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方法 14 7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同时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 ,根据颈动脉检查的结果分为 6组 ,比较不同组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内膜出现不同程度粗糙增厚粥样硬化改变者 119例 ,其中 75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 (6 3.0 3% )。而颈动脉检查结果内膜正常的 2 8例患者中 ,只有 1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 (35 .71% )。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 P <0 .0 1)。 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的病理改变与冠状动脉内膜病变正相关 ,可以作为基层医院评测冠心病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两种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优缺点对比,探讨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临床上使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将我院从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42例,对患者同时作CTA、MRA两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按照AHA9段法评价冠状动脉显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顺利完成MRA检查,显示冠状动脉节段共186个。冠状动脉近段、中段显影良好,与CTA比较无明显差(P>0.05),两组图像在狭窄段长度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16例狭窄程度>50%,CTA显示14例。狭窄程度比较,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MRA对狭窄的评估可靠,可作为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可靠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本院60例冠心病患者和60例非冠心病的颈动脉B超声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75.0%(45/60),对照组为26.7%(16/60)。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组11例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32例重度狭窄,观察组IMT和斑块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IMT可用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指标,但它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唐丽芹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621-62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78例,以上入选患者均行颈动脉B超检查,将检查结果分类统计后,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发生率、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个数及斑块的AS积分。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发生率、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个数及斑块的AS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处超声检查可提示冠状动脉的严重程度;同时通过动态超声检查,可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在诊断动脉瘤及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0例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CT血管成像(CTA)后处理重建分析结合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及DSA造影检查并比较。结果150例患者CTA检查诊断动脉瘤22例,上述22例均行MRA及DSA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达90%以上;CTA可以显示头、颈动脉畸形的部位、形态、大小及载瘤动脉的关系。结论CTA具有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CTA可作为疑为动脉瘤患者的一种筛查方法,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对临床疑似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15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 DSA、mRA 及 CTA 等检查。结果156例患者中阳性结果150例,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149例,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正常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颈动脉管壁的结构,检出颈动脉硬化斑块和血栓,鉴别稳定和不稳定斑块(包块溃疡斑块),准确判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是一种无创、实时、敏感、准确、可重复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CTA)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时的意义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81例,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成像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1例患者共计324支主要冠状动脉均显影良好,其中冠状动脉CTA提示存在病变者(+)116支,无病变者(-)208支;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存在病变者(+)122支,无病变者(-)202支;两种检查均提示病变者111支,均未发现病变者213支,可见冠状动脉CTA对冠心病诊断敏感性为90.1%(111/122),特异度为97.1%(202/208)。结论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同时有费用低、创伤性小等优点,可临床作为冠心病筛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吴莹  刘亚玲 《上海医药》2023,(12):34-37
目的 :分析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78例,均行三维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三维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灰阶中位数(GSM)和斑块总体积、表面积、回声类型、均质性及新生血管,并以CTA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三维超声和CTA检查结果。结果 :经CTA检查,78例患者中47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31例不稳定。经三维超声检查,78例中42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36例不稳定。三维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85.90%(67/78),敏感性为82.98%(39/47),特异性为90.32%(28/31),阳性预测值为92.86%(39/42),阴性预测值为77.78%(28/36),kappa=0.713,一致性优。稳定与不稳定患者间的三维超声影像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不稳定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IMT、斑块总体积均大于稳定患者;GSM低于稳定患者;斑块回声不连续、斑内低回声、新生血管、形态不规则的检出率高于稳定患者(P <0....  相似文献   

9.
