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在软骨组织工程化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现不同类型的胶原材料影响软骨细胞的分化与表达,胶原材料的来源、结构及性质的稳定性决定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可靠性。目的:表征Ⅰ型、Ⅱ型和Ⅲ型胶原的结构,阐明用于软骨组织修复的不同类型的胶原材料的结构特点,指导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取。方法:取来自新生小牛皮的Ⅰ型胶原、来自成猪关节软骨的Ⅱ型胶原及来自新生小牛皮的Ⅲ型胶原,分别将3种胶原材料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法、SDS-PAGE和苦味酸-天狼腥红染色分析,比较结构上的差异。结果与结论:新生小牛皮Ⅰ型和Ⅲ型胶原与成猪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具有相似的官能团,热变性温度分别是104.2 ℃、 99.7 ℃和92.5 ℃。SDS-PAGE分析Ⅰ型胶原中Ⅲ型胶原的百分含量为(11.29±0.91)%。苦味酸-天狼腥红染色显示Ⅰ型为红色和橙色的紧密排列的粗纤维,有很强的双折光;Ⅱ型胶原为红色的疏松的网状纤维;Ⅲ型胶原为绿色的疏松的细纤维。3种胶原的官能团结构和重要特征十分相似,但其高级结构有较大的差异,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对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支架材料;Ⅰ型胶原;Ⅱ型胶原;Ⅲ型胶原;软骨组织工程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03.002 相似文献
2.
摘要
背景:玉米醇溶蛋白具有独特的溶解特性、耐热性、成膜性、抑菌性和抗氧化性,可用于防潮、隔氧、抗紫外线、防静电,已成为医药和生物技术原料的来源。
目的:制备玉米醇溶蛋白支架,探讨该支架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
方法: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多孔支架,扫描电镜观察支架材料断面的形貌结构和孔隙大小,液体置换法测定支架的孔隙率。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并以不同浓度的玉米醇溶蛋白支架浸提液培养,用MTT法测定浸提液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活力,计算24,48,72 h的相对增值率并计算毒性分级。将第3代细胞悬液以3.5×107 L-1的密度接种到支架材料上复合培养。
结果与结论:玉米醇溶蛋白支架材料的外观呈一定厚度的高孔隙率海绵体结构。通过控制致孔剂粒子的用量和尺寸可控制支架的孔隙率及孔径,支架孔隙率可达64.1%~78.0%,并具有均匀的互相贯通开放的孔墙结构。玉米醇溶蛋白支架浸提液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具有良好的活力,支架毒性程度为0~1级,扫描电镜可见人牙周膜细胞在支架上伸展充分,生长旺盛。提示,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的玉米醇溶蛋白支架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互相贯通的孔墙结构,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关键词:玉米醇溶蛋白;牙周组织工程;支架;牙周膜细胞;细胞相容性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2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载体中的应用情况,寻找新的组织工程替代物。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检索1993-01/2009-10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及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有关胶原材料在药物缓释剂中应用的文献,检索词为“组织工程,胶原材料,组织相容性,药物缓释载体,临床应用”。排除内容重复、Meta分析类文章后筛选纳入25篇文献进一步评价。结果:胶原材料在临床应用于皮肤损伤修复、软骨损伤修复、创伤止血等,并做为工程支架材料构建心肌组织。胶原材料具有高拉伸强度、生物降解性能、低抗原活性、低刺激性和低细胞毒以及促进细胞生长的性能。因而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医用材料和药物载体。由于生长因子的半衰期通常较短,而胶原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而不宜直接被作为生长因子的缓释载体使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以其水不溶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缓释载体的构建中。 结论:胶原材料虽然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医用材料和药物载体,但在各种临床应用和药物载体的使用中效果差异很大,这是源于缓释载体构建中的很多问题仍没得到解决。虽然目前天然生物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如何使胶原材料更符合药物载体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解决载体构建的问题,最终实现胶原材料的充分应用达到组织修复的目的。关键词:胶原材料;组织工程;组织相容性;药物缓释载体;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学术背景:自从发现釉基质蛋白具有诱导牙根部无细胞性牙骨质形成并诱导牙周组织再生的作用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釉基质蛋白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价值展开深入研究。
目的:综述釉基质蛋白促进牙周组织生理性再生的机制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牙周组织工程寻求实验依据。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1997-01/2006-12相关文献,检索词“釉基质蛋白,牙周组织再生”,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计算机检索PubMed、BlackWell数据库1997-01/2006-12相关文章,检索词“Enamel Matrix Proteins,periodontal regeneration”,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手工检索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工程索引》、荷兰《医学文摘》(EM),初检索文献195篇,其中机检174篇,手检21篇。包括中文97篇,英文98篇。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实验研究文章中采用随机、盲法、对照等条件的限制;观察对比研究、经验总结、个案报告等不同文献无限制条件。排除标准:研究目的与本综述目的无关、重复研究的文献。对所得文献进行提炼,按上述标准纳入中文7篇,英文25篇。
文献评价:对于初检索文献195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本研究无关者17篇,内容重复性的研究22篇,保留156篇中英文文献进一步分析。其中动物实验和在体、离体、细胞学实验76篇,综述、述评、讲座类文献14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8篇,临床研究58篇。最终纳入32篇文章进行综述。
资料综合:牙周组织再生是牙周病学研究中的一个难点。传统的一些治疗方法难以达到生理性的牙周再生。自发现釉基质蛋白可诱使牙囊细胞向成牙骨质细胞方向分化并在根表面形成无细胞性牙骨质以来,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釉基质蛋白能有效诱导牙周组织的再生,且这种再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更接近于健康的牙周组织,并且再生过程也与牙周组织的胚胎发育过程类似。这些研究和报道均肯定了釉基质蛋白对牙周组织再生的活性,且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其机制进行阐释。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方法的发展,发现釉基质蛋白具有更多的功能,因而关于其作用机制及应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结论:釉基质蛋白在牙周病和牙创伤的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其远期临床效果也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5.
