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救治对常规治疗无效心肺功能衰竭的高级生命支持技术,是新生儿重症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呼吸衰竭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新生儿,应用ECMO仍具有较大挑战。目前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非血栓形成管路、体外人工胎盘、植入式人工肺、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清醒ECMO等技术创新和随访干预措施的优化,扩大了ECMO的应用。该文主要综述了新生儿呼吸衰竭ECMO支持的应用管理、预后随访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利用人工心肺技术将严重缺氧和/或二氧化碳蓄积的静脉血引出体外进行复氧和清除二氧化碳后回输到患者的动脉或静脉系统,主要用于严重心肺衰竭的体外生命支持.  相似文献   

3.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能够对新生儿危重症进行较长时间的心肺功能支持。了解国内外ECMO技术的原理以及在新生儿临床应用,推广ECMO技术在新生儿临床的应用,可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心肺支持技术,以血泵产生负压,从静脉引血,血液经膜式氧合器氧合后,重新灌入体内,用于较长时间的持续心肺替代支持,临床上主要用于呼吸功能衰竭和(或)心脏功能衰竭经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近些年,国内ECMO技术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而有效防治ECMO并发症是决定该技术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针对ECMO运转中的心肌顿抑的诊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近年来重症医学领域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分别能对心肺功能及肾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近年来,我单位应用ECMO与CRRT技术或两者联合应用,救治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循环衰竭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方法是在ECMO管道系统上并联CRRT血滤机。ECMO作为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  相似文献   

6.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 eoxygenation,ECMO)技术是一种能在较长时间内对心肺功能进行支持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随着一氧化氮吸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及高频通气等治疗手段的出现,需要ECMO支持的呼吸衰竭新生儿越来越少。但临床上仍有部分难治性呼吸衰竭新生儿对以上治疗无效或反应不良,仍需要ECMO支持。本文对国外ECMO技术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并与国内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希望有助于下一步我国新生儿ECMO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或称膜肺,是体外生命支持(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ELSO)的重要组成部分.ECMO是在体外循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使机体在脱离自身肺的情况下,通过体外血液气体交换暂时性替代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是重症监护病房最高端有效的生命支持手段.本文就ECMO的相关知识、在危重新生儿疾病的临床应用、以及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等作一综述,探讨ECMO在新生儿危重症中的应用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应用于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重症患儿的有创的、挽救性的生命支持技术。ECMO期间院内感染是ECMO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6.6%~22.1%,研究发现ECMO支持时间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院内感染对ECMO患者预后和病死率的影响尚不确定。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念珠菌、肠杆菌是ECMO期间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常见做法。ECMO期间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发生变化,要根据药物浓度测定结果调整其剂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地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支持装置(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抢救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国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ECMO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成年患者,关于婴幼儿的报道很少。随着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技术和体外循环技术的提高,ECMO在新生儿及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将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0.
<正>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体外生命支持技术,能为急性严重心肺衰竭患者提供心肺支持。1971年,Hill等~([1])首次应用心肺转流术设备成功救治1例24岁患多脏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标志着ECMO技术开始应用在临床。Bartlett等~([2])在1975年为1例婴儿成功进行床边心肺支持后,ECMO技术逐渐应用到儿科领域,  相似文献   

11.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近年来在新生儿和儿童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日益增多,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可暂时替代肺大部分或部分功能,减轻肺负荷,使其在病变可逆前提下,获得功能改善和病理修复的时间.大量证据表明,急性严重呼吸衰竭采用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效果良好.
Abstract:
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V ECMO)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neonate,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acute severe reversible respiratory failure by substituting for the most or part of the lung function and providing enough time for disease resolution.Mounting evidence shows V-V ECMO is effective therapy for acute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  相似文献   

12.
目的:呼吸衰竭的新生儿更适合使用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V ECMO)而不是动-静脉ECMO(veno-arterial ECMO,V-A ECMO),因其神经系统并发症率较低。然而,新生儿V-V ECMO占比正在降低。本...  相似文献   

13.
儿童体外膜肺氧合呼吸支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呼吸系统疾病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最主要的一组治疗群体.ECMO通过体外氧合器使患者不依赖肺就能获得足够的血气交换,满足生命代谢需要.ECMO呼吸支持应用的基本指征是患者经ECMO以外所有治疗无效,且病情具有潜在可恢复性.除抗凝禁忌及技术可及性外,ECMO对年龄及病种没有特殊要求.ECMO呼吸支持治疗首选VV模式,对伴有循环障碍者可选VA模式.ECMO可以帮助患者度过疾病危重期,为治疗及病情恢复提供时间和空间.ECMO的治疗结局受到原发病可逆性及不同病种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常需要呼吸机支持治疗,目前推荐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体外膜肺氧合(ECMO)能通过体外循环改善患者氧合和去除二氧化碳,从而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肺功能,在ARDS应用时具有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改善低氧血症等优势。近年来该技术在儿童ARDS应用的报道逐渐增多。该文就ECMO在儿童ARDS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ARDS)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是重症患儿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及住院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部分或全部替代患儿心肺功能,可对传统治疗无效的严重心肺衰竭患儿提供较长时间心肺支持。目前,对儿童ARDS的ECMO介入时机和模式选择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仍存在较多争议。较多成人临床实践推荐将静脉-静脉ECMO(VV-ECMO)模式作为ARDS的首选方案。近年来,ECMO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ECMO临床应用对改善重度肺内外源性ARDS的预后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儿童难治性脓毒症休克可很快进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作为液体复苏无效和血管活性药物抵抗的难治性脓毒症休克的挽救性治疗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但目前对于难治性脓毒症休克时ECMO救治的确切疗效、应用时机以及模式、置管方式等方面仍不明确。该文就ECMO治疗此类患儿的应用原理、发展历史、争议焦点和ECMO运行期间应关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为合理、规范地应用ECMO技术治疗难治性脓毒症休克患儿,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在儿科心肺功能衰竭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接受ECMO支持的心肺功能衰竭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24例心肺功能衰竭患儿接受ECMO支持,男18例,女6例;年龄1 d~7岁;体质量3~20 kg;共有15例成功脱离ECMO,总撤概率62.5%;存活10例(42.7%),死亡14例,其中9例因无法撤离ECMO死亡,3例撤离ECMO后死于并发症,2例撤离ECMO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1例(45.8%)患儿在ECMO支持期间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难治性呼吸循环衰竭重症患儿ECMO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心肺支持。  相似文献   

18.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心肺衰竭的支持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出血及血栓仍是目前ECMO运行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素是目前儿童ECMO运行中最主要的抗凝药物。临床常监测激活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抗Ⅹa活性来指导肝素用量,但肝素最佳用量和最合适的监测方法仍不明确。本文就儿童ECMO运行过程中抗凝及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是体外膜肺氧合(ECMO)最主要的治疗群体。ECMO用于新生儿疾病治疗的例数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多,患儿生存率明显上升,但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ECMO为常规治疗手段无效的呼吸或循环衰竭患儿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但ECMO也同时存在有创性、抗凝管理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高成本及部分新生儿疾病患儿生存率不理想等问题。现就国内外ECMO在新生儿疾病的应用情况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体外膜肺的液体治疗(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年代初,由于体外膜肺(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插管技术上的问题及并发症,在新生儿的使用未能得以成功。1975年Bartlett等首次将ECMO成功地应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开始了新生儿ECMO的新时代。需使用ECMO的新生儿呼吸衰竭常由于RDS或胎粪吸入等引起。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及液体治疗是新生儿ECMO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现将ECMO治疗时有关液体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