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氟哌啶醇为临床用药,对精神科常见病疗效肯定。副作用以锥体外系反应最为突出,致敏反应较为少见,近期国内文献中见有少量报道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病人中所遇4例氟哌啶醇致敏病例资料报告如下,并作探析。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男,32岁。因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单用氟哌啶醇治疗。住院34天药量增至30 m/d时,病人诉体痒。查见下腹、会  相似文献   

2.
氟哌啶醇又名卤吡醇,为抗精神病药物,口服后易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因工作中接触氟哌啶醇粉尘后发生轻度锥体外系征象的病例尚未见报道。现将收治的1例职业性急性氟哌啶醇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31岁,北京某制药厂工人。1995年2月9日~24日从事氟哌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效果不全患者与麻醉效果良好患者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因手术需硬膜外麻醉患者60例,麻醉效果不全(观察组)和麻醉效果良好(对照组)各30例,均于术后给予连续48小时硬膜外注射镇痛液(生理盐水40 ml+曲马多550 mg+氟哌啶醇5 mg+芬太尼0.1 mg)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与对照组80%基本持平数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效果不全患者和硬膜外麻醉效果良好患者在术后持续镇痛治疗中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术后镇痛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咪唑安定与氟哌啶硬膜外辅助用药的作用.方法:40例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0例.麻醉完善后,组Ⅰ给予哌替啶1 mg/kg,加咪唑安定0.05mg/mg.组Ⅱ静注哌替啶1 mg/kg,加氟哌利多0.05mg/kg.结果:两组用药前与用药后5、10、15分钟平均动脉压心率均稍降,Ⅱ组比Ⅰ组明显.两组病人用药前与用药后5、10、15分钟呼吸SpO2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以Ⅱ组为著.结论:咪唑安定加哌替啶作为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无明显的呼吸及循环抑制作用,对术中镇静及对抗内脏牵拉反应有较为满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于急症剖宫产手术的饱食病入,麻醉的主要顾虑是术中发生呕吐误吸的严重并发症,为了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应当采取预防措施。有关预防术中恶心呕吐的方法,国内外一直在探索,并时有报道,采用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胎儿剖出后静注氟哌啶就是其中的一种,我院因无此药而用氟哌啶醇代替,结果发现其副作用明显,发生率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与氟哌啶醇合并东莨菪碱对照,观察氟哌啶醇合并地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患者,随机分为氟哌啶醇合并地西泮组(32例,简称地西泮组)和氟哌啶醇合并东莨菪碱组(32例,简称东莨菪碱组)治疗,疗程均为6 d.治疗期间每日评估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兴奋因子(PANSS-EC)和治疗中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 地西泮组和东莨菪碱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两组患者的兴奋激越症状均获明显改善(P均=0.000);地西泮组除治疗前时点外其他时点的症状改善均较东莨菪碱组明显(P均<0.05).两组锥体外系副反应(EPS)的发生率相当;东莨菪碱组静坐不能和抗胆碱能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地西泮组(P均<0.05).结论 氟哌啶醇合并地西泮肌注可快速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症状;该方法较对照组在不良反应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镇痛泵在前列腺摘除术后的应用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珊珊  杨飞 《工企医刊》2001,14(5):87-88
我院自1998年1月到2000年1月对前列腺摘除术后150例病人常规应用镇痛泵。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50例病人,年龄58岁到86岁,平均72.5岁。开放手术115例,前列腺电切术35例,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 1.2 药物配方将0.75%布比卡因30ml加吗啡8mg加氟哌啶10mg加生理盐水到150ml。将上述药物的混合液注入“百  相似文献   

8.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切除术中,常因牵拉胃肠引起患者恶心呕吐、打呃、鼓肠等反应<以下称牵拉反应>。我们在150例胃手术中应用氟哌啶醇防止牵拉反应,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150例中男143例,女7例。年龄21岁~57岁。根据术中情况及病人身体状况。分别以0.05~0.1毫克/公斤/次静脉给药。其中43例用1:10氟哌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病人自控镇痛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晚期癌痛病人9例,采用经静脉自控镇痛泵连续输注:镇痛配方为吗啡100—150mg加氟哌啶醇5mg、盐酸托烷司琼5mg、地塞米松5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70ml混合液。观察镇痛效果VAS评分、睡眠质量、镇痛前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病人VAS评分明显下降有效镇痛率达98%,并发症减少,病人睡眠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吗啡联合氟哌啶醇经静脉自控镇痛可持续有效控制晚期癌症病人疼痛,降低VAS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报告40例服用氟哌啶醇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及40例正常人的B超膀胱残余尿的测定,证实氟哌啶醇对拼写胱功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玉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219-1219
目的:观察腹膜外剖宫产术后应用地塞米松、胃复胺、氟哌啶防止硬膜外吗啡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足月初产妇(腹膜外剖宫产)400例分为4组:Ⅰ组病人术毕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0·9%生理盐水至10ml;Ⅱ组病人术毕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0·9%生理盐水至10ml,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Ⅲ组病人术毕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0·9%生理盐水至10ml,同时肌肉注射胃复胺10mg;Ⅳ组病人术毕从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氟哌啶2·5mg+0·9%生理盐水至10ml。结果:各组产妇术后4、8、12、48hBP、P、HR均无显著性差异。Ⅱ、Ⅲ、Ⅳ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Ⅳ组与Ⅱ、Ⅲ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但4组病人术后镇痛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后应用氟哌啶防止硬膜外吗啡引起恶心呕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地塞米松复合氯胺酮抑制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复合小剂量氯胺酮抑制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  114例ASAⅠ~Ⅱ级阑尾切除术病人 ,T1 1~L1 间隙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随机分 3组 ,每组 3 8例 ,Ⅰ组在切腹膜时静注地塞米松 10mg和氯胺酮 0 5mg/kg ,Ⅱ组在切皮时静注哌替啶 5 0mg和氟哌啶 2 5mg ,Ⅲ组为对照组 ,单纯硬膜外麻醉不用辅助药物。观察并详细记录阑尾牵拉反应情况、牵拉阑尾时的镇静状态和脉搏氧饱和度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Ⅰ、Ⅱ、Ⅲ组抑制牵拉反应的优良率分别为 10 0 %、81 5 8%和18 42 %,Ⅰ组与其余两组相比 ,P <0 0 1,差异显著 ;Ⅰ组和Ⅱ组镇静状态无差异 ,但与Ⅲ组相比 ,P <0 0 1;I组SpO2 和MAP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 ,与II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 <0 0 5 )。结论 地塞米松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能更好地抑制阑尾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13.
