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辅助排痰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治疗的影响.方法 干预组雾化后由护士拍背、指导有效排痰;对照组雾化后由患儿自行排痰;对比2组雾化后排痰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组雾化后,排痰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辅助排痰能有效提高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和肺功能的恢复,应重视雾化后的护理和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对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 COPD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振动排痰,观察组患者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排痰效果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每日痰量、痰液性质、咳嗽性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痰方式,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位排痰护理配合呼吸肌功能锻炼对COPD患者生理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护理干预组采用体位排痰护理配合呼吸肌功能锻炼;对照组取随意体位,不做排痰护理,不做呼吸操.在护理干预前后测定肺功能.结果:护理干预组干预后肺功能改善明显,对照组肺功能下降.结论:体位排痰护理配合呼吸肌功能锻炼可改善肺功能,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改良护理干预排痰效果。方法将237例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119例和对照组118例,两组患儿遵医嘱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干预组给予氧气驱动间歇雾化吸入、胸部新式叩击、体位改良引流及视听训练疗法为一体的改良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结果干预组排痰后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组有效排痰时间、喘憋缓解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清除呼吸阻塞,改善气体交换功能,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婴幼儿肺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气泵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在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作用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138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气泵雾化吸入后给予吸痰;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气泵雾化吸入后立即给予机械振动排痰、吸痰.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比较,实验组患儿发热时间、咳嗽咳痰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X线胸片状况好转,血氧分压(Pa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费用及成本-效果比低.结论 气泵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可有效解决患儿痰液积聚,改善肺部体征,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有效排痰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44例老年AECOPD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观察组(n=22)。对照组患者给予治疗和排痰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有效排痰管理干预。干预1周,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re)改善情况、排痰有效率、生存质量(CAT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CAT评分、FEV1/FVC、FEV1%Pre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AT评分、FEV1/FVC、FEV1%Pre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排痰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有效排痰管理模式,患者排痰有效率、肺功能、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减轻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7.
肺切除术后病人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提高肺切除术后排痰效果,探讨有效的排痰护理干预措施.针对影响排痰的两个主要因素,即痰液的黏弹性和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制订并实施了有效排痰护理干预:选择最能降低痰液黏弹性的雾化吸入液做雾化吸入,降低肺切除术后痰液的黏弹性;对病人进行用力呼气技术指导和呼吸操锻炼,以增强气道纤毛的清除功能;对1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而致气道纤毛清除功能丧失的病人,采用膨肺后吸痰的方法.120例病人自行排痰顺利,11例病人经加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鼻导管吸痰、膨肺吸痰后排痰顺利,全组病人无1例发生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尘肺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背部叩击排痰。两组治疗均21d为1个疗程,连续1个疗程。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问卷(CAT)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对尘肺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第1天~第3天治疗组排痰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第5天及第6天对照组排痰量明显大于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CAT评分均明显降低而QOL-BREF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CAT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外振动排痰法优于人工叩击排痰法,可以明显改善尘肺病人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联合氧气雾化吸入在COPD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COPD患者分成两组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其中实验组运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联合氧气雾化吸入对其进行排痰护理,对照组运用氧气雾化吸入+拍背排痰的方法,观察80例患者能自行咳出痰液的效果,肺部呼吸音改善情况,达到有效清理呼吸道痰液的目的。结果:实验组患者排痰效果、呼吸音改善、住院天数、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指标的改变,护理人员操作强度方面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系统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排痰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7例、B组30例和C组32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后排痰机排痰,B组只采用排痰机排痰,C组只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排痰。治疗后观察3组每日排痰量、症状、胸部体征、胸部影像学、动脉血气分析变化,记录体温、血白细胞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第1~3天A组排痰量多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排痰量多于C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第8~10天A组排痰量明显少于B、C组(P〈0.05)。A组胸部体征、PaO2和PaCO2改善情况与B、C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温、血白细胞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B、C两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患者效果显著,优于二者的单一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 AECOPD )患者有效排痰方案的建立及实施效果。 方法 选取 2013 年 65 例 AECOPD 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排痰管理模式;2014 年 64 例 AECOPD 患者设为实验组,采取有效排痰措施,分别收集两组干预前及干预 1 周后肺功能指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 COPD Assessment Test , CAT )评分情况,干预后的有效排痰情况及平均住院日。 结果 在干预 1 周 后,实验组在肺功能指标、 CAT 评分及有效排痰率均较对照组同期指标有明显改善( P<0.01 );且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 P<0.01 )。 结论 有效排痰方案的建立可提升 AECOPD 患者有效排痰能力,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提高生存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并降低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5振动排痰机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97例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7例采用G5振动排痰机排痰,B组29例采用传统手法扣背排痰,C组31例采用超声雾化方式排痰,观察3组每日排痰量、患者症状、胸部特征、胸部影像学、动脉血气分析变化,记录体温、血白细胞恢复到正常的时间。结果:在观察的10d内,前3dA组排痰量明显多于B、C两组,与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第9天后A组排痰量明显少于B、c两组,与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胸部体征、PaO2和PaCO2改善明显优于B、C两组(P〈0.05),体温、血白细胞恢复到正常的时间短于B、C两组(P〈0.05);住院明显少于B、C两组(P〈0.05);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低于B组(P〈0.05)。结论:G5振动排痰机对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患者协助排疾效果显著,同时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3.
