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立群  陈剑秋 《医学综述》2008,14(11):1647-1648
胃肠道间质瘤曾经被认为是内脏器官的非常见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清晰地认识其临床特征不同于其他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本文综述了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胃肠外科2002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39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GIST主要发生在胃20例(20/39,51.28%)和小肠12例(12/39,30.77%),其他部位少见。CD117阳性表达率为92.31%,CD34阳性表达率为82.05%。结论:G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低,其确诊依赖病理检查,CD117和CD34对GIST具高度敏感性。GIST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3.
4.
徐斌 《医学综述》2007,13(9):692-69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发生于胃肠道黏膜下的一种肿瘤,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是原癌基因c-kit的突变。临床特点为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但多发于胃和小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对判断生物学行为、结构特征等形态学方面有很高价值。免疫组织化学多数表达为CD34、CD117阳性。诊断需要将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综合应用。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而近年来在分子靶向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ltumors,GISTs)是起源于消化道或腹部的、KIT(CD117)表达阳性的、富于梭形、上皮形或多形性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1],是胃肠道最为常见的非上皮源性肿瘤,具有与胃肠道典型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袁宁  李强  吴淑金 《医学综述》2008,14(24):3719-3722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存在频发c-kit基因突变的间叶源性肿瘤。影像学检查被广泛用于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结构特征等方面。GIST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综合应用。GIST对化学药物治疗不敏感,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多数会复发。分子靶向治疗与外科治疗有机结合、联合应用是未来治疗GIST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谭莫伟  张乐星  李丹 《重庆医学》2015,(21):2901-2903
目的 分析43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点,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经病理诊断证实的GIST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3例GIST患者中,发生于胃26例(60.46%)、肠17例(39.54%),直径小于5 cm者27例(62.79%),肿瘤边界完整、清楚者38例(88.37%);肿瘤向周围组织发生浸润的有5例(11.63%)、血管推移3例(5.66%);CD117阳性率93.02%(40/43),CD34阳性率81.39%(35/43),DOG1阳性率90.69%(39/43).结论 GI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MSCT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性,光镜下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及纤维瘤不易鉴别,DOG1、CD117、CD34高表达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系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近年来其发病机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原癌基因c-kit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突变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从而提高对胃肠间质瘤的认识。方法对35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CD34、SMA、S-100、Vim、NSE、Actin在其的表达。结果胃肠间质瘤约51.43%(18/35)发生在胃,31.43%(11/35)发生于小肠,8.57%(3/35)发生于大肠,8.57%(3/35)发生在食管。根据免疫组化分型分为:平滑肌分化型占42.86%(15/35)、神经分化型占17.14%(6/35)、双向分化型占11.43%(4/35)、未分化型占28.57%(10/35)。免疫标记CD117、CD34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1.43%(32/35)、74.29%(26/35)。免疫组化检测与间质瘤良恶性无关联性。主要根据Lewin提出的标准判断。结论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其光镜下形态相似,但免疫表型呈异源性,需根据免疫组化结果与平滑肌等肿瘤相鉴别。CD117、CD34对诊断胃肠间质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io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已得到公认 ,并在临床和病理诊断中开始应用[1] 。正确认识GIST ,把以前的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概念过渡到GIST上来 ,一是为了临床的需要 ;二是为了统一名称 ,便于交流 ;三是为了深入研究GIST的组织来源 ,以求进一步提高对GIST的诊治水平。现综述如下。1 GIST的概念“胃肠道间质瘤”一词由Maur等[2 ] 于 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而提出。与消化道上皮源性肿瘤相比 ,消化道间叶性肿瘤虽然少见 ,但是种类繁多 ,形态复杂。 196 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2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情况,并应用4种抗体(C-Kit、CD34、SMA、S-100)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行完整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切除率为73.9%,C-Kit阳性表达率91%,CD34阳性表达率85%,患者均未辅以化疗,18例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为56%。结论 C-Kit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的正确判断对指导术式选择也至关重要。对无法手术切除和(或)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建议应用格列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2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情况,并应用4种抗体(C-Kit、CD34、SMA、S-100)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行完整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切除率为73.9%,C-Kit 阳性表达率91%,CD34阳性表达率85%,患者均未辅以化疗,18例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为56%。结论 C-Kit 和 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的正确判断对指导术式选择也至关重要。对无法手术切除和(或)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建议应用格列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57例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IST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结肠、直肠和肠系膜较少;内窥镜检查阳性率89%,消化道造影阳性率77%,CT阳性率为9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117、CD34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84.2%、73.2%。结论:GIST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其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CD34和CD117阳性在诊断上有其特殊意义;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谢澳斯 《医学综述》2011,17(23):3567-3569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多变,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根据肿瘤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及药物靶向治疗是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如何选择手术治疗或靶向药物治疗以及如何把握两者联合治疗,至今仍有争论,尚需进一步探讨。现结合国内外对GIST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中有34例有明显的临床症状(91.9%),19例因消化道出血就诊,18例因发现腹部肿块或有腹痛、腹胀等不全性梗阻症状就诊,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体检时发现。3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CD117阳性37例(100%)。结论早期较难诊断,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本病的诊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有脏器转移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GIST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块等.临床诊断主要靠内镜检查、CT和术中探查;病理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检测.外科手术完整切除仍是GIST的首选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是复发、转移性GIST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GIST基因突变情况的检测可以更好的指导靶向治疗.肿瘤是否根治性切除与危险度分级是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CT和MRI表现、分析漏诊和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CT和MRI表现,15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单发19例(发生于胃12例,小肠4例,直肠1例,肠系膜2例);多发1例(发生于乙状结肠系膜和空肠)。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物,边界清晰,向腔外、腔内或跨壁生长的肿物,长径约2-10cm。CT平扫密度不均匀,多有坏死、囊变,可见Torri-celli-Bernoulli征;T1WI为不均匀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D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物实性部分不均匀明显延迟强化。漏诊2例,均位于充盈不佳的胃体部。误诊3例,2例误诊为囊腺癌;1例误诊为直肠癌。结论胃肠间质瘤发生部位多变,充分的肠道准备和掌握其CT和MRI的表现,有助于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8.
间质细胞肿瘤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以及免疫组化表现为CD117阳性确立了GIST的诊断。手术是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治疗,给GIST的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现回顾总结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胃肠间质瘤(GIST)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