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帆状胎盘的产前诊断方法、不同分娩方式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住院分娩的帆状胎盘病例资料,比较彩色B超及黑白B超产前诊断的敏感性,以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为指标比较阴道分娩、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帆状胎盘发生率为1.35%。彩色B超产前诊断敏感性高于黑白B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两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帆状胎盘可以经阴道分娩,帆状胎盘合并前置血管是严重威胁围产儿安全的疾病,利用现代超声技术在产前作出正确诊断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胎儿窘迫诊断方法的流行病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流行病学的评价指标,即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对于临床常用的胎儿窘迫的诊断方法,如胎心率、羊水污染程度及胎儿电子监测等进行评价,并以Apgar 评分作验证。结果发现,目前的诊断方法,均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为进一步降低周产儿死亡率,急须改进胎儿窘迫的诊断方法,才能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儿电子监护中胎心基线短变异参数的临床界值及意义,评价短变异(STV)与围产儿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6月对1 216例产妇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分析监护图形STV值,并对其中296例测脐动脉血pH值,结合分娩时羊水性状、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和围产儿病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以STV<3.0 ms为界值,预测胎儿酸中毒的灵敏度为59.80%,特异度94.84%,阳性预测值85.92%,阴性预测值81.78%;预测新生儿窒息的灵敏度为52.20%,特异度98.94%,阳性预测值89.62%,阴性预测值92.16%。结论:STV<3.0 ms可以作为临床预测胎儿酸中毒和新生儿窒息的可靠指标,与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值和围产儿预后不良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B超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讨论B超检查对胎儿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05年4月应用B超探测3 200例足月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3 200例足月妊娠孕妇分娩前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883例,分娩后证实836例,脐带绕颈发生率26.0%,诊断准确率为94.6%。结论:分娩前B超探测胎儿脐带绕颈准确率高,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足月妊娠孕妇产前常规B超检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NST时减速波型结合 B超在脐带缠绕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入院时未临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妊娠 710例进行超声及胎儿监护检查 ,预测脐带缠绕的发生。并对比分析脐带缠绕病例中 NST时减速波型组与非 NST时减速波型组的围产儿病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足月单胎头位的脐带缠绕发生率为 2 4 .2 % ,初产妇高于经产妇 ,分别为 2 5 .6 7%及 18.8%。 NST时减速波型结合 B超预测脐带缠绕的阳性预测值为 84 .36 % ,阴性预测值为 96 .0 5 % ,敏感度为 87.79% ,特异性为 94 .8% ,准确率为 93.1%。 NST时减速波型组与非减速波型组比较 ,前者重度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及剖宫产率高于后者 ,P<0 .0 5 ,P<0 .0 5 ,P<0 .0 2 5。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别 ,P>0 .0 5。结论 :NST时减速波型结合 B超预测脐带缠绕有较高准确率及预测值 ,可作为临床预测脐带缠绕的方法。对 NST时减速波型者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B型彩色超声多普勒(简称B超)脐动脉血流检测联合胎儿电子监护在预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妊娠晚期孕妇入院时常规行B超脐血流检测及胎儿监护,记录脐血流S/D比值(收缩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舒张期末最大的血流速度)及眙心监护评分。Ⅰ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正常;Ⅱ组为胎心监护正常、脐血流检测异常;Ⅲ组为胎心监护异常、脐血流正常;Ⅳ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监护均异常。记录分娩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污染等。结果Ⅰ组围产儿结局良好,胎儿窘迫发生率最低;Ⅳ组围产儿结局最差,胎儿窘迫发生率最高。