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有晕厥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伴有晕厥的大块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依据及疗效判定指标。方法对 9例伴有晕厥的大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变化及预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者均有晕厥及极度呼吸困难表现 ,其中 7例有下肢静脉血栓或形成诱因 (下肢外伤 ,卧床数日等 )。 9例中 8例有SⅠQⅢTⅢ 或SⅠTⅢ 、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显著顺钟向转位 (V5R/S >1)等心动图改变。治疗前 7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示 :右心房、室扩大 ,室间隔左移 ,左室小 ,肺动脉高压等超声心动图改变。其中 1例溶栓后随着肺动脉压的降低 ,右心室扩张改善及室间隔左移 ,RBBB、显著顺钟向转位消失 ,SⅠ 减小 ,同时TV1~ 3波呈“冠状T”样倒置加深。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改变 ,可及早诊断大块急性肺栓塞 ,后二项对临床疗效判定也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EF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联合小切口股静脉切开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对预防致死性肺栓塞(PE)的有效性、安全性、手术指征以及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之进行随访。结果全组患者TEF滤器置入位置适中,无滤器释放不全、穿孔、移位、血肿、出血或释放通路血栓形成等,无术后死亡或肺动脉栓塞发生。随访时间为1-33个月,随访期间无PE发生或复发,无严重出血疾病发生,无滤器相关死亡。结论TEF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小切口股静脉切开取栓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IVCF)应用于下肢静脉血栓脱落所导致的肺栓塞(PE)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1例行可回收型IVCF置入术患者(可回收型IVCF组)以及35例行永久性IVCF植入术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永久性IVCF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情况和死亡人数。结果两组术后0~6周和7周至2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回收型IVCF组慢性血栓后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永久性IVCF组(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回收型IVCF置入效果好,且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永久性VCF组,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预防肺栓塞(P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全部行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采用B/BRAUN VENATECH^TM LP滤器,滤器均位于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中。结果18例滤器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入,手术均获成功,无滤器释放不全、穿孔、脱落、移位、出血和滤器释放通路血栓形成。术后随访18例,随访时间1~26个月,未出现滤器移位、倾斜、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PE)。结论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可以安全和有效预防肺栓塞(PE)的发生,且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滤器预防肺栓塞:滤器血栓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腔静脉滤器使用后出现的滤器血栓进行研究,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3例安放滤器3~86个月的病人,用彩色多普勒和增强CT扫描检查有无滤器血栓.共安放滤器73支,其中LGM滤器(VTF)55支,钛制Greenfield滤器(TGF)6支,Simon镍钛合金滤器(SNF)12支.结果 9只VTF、1只TGF内有血栓.安放滤器是绝对或相对适应证、深静脉血栓上端位置在髂静脉以上或以下、安放滤器后抗凝少于或多于3个月,滤器血栓的发生率与适应证(绝对或相对)、安放滤器后抗凝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1例滤器放置后再发PE.结论滤器预防PE安全、有效,但是由于长期安放后发生的滤器血栓与再发PE有关,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背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预防肺栓塞是有效的,也为手术取栓提供了安全保障。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85/2010FMJS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下腔静脉滤器材料学的发展,置入的适应证、禁忌证,置入技术,并发症及置入后抗凝问题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材料学发展迅速,其置入技术显著提高,但对其临床应用指针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对于置入后抗凝问题认识也存在差异,而滤网位置偏移、游走、成角及腔静脉穿孔和对周围脏器的损伤报道随着下腔静脉滤器应用的增多而相应增多。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预防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但应该高度重视置入后的并发症及其严重性,相信随着下腔静脉滤器材料学的进一步发展及生物相容性的提高,其临床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预防肺栓塞(P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全部行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采用B/BRAUN VENA TECHTM LP滤器,滤器均位于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中。结果 48例滤器经健侧股静脉穿刺置入,手术均获成功,无滤器释放不全、穿孔、脱落、移位、出血和滤器释放通路血栓形成。术后随访48例,随访时间1~26个月,未出现滤器移位、倾斜、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PE)。结论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以安全和有效预防肺栓塞(PE)的发生,且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致死性肺栓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因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31~79岁,中位年龄58岁。经下肢静脉造影证实有股髂静脉血栓,病变位于左下肢26例,右下肢10例,双下肢4例,同时16例经多普勒检查诊断。经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术后分别于1,6,12个月摄腹部平片复查,以后每年复查腹部平片,观察滤器的位置、形态变化。结果:放置滤器42枚,经颈静脉穿刺4例,经右股静脉28例,经左股静脉10例,包括钛质Greenfieldfilter(TKG)14例,Bird'snestfilter(BNF)12例,Si-mon镍钛下腔静脉滤器10例,Tulip滤器3例(2枚已取出),Trapease滤器3例。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腔静脉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发现2例TKG向足侧移位,1例TKG向头侧移位,2例BNF跨度增大,腹部CT,腔静脉造影发现一只脚穿透腔静脉壁,未出现任何症状,4例TKG和1例SNF发生滤器偏斜,角度小于15°。