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机器人胃肠道手术的初步应用浅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术机器人是外科医生的手术辅助系统.目前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09年10月开始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施行胃肠道手术共计27例(其中胃手术18例.结直肠手术9例)。术前准确分期对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适应证的把握十分重要。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于术中淋巴结清扫、神经保护和直肠系膜的完整切除有着明显的优势。采用何种吻合方式(腹腔内或腹腔外)取决于手术方式和术者经验。虽然,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不足.昂贵的价格也限制其推广。但是.相信其会成为外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肝切除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肝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该系统,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2例为单独切除肝转移瘤,2例为同期切除结肠原发灶及肝转移瘤。手术时间为210-510 min。术中失血量100-900 ml,输血1例。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8-15 d。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微创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机器人外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机器人手术在各外科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可~([1-2])。由于胰腺解剖位置深、毗邻多支重要血管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胰腺外科方面发展缓慢。2002年,Melvin等~([3])首次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胰腺手术,揭开了机器人胰腺外科发展的序幕。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胰腺外科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机器人外科的产生是远程外科、军事外科以及微创外科三方面结合的直接结果.在越来越多的腹部外科国际会议上,机器人外科已经占据一席之地.美国胃肠和内镜外科医师学会微创机器人协会于2007年12月颁布了机器人外科的共识[1].临床机器人外科协会于2009年10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大会.自2009年初以来,在国内普通外科的很多会议上,都有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腹部外科的手术展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由医生控制台、床旁操作臂和视频系统3部分组成[2].该系统将外科医生手的动作转换成在患者身体内的外科器械的精细、实时的动作.本文就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消化外科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自1987年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完成,腔镜外科学掀起了微创外科的热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的持续改进和更新,微创外科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机器人手术时代。目前常见的机器人系统有AESOP(伊索)、ZEUS(宙斯)和da Vinci(达芬奇)系统,现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包括操作平台、手术机械臂系统及图像处理系统。与传统腹腔镜技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特殊的优势,如三维操作视野、十倍的高清放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肺切除手术的经验和教训。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胸外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206例肺癌患者进行肺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61岁。按年度分别统计,分析机器人肺叶切除的学习曲线。 结果206例肺癌患者均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完成肺叶切除(或联合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除术,其中右肺上叶切除58例,右肺下叶切除48例,右肺中叶切除11例,左肺上叶切除35例,左肺下叶切除53例,另有1例同期行左肺上叶病灶切除和右肺上叶切除;所有患者行系统淋巴结清除术。其中3例因肺动脉出血辅助小切口行肺动脉修补,无中转开胸病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腺癌157例(双肺同期手术患者双侧均为腺癌),鳞癌17例,腺鳞癌19例,小细胞癌7例,其他6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结论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肺切除手术总体安全有效,稳定和配合默契的手术团队有助于手术安全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肝胆胰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第二炮兵总医院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94例肝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患者由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4%(4/94).肝脏手术16例,其中1例右肝后叶巨大血管瘤患者因血管瘤与下腔静脉关系密切,中转开腹;肝门部手术27例;胰腺手术19例,其中2例因胰头肿瘤巨大暴露不佳,1例因胆总管下段肿瘤太小,术中通过胆道镜探查+活组织检查无法明确肿瘤性质而中转开腹;其他部位手术32例(包括胆肠吻合6例,胆总管探查取石11例等).结论 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完成各类型肝胆胰外科手术,拓展了腹腔镜外科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创理念与技术的发展,达芬奇机器人在外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2009年中国第1例达芬奇机器人胸外科手术开始,至今已有12年。目前,在胸外科常见的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物等手术治疗方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独特优势逐渐凸显出来。本文主要对达芬奇机器人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优缺点进行阐述,同时对达芬奇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妇科、普通外科、整形外科多科室手术技术治疗1例游离小肠代阴道整形手术配合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4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开展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由普通外科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分离游离小肠,游离小肠移至会阴处,在会阴部大阴唇内侧代阴道,将代阴道小肠进行整形缝合手术,全程手术配合安全无并发症。结果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顺利由多个外科共同完成游离小肠代阴道整形手术1例,术后回访,手术体位安全无不良反应,达芬奇机器人器械、仪器无使用不当而影响手术。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妇科领域可行,在手术中配备专科特殊手术器械、手术体位的安全摆放,器械正确使用的安全管理,保障手术顺利的安全完成。  相似文献   