与Ⅱ、Ⅲ、Ⅳ组比较,Ⅰ组新生儿窘迫发生率、羊水污染程度以及剖宫产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联合应用脐血流检测与胎儿电子监护,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及预测围产儿预后,适时处理,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儿血氧饱和度(FSaO2)监测在产程中的应用,分析其对预测胎儿酸中毒、诊断胎儿窘迫及联用胎心电子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80例产妇分观察组(胎心内外及胎儿FSaO2监测)、对照组(胎心内外监测),分别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中进行胎心内、外及胎儿FSaO2监测。分娩后Apgar评分和脐血血气分析,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在预测酸中毒、诊断胎儿窘迫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准确率等方面均有差异(P<0.01)。FSaO2≤30%持续5min以上预示胎儿有酸中毒的可能,影响围产儿结局。结论:FSaO2可体现胎儿氧合及酸碱平衡状态,准确预测酸中毒和围产儿情况、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在产程中联合应用胎心电子内、外监护,可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脐带绕颈在我国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13%-25%,它是产程中造成急性胎儿窒息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致胎儿猝死宫内,或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现在产前诊断脐带绕颈并不十分困难,但既使产前诊断有脐带绕颈也并一定是剖宫产手术指征,如能在产前诊断的基础上,产时科学的监测,及时了解产时胎儿宫内情况并恰当的处理,可降低脐带绕颈时围产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妇胎儿脐带绕颈时胎心监护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产前诊断脐带绕颈的111例孕妇(观察组)及产前诊断无脐带绕颈的10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胎心监护,分析2组产妇及围生儿的预后。结果2组CST异常图形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41,8.20,P〈0.01),而新生儿轻度窒息、羊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亦无新生儿重度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结论产妇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应及时进行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等情况,及时处理,能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脐带异常中以脐带绕颈为多见.脐带绕颈往往造成脐带相对过短或受压,致围产儿缺氧甚至死亡.产前若能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则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对我院1996年1月至12月产前诊断为脐带绕颈的160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60例均为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于临产时或达预产期时行腹部B超检查.使用仪器为日本产ALO-KA线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孕妇取仰卧位,首先明确胎失露,顺序扫查贻儿头、颈、躯干、四肢、胎盘、羊水等情况后,再仔细探测胎儿后颈部,观察有无脐带绕颈.对B超诊断为脐带绕颈者,再行宫缩应激试验或催产素激惹试验.根据监测结果结合先露高低、破膜时羊水性状决定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检测及胎头下降试验对脐带绕颈的诊断及预测其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2001年1月~2004年6月随机选择住院分娩产妇3 208例,产前1周至少做1次脐血流检测,对胎头未衔接脐带绕颈孕妇行胎头下降试验,测定脐动脉血流指数。结果:3 208例孕妇产前诊断脐带绕颈770例,实际发生脐带绕颈738例。738例脐带绕颈孕妇S/D值异常者166例,产后证实胎儿窘迫150例。其中胎头浮动、S/D值正常者178例,均行胎头下降试验,22例出现阳性结果,产后证实发生胎儿窘迫30例。补加胎头下降试验后,阴性预测值及敏感度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高达91.49%、98.55%、95.56%、97.13%、96.75%。结论:胎儿脐血流检测及胎头下降试验,是产前诊断脐带绕颈及预测其围产儿预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脐带绕颈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在产程中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及引起新生儿窒息甚至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脐带绕颈作出产前诊断,产时加强监护,有利于减少分娩并发症,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对降低国产儿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B超和脐血流速度分析仪联合检查在监测脐带绕颈及由其所引起的胎儿宫内安危中的价值.方法1999年3月至5月我科B超检查诊断晚期妊娠脐带绕颈86例,同时行多普勒胎儿血流分析仪监护S/D比值,并随访妊娠结局,对脐带绕颈特别是血流阻力高者提示产科医生警惕胎儿窘迫,正确处理产程.结果分娩证实脐带绕颈72例,符合率83.7%,S/D异常的11例,胎儿窘迫手术产率高于S/D正常者(P<0.05).结论B超及多普勒胎儿脐血流分析仪联合应用可提高脐带绕颈及脐血S/D异常的诊断率,预测胎儿窘迫的发生,减少低Apgar评分儿的出生,并减少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4.
