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烟台市居民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以便为政府制定有效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烟台市2007~2009年部分县(市、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累计调查9292588人,死亡65202人,年均死亡率为701.66/10万。居民死亡率,2007年为695.39/10万,2008年为709.78/10万,2009年为699.87/10万。2007~2009年年均死亡率,男性为798.37/10万,女性为603.66/10万;0岁为322.56/10万,1~4岁为18.33/10万,5~9岁为23.54/10万,10~14岁为33.24/10万,15~64岁为302.44/10万,≥65岁为4857.78/10万。2007~2009年死亡的65202例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伤害、慢性呼吸道疾病合计死亡55769例,占85.53%。[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和伤害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烟台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与死亡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德惠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居民死亡5 709例,粗死亡率为605.15/10万,标化死亡率为675.92/10万,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2.48岁。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720.77,女性为485.66;<1岁为1 515.84,1~4岁为72.64,5~9岁为11.25,10~19岁开始逐渐上升,60~69岁起迅速上升,≥80岁为18 202.21;循环系统疾病为339.20,恶性肿瘤为105.05,呼吸系统疾病为57.35。全部居民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消化系统疾病,男性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女性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各种死因的减寿率合计为52.50‰,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为15.35‰,恶性肿瘤为11.66‰,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为11.48‰,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为5.30‰,先天畸形和染色体异常为2.53‰。[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潍坊市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潍坊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潍坊市居民死亡率为642.08/10万,标化率为553.47/10万。居民死亡率,男性为719.46/10万,女性为569.14/10万;0~4岁为138.60/10万,5~14岁为24.01/10万,15~44岁为86.13/10万,45~64岁为507.94/10万,≥65岁为4475.18/10万;最高的是高密市(729.24/10万)和寿光市(724.59/10万),最低的是奎文区(431.35/10万)和坊子区(521.27/10万)。居民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合计死亡数占全部死因死亡总数的91.24%。2011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8.37岁,男性为75.69岁,女性为81.23岁。各种死因累计减寿330 709人年,减寿率为37.85‰。减寿率最大的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潍坊市居民死亡率处于一般水平,慢性病、损伤与中毒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密市居民死亡水平、死因特征及主要减寿原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密市2006~2007年度常住人口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7年合计死亡12 116例,年均死亡率为704.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9.43/10万,2006年死亡率为709.16/10万,2007年死亡率为700.17/10万(P>0.05);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合计死亡11 265例,占全部死亡的92.98%。2006~2007年年均死亡率(/10万),男性为797.03,女性为612.05(P<0.01);0~14岁为90.51,15~34岁为77.25,35~54岁为244.58,55~74岁为1 504.70,≥74岁为8 954.14(P<0.01)。各种死因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为83 083.5人年,平均减寿6.86年,减寿率为48.34‰,伤害的减寿率最高(14.4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高密市居民的首位死因,伤害为减寿率最高的死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嵊泗县恶性肿瘤死亡对居民寿命的损失 ,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疾病监测点 1992~1999年恶性肿瘤死亡报告资料 ,运用减寿分析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结果 ] 1992~ 1999年 ,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2 2 0 76/ 10万 ,占同期全死因的 3 1 40 %。肝癌、胃癌和肺癌居前 3位 ;1~ 70岁男、女性恶性肿瘤标化减寿率为 3 3 97‰和 14 93‰ ,致使居民早亡的主要恶性肿瘤是肝癌、胃癌、肺癌和白血病 ;去除恶性肿瘤平均预期寿命可增加 6 2 3 % (男性 7 90 % ,女性 4 16% )。 [结论 ]恶性肿瘤 ,尤其是肝癌对嵊泗县居民寿命的威胁十分严重 ,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云南省嵩明县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分布及特征,为制定卫生政策并采取相应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嵩明县2008年发生的全部死亡居民进行普查,死亡资料使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 Reg 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嵩明县居民死亡率为6.72‰,孕产妇死亡率为54.17/10万,婴儿死亡率为11.92‰。前10位死因死亡数占全死因的94.06%,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163.61/10万)、脑血管疾病(120.11/10万)、损伤和中毒(109.40/10万)、恶性肿瘤(84.72/10万)、心脏病(55.18/10万)、消化系统疾病(36.68/10万)、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7.20/10万)、内分泌系统疾病(16.88/10万)、传染病(16.57/10万)、起源于围生期疾病(11.36/10万)。PYLL(潜在减寿年数)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嵩明县居民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是损伤中毒和恶性肿瘤。[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是今后嵩明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嵊泗县恶性肿瘤死亡对居民寿命的损失,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疾病监测点1992-1999年恶性肿瘤死亡报告资料,运用减寿分析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结果]1992-1999年,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220.76/10万,占同期全死因的31.40%。