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以黑曲霉WA301为出发株,经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半纤维素酶的高产突变株WA9024.通过对培养基中碳源、氮源、水分和起始pH值的优化,突变株WA9204以麸皮为基质的固态发酵产半纤维素酶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在较适的条件下,WA9024的甘露聚糖酶酶活达到8984U/g,木聚糖酶酶活达到503U/g,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60%和210%.  相似文献   

2.
从温泉热源地区采集的大量泥土和水样中,筛选出一株在60℃生长的纤维素酶产生菌SH2。结合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与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仪的鉴定结果,命名为热葡糖苷酶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sius)SH2,该菌株兼性好氧,在45~60℃能较好地生长。对菌体生长与产酶培养条件优化表明:初始pH值为5.5,碳、氮源分别为蔗糖和玉米浆时有利于产酶,经48h发酵后纤维素酶酶活达0.36IU/mL。纤维素酶反应条件研究表明,该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为6.0,在pH4.0~10.0范围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在45~65℃间酶活差异仅在5%之内,显示了很好的温度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紫外线和γ射线交替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菌株BE40 39.与出发株相比,其产酶能力提高1.3倍,发酵性状与出发菌株也有明显的差异.突变菌株发酵试验发现,Avicel是突变菌株产酶最合适的纤维素质碳源.通过对发酵培养条件的试验,得出最佳培养条件是:Avicel质量浓度为0.1g/dL,胰蛋白胨质量浓度为0.3g/dL,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佳培养基初始pH4.2,发酵5d达到产酶高峰.  相似文献   

4.
探索了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毛云芝菌产漆酶的情况,发现该菌漆酶属于组成型漆酶,其酶活力高,产酶周期短,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没有明显相关性;以漆酶的酶活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毛云芝菌液体培养的摇瓶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的组成(质量分数)为麸皮3%,蛋白胨0.2%,牛肉膏0.3%,MgSO4·7H2O 0.05%, KH2PO4 0.3%; TE 6%(体积分数),VB1 20 mg/L;自来水,pH自然.该营养条件下的酶活为1 668 U/mL,约是优化前培养基酶活的16倍,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薄层层析法和HPLC法对 30 0株放线菌进行筛选 ,结果发现一株菌ST4 8对洛伐他汀有转化作用 .研究其菌龄、菌体干重、分批加入底物及底物诱导等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表明 ,菌株ST4 8在预培养基中培养 4 8h后接入转化培养基 ( 5 %接种量 ) ,此时菌体量最高 ,加入 0 .3mL底物后 ,继续培养 4 8h转化率最高 ( 2 0 .78% ) .一次性加入底物和分批加入底物的转化率分别为2 0 .0 2 %和 2 0 .0 8% ,并且这种转化作用不需要底物诱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溶壁微球菌培养基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优化.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酵母膏,最近无机盐是MnSO4;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60 g麦芽糖,13 g蛋白胨,8 g酵母膏,1 g MnSO4,5 g NaCl,2 g NaH2 PO4·2H2O,2 g K2HPO4·3H2O,0.5 g MgSO4·7H2O,0.5 g CaCl2,1 000 mL水.从该菌株发酵过程曲线发现,该菌株大量产酶期在12-14 h.摇瓶发酵最适初始pH值为7.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25mL,接种体积分数为5%,培养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7.
探索了获取高活菌数的发酵乳饮料的发酵条件.以温度、营养、接种量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以上3因素在乳酸菌乳饮料发酵过程中对试验指标乳酸菌数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极显著(P<0.01),营养浓度影响显著(P<0.05),接种量影响不显著(P>0.05).进一步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高活菌数的乳饮料的最优化发酵工艺组合为发酵温度29 ℃,奶粉加入量(营养浓度)10 g/dL,接种体积分数5%.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找到金褐链霉菌较适合的发酵培养基:玉米淀粉和葡萄糖为主要碳源,黄豆粉和酵母粉为混合氮源.较优的发酵条件为:接种体积分数为10%、pH 7.5、装液体积分数为20%、种龄为40 h、转速为220 r/min、发酵时间为66 h,其产素单位达到2 897.41 μg/mL.金褐链霉菌原始菌株经紫外诱变,照射时间30 s的金褐霉素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在含50mL/L的甲醇、5g/L的甘氨酸的基本培养基平板上,从土壤中分离出130多株细菌,测定了它们利用甘氨酸生产L-丝氨酸的能力,获得了一株产L-丝氨酸较好的菌株A3,L-丝氨酸产量最高为1.4g/L,分类学鉴定为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对菌株A3利用甘氨酸发酵生产L-丝氨酸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包括甘氨酸和甲醇添加量,不同碳源、氮源,初始pH值以及发酵时间对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A3在不添加甲醇、只以甘氨酸为惟一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也能产L-丝氨酸,培养基中较高质量浓度的甘氨酸存在对L-丝氨酸生产是必需的.添加葡萄糖、甘油等外源碳源对菌体生长有利但不利于L-丝氨酸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利用PCR扩增技术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IAM11001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得到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过氧化氢酶编码基因perA。再与经EcoRⅠ酶切的温控表达载体pBV220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宿主大肠杆菌JM109,得到耐热过氧化氢酶基因工程菌,然后对该工程菌在LB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中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LB培养基中,诱导时期和酶合成最佳诱导时间均为5h,最大产酶量达到72.9U/mL;在半合成培养基中,于30℃培养4h,再于42℃诱导培养6h,产酶量最高达到131U/mL。  相似文献   