胸科病人在术后康复的护理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常,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促进肺复张,预防呼吸道感染是增进病人早日康复的最重要手段.通过对病人采取人工气道吸痰、物理排痰、纤维支气管镜气管内吸痰、配合雾化吸入、吹气球、肺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有效地促进了开胸术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庄海英 《护理研究》2007,21(5):1180-1181
[目的]比较YS8001型排痰机和传统排痰方法在开胸术后早期的排痰效果。[方法]108例开胸术后病人分为人工排痰组和排痰机排痰组,均在常规翻身和雾化吸入同时,分别采用人工叩背与排痰机排痰治疗,3d后观察两组排痰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SpO2均显著提高,但排痰机排痰组排痰量及SpO2明显高于人工排痰组(P〈0.001)。[结论]开胸术后病人使用体外振动排痰机协助排痰,排痰效果显著,避免了人工叩背法效果不稳定、护理不到位给病人造成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拍背辅助咳痰,观察组给予振动排痰机辅助咳痰。结果:观察组排痰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PaO2、PaCO2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EV1、FEV1/FVC值较对照组护理后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用于COPD加重期患者排痰有较好的排痰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气与肺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雾化吸入后腹部冲击法协助颈髓损伤患者排痰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后腹部冲击法协助颈髓损伤患者排痰的效果.方法 将82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2例,对照组4J0例.试验组除进行叩背、呼吸训练等常规排痰措施外,调整雾化吸入和腹部冲击法的实施顺序,雾化吸入后紧接着进行腹部冲击法排痰.而对照组雾化吸入与腹部冲击法的实施间隔时间为30-60min.评价两组患者排痰前后的肺部听诊情况,记录患者对咳痰能力的主观评价,调查需经鼻导管吸痰的例数、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和肺不张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排痰后肺部听诊情况的改善、患者对自身咳痰能力的主观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需经鼻导管吸痰的例数、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不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按雾化吸入后进行腹部冲击法的顺序进行操作能提高协助颈髓损伤患者排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沐舒坦雾化吸入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排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沐舒坦对全麻开胸术后患者排痰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麻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沐舒坦15mg加生理盐水20ml进行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8万U、a-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术后排痰效果和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自主咳痰、辅助咳痰的容易程度,痰量及痰性状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开胸术后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能更有效地促进术后排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与振动式排痰联合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本院2007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20例有痰液阻塞的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4例和对照组106例,两组均给予负压吸引器吸痰、吸氧、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或人工通气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再应用雾化吸入、振动式排痰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w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67.0%,两组疗效比较,χ~2=19.8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雾化吸入与振动式排痰联合治疗肺部感染痰液堵塞患者,有利于迅速解除患者气道阻塞症状,提高氧合浓度,促进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芸 《当代护士》2021,28(5):11-13
目的 探讨综合排痰护理干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9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7例,综合排痰护理),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24 h排痰量、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呼气峰流速(PEF)及呼气峰流速与肺活量的比值(FEV1/FCV)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咳嗽、肺部哮鸣、喘息、胸闷及气促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24 h排痰量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综合排痰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排痰,改善其肺功能,缩短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间歇雾化吸入与持续雾化吸入对神经外科术后病人排痰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神经外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观察采用两种吸入方法病人的排痰情况。结果:采用间歇雾化吸入的病人有效排痰时间早于采用持续雾化吸入组,副作用发生情况也少于持续雾化吸入组。结论:间歇雾化吸入治疗更适合神经外科病人预防术后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