杨春蓉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3):521-524
背景:水溶性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是无毒、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交联剂,可促发胶原发生交联,形成酰胺交联键。
目的:分析交联对胶原生物学和物理性能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 2008年9月至11月,在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实验室完成胶原交联的实验。
材料:I型牛胶原溶液由广州创尔公司提供。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交联剂分别由上海吉尔生化公司和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以N-吗啡林和乙撑磺酸为缓冲剂,由上海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方法:实验于2008年9月至11月在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完成。以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为交联剂,采用冷冻干燥法对胶原进行交联处理。
主要观察指标:胶原交联前后显微结构、缩水温度、膨胀动力学特征以及抵抗降解能力。
结果:对胶原交联前后性能的研究表明,交联后胶原分子中自由-NH2官能团转换成N-H官能团,胶原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氨基链接形成了;当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浓度达到2 g/L时,胶原的交联程度达到最大;交联后,胶原的显微结构从交联前的无序状态变成紧密有序的结构,热稳定性、形态稳定性增强,抵抗降解的能力显著增加。
结论:采用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化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作为交联剂对胶原进行交联处理,可有效改善胶原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生物学和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利用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技术,联合应用骨保护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是治疗重症牙周病的新方法。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骨保护素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再生的理论依据。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6/2009)和中国知网数据库(1999/2009),分别以“osteoprotegerin,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tissue engineering, gene therapy,periodontal regeneration”和“骨保护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牙周组织修复再生”为检索词,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较陈旧和重复研究文献,保留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9篇。
结果与结论:使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获得再生,形成牙周新附着一直是口腔医学研究的热点。骨保护素是一种能阻止破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形成的关键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胚胎发育,血管生成,骨的形成和修复,促进细胞增生等有广泛的作用。2者都可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组织工程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的出现显著促进了牙周组织修复再生研究的发展,有选择地复合这2种生长因子促进牙周支持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可成为治疗牙周病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丝蛋白是有利于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黏附和生长的一种新型生物材料。目的:评估丝蛋白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将第5代细胞悬液以2×107 L-1的浓度接种到丝蛋白支架材料上复合培养,并以1%,10%,50%,100%的丝蛋白支架浸提液培养,观察人牙周膜细胞在丝蛋白上及在丝蛋白浸提液中生长状况,用MTT法测定浸提液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活力。 结果与结论:扫描电镜可见人牙周膜细胞在丝蛋白支架上伸展充分,生长旺盛,不同浓度丝蛋白支架浸提液培养对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影响。说明丝蛋白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独特的力学性能,可作为人牙周膜细胞黏附生长的理想支架材料较好地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中。 相似文献
8.