1.1 病例1 患者,女,70岁,精神病史20年,无明显原因复发加重5d,主要表现不眠、话多、说唱不休、上墙爬屋,并伴有关系妄想及幻听而第5次入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可,有听幻觉,耳边经常听到有人骂自己,常常凭空与人对骂。存在明显关系妄想,看到邻居在谈话便确信是在议论自己,意志活动增强,情感高涨,无自知力。诊断精神分裂症,给氟哌啶醇5mg,2次/d肌注治疗。2d后病人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表现为神志朦胧、时间环境及人物定向错误、幻视、寻衣摸床、思维紊乱、言语零乱、生活不能自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阳性结果。根据病情考虑为肌注氟哌啶醇所引起的意识障碍,给停用氟哌啶醇,经输液、肌注东莨菪碱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患者意识清楚后对上述症状不能回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氟哌啶醇治疗12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末、12周末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阿立哌唑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48/60),氟哌啶醇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33%(50/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3,P0.05)。不同治疗时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76,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周和12周的PAN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6,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为10.00%(6/60),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患者的40.00%(2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00,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氟哌啶醇基本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麻醉下腹腔内手术牵拉反应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下腹腔内手术牵拉反应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 72 2例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牵拉反应的观察、记录不同部位、不同脏器、不同性别、年龄对手术牵拉反应的发生情况 ,以及使用杜冷丁加非那更 ;杜冷丁加氟哌啶 ;氯胺酮加地塞米松对抑制牵拉反应的效果。结果 上腹部手术牵拉反应为 82 1%,下腹部手术为 64 1%,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P <0 0 1)。上腹部手术则以肝、胃发生率最高 ,中下腹部手术则以阑尾、子宫发生率最高。三组辅助用药对抑制牵拉反应都有效 ,但起效快慢、作用时间长短有差别。结论 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牵拉反应与手术的部位和脏器有关 ,使用辅助药物可有效的抑制或减少牵拉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树联 《中国保健》2005,13(12):48-48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患儿中,短暂性抽动,慢性抽动和多发性抽动脑电图变化和氟哌啶醇药物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收集19例短暂性抽动患儿,5例慢性抽动患儿和2例多发性抽动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电图中短暂性抽动患儿中异常率为39%(7/19),慢性抽动脑电图异常率60%(3/5),多发性抽动2例脑电图均异常.12例脑电图异常均无特异性.短暂性抽动患儿脑电图异常情况与病程大于1年的慢性抽动、多发性抽动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氟哌啶醇药物治疗,23例患儿0.03-0.05mg/kg/d得以控制;3例0.06mg/kg/d得以控制,其中1例为短暂性抽动患儿.结论抽动障碍患儿病程1年以上的脑电图异常率高于1年以内的,且有显著差异.氟派啶醇药物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95年2月至1996年10月对31例白内障患者施行旋转推进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1例均为单眼。其中老年核性白内障8眼,皮质性白内障15眼,外伤性白内障4眼,先天性白内障3眼,糖尿病性白内障1眼。男23眼,女8眼,年龄为16-83岁,平均年龄55.9岁。入院视力为光感—指数。全身检查无手术禁忌症。1.2人工晶体为国产康明和美国StorZ两种。1.3手术要声(1)麻醉:球周麻醉(1),术前肌注杜冷丁50mg,氟哌啶2.5mg镇静。(2)按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法摘除晶体(2)。(3)旋转推进式后房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氟哌啶醇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面肌痉挛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后不良反应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氟哌啶醇治疗的104例患者中,治疗显效率60.58%,有效率29.81%,无效率9.61%,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昏、流涎、嗜睡、口干、锥体外系副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其中有7例因不良反应症状较严重而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者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在持续治疗后适当干预后,不良反应情况消失或有明显缓解。结论采用氟派啶醇治疗面肌痉挛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我国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比较了不同剂量氟哌啶醇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及副反应。发现使用大剂量时锥外反应、心电图(EKG)异常和精神副作用等均较使用小剂量时明显;而疗效无明显差异。笔认为,临床上尽量避免使用大剂量氟哌啶醇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20.
妥泰在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5):414-414,422
【目的】 探讨妥泰 (托吡酯 )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 【方法】 选择符合ICD 10多发性抽动症诊断标准的病例 5 3例为观察组用妥泰治疗 ,剂量从 0 .5~ 1mg/kg开始 ,每周递增 12 .5~ 2 5mg ,最大剂量 3mg/kg ;3 6例为对照组 ,用氟哌啶醇 2mg +安坦 2mg/次治疗 ,观察 12周对比疗效和副反应。  【结果】 两组疗效都满意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中度以上的副反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小剂量的妥泰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满意、且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