10.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问世及应用开辟了微创外科的新时代,现已在泌尿外科、妇科、心血管外科等领域得到较广泛应用[1].而在胃癌外科领域,由于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手术设备较昂贵等各种因素,在世界范围内机器人胃癌根治手术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仅有少数报道[2].本中心于2010年3月应用达芬奇手术系统实施胃癌根治术5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作为微创手术领域的前沿技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但也存在手术时间长、费用昂贵等不足。随着手术机器人缺陷的改进、新型手术机器人的研制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胃癌外科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本中心应用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在肝切除中的效果和布孔和程序化操作方面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期间施行达芬奇机器人肝切除手术的38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8例均采用达芬奇Xi系统成功完成肝切除手术,1例因手术创面止血不满意中转开腹。术中采用反L型布孔加快装机步骤,减少频繁更换器械的困扰,适用于大部分肝切除术。右半肝切除中超声刀优先置于4号臂进行肝门处理,随后切换至2号臂左手操作断肝,可以保证良好的切肝角度,联合两侧机械臂的配合,形成类似于“三叉戟”的切除模式。布置1~2个助手孔,利用吸引器及电凝设备保持术野清晰。术后病理:肝脏恶性肿瘤29例(均为R0切除),良性肿瘤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3例,肝脓肿1例。中位手术时间250(126)min,术中出血量100(11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9%(3/38),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34例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置管时间4(1)d,术后住院时间6(2)d。结论 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安全可行,机器人平台的信息整合以及灵活操作的独有特点,有助于精准解剖性肝切除开展和进一步减少肝切除手术的创伤。程序化手术布局及手术流程,有利于缩短机器人肝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3.
<正>虽然微创技术在腹部外科领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由于胰腺手术操作较复杂及胰腺解剖位置较特殊,其腹腔镜应用依然存在较多困难~([1])。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操作系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缺陷。笔者在完成了450余例复杂机器人肝胆胰手术基础上,利用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对1例胆管中下段癌并门静脉侵犯的患者进行了联合受侵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微创外科培训中心是亚洲第一个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培训基地。介绍了赛马会微创外科培训中心概况,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概况,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培训课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基本性能及应用技术。提出达芬奇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是外科手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其先进性及高精度性给手术室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护士必须经过严格的机器人手术系统专业培训,熟悉设备和仪器的性能,能熟练正确配合医生操作,能辨识常见的系统故障;同时需要明确分工、优化流程,提高手术配合的流畅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15例行胰腺机器人手术患者的资料,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外科系统在胰腺外科领域中的运用.方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开展15例胰体尾切除手术,5例实施胰体尾联合脾切除,10例开展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和出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 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量在213 ml,平均手术总用时276 min,平均手术时间242 min,均未输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67%.后期开展的10例保脾胰体尾切除手术均成功保留了脾血管和脾脏.结论 机器人手术系统是传统腔镜手术的一个巨大飞跃,能够实现更精细的微创手术操作,实现外科手术中脏器和功能的保留,在胰腺外科领域更能体现其优势和特点,因此有着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灵活性好、稳定性强、视野清晰、三维成像等优点,突破了腹腔镜在肝胆胰外科应用中的诸多限制.2009年1月至2月我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复杂胆囊切除术3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灵活性好、稳定性强、视野清晰、三维成像等优点,突破了腹腔镜在肝胆胰外科应用中的诸多限制.2009年1月至2月我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复杂胆囊切除术3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随着国内外内镜技术及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逐步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是目前外科发展趋势中的创新技术,代表了目前最先进的手术理念与技术发展,已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心脏外科、胃肠外科等手术中。虽然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较晚,但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结合了传统手术与腔镜手术的优势,不仅避免了患者颈部永久性瘢痕,还克服了腔镜手术的技术局限性,可提供放大的三维高清图像、稳定的手术视野及精细灵活的操作,越来越多的被外科医师及患者所接受。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与障碍。本文现对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达芬奇手术系统联合纤维结肠镜行乙状结肠腺瘤局部切除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2010年5月为1例乙状结肠腺瘤病人实施了达芬奇系统联合结肠镜结肠腺瘤局部切除术,研究其手术技术、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顺利,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第2天恢复胃肠道功能,第4天出院.结论 达芬奇系统联合结肠镜应用于结肠腺瘤...  相似文献   

20.
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最初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是针对心脏外科手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型手术器械的开发以及外科医生对系统的熟悉,这套系统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目前在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多个学科均有应用。疝外科领域国外在起步较早[1-2],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施行了国内首例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和脐疝手术,到目前为止仍只有少数医院开展少量应用。一、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势器械顶端的关节处可以高度模拟人手腕部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