学术背景: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组织或器官的修复与再建提供了可能,组织工程及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值得探讨。
目的:从生物相容性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组织工程的研究内容及高分子组织工程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7-12相关文献,检索词"tissue engineering,tissue engineering materials,Polymers materials,bio-compatibility,bio-compatibility materials,cell-compatibility,cell-compatibility material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7-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组织工程;组织工程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材料;生物相容性;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收集到81篇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文章内容应与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材料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51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19篇涉及生物相容性,11篇涉及细胞相容性材料。
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共得到论著类文章25篇,综述类文章5篇。
资料综合:组织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种子细胞种植、生物材料植入及细胞移植。细胞的研究包括基因重组技术,将同种、自体或异种的组织体外分解成细胞后培养、增殖后进行构建。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将材料与活细胞建成组织工程构建,即具有生物功能的活性材料,由于组织工程材料应具备最佳的材料与细胞界面反应效果,因此设计具有化学分子水平、三维分子水平的细胞/材料杂化界面,具有宏观三维分子水平、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装置是组织工程材料研究的核心。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分子结构更接近于生物体而广泛用作生物材料,并在组织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论:研究开发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材料是组织工程发展的基石,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及接近于生物体的分子结构在组织工程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的性能及其在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组织工程,组织工程神经,人工神经,神经材料,神经损伤修复”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eering, tissue engineering nerve, artificial nerve,materials,repairing of neural injury”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03有关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性能及其在神经损伤修复中应用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讨论组织工程神经修复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自体神经移植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应用于神经组织工程,不但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较高的亲和性,而且能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生长、组织修复,但取材有限。明胶无抗原性,生物相容性好,可完全生物降解,可以实现神经自身的修复。壳聚糖是天然多糖中惟一大量存在的碱性氨基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无毒性等,但仍满足不了完全相容的需要。纳米修饰技术有望被应用于下一代组织工程神经移植。
结论:随着高分子材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生物可降解性合成材料被证明可以支持神经再生,但仍没有发现一种很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如何寻找一种良好的神经支架材料,具有与神经再生速度相匹配的降解速度、最佳孔隙率、导管厚度、形状等均是问题,而神经支架材料要实现与种子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的最佳搭配才能最大程度上促进神经再生。
关键词:组织工程神经;神经材料;性能;神经损伤修复;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42.028 相似文献
10.
背景:脊髓损伤最初往往会导致细胞和组织的不断丢失,组织工程支架可以模拟细胞外基质的生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细胞的黏附、迁移、扩增和分化。
目的:总结近年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联合细胞和/或细胞因子修复脊髓损伤的新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 Medline及CBM数据库中2000-10/2010-10 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相关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材料治疗脊髓损伤需要3 因素:种子细胞、组织工程支架、细胞因子。组织工程支架对于损伤脊髓断端起到桥接作用,而种植于材料的种子细胞和/或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和迁移。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包括胶原、壳聚糖、琼脂糖/藻酸盐、聚乳酸、纤连蛋白、聚羟基乙酸/聚乳酸、聚β羟丁酸等,动物实验已经取得一些成果,显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联合细胞移植修复效果更好,但临床上目前尚无开展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背景:脂肪源性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外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在组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的:了解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方法:以“tissue-derived stem cells,tissue engineering,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为关键词检索Elsevier数据库2000-01/2010-05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10-05相关文章。
结果与结论:脂肪源性干细胞增殖速度快,取材方便、材料来源广,并且能自体取材,避免了免疫排斥问题。目前尚未找到鉴定脂肪源性干细胞的金标准,但研究者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发现体外培养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这一类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记。脂肪源性干细胞可向脂肪、骨、软骨、肌肉、造血、肝和神经等多种细胞分化。组织或器官缺损性疾病、退行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可尝试通过组织工程技术将组织来源的干细胞与支架材料复合移植入体内,来解决这一临床难题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成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其他组织分化,称为可塑性,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各个领域都进行着广泛的研究。虽然骨髓间充质的生物学特性、诱导分化、调控机制等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其很多功能仍不被人所知,如是否存在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具有分化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其他来源干细胞的区别等。文章介绍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和基本特征,并研究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自我更新和分化,探讨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理功能,展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开发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能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组织再生的各类新型的复合材料、仿生材料、生物活性材料及智能型材料,是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方向。
目的:总结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和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6.32数据库2001-01/2007-06的相关文献,检索词:“神经组织工程”和“tissue engineering,neural,neural stem cells,Schwann cell,biomedical materials,scaffold”,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123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组织工程修复神经研究方面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
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的基础研究,包括其来源、理化特性、与神经干细胞、雪旺细胞相容性检测。所选用的36篇文献中,6篇为综述、述评、讲座,其余为基础实验研究。