金卫国  袁彪  贾恩志  王巍 《江苏医药》2007,33(6):541-543
目的 探讨感染负荷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冠脉造影患者87例,冠脉造影检查前抽静脉血,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肺炎衣原体IgG抗体、单纯带状疱疹病毒IgG抗体和A型流感病毒IgG抗体.根据感染负荷将患者分为三组:1组,感染原≤2种;2组,感染原=3种;3组,感染原≥4种.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没有随感染负荷的增加而增加,1、2和3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分别为84.6%、81.6%和73.9%;感染负荷与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没有相关性(P>0.05).1、2和3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病变率也没有随感染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分别为53.8%、47.3%和43.4%).结论 病原体感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也未随感染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田颖  丁阳  夏敏  程宁昌  王磊 《江苏医药》2023,(2):193-197
目的 探讨三酰甘油与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840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709例有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狭窄组),131例无狭窄(非狭窄组)。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三酰甘油与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狭窄组血清三酰甘油水平高于非狭窄组(P<0.05)。三酰甘油与左冠脉前降支近段、中段、右冠脉中段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s=0.084、0.084、0.073,P<0.05)。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左冠脉前降支和右冠脉粥样硬化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三酰甘油与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52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的患者,术前抽血检测其肺炎衣原体抗体。结果 36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中,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22例;1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中,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3例,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1):1723-1724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并探讨针对性的血脂控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于某院行健康体检的30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体检者均开展血脂检测和颈动脉、冠状动CTA检查。根据血脂指标将300例体检者分为血脂正常组120例、血脂边缘性升高组133例、高血脂组47例,对比3组体检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血管狭窄程度)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Gensini评分、AIP指数)。结果:在颈动脉血管中度狭窄率、重度狭窄及闭塞率上,高血脂组血脂边缘性升高组血脂正常组(P0.05);在Gensini评分和AIP指数上,高血脂组血脂边缘性升高组血脂正常组(P0.05)。结论:体检人群血脂水平越高,颈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在日常护理中应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干预等方法的综合应用提高血脂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见影响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9年1月入住我院的疑诊冠心病并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276例,根据冠脉CTA结果将其分为正常、轻度粥样硬化及冠心病三组,用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常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X^2=14.394,P=-0.006)、高血压(X^2=6.445,p=0.040)、总胆固醇(X^2=8.464,P=0.015)、甘油三酯(X^2=7.084,P=-0.029)、低密度脂蛋白(X^=2=6.399,P=0.041)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影响;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Wald=14.433,P=-0.000)、吸烟(waid=7.425,P=-0.007)及总胆固醇(Wald=4.637,P=0.031)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较其它因素更大。结论本研究发现年龄、吸烟及总胆固醇是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可控危险因素给予积极有效的控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能更有效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9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259例心肌桥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分为不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单纯心肌桥组)122例和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1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289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出心肌桥259例,心肌桥检出率8.96%。男性心肌桥检出率为4.46%,女性心肌桥检出率为4.50%,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8例为前降支肌桥。单纯心肌桥组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患者性别、肥胖、高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组高龄、吸烟史、高血脂、高血糖、家族史是其危险因素;与单纯心肌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好发于前降支,高龄、吸烟、家族史、高血脂、高血糖与冠状动脉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性别、肥胖、高血压与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黄红星 《江西医药》2010,45(11):1106-1107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和60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入组者与对照组间相关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关系。结果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非脑梗死组明显增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因素有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史铁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85+88-85,88
目的探讨超声与造影结合评价颈总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8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冠状动脉狭窄为1支和2支的患者为对照组51例,冠状动脉狭窄为3支以上的患者为观察组5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颈总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观察组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观察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颈总动脉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总动脉、脑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颈总动脉超声检测可以作为预测脑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能谱CT成像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照组)与能谱CTA成像检查(观察组),对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患者斑块内3种不同成分能谱曲线情况。结果:能谱CT成像的斑块检出率为97.06%,稍高于超声检查的91.18%,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有效原子序数和曲线斜率:脂质成分斑块内出血纤维基质。结论:能谱CT成像能够有效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提供更多量化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脑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头颅CTA检查,在CTA指导下早期行动脉瘤夹闭术。结果21例患者术前CTA诊断的前循环动脉瘤与术中所见一致,21例患者中动脉瘤顺利夹闭20例,包裹加固1例。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5例,轻度伤残3例,重度伤残2例,死亡1例。其中3例患者因出现交通性脑积水而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结论头颅CTA是一种可靠、简单、无创地快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提供直观的三维形态及解剖定位,可作为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重要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因,作为一种病理现象,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医学科技发展条件下,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成为临床医学领域协助疾病诊断和检查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冠状动脉钙化的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技术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 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并经颈动脉B超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冠状动脉狭窄组和正常组(对照组) ,再根据狭窄程度分成三个亚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结论:对中年以上,尤其有多种危险因素者需行颈动脉B超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冠心病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