脐带绕颈1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脐带绕颈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较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产前诊断水平的提高,我院的脐带绕颈产前诊断符合率达92%。现将162例脐带绕颈患儿予以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05年6月期间在我院孕足月住院分娩的1461例产妇,其中脐带绕颈162例,脐带绕颈发生率为11.09%;产前确诊148例,诊断符合率为91.36%。初产妇141例,经产妇21例。2结果2.1脐带绕颈组与不绕颈组对围产儿的影响,见表1。表1脐带绕颈组与不绕颈组对围产儿的影响(n)组别例数胎迫儿例数窘新息生例儿数窒例死胎数例死数产例死数亡脐带绕颈组1623418…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胎合并胎儿异常的产前诊断、临床处理及预后,为临床遗传咨询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产前B超诊断的双胎合并胎儿异常的1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记录其临床处理、B超随访及新生儿情况。结果:18例中11例为1胎正常、1胎异常;4例两个胎儿均异常;3例联体双胎。10例继续妊娠,8个新生儿存活,其中7个(出生后2~12个月)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对于B超产前诊断双胎合并1个胎儿异常者若继续妊娠,孕期应严密监测,积极产科处理,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多指标联合监测妊高征孕晚期胎儿宫内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胎儿脐血流指标、母血胎盘生乳素水平、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的不同意义 ,提出妊高征孕晚期胎儿宫内状况的有效监护模式。方法 :测定 15 6例妊娠晚期妇女 (其中正常妊娠组 87例 ,妊高征组 6 9例 )的胎儿脐动脉 (UA)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 (S)与舒张末期速度 (D)并监测母血胎盘生乳素 (HPL )水平、胎儿生物物理评分 (BPS) ,追踪围产儿预后。结果 :(1)妊高征组孕 2 8周 UA- S/D值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 (P<0 .0 0 1)。 (2 )妊高征组 HPL水平低于同孕龄正常妊娠组 ,孕 32周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 (3) UA- S/D值≥ 3.0组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增高 (P<0 .0 0 5 )。 (4 )不同方法的联合监测可提高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产前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UA- S/D值是预测围产儿不良结局的灵敏指标 ;不同指标的联合监测可提高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产前诊断的准确性 ;对妊高征患者孕晚期进行多指标的联合监测 ,可以准确评估胎儿宫内状况 ,降低盲目的剖宫产 ,对于降低并防止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血流监测预测HELLP综合征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胎儿脐血流异常,即S/D≥2.7的HELLP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组,27例胎儿脐血流正常的HELLP综合征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NICU住院率、显著新生儿发病率、新生儿死亡率。结果:研究组Apgar评分为5~7分的新生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CU住院率、显著新生儿发病率、新生儿死亡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脐血流监测在预测HELLP综合征围生儿不良结局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为探讨脐带绕颈与围产儿的发育及预后关系,本文分析了经本院B超室诊断的48例胎儿脐带绕颈病例. 一、资料本资料为1990年6月~1991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妊娠37~42周的孕妇经B超诊断有48例胎儿脐带绕颈. 二、方法采用日本岛津SOL-100A或AlokaSSD-256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_2,日本三菱牌图片记录仪照像. 孕妇取仰卧位,腹部皮肤涂以藕合剂,探及胎头后沿后颈部纵向扫查,当清晰地显示颈椎和后颈部皮肤线时,观察皮肤线有  相似文献   

19.
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及其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裕  谢平  张莉  胡绍琼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70-2371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及其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程度。方法:对2000~2003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脐带绕颈465例进行分析。结果:脐带绕颈发生率为17.60%,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B超诊断脐带绕颈的符合率为72.71%;胎儿电子监护(EFM)出现可变减速(VD)提示脐带绕颈的诊断符合率为42.20%;阴道分娩的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5,P<0.005)。结论:脐带绕颈对围生儿有不良影响,合并产前、产时出现VD者在分娩过程中其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可明显增加;加强产前、产时的胎儿监护,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可降低脐带绕颈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ST时减速波型结合B超在脐带缠绕产前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入院时未临产的足月单胎头位妊娠710例进行超声及胎儿监护检查,预测脐带缠绕的发生.并对比分析脐带缠绕病例中NST时减速波型组与非NST时减速波型组的围产儿病率及剖宫产率.结果足月单胎头位的脐带缠绕发生率为24.2%,初产妇高于经产妇,分别为25.67%及18.8%.NST时减速波型结合B超预测脐带缠绕的阳性预测值为84.36%,阴性预测值为96.05%,敏感度为87.79%,特异性为94.8%,准确率为93.1%.NST时减速波型组与非减速波型组比较,前者重度羊水污染率、胎儿窘迫率及剖宫产率高于后者,P<0.05,P<0.05,P<0.025.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NST时减速波型结合B超预测脐带缠绕有较高准确率及预测值,可作为临床预测脐带缠绕的方法.对NST时减速波型者适当放宽手术指征,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