资料综合:①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与修复,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具有临床意义的突破。随着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材料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学方法为神经损伤的治疗带来了希望。②生物支架是对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的仿生,起到细胞外基质替代物的重要作用,寻找再生能力强的种子细胞和适合细胞生存的生物材料为组织工程的核心研究内容。③研究表明,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来源广泛,明胶、胶原、聚乳酸杂化材料、壳聚糖及脱细胞细胞外基质等均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理化性能稳定,在组织工程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④在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尚未阐明和解决的问题。加强基础性问题的探索,系统地阐明组织工程化组织形成、成熟及体内转归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和内在机制,这对优化组织构建技术,加速组织工程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结论: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摘要: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1991-01/2007-12期间文献33篇,总结新型内固定材料聚乳酸及镍钛记忆合金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特点。文献显示新型内固定材料聚乳酸及镍钛记忆合金因其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形状记忆合金具有优异的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性能、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低的生物退行性变性,且弹性模量与人体骨头相近,临床已在管径较小的管状骨及髌骨骨折中作为首选;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内固定物,几乎没有毒性作用,亦不需再次手术取出,适用在松质骨骨折的治疗中;生物降解可吸收和形状记忆合金骨折内固定物存在一些并发症, 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荣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8):1447-1450
目的:总结近年组织工程肌腱支架材料及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肌腱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以“组织工程,肌腱支架材料,力学特性,肌腱移植” 为中文关键词, “Tissue Engineering,tendon,Scaffold”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09-10相关文章。纳入与组织工程肌腱力学性能及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4篇文献为主,重点对一下4个问题进行了讨论:①肌腱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②组织工程肌腱支架材料的生物力学分析。③生物材料在肌腱组织工程中的应用。④组织工程技术在修复肌腱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目前,肌腱组织工程研究的支架材料主要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两大类。肌腱支架材料的制备和选择思路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人工合成材料制造具有优异性能及结构的仿生材料;另一条是利用天然细胞外基质材料经处理后制备成天然衍生支架材料,利用生物组织原有生物结构特性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必须模拟体内三维物理环境,采用微机控制步进电机对肌腱细胞-基质复合三维支架施以动态应变力,明显提高了肌腱细胞的增殖速率和胶原分泌量,且可牵引肌腱细胞沿应力方向延展。结论:目前,实验提供的物理刺激也相对单一,模拟体内三维物理环境构建人工肌腱的技术和设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要真正实现体外预制有生命的种植体完全替代体组织和器官功能,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关键词: 肌腱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细胞支架;生物力学;人工肌腱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08.028 相似文献
16.
摘要:可注射骨替代材料可经皮注射治疗骨缺损,包括有机植骨材料和无机植骨材料,其中一些材料还可做为载体与细胞复合形成组织工程化复合材料进行注射植骨,提高植骨融合率。发展可注射性骨替代材料为骨科一些相关疾病治疗开辟一条新途径。文章分3部分介绍了有机植骨替代材料、无机植骨替代材料和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骨组织工程研究尽管已取得初步成效,仍面临许多难题,例如,细胞外基质材料的选择和制备、细胞与载体的复合和移植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根管封闭材料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占门诊就诊量的50%以上。而根管治疗是目前公认的首选方法,近年来随着根管治疗器械、药物、技术方法的更新和改进,使过去不能治疗的大部分牙齿均能保留,提高了牙齿的保存率。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中心环节是研制能够作为细胞移植与引导新骨生长的支架材料,以作为细胞外基质的替代物。
目的:总结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01-12/2011-01 PubMed数据、中国知网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有关人工合成材料及天然支架材料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bone 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 material,DBM,chitosan,HA,β-TCP”;中文检索词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细胞外基质,脱钙骨基质,壳聚糖,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根据纳入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保留30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及结论:支架材料是构建组织工程骨的主体,行使细胞外基质的功能,包括为组织细胞的修复活动提供适宜的微环境,抵挡来自周围组织的压力,用于承重部位暂时行使部分功能等。目前人工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各有优缺点,人工合成材料现存问题主要在于材料的细胞黏附率低,难以完全降解,致畸性和致癌性有待明确;天然材料则需要更好地解决材料的抗原性和机械性能的关系,降解速度的调控问题。充分了解现有材料的特点为寻找新方法及新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葛廷云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1,15(8):1479-1482
摘要背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半月板损伤的修复和再造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该技术构建有功能的半月板在防治半月板切除后的并发症中有重要意义。目的:综述了组织工程材料在半月板运动损伤修复中的可行性及特点。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10 PubMe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纳米材料修复半月板损伤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meniscus,sports injuries,repair,tissue engineering,material ”,中文检索词为“半月板,运动损伤,修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结果与结论:由于半月板的血供特点,致使半月板无血运区损伤不具备愈合能力。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半月板损伤的修复和再造开辟了新途径。目前报道较多的修复半月板支架材料主要有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纳米材料等。组织工程化半月板的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对支架材料正处于研发实验阶段,还没确定出一种最理想的材料,因此寻求一种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控制的降解率并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支架材料仍是半月板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半月板损伤;支架材料;组织工程;生物材料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8.036 相似文献
20.
学术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非造血多能干细胞,是细胞工程及基因治疗理想的靶细胞。
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1/2007-07 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 bone marrow,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mesenchymal stem cells, bone marrow, tissue engineer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01/2007-03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313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87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
文献评价:从检索到的313篇文献中选择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26篇。符合纳入标准的26篇文献中,12篇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4篇涉及在组织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资料综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软骨膜、骨膜、骨骼肌、骨小梁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向多种细胞系分化,具有向损伤局部集中的趋化性及“局部专一诱导性分化”、免疫调节、支持造血等生物学特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和软骨、心脏、皮肤、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修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结论:随着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认识的深入,其在组织修复领域将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