无1例发生腔静脉阻塞或复发肺栓塞。结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下腔静脉血栓和(或)静脉炎的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预防作用,对12例有肺栓塞史的下腔静脉血栓和(或)静脉炎的病人进行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并随访6~18个月.分析结果显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有肺栓塞史的下腔静脉血栓和(或)静脉炎的病人再次发生肺栓塞有确切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有肺栓塞倾向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同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均无肺栓塞、滤器移位等并发症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能有效治疗深静脉血栓及预防肺栓塞,有针对性的护理是其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为20%~30%,如得到及时诊断、正确治疗,病死率可以下降至8%以下[1]。病因中有60%以上的肺栓塞来源于下肢和盆腔静脉血栓[1],而深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多发病,所以积极治疗深静脉血栓是预防PE的重要措施,其治疗包括溶栓、抗凝和祛聚,但在溶栓治疗过程中,有过血栓脱落和发生PE的报道。为防止血栓脱落造成PE,可在溶栓前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IVCF),可免去溶栓过程中血栓团块脱落导致PE的危险性[2]。我院自2000年始开展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下腔静脉滤器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在预防肺栓塞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4年,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于治疗前存在血栓栓塞性疾病的37例患者,安放下腔静脉滤器后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下腔静脉滤器全部安全置入下腔静脉内,随访1~36个月,滤器无移位,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对恶性肿瘤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能安全有效地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术前经健侧股静脉置人下腔静脉滤器于肾静脉平面下方的下腔静脉内,并观察有无肺栓塞症状。结果:10例均成功置人,无肺栓塞发生。9例下肢静脉血栓症状和体征消失,1例下肢肿胀减轻。结论: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前置人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预防肺栓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过程中预防肺栓塞的作用。方法 80例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后行骨折手术治疗,术后采用抗凝治疗,临床观察有无肺栓塞的症状和体征。结果 80例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均一次置入成功,置入滤器12天后回收55例,其中40例滤器上有血栓附着。1例因骨科手术治疗尚未结束错过回收时间窗,余24例作为永久滤器长期置入。随访时间3~6个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症状、体征缓解,未发生肺栓塞。结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过程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涛  冯沁  顾华丽 《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1):1047-1047
1 病历摘要例 1:男 ,4 1岁。“全身水肿 1年 ,加重 2 0余天 ,晕厥 2d”就诊 ,晕厥均于排便起身时发生 ,1~ 2min后恢复 ,既往有“肾病综合征”1年。查体 :HR 12 4次 /min ,R 2 5次 /min ,BP 10 0 / 6 0mmHg(1mmHg =0 .133kPa) ;口唇紫绀 ;双肺呼吸音清 ,无音 ,心律齐 ,第二心音的肺动脉瓣成分亢进 ,无杂音 ;肝脾未及 ;双下肢中度水肿 ,左侧重。心电图示SITⅢQⅢ 。D 二聚体 5 989.96mg/ml。肺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示通气正常 ,11个肺段灌注缺损。诊断为急性肺栓塞。例 2 :女 ,6 1岁。“晕厥 15d伴黑 1次”就诊 ,15d前出现活动后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8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术后严格、正确地遵医嘱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做好出院指导。结果18例患者的植入术均获得成功,11例肿胀完全消退,7例患肢症状得到改善,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8~20个月,无一例出现肺动脉栓塞表现;1例晚期肿瘤患者1个月后死亡,1例患者出现下腔静脉血栓形成,2例患者术后2周出现健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有效的观察与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急性肺栓塞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光煊 《临床荟萃》2006,21(8):591-591
1998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院共收治急性肺栓塞患者39例,其中4例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女性,57岁,从事裁缝工作,长期站立,因反复晕厥2周,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收住神经内科.查体: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22次/min,心率92次/min,肺动脉瓣第2心音大于主动脉瓣第2心音,腹平软,双下肢无水肿.头颅CT未发现异常.住院治疗1周,无效,晕厥仍时有发作.复查心电图出现SⅠ QⅢTⅢ,怀疑肺栓塞,做超声心动图、肺核素扫描等检查证实为肺栓塞.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2周,晕厥消失,口服华法林钠,痊愈出院,随诊6个月,晕厥未再出现.  相似文献   

18.
王君  王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2208-2209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放置永久型腔静脉滤器预防发生肺栓塞的效果和护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选择其中60例放置永久型腔静脉滤器者,分析其护理、操作及随访资料。结果60例患者滤器置入全部一次成功,血栓急性期无有症状肺栓塞发生。随访1~36个月,未发生滤器移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部分不能抗凝治疗的神经外科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永久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发生肺栓塞的临床措施。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 男,76岁.因突发意识障碍、晕厥入院.晨起下楼时突发晕厥,持续时间不详,被人发现后请医生到场救治,意识自行恢复,晕厥前无黑蒙、呼吸困难、胸痛等不适,清醒后亦无头痛、头晕,无口吐白沫及尿、便失禁,自觉全身乏力.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由于血管壁损伤、血液淤滞、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造成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DVT是导致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最主要原因,如何防止静脉血栓脱落不断进入肺动脉是预防PTE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