肝癌、胃癌和肺癌居前3位;1-70岁男、女性恶性肿瘤标化减寿率为33.97‰和14.93‰,致使居民早亡的主要恶性肿瘤是肝癌、胃癌、肺癌和白血病;去除恶性肿瘤平均预期寿命可增加6.23%(男性7.90%,女性4.16%)。[结论]恶性肿瘤,尤其是肝癌对嵊泗县居民的威胁十分重要,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市居民死亡原因和不同特征人群的死因模式,为制定克拉玛依市卫生策略和人口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所有户籍人口于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发生的死亡情况通过克拉玛依市死因监测网络报告系统及入户摸底调查的方法收集死因信息,建立死亡数据库。利用Excel 2007、Access 2007和Death Reg2005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描述克拉玛依市居民死亡率水平、死亡原因。结果 2007-2011年克拉玛依市居民粗死亡率分别为为470.97/10万、422.62/10万、436.15/10万、439.76/10万和432.03/10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0.74‰、8.12‰、11.54‰、7.87‰和8.15‰。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45岁及以上人群死因以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己成为克拉玛依市人群主要死因,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正日益加重。普及健康教育,鼓励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消除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是提高克拉玛依市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水平,分析导致居民死亡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岛市城阳区居民2007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城阳区居民总死亡率为6.13‰,其中男性为6.99‰,女性为5.30‰;婴儿死亡率为2.69‰,新生儿死亡率为1.45‰,1~4岁为0.50‰,5~9岁为0.17‰,10~19岁为0.35‰,20~39岁为0.74‰,40~59岁为3.88‰,60岁及以上为34.36‰。全部居民、男性、女性的前4位死因均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平均减寿年数的前4位死因是起源于围生期的情况、先天畸形、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疾病;减寿年数居前4位的是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心脏病、脑血管病。[结论]2007年城阳区居民死亡率处于青岛市一般水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疆新源县不同民族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该地区恶性肿瘤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新源县2007年1月1日-2010年12月1日恶性肿瘤死亡数据,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计算新源县不同民族居民期望寿命、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和潜在减寿率(PYLL%).结果 2007-2010年新源县居民期望寿命为70.8岁,其中哈萨克族、汉族和维吾尔族居民分别为62.1、80.3和69.6岁;去恶性肿瘤后居民期望寿命为74.6岁,其中哈萨克族、汉族和维吾尔族居民分别为65.3、84.3和74.7岁;新源县居民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86.7/10万和117.9/10万;其中男性居民的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3.5/10万和131.2/10万,分别高于女性的67.6/10万和99.1/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居民的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09.1/10万和130.6/10万、72.9/10万和92.7/10万、75.0/10万和85.4/10万,不同民族居民的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7-2010年新源县汉族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总体下降趋势(x2趋势=87.5,P<0.001);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变化不明显(P>0.05);2007-2010年居于新源县居民死亡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和白血病,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7.6%;恶性肿瘤造成居民的PYLL和PYLL‰分别为11 922.0人年和10.9‰,其中男性和女性居民的PYLL分别为7 366.5和4 555.5人年,PYLL‰分别为12.6‰和8.9‰,哈萨克族、汉族和维吾尔族居民的PYLL分别为7 063.5、3 154.0和1 132.0人年,PYLL‰分别为15.0‰ 、7.4‰和10.7‰.结论 恶性肿瘤是威胁新源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男性和哈萨克族居民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掌握嘉定地区居民平均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现状及在全市所处的水平,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方法:用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的方法随机抽查嘉定县2个乡(镇)、4个村(居委)共60户240名居民营养素摄入量情况资料,与同期全市居民平均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嘉定地区居民营养素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量与各项RDA(%)的数据指标中,除铁和硒等少数指标外,其余多项数据指标相比均低于全市水平,尤以钙、视黄醇当量与维生素马的缺乏最为显著。结论:为提高嘉定地区居民健康水平,应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和干预措施,调整膳食结构,补充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与富含胡萝卜素的植物性食物和乳类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嘉定区病媒生物的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规律,为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设置监测点,分别以夹日法、笼诱法、灯诱法和粘捕法调查鼠、蝇、蚊、蜚蠊的种类和密度。结果调查发现嘉定区鼠类1科2属3种,小家鼠为优势鼠种(占69.23%),其次是褐家鼠(占21.15%),鼠密度9月最高;蝇类3科4属4种,家蝇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68.49%,7月为全年密度最高峰;蚊虫有2科2属3种,分别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73.83%),其次为三带喙库蚊(占12.58%)和中华按蚊(占13.59%),8月为全年密度最高峰;蜚蠊有2科2属2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89.29%),7月为全年密度最高峰。结论嘉定区鼠、蝇、蚊、蜚蠊优势种分别为小家鼠、家蝇、淡色库蚊和德国小蠊,密度高峰鼠类为9月,蚊类为8月,其它病媒生物均为7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外来流动人口的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评估其潜在传播危险程度。[方法]对嘉定区马陆镇、黄渡镇来自血吸虫病流行省的外来流动人员1 477人进行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结果]1 477例外来流动人员的血清学阳性率为4.54%;病原学监测阳性1例,阳性率为1.49%。不同年龄段中30~40岁人群的血清阳性率最高(7.38%);不同教育程度人群的血清阳性率以小学学历者最高(5.48%);来沪前为农民者血清阳性率最高(7.60%);来自湖北省的流动人员血清阳性率最高(7.47%)。[结论]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外来流动人口大量进入,对嘉定区血吸虫病传播带来潜在威胁,应继续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员特别是来自血吸虫病未控制地区人员的血吸虫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归德兴  王韶华  钱杰  蔡黎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11):526-526,528
