的发生、黄斑水肿以及DR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对其进行监测有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AGEs及脂质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脂质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 方法:对35例2型糖尿病并发DR患者、31例2型糖尿病无DR(NDR)患者及16例正常人的血清AGEs水平及脂质代谢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结果:①DR组及NDR组患者的血清AGEs水平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5),DR组患者的血清AGEs水平较NDR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NDR组患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5),DR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 ③DR患者的血清TCH、HDL-C及LDL-C水平较NDR组显著升高(P<0.05); ④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GEs水平与血清TCH、TG、APOB和LDL-C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5、0.51、0.60和0.60)。 结论:AGEs大量生成和堆积、脂质代谢紊乱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R的重要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积极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对于延缓和控制DR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探讨visfatin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血脂康对其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无颈动脉斑块患者40例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血脂康治疗组40例,辛伐他汀治疗组40例。检测血脂康组和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治疗84d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visfatin等指标的改变,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visfatin水平高于无颈动脉斑块对照组(P<0.05),但三组间血清TC、TG、LDL-C、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4d后两治疗组血清TC、TG、LDL-C和visfatin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HDL-C也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但两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visfatin可作为检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②在调节血脂水平的同时,血脂康具有与辛伐他汀相似的降低visfatin作用,血脂康可能通过减低visf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血清趋化因子样受体1(serum chemokine-like receptor 1,CMKLR1)、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1,FSTL1)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06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糖尿病无DR组(67例)、背景期DR组(82例)及增殖期DR组(57例),另选择同一时间段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4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及血清CMKLR1、FSTL1水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DR发生的有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血清CMKLR1、FSTL1对DR的诊断价值。结果 背景期DR组和增殖期DR组糖尿病病程均长于糖尿病无DR组(P<0.05),增殖期DR组糖尿病病程又长于背景期DR组(P<0.05);4组研究对象组间空腹血糖(fas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2型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特点,分析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3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视网膜病变情况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105例),背景期DR组(27例),增殖期DR组(21例),并选取同期体检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30例)。记录病程,比较各组人群血糖值、hs-CRP、Hcy,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随着眼底病变的进展,背景期DR组、增殖期DR组FPG、hs-CRP、Hcy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或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P<0.05),随着糖尿病的进展,背景期DR患者已经出现Hcy、hs-CRP水平的升高,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在增殖期DR患者中上述指标升高更为明显,已明显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y与hs-CRP呈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Hcy、hs-CRP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在增殖期DR患者中上述指标的异常更为明显,联合检测可更全面评估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C-反应蛋白(CrtP)、内脂素、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具体变化情况。方法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接受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94例作为研究组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具体的尿清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70例,微量蛋白尿组60例,大量蛋白尿组64例;并选择70例经体检健康状况良好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检者体内的内脂素、脂联素具体水平,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另外对所有受检者的空腹血糖值,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等先关指标进行具体检测,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体内的血清内脂素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的具体血清脂联素含量低于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极有可能参与到了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联合对参者的具体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可能会对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发生足溃疡风险与炎症因子间的关系。方法:对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震动感觉阈值(VPT)测定,依据其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足溃疡低风险组40例,足溃疡中度风险组38例,足溃疡高风险组40例,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EP)。结果:足溃疡高风险组的UAER、CRP、IL-6、LEP、病程较足溃疡中度风险组、足溃疡低风险组明显升高,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足溃疡中度风险组的UAER、CRP、IL-6、LEP、病程较足溃疡低风险组亦明显升高,与2型糖尿病发生足溃疡风险相关的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足溃疡风险与年龄、病程、UAE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呈强正线性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发生足溃疡风险与糖尿病病程、年龄、DR、UAER、CRP、IL-6、LE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