11.
酵母菌同化单糖的能力和速度高于低聚糖,因而可以消除异麦芽低聚糖产品中多余的葡萄糖.通过筛选驯化,得到较快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的D酵母,并对该酵母的最适发酵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成进行了研究,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得到94.13%的高纯度异麦芽低聚糖.  相似文献   

12.
从泡菜汁中筛得一株胞内L 乳酸脱氢酶(L LDH)活性较高的植物乳杆菌RS2 2,采用亚硝基胍和超声波同时作用进行诱变,使其比活力由3.48U/mg提高到7.49U/mg,并对突变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13株米曲霉菌株中筛选到一株产氨基酰化酶活力较高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W0607,以米曲霉w0607为生产菌固态发酵生产氨基酰化酶,较适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麸皮7.0g,豆饼粉3.0g,蛋白胨0.3g,水11mL,PH值6.5,发酵温度28℃,发酵周期约48h.在此条件下,米曲霉W0607的氨基酰化酶产率为400u/g左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SYBC Wu-3菌摇床发酵产脂肪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较佳的产酶培养基组成配方为:蛋白胨5 g/L,酵母膏 6 g/L,NaH2PO4 3 g/L; 油脂250 mL/L,乳化剂OP 25 mL/L.最优发酵条件为250 mL的摇瓶装液量50 mL,培养温度30 ℃,发酵时间72 h.经过优化后发酵液脂肪酶酶活力最高可达到10.68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2.8倍.  相似文献   

15.
利用旋转回归法研究里氏木霉WX-112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两个重要因素:微晶纤维素粉(Avicel)和麸皮对滤纸酶活的影响,并拟合出回归方程。经回归分析表明,培养基中Avicel、麸皮的含量及其配比对滤纸酶活有显著影响。通过岭脊分析寻优得出:Avicel最佳浓度为1.34g/dL、麸皮最佳浓度为3.35g/dL,在此优化条件下滤纸酶活可迭6.51U/mL。用30L发酵罐进行放大试验,滤纸酶涪可达10.84U/mL,CMCase达到449.57U/mL。  相似文献   

16.
G.penicillatum是一株能生产水果香味的微生物,酯类是其香味的主体。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影响G.penicillatum产酯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摇瓶实验研究,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组成,用此培养基发酵,乙酸乙酯(产物酯中代表性成分之一)产量提高了9.6%;还得到了在摇瓶条件下预测酯产量与菌体生长量的两个多项式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对4个鸡腿蘑菌株进行了发酵筛选,选出生物量较高的菌株农林鸡腿蘑(NL),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玉米粉、蔗糖为碳源,麸皮为氮源;在此基础上,以筛选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KH2PO4和MgSO4·7H2O为考察因素,以生物量为主要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方比例,确定鸡腿蘑摇瓶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玉米粉 4 g/dL,蔗糖 2 g/dL,麸皮 4 g/dL,KH2 PO4 0.1g/dL,MgSO4·7H2O 0.1 g/dL.  相似文献   

18.
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中心组合设计)对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LB1 11生产L 乳酸的培养基C/N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有机氮源(蛋白胨、玉米浆和酵母膏)和无机氮源(NH4Cl和(NH4)2HPO4)对L 乳酸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葡萄糖、蛋白胨、NH4Cl和(NH4)2HPO4四因素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C/N(质量比)为12∶1~13∶1,培养基组成:葡萄糖120.13g/L,蛋白胨19.342g/L,NH4Cl4g/L,(NH4)2HPO42.010g/L,L 乳酸产量可达到103g/L.优化后的培养基适合于对干酪乳杆菌进行代谢网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