上海市嘉定区原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地区,全区历史有螺面积879万m2,累计血吸虫病人10万多人,占流行区总人口的25.50%.1989年我区在宣布消灭血吸虫病后对所有病人进行普查,根据病史和体检结果确诊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病人1 027人.为了准确掌握晚血病人目前的情况,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以及为制定我区的血防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对我区所有晚血病人进行了现况调查,并对随访调查资料建立电子文档,动态掌握晚血病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旨在了解嘉定地区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方法:选择嘉定地区饮食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者3 125例,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5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受检人群的HBV感染率为27.97%,HBsAg携带率为7.33%,男性感染率与携带率均高于女性(x~2=9.55,P<0.005;x~2=11.28,P<0.001)。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感染率与携带率亦存在着显著性差别 真感染模式有7种,以抗—HBs合并抗—HBc阳性、单纯抗—HBc阳性、HB-sAg阳性合并抗—HBe加抗—HBc阳性3种模式多见,其构成比分别为31.24%、20.37%、13.50%。单纯抗—HBs阳性率为4.16%。结论:以年轻人和男性为重点,定期对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加强卫生监督;进一步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执法力度;广泛开展预防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培养科学的生活行为方式等综合措施的实施对降低乙肝在人群中的流行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嘉定区1998~2004年农药中毒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汤建英 《职业与健康》2006,22(8):561-563
目的为了解嘉定区农药中毒发生的特点,加强农药中毒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对1998~2004年上报的“农村农药中毒报告卡及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共发生农药中毒699例,死亡75例,中毒病死率为10.73%。其中生产性农药中毒110例,占15.74%;非生产性农药中毒589例,占84.26%;死亡75例,中毒病死率为12.73%。生产性农药中毒季节性比较明显,以第3季度为主;引起生产性农药中毒主要由于药液沾染衣服引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消化道途径进入人体为主;引起死亡的原因以自杀、误服为主。结论嘉定区农药中毒以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为主,因此必须加强农药的危害性及相关防护知识的的宣传,重点人群是农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1年在上海市嘉定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到嘉定区VCT门诊求询者进行一对一匿名问卷调查,同时对求询者进行HIV及梅毒抗体筛查。结果 373名求询者主要求询原因为有商业异性性行为史,占40.5%,其中368人进行HIV及梅毒抗体检测,12人HIV抗体阳性,12人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筛查阳性,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达3.3%;12人HIV抗体阳性者中,11人有男男性行为史,1人配偶阳性。39.1%的人既往曾做过HIV抗体检测,近两年内HIV抗体检测次数最多达10次,45.5%的人检测日期距高危行为发生时间间隔未满3个月,29.8%的人自述出现因感染HIV而引起的症状。结论进一步加强VCT门诊咨询检测工作,多种途径开展男男性接触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在加大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的同时应强调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嘉定区2005年被动物伤害人群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嘉定区2005年被动物伤害人群流行病学特点和狂犬病防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狂犬病防制策略。[方法]收集嘉定区2005年犬伤门诊就诊登记和个案调查资料,对被动物伤害个案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嘉定区2005年动物伤害发生率为41.05/万。咬伤部位以下肢最多(占49.58%),其次为上肢(占42.27%);10岁以下年龄组被动物伤害发生率最高,被咬伤头面部比例也最高(8.47%)。伤人动物以犬为主,伤人犬免疫率低(29.34%),人被动物伤害后及时就诊率和伤口处理率低。[结论]儿童、少年是被动物咬伤高危人群。大众缺乏狂犬病防范知识,犬的免疫接种率低,人被咬伤后处理不及时,因此,应加强犬、猫等动物管理,提高免疫接种率,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嘉定区2004—201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建议。【方法】收集嘉定区2004—2018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8年嘉定区共报告46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件以一般事件(27件,58.70%),传染病类事件(23件,50%)为主,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结论】2004—201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传染病类事件,学校是事件发生的重点场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嘉定区中小学生患龋及龋齿充填情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标准,2011年9月一2012年8月对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对其中的中浅度龋齿进行免费充填,治疗前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2011年嘉定区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学生患龋率分别为52.57%、65.17%和34.62%,平均患龋率为53.83%,充填率为47.59%、48.92%和65.74%,合计充填率为50-33%,患龋率、充填率均高于2011年上海市平均水平,嘉定区和上海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嘉定区学生患龋率处于较高水平,龋齿充填率较高。应加强中小学生龋病防治工作,降低龋齿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